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作文题目出炉,你还能记得自己当年的作文题吗?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06-15
手机版

  6月7日上午,送考老师为学生加油。图/新京报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日”。

  高考第一天,最受大家关注的莫过于语文作文题了。

  今年,知道君也在第一时间为大家打探到了新鲜出炉的北京及全国卷的高考语文作文题:

  北京卷:“续航”或“亮相”二选一

  (1)“续航”一词,原指连续航行,今天在使用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如为青春续航、科技为经济发展续航等。请以“续航”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2)舞台上,戏曲演员有登场亮相的瞬间。生活中也有许多亮相时刻:国旗下的讲话,研学成果的汇报,新产品的发布……每一次亮相,都受到众人关注;每一次亮相,也会有一段故事。请以“亮相”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全国甲卷: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全国乙卷: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以上两则材料出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新课标I卷: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新课标II卷: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II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看完今年的作文题,你有没有在恍惚间被记忆拉回过往,想起当年被高考作文支配的恐惧?

  知道君手动汇总了过去46年的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总有一款是你写过的。

  历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

  2022年

  全国新高考Ⅰ卷:围绕“本手、妙手、俗手”3个围棋术语谈谈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全国新高考Ⅱ卷:“选择·创造·未来”

  全国甲卷:(《红楼梦》材料)“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全国乙卷:“跨越,再跨越”

  北京卷:“学习今说”或“在线”

  上海卷:“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对此,有人感到担忧,有人觉得正常,你有怎样的思考?

  天津卷:寻常烟火,就是最美的风景。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

  浙江卷:“青年有担当,青春正飞扬。”根据材料写对自己未来发展的启示。

  2021年

  全国新高考Ⅰ卷:“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全国新高考Ⅱ卷:请整体把握漫画(唐光雨作)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全国甲卷:可为与有为

  全国乙卷:关于理想

  北京卷:论生逢其时”或“这,才是成熟的模样”

  上海卷: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天津卷:如果说时间是一条单行道,那么纪念日就是道路两侧最醒目的路标,它告诉我们怎样从昨天走到了今天。时间永不停步,纪念日不会消失。记住它,可以让日历上简单的数字成为岁月厚重的注脚,而它也不断提醒着我们带着初心奔向前方。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理解和感悟?

  浙江卷:有人把得与失看成终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起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过程。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

  2020年

  全国卷I:根据材料,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

  全国卷II:“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写一篇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

  全国卷III: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

  全国新高考I卷: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

  全国新高考II卷:以“带你走近_________”为题(补充一个地名,使题目完整),写一篇电视主持词。

  浙江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

  天津卷:中国面孔

  江苏卷:材料作文: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上海卷: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北京卷:二选一作答:(1)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写一篇议论文。(2)以“一条信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2019年

  全国卷I:“热爱劳动”演讲稿

  全国卷II:以青年学生身份选一项写作: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全国卷III:毕业前的最后一堂课

  北京卷:文明的韧性/ 2019的色彩

  上海卷:中国味

  天津卷:对爱国的思考和感悟

  浙江卷:假如你是作家如何对待读者

  江苏卷:材料作文: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2018年

  全国卷I:“时光瓶”留给2035年的18岁青年

  全国卷II:幸存者偏差

  全国卷III:改革开放三部曲

  浙江卷:浙江精神与浙江人

  天津卷:器

  江苏卷:语言

  上海卷:被需要的心态

  北京卷:新时代新青年 绿水青山图

  2017年

  全国卷I:老外眼中的中国关键词

  全国卷II:根据诗句自拟文

  全国卷III:“我与高考”或“我看高考”

  北京卷:“说纽带”或“共和国,我为你拍照”

  上海卷:预测

  浙江卷:有字的书、无字的书、心灵的书

  江苏卷:车辆与时代变迁

  天津卷:重读长辈这本书

  山东卷:24小时共享书店

  2016年

  天津卷:我的青春阅读

  山东卷:行囊

  浙江卷:虚拟与现实

  全国卷III:创业故事

  全国卷II:语文素养提升大家谈

  全国卷I:奖惩之后

  江苏卷:话长话短

  上海卷:评价他人的生活

  北京卷:老腔、神奇的书签

  2015年

  天津卷:“范儿”

  湖南卷:有一棵大树

  浙江卷:文章和人品

  江苏卷:智慧

  上海卷:人心中坚硬的东西和柔软的东西

  北京卷:假如我与民族英雄过一天

  广东卷:感知自然

  重庆卷:等待

  福建卷:路

  山东卷:丝瓜藤和肉豆须

  安徽卷:蝴蝶是否有颜色

  四川卷:老实与聪明

  湖北卷:喷泉与泉水

  全国卷I: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

  全国卷II: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三名候选人谁更具风采

  2014年

  天津卷:智慧芯片

  湖南卷: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

  浙江卷:门与路

  辽宁卷:科技改变生活

  江苏卷:什么是不朽

  上海卷:自由与不自由

  北京卷:老规矩

  广东卷:胶片与数码时代

  重庆卷:租房

  江西卷:探究

  福建卷:提到空谷,有人想到的是悬崖,有人想到的是栈道桥梁。

  山东卷:窗口下一个画框

  安徽卷:剧本修改谁说了算

  四川卷:人只有站起后世界才属于他

  湖北卷:山顶的风景

  全国卷I:山羊过独木桥

  全国卷II:喂食动物失觅食能力

  2013年

  天津卷:“____而知之”

  湖南卷:我愿意

  浙江卷:丰子恺说,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的。英国作家说,为什么人的年龄在延长,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美国作家说,世界将失去海底王国,一般失去伟大的王国就是成人。

  辽宁卷:沙子与珍珠

  江苏卷:探险者与蝴蝶

  上海卷: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

  北京卷:爱迪生如何看待手机

  广东卷:富翁捐款

  重庆卷:根据“大豆”写作文

  江西卷:“中学时代,学生有三怕:一怕奥数,二怕英语,三怕周树人,但有些学生却喜欢前面的‘两怕’。”

  福建卷:根据顾城的《忧天》作文

  山东卷:《咬文嚼字》开设专栏,为当代着名作家的作品挑错。

  安徽卷: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我却梦想从未有过的事物,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萧伯纳

  四川卷:过一个平衡的生活

  湖北卷:上善若水任方圆

  全国卷(新课标):切割钻石(经验与勇气)

  全国卷(大纲卷):同学关系(真诚与友善)

  2012年

  天津卷:两条鱼在河里游泳,老鱼问小鱼:河里的水质如何?小鱼说:我不知道水质是清澈还是浑浊。

  湖南卷:一幅双手的图片。伸开手温暖服务,摊开手放飞想象,合拢手收获快乐。

  浙江卷:网民甲: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网民乙:人人都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网民丙: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都应该肯定。

  辽宁卷:大隐隐于“乐”

  江苏卷:忧与爱

  上海卷: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北京卷:火车巡逻员老计的故事

  广东卷:生活的时代

  重庆卷:拯救冷库工人

  江西卷:围绕“你不要想着你没有拥有什么,而要想着你拥有什么”、“你不要想着你现在拥有什么,而要想着你没有拥有什么”两个主题,选择展开议论。

  福建卷:“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

  山东卷:“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孙中山”

  安徽卷: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四川卷:关于水的讨论

  湖北卷:科技的利与弊

  全国卷(新课标):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漆工说:“工钱已给过了”。船主说“这是感谢补漏洞的钱。”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

  全国卷(大纲卷):放下顾虑

  2011年

  天津卷:从望远镜、显微镜、放光镜、哈哈镜、三棱镜中至少选两种,谈自己的感悟与观点。

  湖南卷:某歌手第一句话由“大家好,我来了”变为“谢谢大家,你们来了”

  浙江卷:我的时间

  辽宁卷:三个学生和蜡做的苹果

  江苏卷:拒绝平庸

  上海卷: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契诃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

  北京卷:如何看待乒乓球赛中国夺冠

  广东卷:回到原点

  重庆卷:情有独钟

  江西卷:孟子认为君子有三乐,其实这也是今天成为我们崇尚的人生之乐。请选择三乐中一乐作文。

  福建卷:袁隆平说,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了个好身体。

  山东卷:这世界需要你

  安徽卷:时间在流逝

  四川卷:总有一种期待

  湖北卷:旧书

  全国卷I :期待长大

  全国卷II:彩票

  全国卷(新课标):中国崛起的特点

  2010年

  天津卷:我生活的世界

  湖南卷:早

  浙江卷:角色转换之间

  辽宁卷:材料“托尼的三次选择”

  江苏卷:倡导绿色生活

  上海卷:丹麦人去钓到小鱼放回河里。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北京卷: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广东卷:与你为邻

  重庆卷:难题

  江西卷:找回童年

  福建卷:《格林童话》与人类历史

  山东卷:生活品质靠什么来支撑?

  安徽卷: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四川卷:人生就像不规则的几个点,这些点又可以连成无数条线,这些线又可以组成不同的平面,不同的平面又可以组成不同的几何体。

  湖北卷:幻想推动现实,幻想照亮生命,幻想是快乐的源泉。

  全国卷I :(漫画)猫有鱼吃还捉老鼠

  全国卷II:路径

  2009年

  天津卷:我说九零后

  湖南卷:踮起脚尖

  浙江卷:绿叶对根的情意

  辽宁卷:星代言广告争议

  江苏卷:品味时尚

  上海卷: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

  北京卷: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广东卷:常识

  重庆卷:我与故事

  江西卷:圆明园非法流失的兔首、鼠首铜像流拍。

  福建卷:这也是一种_____

  山东卷: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

  安徽卷:弯道超越

  四川卷:熟悉

  湖北卷:站在________的门口

  全国卷I:生存的本领

  全国卷II:道尔顿妈妈色盲的故事

  2008年

  天津卷:人之常情

  湖南卷:“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对美的感受同距离是有关系的。

  浙江卷:触摸城市或感受乡村

  辽宁卷:青少年价值观调查报告

  江苏卷:好奇心

  上海卷:他们

  北京卷:石头和杯子

  广东卷:不要轻易说“不”

  重庆卷:在自然中生活

  江西卷:助鼠为患

  福建卷:三个人走进商店。一个人买了一瓶果汁,说:“我喜欢甜的。”一个人买了一杯咖啡,说:“我就喜欢这又苦又甜的滋味。”还有一个人买了一瓶矿泉水后说:“我喜欢淡淡的矿泉水。”

  山东卷:春来草自青

  安徽卷:带着感动出发

  四川卷:坚强

  湖北卷:举手投足之间

  全国卷I:汶川地震

  全国卷II:海龟和老鹰

  2007年

  天津卷:有句话常挂在嘴边

  湖南卷:诗意的生活

  浙江卷:行走在消逝中

  辽宁卷:我能

  江苏卷:怀想天空

  上海卷:必须跨过这道坎

  北京卷:春夜喜雨

  广东卷:传递

  重庆卷:高考充满了酸甜苦辣

  江西卷:1、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 2、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

  福建卷:季节

  山东卷: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

  安徽卷:提篮春光看妈妈

  四川卷:一步与一生

  陕西卷:一个小孩跌倒了,周围有三个大人,分别代表了社会、家庭和学校,这三个人异口同声地说“出事了”。

  海南卷:论科学家的创新与创造

  宁夏卷:机遇与坚持不懈的精神

  湖北卷:学习母语 运用母语

  全国卷I:人生,诗意还是失意

  全国卷II:帮助

  2006年

  天津卷:愿景

  湖南卷:谈意气

  浙江卷:生有所息、生无所息

  辽宁卷:肩膀

  江苏卷:人与路

  上海卷:我想握着你的手

  北京卷:北京的符号

  广东卷:雕刻心中的天使

  重庆卷:“走与停”

  江西卷:燕子减肥

  福建卷:1.诸葛亮借箭未满十万支 2.戈多来了 3.留下一点空白

  山东卷:在地上看月亮的时候是晶莹明亮的,当人们踏上月球的时候才发现,月亮和我们的地球一样是凹凸不平的。

  安徽卷:读

  四川卷:问

  陕西卷:一只忘记自己是什么的鸟

  全国卷I:模仿

  全国卷II:书

  全国卷III:书

  2005年

  天津卷:留给明天

  湖南卷:跑的体验

  浙江卷:一枝一叶一世界

  湖北卷: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谈对王国维《人间词话》这段文字的感悟。

  辽宁卷:今年花胜去年红

  江苏卷:凤头、猪肚、豹尾

  上海卷:社会文化生活对你的成长的影响。

  北京卷:以“说‘安’”为题作文。

  广东卷:纪念

  重庆卷:1.以“筷子”为对象写一篇说明文。2.请以“自嘲”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江西卷:脸

  福建卷:一幅是标准的圆形,周长小,面积大,比较稳定。一幅是带有棱角的圆形,周长大,面积小,比较多变。根据这两幅图自拟题目。

  山东卷:双赢的智慧

  全国卷I: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全国卷II:位置和价值

  全国卷III:忘记和铭记

  2004年

  天津卷:材与非材

  湖南卷:家庭教育

  浙江卷:人文素养与发展

  湖北卷:买镜

  辽宁卷:平凡与自豪

  江苏卷:水的灵动,山的沉稳

  上海卷:忙

  北京卷:包容

  广东卷:语言与沟通

  重庆卷: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

  福建卷:以人物或文学形象为话题作文

  全国卷I: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

  全国卷II: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

  全国卷III: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全国卷IV: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

  2003年

  《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2002年

  《心灵的选择》

  2001年

  《诚信》

  2000年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1999年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1998年

  《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

  1997年

  材料1:小新背双腿瘫痪的同学小牧到1公里外的学校上学,从小学五年级到现在高中一年级,一背就是6年,1000多个日子。

  材料2:某杂志社作调查:“你对同学最赞赏的品质是什么?”调查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乐于助人”。

  材料3:某单位在一些青少年中作不记名问卷调查:“你如果遇到别人碰上麻烦事时会怎样对待?”回答“悄悄走开”的人不少。

  根据材料1描写背同学上学的情景;根据材料2和材料3,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1996年

  观察《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两幅漫画,以“我更喜欢漫画《 》”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表达你的看法。

  1995年

  阅读寓言诗《鸟的评说》写文。

  1994年

  《尝试》

  1993年

  夏日的夜晚,院子里,梧桐树下……

  啪!随着细微而清晰的一声爆裂,梧桐树的一块老皮剥落了,露出鲜嫩的新皮。

  女儿对老树皮发出一串赞叹……

  儿子对新树皮发出一串赞美……

  父亲听着,看着,深有感触地说:“我希望人世间一切都能像你们俩所说的那样……”

  要求:①对环境和气氛加以具体描写;②写出女儿、儿子的具体话语和父亲未说完的话,写出人物神态。

  1992年

  清理路旁的脏物:1、根据提供的材料加以设想,记叙他们中的谁又怎样回来清理这个地方;2、选择所提供材料中的一个或几个人物(包括“我”)的思想行为,写一篇议论文。

  1991年

  1、描写圆的想像物;2、就“近墨者黑”或“近墨者未必黑”写一篇发言稿参加辩论。

  1990年

  母亲带着两个女儿去玫瑰园,一个女儿告诉母亲,“这里不好,每朵花下都有刺”;另外一个女儿告诉母亲,“这里真好,每个刺上面都有花”。写一篇议论文。

  1989年

  你的好朋友是某重点中学高三年级里中上水平的学生,他想立志报某重点大学历史系,班主任、父母各持己见。他为此感到困惑、苦恼,他写了一封信想听你的意见,给他写封回信。

  1988年

  《习惯》

  1987年

  1.根据材料写简讯《育民小学办起了游泳训练班》;

  2.结合材料,就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这个问题写一篇短文。

  1986年

  《树木·森林·气候》

  1985年

  以“澄溪中学学生会”的名义,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一封信,反映情况、申诉理由、呼吁尽快解决(化工厂排放废水、有害气体、污染)问题。

  1984年

  对中学生作文的看法。

  1983年

  根据漫画《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写文。

  1982年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1981年

  《毁树容易种树难》读后感。

  1980年

  读《画蛋》有感(达?芬奇故事)。

  1979年

  将《第二次考试》改写一篇《陈伊玲的故事》。

  1978年

  将《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缩写成一篇五百至六百字的短文。

  1977年

  中断了十余年的高考制度恢复。

  那年高考,北京卷的作文题目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你还记得当年的作文题是什么吗?

  高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回忆?

  我们评论区来聊聊

  来源/新京报

  编辑/刘茜贤

上一篇:技工院校有何优势?人社部回应21记者:专业与企业生产结合更紧密
下一篇:江西一中学男生被老师扇耳光后还手!学校:一时冲动,已处理完!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