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李氏三代人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05-26
手机版

  标题中的李氏三代人,指的是李广到李陵的三代人。其中李广与李陵的故事,许多人耳熟能详,今天我们来着重聊聊李家的其他成员。

  李广剧照

  河北满城一号汉墓出土的“当户铜灯”。墓主人是汉武帝的异母弟,中山靖王刘胜。没错,此人就是刘备刘皇叔逢人便说道说道的老祖宗。

  满城汉墓当户铜灯

  顾名思义,下面跪地举着灯盘的人就是“当户”。按《史记》、《汉书》上的说法,当户是匈奴的高级官职称呼,具体是什么含义已不可知。从字面意义上讲,”当户“可能是指当着门户的人,即在匈奴单于的大帐外面守卫的勇士,就如同”怯薛“在蒙古语中的含义。我们看灯盘底下这个人,面目狰狞,丑态毕露,明显是在丑化匈奴人。既然这件铜灯埋在汉武帝弟弟的墓里,大概率是汉武帝时期铸造的。当时汉匈之间征战正酣,汉朝人对匈奴的态度,从这个铜灯就可看出来,不言而喻。

  汉武帝剧照

  飞将军李广给他的大儿子取名“当户”。汉朝名将用匈奴官职给自己的儿子命名,本身就很耐人寻味。或许是李广在战场上射杀过匈奴当户,为了纪念战功吧。

  李当户当过汉武帝的贴身侍卫,武艺自然是了得,而他的个性更是鲜明。汉武帝的好基友韩嫣在宫中胡作非为,李当户二话不说就伸手打跑了韩嫣。当时年方二十的汉武帝并不因此怪罪,反而对李当户肃然起敬。李当户年纪轻轻就得到皇帝青睐,按道理会是前途无量,然而他没来得及建功立业就英年早逝了。

  他留下一个遗腹子,也许是历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李陵。李陵漠北兵败后投降匈奴,匈奴单于很欣赏他的军事才干,封他做匈奴小王,甚至把女儿嫁给他。但汉武帝却气坏了,他眼巴巴望着李陵能从匈奴跑回来。在苦苦等了李陵一年之后,最终将李陵满门抄斩,其中还包括了守寡二十多年含辛茹苦把李陵抚养长大的李当户之妻,也就是李陵的母亲。整个陇西李氏家族都因此事蒙羞,在朝堂上抬不起头。

  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

  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聩。

  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李陵

  飞将军李广在战场上射杀当户,为了留作纪念,给自己大儿子取名“当户”。而李当户的儿子,最后在匈奴当了大官,位阶比“当户”更高;李广一生与匈奴人鏖战几十年,求封侯而不得,孙子却成了匈奴人的王。不知道冥冥中有什么宿命轮回,令人叹息。

  西汉代郡地图。白登山、土木堡、参合陂、野狐岭都在周围不远处,兵家必争之地。

  再说说李广的二儿子李椒,年轻时像他哥哥一样,当过汉武帝的侍卫,武艺超群,官至代郡太守。代郡位于今天山西、河北、内蒙古交界地区,是当时匈奴频繁侵袭骚扰的地区。李椒年纪轻轻就担任此职,说明武力值也很高。李椒虽然不像李当户那么短命,但也天不假年,早早就过世了。

  汉军剧照

  李广最有出息的是小儿子李敢。在公元前119年的漠北大战中,李敢是霍去病那一路的先锋官,一路陷阵克敌,在乱军之中夺得匈奴左贤王的旗鼓,获封关内侯,食邑二百户。左贤王是匈奴左半部的最高指挥官,也是霍去病的直接对手。李广挥刀自刎后,汉武帝讶异叹息之余,让李敢继任他爹以前的职位——郎中令。郎中令在汉代是一个非常高阶的职位,一般由武官担任。而关内侯虽然比列侯低一等,但却也有食邑特权,算是光宗耀祖了,也算是替他爹治了未能封侯的心病。

  蒙古苏鲁锭,代表军队的最高荣誉。李敢夺得的左贤王旗鼓,功用应该跟苏鲁锭差不多。

  本来,李敢年富力强的时候身居高位,如果稳稳当当做官,前途不可限量。但他偏偏对李广自刎一事耿耿于怀,并因此怪罪大将军卫青,并在狂怒之下击伤了卫青。卫青为人好脾气不愿计较,但外甥霍去病血气方刚、睚眦必报,趁着大伙一起随同汉武帝去甘泉宫狩猎的时机,冷箭一发射死了李敢。

  你能想象这竟然是庙堂之上会发生的事情吗?皇帝的侍卫统领——郎中令因私怨打伤军队总司令——大将军,然后副总司令——骠骑将军开冷枪打死了侍卫统领。以后的许多朝代都不会发生这么离谱的事情,但在汉代却真实地发生了。这就是汉代与后面的时代不太一样的地方。

  霍去病剧照

  有什么事不能坐下来好好聊一聊,消除误会,非要真刀真枪干?而且上文提到过,远征漠北时霍去病是李敢的顶头上司,霍去病完全是有资格也有责任找李敢理论清楚的。同样的,卫青对李广的死并没有直接责任,甚至可以说卫青一声不吭为汉武帝背下了黑锅。因为腹黑的汉武帝明面上同意了李广以高龄出征,暗地里却告诉卫青:李广这人命不好,不能当前锋,否则会错失活捉匈奴单于的机会。李敢泄私愤打伤卫青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

  李广最有出息的儿子,也是整个陇西李氏家族最有希望光宗耀祖的人——李敢,就这么窝囊地死掉了。他走了,却留下了许多历史谜题。

  谜题一,向他开冷枪的骠骑将军霍去病一年后也病死了。我们不知道这一年中发生了什么事,但一代战神就此草草谢幕,总是免不了让人怀疑其中有玄机。尤其整个陇西李氏家族的两个头部IP李广和李敢死得都这么憋屈,可以合理推断李敢之死在当时引发过社会舆论风潮,甚至因此以某种方式促成了霍去病的早早离世。

  谜题二,李敢因为击伤卫青而死,但他的女儿却做了卫青姐姐卫子夫——卫皇后所生的太子刘据的妃嫔,并深得卫太子宠爱。而他的儿子李禹也因此深受卫太子器重。这也导致李禹最后因巫蛊之祸牵连而死。

  还有谜题三,霍去病射杀了李敢,但霍去病的异母弟霍光却一直与李敢的侄儿李陵交好。霍光秉政以后,曾试图劝说李陵从匈奴回来,“无忧富贵”。

  这三点其实都不太能用今天的常理去推断出合理的解释,因为它们都是汉代那个特殊时代的产物。

  李禹在史书上最风光的场面是:有一天他当众羞辱了汉武帝宠信的太监,被汉武帝一怒之下用绳索放入虎圈,放下一半时汉武帝气消了,让人把他吊上来。李禹毫不畏惧拿起长剑砍断绳索,就去杀老虎。汉武帝大为感慨,命人赶紧把他捞上来了。

  我们可以看到,从李广、李当户、李陵、李敢、李禹的身上,能看到共同的特质:往优点说是不畏权贵,敢作敢当;往缺点说是意气用事,全都行事不经过大脑。这是好呢?还是不好呢?为什么会这样呢?

  答案其实也很简单,李家人的血管里流淌着战国时代慷慨悲歌、引刀成一快的壮士气概。当一个大一统王朝逐渐定型巩固之后,这种张狂性人格越来越与强调妥协调和的现实氛围格格不入,并因此导致了各自人生的悲剧。

  李陵剧照

  故事讲到这里,该画上句号了吗?并没有。

  李家人的悲情故事,借由太史公的春秋妙笔,感染了一代一代的英雄志士。700年后,李唐皇室在系统性编纂魏晋南北朝的历代史书时,堂而皇之地将李广-李敢-李禹写成了自己的祖先;甚至李陵在草原上留下的后代也将姓氏从“拓跋”改回了“李”——失踪人口回归,重新登上中原大舞台。就这样,尚武的后辈们终于在700年前的先辈那里找到了血脉传承。

  唐太宗李世民画像

  这种联系是有些蹊跷的,尤其李唐皇室与李广的关联,落在李禹身上。巫蛊之乱后,卫氏家族全灭,其中也包括李禹的姐姐。这时候有人举报李禹心怀怨望,想逃往草原投奔李陵。李禹最终被下狱处死。按照汉律,逃出边境投奔敌国,是可以灭三族的重罪。如果李禹被处死,如果没有法外开恩的话,他的后代都活不了。我们回忆起李陵的故事,汉武帝依法灭了他的三族。按照汉法,三族其一指的是同一个母亲生下的兄弟。除非李当户有两个以上的老婆,并生下与李陵不同母亲的后代,否则李当户也绝后了。这样说来,李家最有可能延绵子嗣的,只剩下李椒了。李椒官至代郡太守,有能力也有时间娶妻生子。然而《史记》、《汉书》中对李椒的后代只字未提。太史公的笔下,李家第三代只提到了李陵和李禹。

  这样说起来,李唐皇室认李禹为祖先,要么是真实的血脉相承,所以毫无忌讳;要么是史官在牵强附会时,觉得李陵逃往匈奴无可能在中土开枝散叶,所以李禹成了能借题发挥的唯一选项。

  所以真相是什么?谱系源流究竟有多少可信度,姑且不论;但从善意上去想,我觉得西汉李家三代值得这种由另一个伟大王朝的缔造者颁给的特别荣誉。飞将军李广的后代里有李世民这一号人物,这个逻辑让人热血澎湃。

  《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

  【满城汉墓出土之灯具研究】吴杏全

  【也谈古代陇西与陇西李氏之祖籍】何钰

  【略说陇西李氏源流】李开珠

  【“陇西”李氏及其文化特色】孟永林

  【《新唐书》陇西李氏敦煌房辨疑】张书城

  【陇西李氏初论——北朝时期的陇西李氏】张金龙

  举报/反馈

上一篇:爆红后打赏收入200万?知情人:黄老师无教师证,担心安全已回家
下一篇:更新!2023大学本科792个专业目录大全,附就业方向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