萍乡芦溪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李甜:守护“折翼天使”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05-22
手机版

  怀揣着“特教梦”,以自己对于人生理想独特的理解,选择了一份实现自己价值的光荣职业,成为一名特教人,她就是芦溪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李甜。在李甜看来,从事自己喜欢的特殊教育事业,就是教育者的最大幸福。

  选择特教,意味着以后面对的是“折翼的天使”。高中毕业后,不顾家人和朋友的质疑,李甜坚定地选择了特殊教育专业。在大学里,她认真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学习手语、特殊教育心理学、盲文,还利用课余时间去当地特殊学校做义工,增加自己的阅历,在实践中不断巩固所学的知识。2011年大学毕业后,李甜选择回到家乡从事特教事业。“我希望用自己的所学为家乡特殊教育事业发挥光和热,照亮残疾儿童的心灵。”李甜说。

  萍乡芦溪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李甜:守护“折翼天使”

  初到学校真正接触到特教工作,李甜所教的学生是全校平均年龄最大的,“面对一帮比自己还高大的学生,着实难以树立起老师的威信。”

  在李甜的班级,有一名身高将近1米8的学生,性格暴躁。于是,李甜从学生的家庭背景寻找问题的深层原因。得知由于父母离异,让他慢慢变得叛逆,而且沉溺网游。为了转变这位学生的态度,李甜默默地在幕后做工作:鼓励他加强体育锻炼,积极参加运动会比赛,告诉他要用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课间、晚自习,她也总是耐心辅导他写作业,教他正确使用手语表达自己,只要他有一点点进步,她就会比谁都高兴,慢慢地他感受到老师真心地关注着他的成长。李甜的鼓励打动了这位学生,他逐渐变得懂事了,上课认真听讲,遇到困难也懂得找人倾诉沟通。就这样,慢慢地,孩子们与她建立起了亲密感,她始终相信在面对特殊孩子时,“身教胜于言传”。

  在特校工作12年,李甜教过的学生即使走上了工作岗位,时常还会保持联系,聊聊工作、聊聊生活。“特教工作就是一份特别需要爱心的职业,如果没有爱的支撑,没有全身心的投入,是做不好这份工作的。”李甜说。

  李甜和同事一起走过泥泞、爬过山岭,为重度和多重残疾儿童实施“一人一案”送教上门和康复训练服务。其中,小泉是李甜连续送教了几年的学生。

  小泉有智力障碍。由于父母都有不同程度的身体障碍,所以他和姐姐的衣食住行都是由爷爷、奶奶照顾。刚开始接手小泉的送教工作,李甜就发现小泉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但是个人的卫生习惯还不够好。“于是我每一次去之前都会和爷爷沟通好,家里要准备好脸盆、肥皂、毛巾等物品。”到了小泉家,李甜就会带着小泉一起检查一遍他的个人卫生、穿着情况,比如天冷了是否根据天气变化穿好了衣物,手是否洗干净,是否勤剪指甲……手把手教他调水温、拧毛巾、洗脸、刷牙;冬天干燥时,她会贴心地买好面霜,教他洗完脸后要擦面霜,并且每一次都会跟爷爷奶奶强调要注重对小泉生活自理能力的锻炼,尽量放手让他去尝试,形成好习惯。

  萍乡芦溪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李甜:守护“折翼天使”

  三尺讲台就是教师展示风采的人生舞台。李甜挚爱自己从事的这份事业,无论是思想上还是在工作上,她都有明确的目标:在踏实中奋进,在奋进中创新。2015年执教的公开课在全省特殊教育学校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中进行教学展示;2018年,执教的《弟子规—入则孝》课例在全省基础教育优秀教学课例展示交流活动中荣获特殊教育二等奖;2019年,在全省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技能展示活动中单项荣获二、三等奖,参加县中小学教师说课比赛获一等奖;努力钻研教育教学研究,主持的市级小课题已于2021年成功结题,积极参与4项省级课题,并参编多本校本教材、绘画指南。她撰写的论文参加省市比赛获奖二、三等奖,并有论文上刊;教学案例荣获市县一、二等奖;辅导学生参加手语故事比赛、科幻画比赛等获省市级一等奖,辅导青年教师参加市优质课评比获一等奖。

  李甜乐于培养残疾学生在绘画、体育、舞蹈方面的特长,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省市县残联举办的各类活动,指导学生的美术作品在第六届全省残疾少儿和平海报作品征集活动中荣获三等奖。她热爱跳舞,在教学中她也注重对学生的培养,她细心指导孩子们的舞蹈动作,亲身示范舞台表现力,在舞台上,她用双手划出美丽的弧线,用优美的手势向孩子们传递着与孩子之间的情感。

  她指导学生的舞蹈节目《追梦》《天使的画》参加省残疾人艺术节,获二三等奖。她在残疾人服务工作中也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多次被市县残联聘为手语老师,为全市听障人士、残疾人工作者开展手语专题授课。工作以来,李甜还多次协助公安机关、司法机关、法院等部门担任手语翻译工作。

  在特教这片百花园里勤奋耕耘,李甜积极探索,与孩子一起仰望星空,用充满温度的教育感化着每一位残疾孩子,陪伴孩子们成长,用无悔的青春守护着他们,静待他们绽放。

上一篇:甘肃电大的本科专业有哪些?
下一篇:省工商联为民营企业家搭建学习平台 900余门课程免费学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