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出道40年抖音直播观看人数破亿,凭什么那么火?其实答案早在《道德经》就说明
前几天,刘德华在抖音庆祝自己出道40周年,直播两个小时,观看人数破亿。多少人在弹幕上打出那句“yyds”。
“不是庆祝一个人红了四十年,是庆祝一个人,认认真真地工作四十年...”
如今这个时代,爱豆有很多,但刘德华,对不同年代的很多人来说,却是心目中不可撼动的偶像。
让人没想到的是,刘天王居然在前些日子,现身祖籍地江门的街边做商演。
视频中,刘德华所在的舞台不仅小,而且非常简陋,就搭在居民区附近。
现场嘈杂无比,人声鼎沸,连声音都很难听清。
虽然年已六旬,刘德华仍然在台上卖力演唱,还频频与台下观众互动,完全没有明星架子。
看似“落魄”,但刘德华之所以现身街边商演,是因为老家的邀请。
事实上,刘家人在江门这里已经生活了800年,直到刘德华父亲一代才迁居香港。
所以舞台再简陋也无所谓,出场费也不在意,主要是一份心意。
有句话说得好:做人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忘本。
一个人的好口碑,背后是用人品、善良和精益求精的态度积累起来的。
难怪刘德华能够大火30多年,再多小鲜肉也无法撼动这天王地位。
细数刘德华的人生,会发现,他做出的决定在当下看来并不是最聪明的,但却都让他越来越受人尊敬:
有替身却不选择用,再危险的戏也亲自上场,为此也总是受伤; 明明功成名就,可以不那么拼,但却每年都有新作品,38年间有180多部影视作品,光2021年就有8部; 本可以选择安逸地做个演员,不那么重义气,不那么多管闲事,却做慈善捐了5个多亿,还扶持新导演,帮助圈内人……
很多人说他俗,但刘德华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知道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他的很多抉择,以及许多不同场合下的话都和《道德经》的大智慧高度吻合:
“不争,那是一种慈悲,不闻,那是一种智慧”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不作无谓的口舌之争,以成绩和实力去争,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我唱这首歌,就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献出他手中的壹块钱,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懂得感恩和作善,是最大的福报。 “我不敢去当导师,我从艺30多年,只唱红过3首歌” ——是以圣人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不管取得多大成就,都是虚怀若谷,从不自以为是,才能步步进取。 .....
也难怪,作为“万经之王”,《道德经》虽写于2000多年前,但其中的智慧却经典且经久不衰。
作为“央视名嘴”白岩松口中的“生命之书”,它只短短5126个字,就讲透了在中国社会生存,受用一辈子的处事智慧。
让你读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不过,在一位“嗜国学如命”的老灵魂眼里,《道德经》的真正妙处,还远不止于此。
因为《道德经》找到人生目标
真正活得好的人,都“为而不争”
他是黄向军。
很多人认识他,可能是因为他在网上解读《道德经》,已经有近500万人观看了。
妙趣横生,又突然让人醍醐灌顶的风格,让一众网友亲切地称他国学怪才、说书大咖。
▲黄向军家里满满当当的藏书
不过,在成为“怪才”之前,他也只是小城里,一个书痴罢了。
出身文化之都邹城的黄向军,从小就热爱国学,尤其偏爱《道德经》。
他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道德经》之妙,在于它原文5126个字,解读却有5000万字。
因为没有标点,光是开篇6个字,“道可道非常道”,就有3种断句,3个不同的解释。
从来也没定论。
但在黄向军看来,《道德经》本就不是读的,是用来悟的。
作为“生命之书”,那些真正受益的人,一定是从中,照见过自己的人生。
就像他,一毕业,就听从家里的安排,阴差阳错做了高中计算机老师。
那时候,他的大学同学们,要么早就拿到大公司的offer,要么自己创业当了老板。
他却只能日日夜夜做着完全不感兴趣的事情,在苦闷中消磨生命......
他不甘心,更不快乐。
他只想学国学。可在那个年代,舍弃教师这个体面的工作,学这种冷门专业,所有人都认为“这孩子是读书读傻了吧!”。
想考上北大,更是痴人说梦!
在外界的干扰和嘲讽下,最终,还是《道德经》的“为而不争”帮他下定了决心。
尽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但在心态上保持不争,就会有好结果。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他的想法是对的。
摒弃一切杂念后,才一年时间,黄向军就考上了北京大学宗教专业的研究生。
专门研究道家。
▲右边是黄向军
我们知道,《道德经》原本是丢失的,为了求得“真经”,在北大的日子里,黄向军对比了5个版本的《道德经》,逐字逐句精读原文。
还结合国学宗师钱穆 、北大教授楼宇烈、李零等20位学者的学术成果,不断解析。
这一扎根,就是30年。
作为一个“国学疯子”,为了避免一家之言,他甚至还读完了儒家、佛教、道教三家现存的大量学术成果,通读西方哲学著作。
这才有了后来,他对于《道德经》那些别具一格的解读。
他的人生,也开始一往无前。
从大学教授,企业高管,再到市井摊贩
听他讲《道德经》的人,都能照见自己的人生
黄向军讲的《道德经》,到底有什么不一样,能让人听上3遍、5遍,10遍仍觉不过瘾?
我想可能是,近50年的人生阅历和30多年专业学术研究碰撞出的火花吧:
谈到夫妻相处,他说“以天下之至柔,骋天下之至坚”,懂得“智慧式示弱”,小事上不争输赢,两口子能和睦得多; 也因此,黄向军和爱人相识20多年,从来没红过脸。 讲到孩子教育,黄向军说“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学会“榜样教育”,与其一味管教,不如做孩子的榜样; 黄向军的女儿,4岁时就已识字2000,手不释卷,学习根本不用操心。 聊起人生活法,黄向军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在浮躁的当下,学会“远离垃圾快乐”,才能过好自己的生活; 所以他拒绝无用社交,把时间都花在陪伴家人,做自己喜欢的事上,幸福感极高。
▲黄向军的幸福日常
人到中年,大半辈子和国学《道德经》打交道,这本经书,早已融入了他的骨血、他的生活。
他撰写的《道家基础经典精编》《汉译禅修》等多部著作,被很多学子奉为大学必读。
他举办了500多场线下分享会,在北大清华校园,在西门子等上市公司,也在北京的胡同茶馆。
他的听众,也从教授学子、名企高管,到街边摊贩、小区居民、耄耋老人、孩童,不一而足。
每次讲完,他都能听到这样的评价:
“总能从他的讲解中,照见自己的人生,当下一些烦恼的事,也能瞬间豁然开朗了。”
他对于这本中国最高处世智慧的解读,也让无数人从《道德经》中取到了自己的“真经”,解开了人生的困境。
《道德经》的智慧,
我们读了到底有什么用?
黄向军的学员明姐,是个“陪读妈妈”。
眼看着离中考没剩多少时间,可孩子的成绩还是不上不下,她心急如焚。
本想着做家务时听听《道德经》,用来静静心。没想到,女儿也跟着听上了瘾,还意外帮到了她。
期末考试,第一次进了全班前十,作文还拿到了全班最高分。
重要的是,懂得“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道理后,女儿心态好了很多,紧张的初三学习,准备得游刃有余。
说实话,明姐女儿的结果,在黄向军看来,一点也不意外。
因为《道德经》,本身就是一本集文学、逻辑、思想之美为一体的国学经典:
文学上:语句优美,多用排比、比喻,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能很好地陶冶情操; 逻辑上:对“有无”、“强弱”、“福祸”的探讨,让孩子从小学会全面看待问题,锻炼出强大的思辨能力; 思想上:“上善若水”、“宠辱不惊”,随手一翻就是金句,能让孩子养成上等的品性;
所以说,有远见的父母,都早就带着孩子读《道德经》了。
黄向军的邻居瑞瑞,小日子一直过得不错。
老公是一家公司的中层,可有段时间,一回家就唉声叹气:下属越来越难管,职场水太深......
看他愁眉苦脸的样子,瑞瑞也跟着头疼起来:我能做点什么呢?
瑞瑞想起,古话说,宁可不识字,不可不识人,就马上将黄向军解读《道德经》中的识人之术分享给老公: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话说得太好听的人,反而不可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喜欢争论吵架的人,行动力一定很差;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真正有知识的人,从来不卖弄。
谁可用,谁不可信,一眼就看穿。
懂得知人善用后的老公,在管理上真的做得顺风顺水,下班后的笑容都明显多了起来。
这都是因为,《道德经》里的每一句,都讲透了中国人的人性,作为处世参考,极为好用。
若觉人生迷茫
便来读一读《道德经》
世人都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但其实,读懂四分之一的《道德经》智慧,就足以让你过好这一生。
所以,它也是无数名人、大咖的“枕边书”:
鲁迅 曾说,不读《道德经》,就读不懂中国文化、在中国社会生存的道理; 马云 行商数十载,只有《道德经》从未离身,他说,古圣人完全能解读今天的人心; 央视主持人 白岩松 ,更把《道德经》作为的生命之书,30岁后的处世参考; ……
值得一读再读。
这都是因为《道德经》作者老子,一生从不说教,只实实在在告诉你,人生该往哪里走。
它是方法书、智慧书,更是一盏明灯,指引了中国人2000年的方向。
这一次,我们也希望,它能同样照见你的生命。
古文看不懂,没关系。 市面解释太庞杂,无从证伪,也不要紧。
我们特别请到这位30年专业研究+50年深厚人生阅历的国学怪才,用“故事案例+人生智慧”的方式,让你只用耳朵听,就能“取真经”。
收听《99个用得上的道德经智慧》,愿你成为大智慧、大格局、越活越好的人!
情商、婚恋、家庭、教育、职场……
全面拆解、深度解读
带你识人识己、提升智慧、掌握人生
足足100堂精致解读音频
30年专业研究+50年深厚人生阅历
80万字文稿,凝练出2970分钟的精华
体量翻3倍,含金量是平时课程的300%
改变,从识别下方二维码开始
(课程可永久保存,随时回放)
#超值!99堂音频课 =99个人生智慧#
你值得拥有的3大理由
《道德经》是中国人必读之书:《道德经》的作者老子,相当于周朝的国家图书馆馆长,这也意味着别人看不到、看不懂的古籍,他都能学到,并且深入研究。
他是真正的国家级学术权威,就连孔子都曾与他探讨困惑。
这本书,不仅浓缩了老子一生的经验收获,还传承了夏商周三代的智慧精华,是唯一一本讲透“中式智慧”的经典。
黄向军的解读,有趣有用:黄向军老师毕业于北大哲学系,有30年深厚的研究功底,同时又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既忠于文本,又落实到实际生活。
拒绝“纸上谈兵”,直接让你掌握中国最高处世智慧,让《道德经》变成你的人生课。
30年研究+50年阅历解读:《道德经》虽好,能读懂的人却不多。
文字晦涩,自己读,很有可能理解错误;
年代久远,自己读,很难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看市面的解释,又是各执一词,根本不知道谁对谁错?
黄向军老师回归文本,对比5版《道德经》,结合自己30多年研究成果及近50年深厚人生阅历,精心淬炼成80万字文稿,干货满满!
99节精致音频,超值!看书眼睛太累?不用担心,这次,我们用耳朵听。
足足2970分钟的精华讲解,一天8小时,都能听满一整周!
内容是其它课程体量的3倍之多,足够你受益一辈子。
这一次,我们不说教,更不熬鸡汤,只讲述与你人生幸福最息息相关的内容。
直接帮你解构《道德经》里的“中式智慧”:
职场上,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教你如何四两拨千斤,用极简的方式解决难题? 育儿上,“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如何避免富不过三代,懂得什么才是留给孩子最好的财富? 人生格局上,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告诉你,为什么糟糕的日子不会太长,转机终将到来? ......
为你打通家庭、职场、人际交往等9大领域,小到怎样吃好每一顿饭,大到如何活出理想人生。
有故事有案例,让你古为今用,生活游刃有余。
情商、婚恋、家庭、教育、职场……
全面拆解、深度解读
带你读懂人心、提升智慧、掌握人生
足足100堂精致解读音频
30年专业研究+50年深厚人生阅历
80万字文稿,凝练出2970分钟的精华
体量翻3倍,含金量是平时课程的300%
改变,从识别下方二维码开始
(课程可永久保存,随时回放)
戳原文,查看课程详情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
- 河南41个博士后团队将出征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 广西:依托“硕师计划”让高素质教师走向农村学校
- 数字工匠不足,育人短板怎么补?
- 闵行这个“服务圈”,已为200多青年找到心仪工作!
- 海大99周年校庆专属头像上线!
- 江西有哪些自学考试学习形式?
- 北中医房山医院:相约地坛共赴中医药文化盛会,走进文化宣传周共促中医药文化素养
- 军自考有哪些专业?
- 重要提醒!湖北省10月高等教育自考考前须知
- 新丝路幼儿园:九九重阳暖相融 孝亲敬老情意浓
- 7天搞定托福作文的技巧
-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上音“大先生”荣登 “上海市教育功臣”群像展
- 自考需要去学校上课吗?
- 助推重大项目建设廉洁高效
-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深化河湖长制守护“中华水塔” 力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 “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IAOA)基础课程培训班”首次在渝开课!
- 豆神教育窦昕老师不断加码大语文布局,推动文化传承
- 九江家有电动车的快看!11月1日起实施
- 宝馨科技:重大经营与投资决策管理制度(2023年10月)
- 新托福独立写作满分
- 获评国家级优秀!海淀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蔚然成势!
- 喜迎妇女十三大|织密防护网,“她”权益法治屏障更坚实
- 晋州市和平小学组织观看“新时代好少年”直播活动
- 金融支点“撬动”科技创新 企业如何加快自主创新?
- 宋旦汉字艺术博物馆在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开馆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