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选择题答题技巧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06-03
手机版

  高考物理选择题侧重对核心素养中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考查,试题的背景或载体可以是社会、科技、生活、环境中的材料,体现的是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态度与责任。高考物理选择题具有信息量大、知识覆盖面广、干扰性强、层次分明、难度易控制的特点,其难度和计算量不会太大,属于保分题目,要求考生的准确度要高,且不能花费太多时间(解答每道题目所用的时间应控制在2分钟左右)。物理8道选择题约20分钟。因为解答选择题不需要规范的解题过程,所以除了可以采用直接判断和定量计算等常规方法,还可以利用题目的特点采用一些非常规的巧解与妙招快速、准确地完成求解,节约解题时间。下面梳理了几种选择题的答题技巧,供同学们参考。

  一、直接判断法

  通过观察, 直接利用题目中所给的条件, 根据所学知识和规律得出正确结果. 这些题目主用于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程度, 属于基础题.

  二、图象法

  图像在物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它是将抽象物理问题直观化、形象化的最佳工具. 中学物理常用的图像有示意图、过程图、函数图、矢量图、电路图和光路图等.若题干和选项中已给出函数图, 需从图像纵、横坐标的物理意义及图线交点,斜率,截距和面积等诸多方面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用图像法解题不但快速、准确, 而且还可以避免繁杂的中间运算过程, 甚至可以解决用计算分析法无法解决的问题

  三、对比排除法

  在有的选择题中四个选项中有的答案是相互矛盾的, 非此即彼. 或者是涉及到对某个概念或规律的各个侧面的掌握情况或对某类综合问题的各个环节的考察, 对此类问题, 除了用相关知识从正面分析、推理外, 还可采取从反面寻找反例, 用逐步淘汰的排除法得出正确结论

  四、特殊值代入法

  有些选择题选项的代数表达式比较复杂,需经过比较繁琐的公式推导过程, 此时可在不违背题意的前提下选择一些能直接反应已知量和未知量数量关系的特殊值, 代入有关算式进行推算, 依据结果对选项进行判断. 这种方法的实质是将抽象的、繁难的一般性问题的推导、计算转化成具体的简单的特殊性问题来处理, 达推理法 有的问题可能不容易直接求解,但是当将题中的某些物理量的数 值 推 向 极 限时,就可能对这些问题的选项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和判断。将某些物理量的数值推向极限(如设定动摩擦因数趋近于零或无穷大、电源内阻趋近于零或无穷大、物体的质量趋近于零或无穷大等),并根据一些显 而 易 见 的 结果、结论或熟悉的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和推理是巧解选择题的一种方法

  五、结论法

  在平时的解题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大量的“二级结论”,熟记并巧用这些“二级结论”可以使思维过程简化,解题时间缩短。非常实用的二级结论有:(1)等时圆规律;(2)平抛运动速度的反向延长线过水平位移的中点;(3)不同质量和电荷量的同性带电粒子由静止开始相继经过同一加速电 场 和 偏 转 电场,轨迹重合;(4)直流电路中动态分析遵循“串反并同”的规律;(5)平行通电导线同向相吸,异向相斥;(6)带电平行板电容器与电源断开,改变极板间距离不影响极板间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等。本题利用“平行通电导线同向相吸,异向相斥”这个二级结论,可以迅速判断出选项 ,大大节约了解题时间

  六、模型思维法

  物理模型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形态, 是物理知识的一种直观表现, 模型思维法是利用抽象化、理想化、简化、类比等手段, 突出主要因素, 忽略次要因素, 把研究对象的物理本质特征抽象出来, 从而研究、处理物理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

  总之, 利用选择的特点和所学的知识, 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 是可以事半功倍的. 另外对当前的高考题也要有所认识, 根据评分标准, 只要有错该题一律为 0分, 因此在有不确定的时候,千万不能盲目, 宁可得 3分也不可要 0分。根据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理综 8个不定项选择题中最多有 3个是有两个以上答案的, 有 5个以上的应该是单选, 掌握这些规律有助于减少自己的失误, 从而赢得高考的胜利。

  举报/反馈

上一篇:这几所英国大学竟被四大会计事务所偏爱?万万没想到
下一篇:燃爆武汉!这里潮好玩展六大国潮数码盘点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