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06-13
手机版

  ■?记者?李棽棽?报道

  为切实保障滨海新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2022年,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制定印发《滨海新区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实施办法》,围绕“规范用工管理、健全社会保障、拓宽职业发展渠道、加强就业创业服务、加强劳动权益保障、加强公共服务保障”六个方面提出51条具体工作举措,为切实增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供了制度支持

  日前,区人社局、区人民法院、区各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与外卖公司代表召开座谈会,深入了解外卖送餐行业用工情况,开展用工指导,支持和引导平台企业及其用工合作企业规范用工,推动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座谈会上,滨海新区人社局详细解读了天津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相关政策。区人民法院和各仲裁机构介绍了近年来新就业形态争议案件相关情况,并指出案件反映的用工问题,给出解决建议。“外卖行业最大的问题是外卖员出交通事故的情况较为频繁发生,但是他们中大多数没有缴纳工伤保险,发生事故后的一些医疗费用容易引发争议,因此督促平台企业和用工合作企业投保意外伤害保险十分必要。”滨海新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新区计划成立外卖送餐行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帮助实现争议源头预防、前端化解,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和劳动关系和谐。

  近年来,滨海新区平台经济已形成规模集群效应,约有平台企业1000家、从业人员5万—6万人,在吸纳就业、扩大消费、提振内需等多个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平台的用工形式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就业方式相对灵活,用工关系复杂,用工形式和分配方式多样,大量新就业形态劳动关系难以界定,难以简单纳入现行劳动法律。为切实保障滨海新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2022年,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制定印发《滨海新区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实施办法》,围绕“规范用工管理、健全社会保障、拓宽职业发展渠道、加强就业创业服务、加强劳动权益保障、加强公共服务保障”六个方面提出51条具体工作举措,为切实增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供了制度支持。

  今年以来,区人社局与法院、医保、工会等相关部门协同协调,开展了一系列走访调研活动,深入企业开展政策宣讲、用工指导、联合服务。“接下来,我们将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实际需求为导向,精准施策提供优质服务,重点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衣食住行、互助保障等方面工作提质增效,助力平台企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上一篇:库存高,销售难,降价也不管用,郑州公寓市场困境何解?
下一篇:教学目标包括哪几个方面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