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期末复习题2021版?
毛泽东思想概论提纲
题型:
单选*5 多选*5(5+10)
概念题*2(18)
简答题*2(18)
论述题*2(25+24)
不要光收藏(*?????),看我整理了这么多,双击点个赞吧!可以顺便关注我一下!以后会继续整理其它资料的。(=^▽^=)
导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提出
简答:
为什么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①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
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时包含着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意蕴。
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客观需求。
选择: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报告,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的正式提出。
1945年,党的七大,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指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021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成就,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历史意义。
2022年,党的二十大明确把“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作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并提出了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要求。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简答(或论述):
1、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①新民主主义理论。毛泽东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出发,深刻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思想,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创造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方针,实行具体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政策。
③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毛泽东系统解决了如何把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解决了如何开展人民革命战争,应当实行什么样的战略战术,如何巩固国防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④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毛泽东精辟地论证了革命斗争中政策和策略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必须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党的政策,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
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
⑥党的政治建设。三大优良作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标志。
2、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基本点和主要内容?
①基本点:一是认为中国资产阶级有两个部分: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大资产阶级和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的民族资产阶级。二是认为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加之中国没有资产阶级民主,因此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②主要包括:关于中国资产阶级的分析和统一战线政策,关于中国武装斗争的特点和作用,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等。
选择:
毛泽东同志总结革命斗争经验,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概括为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
1927年,三湾改编,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是建设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概念: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出的理论概括,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客观规律的完备的理论形态。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简答: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及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性质和前途,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路线。
2、不同历史阶段的革命对象?
①在国共合作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②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国民党新军阀;③在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日本帝国主义;④在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⑤总体来说,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
3、为什么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是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①由于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独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②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它不愿意也不能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③由于中国无产阶级的强大和革命的彻底性,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
4、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革命的原因?
①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既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又受封建主义的束缚,它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具有革命的要求,是革命的力量之一;另一方面,由于它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和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也不愿与帝国主义完全分裂,并且他们同农村地租剥削有密切联系,因此在革命关键时刻表现出明显的动摇性。
②两重性决定它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另一时期,又有跟在官僚资本主义后面反对革命的危险。因此,它既不可能充当革命的主要力量,更不可能是革命的领导力量。
③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实行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在政治上争取它,对其动摇性和妥协性进行批评和斗争,又斗争又联合,这是合乎实际的,是争取革命胜利的要求。
5、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性质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它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在政治上争取和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去反对共同的敌人,在经济上保护民族工商业,容许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发展,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而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其目标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改造小生产的私有制。
(2)关联: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是相互联系、紧密衔接的,中间不容许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
选择:
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封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
中国革命是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和对内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而最主要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
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党领导的人民战争。工人阶级只有与农民阶级结成巩固的联盟,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工人阶级对农民的领导,是实现革命权的基础。
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同样遭受三座大山压迫,日益走向破产和没落。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是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不是自然而然得来的,是在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革命。
第三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依据
简答:
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现实依据?
①经过1949年到1952年三年的努力,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提供了物质基础。
②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
③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④当时的国际形式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选择:
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即“两个转变”同时并举的思想。
从1949年到1952年,党领导人民集中力量恢复国民经济,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完成土地改革,进行社会各方面民主改革,实行男女权利平等,镇压反革命运动,开展“三反”(党政机关人员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五反”(私营商业者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运动。
1952年9月,毛泽东提出中国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指导方针和大致设想。
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共政治局会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1954年2月,党的七届四中全会通过决议,正式批准这条总路线。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就提出了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问题。
概念: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四章: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选择(论述):
1954年9月,周恩来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一次提出“四个现代化”的设想。1959年形成“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完整提法。1964年,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正式提出“四个现代化”。
科技工作方面,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现代化,实行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科技发展战略。
教育事业方面,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即全日制和半日制。
文化工作方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知识分子工作方面,毛泽东提出,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都具有重要作用,要建设一支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
国防建设方面,苏联因大国沙文主义与中国矛盾上升为冲突,“三线建设”开始布局。
1966年3月,毛泽东提出关于“三五”计划的方针任务,后来被概括为“备战、备荒、为人民”,这思想成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遵循的重要指导方针。
祖国统一方面,我们党提出的一系列和平解放台湾问题的思想、政策、主张归纳为“一纲四目”。
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方面,1953年,我们提出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友好国家的关系。毛泽东提出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
执政党方面。1956年,党的八大集中讨论了执政党的建设问题,一方面突出地提出加强党的建设,反对党内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官僚主义,批评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思想作风;另一方面,根据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强调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
概念:
“四个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其战略步骤: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布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使中国的经济发展走在世界前列。
“三线建设”,是20世纪60-70年代我国以加强国防为中心的战略大后方建设。中央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战略布局考虑,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
第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选择: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彻底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确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创新的主题。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第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轮廓的形成。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是邓小平理论的集大成作,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当时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邓小平理论也逐步走向成熟。
1992年党的十四大总结了改革开放十四年取得的巨大成就,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同时,高度评价了邓小平的杰出贡献。
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并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1999年宪法修正案正式把邓小平理论载入宪法。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
简答:
党的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
①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②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选择:
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明确了这一基本国情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根本依据。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
党的十七大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基本路线。党的十九大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进一步扩宽了党的基本路线。
概念: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四项基本原则:在思想上政治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第七章: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
简答: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
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需要,同样世界贸易组织也需要中国。没有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是不完整的,也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②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社会生产力还不发达,只能以发展中国家的条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权利和义务一定要平衡,中国不会接受过高的、超出中国承受能力的要价。
选择:
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鼓励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在制度创新和扩大开放等方面走在前列。
论述:如何理解?
①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江泽民紧紧把握经济全球化加快的趋势,强调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必须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和合作,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
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从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需求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③办好经济特区是继续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
④“走出去”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战略举措。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必然选择,是逐步形成我们自己的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的重要途径。
⑤中国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不管是哪种社会制度下创造的文明成功,只要是进步的优秀的东西,都应该积极学习和运用。
⑥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始终要注意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经济社会安全,注意防范和化解国际风险的冲击。
第八章: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论述:如何理解?
①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只有自觉坚持把以人为本的要求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体现到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中,实现科学发展才能具有最广泛最深厚的群众基础。
②以人为本的“人”,是指人民群众,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人民在内的中国最广大人民。
③以人为本继承了我国古代的人本思想,但与其有本质区别。以人为本,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地位,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而我国的古代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则站在唯心史观的立场上,这是它们的本质区别。
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⑤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作用,营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形成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⑥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⑦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
⑧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⑨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⑩坚持以人为本,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七下期末作文推荐:《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让你的作文high到爆!
下一篇:河北6个单位和9名个人分别获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称号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
- 河南41个博士后团队将出征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 广西:依托“硕师计划”让高素质教师走向农村学校
- 数字工匠不足,育人短板怎么补?
- 闵行这个“服务圈”,已为200多青年找到心仪工作!
- 海大99周年校庆专属头像上线!
- 江西有哪些自学考试学习形式?
- 北中医房山医院:相约地坛共赴中医药文化盛会,走进文化宣传周共促中医药文化素养
- 军自考有哪些专业?
- 重要提醒!湖北省10月高等教育自考考前须知
- 新丝路幼儿园:九九重阳暖相融 孝亲敬老情意浓
- 7天搞定托福作文的技巧
-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上音“大先生”荣登 “上海市教育功臣”群像展
- 自考需要去学校上课吗?
- 助推重大项目建设廉洁高效
-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深化河湖长制守护“中华水塔” 力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 “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IAOA)基础课程培训班”首次在渝开课!
- 豆神教育窦昕老师不断加码大语文布局,推动文化传承
- 九江家有电动车的快看!11月1日起实施
- 宝馨科技:重大经营与投资决策管理制度(2023年10月)
- 新托福独立写作满分
- 获评国家级优秀!海淀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蔚然成势!
- 喜迎妇女十三大|织密防护网,“她”权益法治屏障更坚实
- 晋州市和平小学组织观看“新时代好少年”直播活动
- 金融支点“撬动”科技创新 企业如何加快自主创新?
- 宋旦汉字艺术博物馆在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开馆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