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问父母要钱去买东西,4个步骤教你应该怎么办?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05-25
手机版

    “

  对于孩子合理的一些购买欲,家长可以适当满足孩子,如果孩子的一些物质需求超过了合理范围,那么家长不妨学着这样做~

  ——派妈

  ”

  作者?| 周周的心空间

  来源?|?周周的心空间(ID:zhouzhoudechahuahui)

  有个问题是家长们经常提到的:我的孩子老是要钱,去买这买那的,怎么办呀?

  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首先有个自查:

  你说的“总是”,具体频率是多少?

  因为每个人对数量的理解都不同的。比如有家长说我孩子天天要钱买零食。我就问她:一个月具体要了多少次?

  我把他从一个模糊的时间概念,拉回到具体中。他思考后说:也不是天天,每月七八次吧。

  当他发现自己嘴里的“天天”,其实是三天才发生一次,他自己都有点惊讶,进而情绪上也松动了一些。

  一旦人有语言的惯性,比如天天,总是,永远……他们的情绪也会形成一种惯性。

  而这个父亲在短暂的放松后,又叹气了:可是一个月七八次也不少啊?我该怎么减少他的欲望呢?

  别急,我还有好几个问题需要搜集:

  1.?孩子年龄

  2.?孩子是否有零花钱

  3. 孩子从父母手里拿到钱后,一般用来买什么?

  我的建议是父母越早给孩子定量的零花钱越好。比如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就可以管理零花钱了,哪怕一周5快10块,这是一种赋能和赋权。

    而假如是幼儿园的孩子,可以带他上街买他需要的东西,并且引导他识别价格,对金钱和价值有基础的概念,是在帮助孩子树立金钱观。

  大家知道有很多成年人,要么赚钱特别难,要么就赚多少花多少,总是处在经济危机状态,这是他们命里没钱吗?

  我接触过很多这样的个案,都是因为他们从小就和金钱的关系不好。当他们很小的时候,每当他们需要花父母的钱的时候,父母有两种反应:

  1. 责怪:问孩子怎么又需要钱了,还反问孩子“难道不知道家里很紧张吗?”

  2. 叹息:和孩子说家里如何如何困难,父母为了他,已经付出了多少多少……

  第一种是在让孩子体验到赚钱特别艰难,第二种体验到对父母的亏欠感。

  另外,当父母发现孩子经常要钱,又是在零花钱以外,那么父母需要观察,孩子用这些钱到底在做什么?

  我也建议,父母带着孩子做个梳理:

  我这些超出零花钱以外的开销,是指向于“需要”,还是“想要”?

  所谓的需要,等同于基础需要。比如孩子要春游,他的零花钱才五块,春游又要去买午餐,还要准备路上喝的水。那么这个是必须的开销,是客观需要的。

  而假如午餐和饮用水的钱50足够了,可是孩子却开口要100以上。那么你要问他:你超出到底部分是用来做什么呢?

  假如孩子说:我要更多零食,我要买更多饮料。

  那么孩子在表达是就是“想要“,这个就是在客观需求以外的,就是不必要的消费。

    也好比一个高中孩子要买手机,因为他需要查学习资料,联系同学等,父母除了协定使用时间以外,父母的确要满足他的需求,买个功能可以满足他需求的就足够了。

  而假如孩子提出进一步要求:我要最新款的,最贵的,而且我还要配挂绳,我要配最时尚的手机壳……

  这些就是他的欲望,也就是那个想要,而不是需要。

  这时候父母的烦恼就来了,我该如何拒绝孩子不合理的物质需求呢?

  父母说不知道如何拒绝,就代表过去他们有拒绝过孩子,比如指责打骂,比如苦口婆心,或者转移话题不回应,结果这些方式都并没有让孩子放下他的”想要“,却反而变本加厉的索取了。

  那么今天我们来几个步骤试试看:

  1.?理解孩子的要求

  孩子因为对金钱概念模糊,以及他们分不清楚自己和父母是有界限的,他们会随口对父母提要求。

  而无论他是要拿钱去买棒棒糖,还是去买手机和电脑。在他的意识里,都是合理的。

  我们首先要认同这个“合理”,理解他想要买这个的需求。

  比如孩子说:妈妈,我要买新款的游戏机。

  这个明显是多余的需求。那我的回应的是:哦,你想要新款游戏机啊。

  我重复他的需求,是和孩子开展良好沟通,以及解决问题的基础。

  2.?不评价不指责

    当我们听说孩子要买玩具,手机,游戏机,皮肤等……我们很容易陷入情绪里不自知,然后又被情绪驱动,对孩子一通的数落。

  说他不懂事,太贪心,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或者直接指责:你提这种要求,怎么不要了我的命?你知不知道我为了你,花了多少钱?

  你知不知道供你读书,我工作多辛苦,你不感就算了,你还越来越狮子大开口,你是不是人啊?

  孩子只是提一个要求,父母大脑的原始区就被触发了,父母陷入到一个危机意识里:我的孩子太贪婪,今天问我要手机,长大了可能就把我赶出门,要占领我的房子了!

  另外还有个恐惧:如果我今天不满足他,他就生气,摆烂。这种孩子以后怎么管?我们老了,没钱了,他肯定就把我们一把推开了!

  这两种灾难性思维导致父母情绪失控,然后冲突就一触即发。结果就是父母和孩子都受伤了。而且这个伤害,在彼此心里都会烙印。

  父母会觉得孩子不懂事不感恩,孩子会觉得父母莫名其妙太暴力。

  而这样的局面,对孩子实现物质自控并没有好处。

  因此,当父母面对孩子不合理的需求,千万不要指责和评价。而是理解他需求的合理性。

  同时去观察和处理自己的情绪。

  3.?真实而坦然的拒绝

  当孩子说:我还要买棒棒糖,我还要买玩具,我要买游戏机。

  我们接纳他有这个想法,因为我们自己有时候也有不合理的物质欲望。

  然后我们评估了自己的经济情况,以及和孩子制定的消费股则,比如每个月零花钱就50,那么超过的部分,除了必需品,比如学习用品,生活用品之外,是不再提供的。

  我们就带领孩子回顾这些规则,并且很轻松的平静的告诉他:你这个要求,超过我们约定的支出范围了,妈妈不能答应。

  你没有任何多余的语言,对孩子来说是很大的尊重。

    4.?接纳孩子被拒绝的情绪

  当孩子被拒绝了,一定会失望,伤心和难过。这时候你可以理解孩子,因为谁被拒绝了,都会如此。

  你可以对他说:我知道你肯定不好受。妈妈可以陪着你。

  孩子有不合理的要求,不代表他不是好孩子,孩子有负面情绪,也不代表他不是好孩子。

  父母有能力拒绝孩子,并允许孩子有情绪。

  那么孩子就不会受伤。他在得到陪伴和理解后,会回归理性,从而重新思考自己的需求的合理性,并做出调整。

  其实,这个过程又给孩子完整的体验了被理解和被接纳,这两种体验都让孩子充满安全感,而一个安全感充足的孩子,他的欲望就会变少。

  所以,父母拒绝孩子的物质需求非但不会伤害孩子,反而会提升亲子关系,让孩子体验到父母有界限的健康的爱。这对塑造他们完整健康的人格,非常关键。

  *作者:周周,亲子教育和婚姻情感专栏作者,终身学习妈妈。来源:周周的心空间(ID:zhouzhoudechahuahui)。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上一篇:阜阳一中|踔厉奋发担使命 勇毅前行向未来
下一篇:美国公立大学翘楚-UM商学院排名怎么样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