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有个古玩城,藏品多达十万余件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06-01
手机版

  全媒体记者 李嘉

  掌上咸宁报道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古玩,是指文物、古董等,被视为人类文明和历史的缩影,历经无数朝代更迭变迁,藏玩之风经久不衰。

  在湘鄂赣三省交界的通城县,一群古玩收藏爱好者,几十年如一日,收藏古玩珍宝,他们发起成立了通城县收藏协会,成功举办通城县首届古玩收藏品交流会,建立了湘鄂赣古玩城,各类藏品多达10万余件,包括玉器、瓷器、陶器、木器、古钱币、民俗、书画、票证、历史资料等十几个门类,吸引了湘鄂赣毗邻地区及辽宁、河南、陕西、山西等全国各地藏友前来交流。

  

  孜孜以求 传承优秀中华文化

  商代玉枕、战国青铜马车、唐代官印、宋代官窑笔洗、明万历元宝……4月19 日,走进通城县湘鄂赣古玩城古韵艺珍馆,各种古玩珍宝琳琅满目,别具魅力和乐趣。

  

  出生于1964年的黎民魁,是通城县收藏协会会长,是一位资深的古玩收藏爱好者,他从入伍后就喜欢上集邮,后又迷上古玩收藏,至今有36年之久,他收藏的各类藏品多达2万余件,其中包括邮票、钱币、徽章、铜器、瓷器、玉器、家具、书画、竹木牙雕、民俗等。

  “建立通城县湘鄂赣古玩城是为了集中展示古玩收藏品,促进古玩交流互动,让子孙后代弘扬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助力地方经济文化发展。”黎民魁介绍,通城县湘鄂赣古玩城由瀛通公司董事长黄晖提供场所并出资装修,总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有古玩门店60家,可供开展古玩收藏、鉴赏、交易和展示活动,带动就业200人。

  据悉,通城县湘鄂赣古玩城位于通城县五里大道,历时2个多月的筹建,将于“五一”期间正式开市,每季度将举办大型交流活动,打造湘鄂赣古玩交易展示平台,吸引各地古玩收藏爱好者和游客前来“打卡”淘宝。

  如痴如醉 收藏红色历史资料

  走进通城县湘鄂赣古玩城票证史料馆,红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古今历史 文化传承”的红色字样格外醒目,馆内收藏展示了大量抗日战争时期以来的各类票证和历史资料等藏品。

  

  “鄂城县一千零十二名应届城镇中学毕业生,积极响应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伟大号召,满怀革命豪情,奔赴农村干革命。”在这些历史资料中,一张1975年9月9月的《咸宁报》大篇幅刊发了《鄂城咸宁城镇中学毕业生奔赴农村干革命》的文章,具有重要的政治历史意义。

  这家红色票证史料馆是由通城县马港镇古玩收藏爱好者杨文松创办,他原是一名邮电局职工,从2002年开始从事红色历史资料收藏,至今收藏各类票证、报纸、期刊、图书、书信、手稿等多达数千件。

  “这些藏品是对历史的传承,保留了地方发展的历史记录,能够激发对家乡的热爱,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杨文松告诉记者,他收藏的200余件羊楼洞茶文化历史资料全部提供给了赤壁中国青砖茶博物馆,为咸宁茶文化传承与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坚持不懈 追求高雅文化品位

  通体圆润,呈青绿色,触感厚重,一块质朴的原石价值30万元……在古玩收藏爱好者黎逢才的古玩店里,陈列着大量价值连城的玉器和玉石,有的酷似古树年轮,有的好像动物犄角,有的形似厚厚的书籍,各种奇珍异宝,令人爱不释手。

  

  黎逢才早年从事装饰行业,后来前往新疆从事和田玉行业,从此迷上了玉石收藏,至今已有12年。谈起收藏玉石的心得,黎逢才如是说:“玉石收藏是一种高雅的文化爱好,它可以磨练人的心性,提高对玉石的鉴赏能力,在收藏过程中结交到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让人生更加充盈。”

  在通城县湘鄂赣古玩城,有一家秀水古玩收藏店,专门收藏古瓷器、古陶器、古木器、古钱币等古玩藏品。其中木器雕刻精美,花鸟鱼虫栩栩如生,收藏价值极高;古钱币从民间广泛搜集而来,市面罕见,价值不菲。

  这些藏品的主人就是通城县文联主席刘亚敏,他既一位古玩收藏爱好者,又是一位文学爱好者,2022年入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了诗集《稚嫩的秋天》《点卯2011》《走过斑马线》等。

  “写诗是我的专长,可以锻炼思维,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收藏古玩是业余爱好,能够让人变得沉静专注,同时又能结识文人雅士。两者都可以提高人的文化素养,陶冶高尚情操。”刘亚敏说,通城县湘鄂赣古玩城建成开市,将为广大收藏爱好者提供一个古玩展示交流的平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责编:丁婉莹

  编审:向东宁

  举报/反馈

上一篇:走近高校阔视野 共筑考生大学梦 | 绵阳市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巡展走进三台中学
下一篇:近视防控首创S.T.O.P技术完成融资,启动全球临床研究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