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奖得主专访|黄立宇:无论生活多么不堪,写作始终给我体面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06-04
手机版

  黄立宇第七届郁达夫小说奖中篇小说奖获奖作品:《制琴师》写作多年,文字散见于《收获》《花城》《大家》《人民文学》《钟山》等,著有短篇小说集《一枪毙了你》和散文集《布景集》。曾获浙江省优秀文学奖、首届三毛散文奖、第七届郁达夫小说奖。现居浙江舟山。

  第七届郁达夫小说奖将于4月21日在杭州富阳举行颁奖典礼,作家黄立宇的《制琴师》获中篇小说奖。

  小说发表于《野草》2021年第6期,描绘了上世纪80年代县城文艺青年的彷徨和困顿。一个上海“老克勒”的出现,对小县城年轻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他们看来,上海的老头代表了一个全新的外部世界。

  复旦大学教授金理说,这部小说“挥洒出一股有别于主流文坛趣味的勃勃生机。一座城、两三人、几段旁逸斜出的轶事,编织了一出罗曼蒂克消亡史。”

  小说中的“我”是一个叙述者,也带有黄立宇本人早年生活的影子。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艺术深深吸引着青年,主人公选择了小提琴,而黄立宇选择了文学。在黄立宇看来,小说中的几个青年的人生选择,“既是个人的选择,也是时代大潮使然。”他把这个称为“时代的裹挟”。

  黄立宇是个有点执拗的人。

  2022年元旦后, 2021收获文学榜揭晓,收获文学榜揭晓后,作家艾伟连发两条朋友圈,为黄立宇喝彩,提到他的优秀,同时也提到“他有十多年没写了”。写作的中断就来自执拗。

  黄立宇的写作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思想的解放、外国文学的译介,受当时风气的影响,选择了文学道路。与大多数作家一样,黄立宇不断写作,担任文学编辑,去鲁迅文学院作家班进修,在《收获》《花城》等杂志发表作品……

  1997年,黄立宇的短篇小说《一枪毙了你》在《收获》杂志发表,很有影响。两年后,短篇小说集《一枪毙了你》出版。

  写作、做编辑的同时,黄立宇在2001年创办了“新小说论坛”,聚集了一批文学青年,包括鬼子、艾伟、叶开、徐则臣、盛可以、李修文、曹寇、田耳等等。年轻的作家们在网上认识,召开作品研讨会。不定期贴出某位作家的作品,大家一起来阅读、评论。隔着电脑屏幕,文学与网络产生了紧密的关联。“新小说论坛”这一文学阵地成为很多作家的共同回忆。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随着阅读、交流的深入,黄立宇的写作开始陷入困惑。他觉得自己越写越迷茫,于是越来越谨慎,直到渐渐停止了写作,写了也不投稿——“退圈”了。

  实际上,黄立宇的“复出”也是一个意外。《制琴师》的发表是应《野草》编辑邀请,友情支持。如果没有这次邀请,黄立宇也许依然在大众的视野之外。

  黄立宇的“退圈”一度让同好们疑惑,徐则臣有段时间没看到黄立宇的新作品,还侧面打听他的近况。所以对于黄立宇“复出”并登上《收获》文学榜,艾伟才充满惊喜。

  黄立宇的谨慎、完美主义,让徐则臣佩服:“我知道黄立宇可能会不写,但如果写,肯定不会差。因为他的作品的品质、他的趣味格调、对小说的理解……我非常相信,如果他要写,肯定能写出好东西。”

  对黄立宇来说,作品发表也好,得到外界认可也好,都是一种意外。说到底,写作是非常私人化的,外界再喧哗,每个人也得单独面对这个世界,作家更是如此,寂寞和困顿是常态。当然,也有半夜写到得意处偷着乐的时候。

  去过世界很多地方,黄立宇的根在舟山。生活在小城,现在已经退休,黄立宇一边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一边继续写作。他写得很慢,一上午写几百个字就很满足:“写作令我自省和观察,教会我如何自处,并以宽容之心对待现实。无论我在生活里是多么地不堪,但写作始终给我一种体面感。”

  《制琴师》发表之后,两年来,黄立宇又在《收获》《十月》《人民文学》《上海文学》《花城》等刊,发表中篇《马厩岛》、短篇《喜罐》《游泳池》《翡翠》《睡在树上的鱼》等作品。

  黄立宇回来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举报/反馈

上一篇:家长大人们,请停止你们的“鸡娃”教育
下一篇:震惊!盐城一小区年年交物业费,物业公司居然不存在?!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