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吴谢宇的心理问题探讨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06-11
手机版

  吴谢宇杀害母亲的动机是什么?此案留下了太多的谜团,值得人们反思。

  用正常人的思维,几乎无法理解。我尝试着对吴谢宇的心理问题进行探讨:

  吴谢宇

  延长哀伤障碍

  父亲去世之后,吴谢宇更加自闭,很可能也和妈妈一样,患上了延长哀伤障碍和抑郁的心理问题。

  吴谢宇写给亲人的信里,披露了自己的心理想法,“我愧对爸爸妈妈,我不敢面对我没了爸爸的现实,我懦弱可耻地逃避,我躲到了妈妈背后,爸爸办丧事那几天我心如死灰,痴呆木讷仿佛活死人,我就想木偶人般跟在妈妈后面,我让妈妈一个人去给爸爸办丧事,一个人去面对那最沉重、最可怕、最痛苦的一切,我一点忙都没帮上。就连那天送爸爸去火化,我还不肯面对现实。”

  抑郁症患者,有时会伴有妄想综合症,所以,他会认为妈妈不想活,爸爸的死,都是亲人、朋友见死不救造成的。

  他在写给舅舅的信中称:

  加上同样非常悲伤的妈妈的影响,让他形成了长期的阴影和压力,自己的内心世界很孤独。

  在北京大学学习时期,他心理状况发生了更大变化,出现了很多抑郁症患者,都会出现的意志活动减退,如不愿和人接触交往,整日卧床,闭门独居等。

  大三下学期,吴谢宇室友就说,他曾出现各种反常行为:

  他在床铺周围装上了床帘,“回到宿舍,就喜欢一个人躲在床上,拉起帘子,大家都不知道他在里头做什么”。

  他也出现了睡眠障碍,晚上不睡,早上不起。

  父亲去世5年之后,他出现了心境低落,兴趣减退的情况,开始变得厌世,悲观绝望。他终于把自己逼到了一个“生死的临界点”:

  “我心中‘生的乐趣、生的动力、生的意义’降到了极低水平,而‘死的理由、死的念头、死的冲动’已壮大到极强的地步,‘生的力量’已被‘死的力量’彻底压倒。从小,我就天天问自己哈姆莱特那个沉重的问题:生存,还是毁灭?到这一刻,我告诉自己:‘是时候了’。”

  多次尝试自杀未成后,他决定先杀死妈妈,让她“解脱”,再伺机“自杀”。

  过度的要求自己完美,当自己做不到时,就会萌生“我是无能的” 这个负性核心信念。

  大二时,吴谢宇曾想学习“戒除手淫”,坚持了四十多天,还是功亏一篑:

  “这一次的失败,让我觉得我自己的意志力,是如此的薄弱,我觉得我自己已经无药可救了,这一次的失败,也对我产生关键性的影响,是我后来萌生轻生念头的导火索。”

  延长哀伤障碍、焦虑、抑郁这些共病杂合在一起,让吴谢宇产生了复杂的心境。

  而我们国内对心理问题的忽视,没有对他的悲剧的发生,产生一点点的阻止的作用。

  甚至包括北京大学在内,都没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足够的重视,是让人很遗憾的。

  推荐文章:

  揭秘:吴谢宇的心理问题探讨(1)

  探讨:吴谢宇杀死母亲的原因 被隐瞒的真相

  从吴谢宇等死刑复核案件,建议死刑案件都应精神鉴定

  举报/反馈

上一篇:连夜开会!要求查明
下一篇:杭州事业单位招聘闹乌龙,当地澄清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