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劳动者喝彩!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05-22
手机版

  编者按

  为庆祝即将到来的五一劳动节,致敬全体能源电力行业劳动者,《中国电力报》组织报道了多位能源电力劳动者代表及团队,展现新时代能源电力劳动者风采,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劳动者点赞,为劳动者喝彩。

  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以“巾帼之志”铸就铿锵芳华

  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财务共享西宁中心(以下简称“西宁中心”)现有员工99人,其中女职工73人。主要负责黄河公司财务共享系统建设,财务共享业务处理、核算标准化等财务管理及服务工作,先后4次获得黄河公司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工作优胜单位、2次荣获黄河公司先进集体,2019年获得青海省五一巾帼标兵岗荣誉称号。2023年3月,被评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

  化信念为奋进力量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从西宁中心的女职工身上,既能看到她们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奋斗初心,也能看到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她们将“以财务共享工作助力公司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信念内化为奋斗的力量,也以榜样的形式潜移默化地激励公司在各业务领域攀高争优。

  西宁中心自成立以来,紧跟集团公司和黄河公司对财务工作的统一部署,积极适应财务管控模式调整后的新局面,将原先“集约化”的财务管控模式,逐步优化构建为“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共享财务”的三位一体财务管控模式,大力推进业财融合,为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发挥财务价值。

  “我们通过优化管理新模式、提升财务智能化、深化财务标准化,实现银企对账、应付结算辅助审核等6个RPA智能机器人上线运行,极大地提升了财务共享工作效率。”西宁中心常务副主任段冬梅说。

  2022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蔓延,西宁中心全体员工“疫”不容辞保障各单位的财务共享服务工作按期推进,充分发挥财务共享智能化优势,通过移动端同步审批、报表自动取数等智能化应用,全力以赴落实共享服务责任担当,保质保量完成年底的凭证审核、资金支付、月结和报表出具等各项任务。“我们月底和年底的时间完全用于报表和决算,顾不上家中老小,只要‘地球不毁灭’,报表就一定会按时呈交。”为了颗粒归仓,西宁中心月底和年底经常灯火通明到天亮。

  以创新赋能质效提升

  “一键式”报表自主设置970个报表取数公式,实现电力及服务业板块单体报表取数率100%,制造业板块达90%以上;研究各业务板块抵消规则,全次级单位月报编报时间进一步缩短,效率提升近25%;积极推进司库系统的开户、上线及相关权限开通等工作,线上支付率最高达84%……

  西宁中心向黄河公司及所属单位共175家单位提供财务服务,涉及资产近千亿元,覆盖员工近万人,面对财务共享系统建设的艰巨任务,她们迎难而上,创新智能化流程手段,开发建设了多项财务共享系统智能化功能。西宁中心任务池2022年4月试点上线,目前已经实现了公司水、光、风、火、电解铝、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等多产业、跨区域财务共享,也打通了黄河公司与集团公司甘肃分公司、西藏公司在财务共享业务发展领域的全覆盖格局。

  “在集团财务共享标准化体系的基础上,我们按业务类别细化审核标准和要点,制定业务处理指南,提高各单位财务业务处理的规范性和共享审核效率。”西宁中心业务组黄甜甜说,通过资金模块功能优化、试点开展商旅平台应用、税务共享建设等应用,进一步释放了税务、预算、资产、资金等专业化管理的共享效应,财务价值创造力得到不断提升。

  平凡的岗位上,她们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坚韧,创造着不平凡的业绩。从第三届青海省企业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到第五届青海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再到2021年度集团公司管理创新成果三等奖……荣誉见证着她们的成长,也彰显了公司财务事业发展迸发出的巾帼风采。

  “获得‘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荣誉称号,既是对我们团队努力付出的肯定,也是对公司财务共享工作的高度褒奖。我们将继续秉承勤奋进取、团结协作的精神,为公司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企业贡献更大的财务力量。”段冬梅说。

  作者:朱巧玲 吴梦雪

  鞠兆刚:海上设备医生

  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消息传回来时,中国海油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机修钳工鞠兆刚正凝神测量多级离心泵转子叶轮内径。他黢黑如铁的面庞不见波澜。天地之间,似乎只有一把千分尺发出的“咔、咔”声响。

  “这组设备零部件的装配必须经过精准测量,过盈量要控制在0.06毫米以内,否则,要么在装配时会有困难,要么会造成设备故障。”他对同样发际线一退再退的徒弟说。

  徒弟默立一旁,只盯住他的手。

  那是一双饱经风霜的手,也是一双匠心独运的手。这双手能一把托起100多斤的重物;能庖丁解牛般拆卸泵机,并在没有图纸的情况下,把有1000多个零部件的设备恢复如初;能将设备测量的精度控制在一根头发丝直径的六分之一,实现装配严丝合缝;能通过一把尺子、一块表、一根铁棍准确“把脉”,实现“药到病除”……

  23年前,从船厂下岗的28岁的鞠兆刚,成为中国海油发展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机修钳工中的一员。由于常年和海上石油平台故障设备打交道,他们被称之为“海上设备医生”。

  2019年,一台注水泵发生异常振动。鞠兆刚单凭一把尺,就判断出轴承有裂纹这一症结所在。海上平台人员将信将疑地说:“这台设备没有裂过呀!”结果返回车间吊转子时,轴承咔一声就折了。

  2020年,海油发展在重庆新建的口罩生产线设备运行不稳定,也是这位“智多星”,找出故障的规律及快捷的解决办法,使设备关键瓶颈得以突破。

  今年3月,海上一台设备出现转动七八小时机械密封就断裂的问题,又是他精准判断症结所在,第一时间解决了生产难题。同月,海上一热采油田能量泵“闹脾气”,他再次出手力克“顽疾”……

  多年来,鞠兆刚足迹遍及渤海湾,先后为海上石油平台通用设备大修、主修450多台套,紧急处理故障60多次,为降低海上设备故障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突出贡献。

  从下岗人员,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这23年,鞠兆刚一直没变:他至今仍保持着在海上维修现场随身带个水杯的习惯,一如他已转回陆地岗,但海上依然习惯于“有问题,找老鞠”;让他倾囊相授的,依然不只是徒弟,钳工因他而改变命运,设备厂家因他而改变设计,海上人员因他而提升技艺,大大降低海上设备故障率……

  这23年,鞠兆刚也一直在变,而最大的变化莫过于,他更忙了。他所在的机械设备维修作业部和大师工作室,具备制造、维修、试验、调试等一条龙服务能力,业务范围也已由泵类向海上平台压缩机、柴油机、透平发电机等方向大力拓展,并在部分零部件上实现了自主化、国产化和本地化。

  拧紧海上油田的“绿色阀门”,他正长缨在手。

  作者:?郝艳军 吴倩

  周艳平:电网数字化转型巾帼标兵

  周艳平,是南方电网云南昆明供电局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的自动化管理专责,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一级拔尖技术专家,也是云南电网唯一一个女职工领衔的南网级工作室负责人。16年来,她扎根自动化一线,当好电网运行“千里眼”,为推动云南昆明电网数字化转型作出突出贡献,先后荣获南方电网公司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巾帼建功标兵等多项荣誉。

  创新攻坚锐意进取

  2013年,昆明供电局首个调度工作室成立,作为云南电网唯一一个女职工领衔的南网级工作室负责人,周艳平立足生产实际工作中的痛点难点问题,牵头开展多项职工创新项目和科技攻关。

  为攻克配网点图成票不规范、OMS系统交互方案等技术难题,她组织讨论交互方案、成票规则,反复修改方案10余次,最终完成配网程序化操作功能建设,目前已完成520次程序化操作并在云南电网推广,缩短了调度员70%的工作时间,使昆明配网进入智能调度时代。

  在周艳平的带领下,调度中心开展了人工智能AVC等调度数字化功能研发,AVC闭环控制覆盖率98.6%,累计自动调压近9万次,减少变电运行人员到站操作2398次,节省运行人员近8000工时,进一步提升了电网电压质量和电压稳定水平。

  近年来,周艳平累计开展职工创新项目5项、科技项目7项,共申请专利16项,登记软件著作权11项,发表论文18篇,1篇被EI检索,2篇被CPCI检索。

  榜样效应春满园

  “成立劳模工作室主要是为了开展技术攻关,人才培养。”周艳平劳模创新工作室于2013年成立,为提升调度创新创效和人员素质水平,周艳平带领队员不断解决安全生产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和技术能手。依托劳模工作室,周艳平创新采用“1带N”模式开展高素质人才梯队建设,累计培养技术、技能专家69名,其中领军专家1人,高级技师7人。

  “我们以周艳平劳模创新工作室为依托,搭建了电力调度各专业之间交流的平台,提升中心技术改造和科技攻关能力。”昆明供电局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系统运行部)副经理徐佳说。

  通过不断的努力,近年来周艳平和她的团队累计参与编制国家标准2项,编制云南电网及昆明供电局各项制度31项,申请专利68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13项,省公司奖励71项,工作室被评为“云南省技师工作站”“南方电网四星级工作室”,并连续5年获“昆明供电局优秀工作室”称号。

  作者:欧阳婷婷 张昕霞

  何荷:继电保护“新兵”到“尖兵”

  继电保护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第一道防线,“保”设备运行安全,“护”电网数智发展,是每一个继保人的使命,而国网重庆电科院员工何荷就是组成这道坚固防线的一员。扎根专业8年,她从青涩走向成熟,从“新兵”变为“老将”,逐渐成长为了一名继电保护领域的行业“尖兵”。

  急难险重显担当

  在2020年以前,国网重庆电科院一直不具备开展电网三道防线二次设备RTDS动模检测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科院试验检测水平的提升。随着国网公司“稳控系统管理提升年”等相关工作的压紧压实,解决这一短板更是迫在眉睫。于是,同年3月份,何荷主动承担下了钻研RTDS的重任。由于RTDS设备公司总部在加拿大,国内没有官方运维人员,而两地存在15个小时的时差,何荷常常熬到深夜或凌晨,以便赶在对方客服人员的上班时间,与其进行充分咨询交流。经过两个多月持续攻关,何荷打通了RTDS从建模、仿真、信号输入输出到闭环测试的全部关卡,在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首次建立起了基于实时数字仿真的电网三道防线二次设备动模闭环检测能力,并于同年5月份,在重庆电力2020年头号重点工程中,圆满完成了500千伏铜梁站主变保护与新投SVG联调动模测试,之后又独立完成了渝东北片区、500千伏张家坝站等近30座厂站安控系统的RTDS动模测试,为公司三道防线的部署策略提出10余条优化建议并被采纳。

  基于日常工作经历,何荷还撰写并出版了《工程实用故障录波解析与典型案例》一书,旨在用自己的萤烛之光,为二次专业领域的同仁们照亮一丝探索之路。

  竞赛场上博佳绩

  2022年,中电联发出了举办电力行业继电保护技能竞赛的通知,何荷通过海选进入到了重庆电力11人的备赛队伍中。受日常工作性质所限,何荷在现场保护装置定检消缺方面的经验极度缺乏。当其他选手已经可以熟练地排除故障时,她却连基本的二次回路都还没掌握。然而本次竞赛,实操恰恰是重头戏,成绩占比高达60%。何荷深知,一味地感叹技不如人是没有用的,唯有好好学,奋力追。就这样,在实操几乎零基础的情况下,她一点点入门、摸索、追赶、精进,从海选时的实操倒数第一,一路奋战到了重庆电力选拔决赛的正数第一,并最终在来自全国电力行业的96名优秀选手中脱颖而出,斩获个人二等奖和团体二等奖,刷新了重庆电力参与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的最好成绩。

  “面对问题,我们应该迎难而上,直面挑战,主动思考,超前谋划,在变革的大潮中,彰显年青一代的胆识和担当。”谈及以后的专业发展路线,何荷说道,随着特高压入渝以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全面推进,继电保护必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篇章,这是对整个继电保护专业的挑战,也是赋予每个继保人的新使命。

  作者:黄睿灵 李杨

  王伟豪:当好精准计量“一杆秤”

  4月22日,春雨滋润着湖北襄阳。王伟豪和两名工友利用难得的周六休息时间,齐聚实训室,开展装表接线训练。

  “因为要备战5月下旬的全市技能竞赛,我们要挤出时间训练。”王伟豪说。

  王伟豪是国网湖北襄阳供电公司营销运营中心的计量运维工。他所在的班组一共7人,负责襄阳市63户电压等级为110千伏及以上大型企业的计量表、235座发电厂关口计量表和大型新能源企业关口计量表的运行维护与校验。

  “1779块电表,每个月要进行一次校验。”王伟豪介绍。计量运维专业被行业内外称为“一杆秤”,精准计量,对双方才公平公正。

  就拿大型企业的计量电表来说,供电公司相当于售电方,如果计量不准,度数多了肯定不行;再拿发电厂的关口计量表来说,供电公司相当于购电方,如果计量不准,度数少了,发电厂肯定不乐意。

  今年27岁的王伟豪,5年前入职营销运营中心。得益于营销运营中心推行“师带徒”,入职第一年,宋磊成了他的老师。宋磊以月为单位,给王伟豪定学习任务、定技能目标、定考核选项。一年半后,王伟豪能够独立带班外出操作。

  2021年10月,襄阳市总工会与襄阳供电公司联合举办职工技能比武竞赛。赛前一个月,王伟豪和另外两名工友报名参加电表安装项目。

  根据竞赛要求,王伟豪所在的班组只能派出1名选手参赛,于是,3人之间展开了“PK”。

  “赛场高手如云,要想在某一领域做到顶尖水平,不下一番苦功夫怎能行?”宋磊对王伟豪说。

  在指导训练过程中,宋磊发现王伟豪紧固导线和螺丝时,手总是抖。“说明手劲儿还不够。”宋磊买来握力器,让他随身携带,抽空就练,增进手劲儿。

  距离正式竞赛还有18天时,王伟豪和另外2名工友已经用了20卷导线,相当于2千米长的导线,而且是反复使用、循环利用。赛前第17天,1名工友因身体不适,主动退出。赛前第15天,另1名工友也因信心不足而退出。

  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宋磊为王伟豪制定了半脱产式训练模式,每天早上7时就到实训室,晚上10时才结束训练。

  经过反复的机械式训练,王伟豪装表接线的用时,从最初的1小时10分钟,缩短至50分钟以内。王伟豪还给自己绘制了一张训练图,记录每天训练用时长短。

  2021年10月下旬,技能比武竞赛如期举办。王伟豪在电表安装项目中,以用时41分钟的成绩取得第一名。

  “技术工作,讲究严谨。又准又快,才是最好。”这次竞赛,给王伟豪留下深刻印象。一个月后,他捧回了“襄阳市五一劳动奖章”。

  前不久,王伟豪由计量运维班调整至稽查检查班,并担任副班长。工作更精细、更综合,并要对襄阳所辖各县市的相关业务进行指导。“立足襄阳,向更多的劳动模范看齐。”王伟豪说。

  作者:徐联合 郭天慧

  编辑:许艳

上一篇:托普云农否认研究院负责人参与研发难自圆 独董来自产学研单位
下一篇:与留学生有关的加美英澳新最新政策(第七十二期)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