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六省、市(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湛江)在全国深远海养殖发展工作推进会
6月19日,农业农村部在海南省三亚市召开全国深远海养殖发展工作推进会议。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出席会议并讲话。
沿海六省、市(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湛江)在会上典型发言如下:
以政策创新引领深远海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
一、主要成效
(一)产业地位更加凸显。省政府修编出台《海南省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21-2030年)》,总规划养殖面积0.99万平方公里,其中规划海上养殖面积0.94万平方公里,占比95%。省委、省政府紧扣高质量建设自由贸易港任务目标,作出推动渔业“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闲渔业走”战略部署,深远海养殖成为海南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最重要方向和最大潜力。
(二)产业规模走在前列。全省深远海养殖规模排在全国第三位,年生产金鲳、石斑鱼、军曹鱼等高品质水产品近6万吨,直接经济产值近30亿元。今年以来,政策效应发挥,建设速度激增,全省新建成大型桁架类养殖平台1个,重力式网箱102个;在建大型桁架类网箱10个、重力式网箱81个;还将计划开工建设大型桁架类网箱8个,重力式网箱208个。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全省深远海养殖水体增加约270.5万立方水体,较2022年增长37.6%,养殖产能增加4.1万吨,较去年增长68.3%。
(三)苗种产业生机蓬勃。海南是国家重要的水产苗种基地,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优势明显,全省现有苗种企业5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138家,国家种业阵型企业4家,国家级和省级水产原良种场27家。年产各类水产苗种2300亿尾(粒),罗非鱼、石斑鱼、金鲳、南美白对虾、东风螺等特色优势苗种年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主养品种种苗基本实现自主可控,对虾种苗初步实现供种、供苗双轮驱动,种虾年均产能达100万对,每年供全国种虾近30万对。
(四)产业链条更加完善。目前,深远海养殖产业基本形成了种、产、加、销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条,培育发展渔业龙头企业25家。利用自贸港减税免税等政策,大力发展金鲳、军曹鱼等深加工。推动出台《关于推进全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
(五)产业融合纵深推进。推动深远海养殖与海洋牧场等渔业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了乐东普盛“深远海养殖+海洋牧场”综合体示范点,打造生态绿色智慧渔场。推动深远海养殖与休闲渔业、海上旅游融合发展,实现陆海旅游联动,打造海上旅游“驿站”。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管理制度创新。根据深远海养殖产业新变化,启动新一轮深远海养殖产业专项规划编制,调整优化近海、远海产业布局。推动出台《海南省深远海养殖项目管理细则》,明确项目选址、建设、生产及奖补申请等管理要求,指导深远海养殖产业健康发展。
(二)加强财政政策创新。省政府先后出台《海南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财政措施》《加快推动渔业转型升级 促进海南渔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省级财政对深远海对大型桁架类养殖网箱和养殖工船按照装备实际造价一定比例,分别给予最高1000万元和1.5亿元补助;对符合条件的水产品加工、水产品冷储物流、水产品产销和品牌创建等给予奖补,全链条支持渔业市场主体发展。
(三)加强用海政策创新。印发《关于支持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有关用海政策的若干意见》,对深远海养殖给予混合用海、海域使用金减免和按年分期缴纳等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用海成本;对规划海上养殖区由政府统一进行海域论证和环境影响评价,降低企业用海制度成本,目前全省12个沿海市县共完成用海选划面积24640公顷,推动统一论证海域纳入“土地超市”,实现“即拍即用”。对沿海农村的渔民从事海上养殖的,按每户50亩以下的用海面积免缴海域使用金。
(四)加强金融保险政策创新。召开“政银保企”对接会,加强金融供需衔接。省国资注资10个亿组建海垦海洋产业集团,开展产业融资和养殖装备租赁,降低资金准入门槛。研究建立深远海养殖装备产权登记制度,推动养殖产权抵押贷款融资。将渔业保险纳入农业保险试点,出台《海南省市县渔业养殖特色农产品保险奖补实施细则》,研究制定《海南省深远海养殖保险工作方案》,设计形成一揽子保险产品。
耕海牧渔打造蓝色粮仓 推动海岛渔民共同富裕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
2005年5月19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赴温州南麂岛调研深远海大黄鱼养殖,开启了浙江深远海养殖新篇章。近年来,在农业农村部指导和支持下,浙江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和“向江河湖海要食物”的大食物观,紧紧围绕“两个先行”奋斗目标,深入实施国家渔业综合管理改革试点和省委省政府农业“双强”行动,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全产业链总产值超百亿元,打造高品质生态大黄鱼品牌,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三产融合、产业共富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一、强化科技创新,养出“品质鱼”。一是种业强基。省政府专门设立大黄鱼新品种选育重大专项,育出岱衢族大黄鱼“东海1号”“甬岱1号”2个国家新品种。构建了国家水产种业阵型企业在内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体系,形成了一批海水种业集聚区。二是模式增效。依托浙江得天独厚的岛礁港湾资源,创新发展深远海深水网箱和围栏养殖,推进抗风浪设施装备迭代升级,实现了由单一养殖向渔文旅融合转型。开展设施化和智能化改造升级,节约劳动力成本30%以上。三是绿色安全。拓展深远海养殖空间,推进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等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有效保护了海洋资源和环境。依托浙江渔业产业大脑,构建了深远海养殖全程可追溯系统。养殖的大黄鱼接近野生品质,市场价格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曾被列为G20杭州峰会唯一指定的大黄鱼产品。
二、强化全链打造,养出“集群鱼”。做强一产。培育各类重点龙头企业等主体193家,拥有深水抗风浪网箱1300口、浅海围栏养殖2300多亩,养殖水体2000万立方米。构建了深远海现代设施渔业集聚区,2022年全省深远海养殖产量3.7万吨、产值40亿元,形成了海岛共富链。做大二产。拥有各级加工企业200家,获批3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涌现了一批知名品牌和著名商标。深远海养殖加工品类齐全、品种丰富、品质优良,产品已拓展到全国各地并远销欧洲。做优三产。已建成平阳南麂、椒江大陈深远海养殖大黄鱼小镇,拥有海钓、餐饮体验和文化馆等渔旅融合特色主体近千家,年吸引游客130万人次,收入超12亿元。成功举办“中国大黄鱼文化节”,打造了渔文旅三产融合产业带。
三、强化政策保障,养出“共富鱼”。一是优化营商环境。将深远海养殖纳入《浙江省渔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和《浙江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用好用足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资金,率先实施深远海养殖互助保险,统筹支持深远海养殖发展。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推动阿里巴巴、中船重工等各类投资主体参与深远海养殖建设。二是推动联农带农。围绕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推动建立“公司+养殖户”“合作社+养殖户”等运作模式,完善股份分红、村集体租金、劳务收入等多元化增收途径,吸纳就业5.5万人,人均增收1万元。三是促进渔民转产转业。聚焦共富导向,开展传统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安置和就业培训,增加低收入渔民再就业岗位。舟山深远海养殖大黄鱼助力海岛渔民增收在人民日报专题报道。
今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也是奋力开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浙江先行的起步之年。浙江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期间对发展海洋渔业的重要指示精神,加紧落实农业农村部等八部委最新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的意见》,大力推进深远海养殖创新发展,把深远海养殖打造成浙江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金名片”,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贡献浙江力量!
挺进深蓝新篇 建设福海粮仓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
福建地处祖国东南沿海,毗邻台湾海峡,海洋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发展深远海养殖具有得天独厚优势。近年来,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经略海洋、树立大食物观等殷殷嘱托,出台行动方案,耕海牧渔,向海图强,挺进深蓝,建设“福海粮仓”。
一、革新装备技术,夯实发展基础
20多年前,福建省开展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试验。如今已建成90米周长重力式深水抗风浪网箱5000余口,深水抗风浪网箱发展方兴未艾。
2018年,福建实施“海上粮仓”重点项目,并在全国首创鲍鱼机械化养殖平台—“振鲍1号”,掀起了深远海养殖平台发展热潮。目前,全省已投建深远海养殖平台达18台。其中,连江县已成为全国最为集中、最具规模的深远海养殖发展示范区,“福鲍”“振渔”“定海湾”“泰渔”“乾动”等型号养殖平台运营良好,并配套重力式深水网箱500多口。福建省已初步建成育苗、加工、冷链、销售为一体的深远海养殖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2020年以来,福建省民营企业采用“自建自养”的模式,积极投建深远海养殖平台,成效明显。民企平台具有造价相对低、养殖水体适中、装备设施与养殖技术衔接紧密、比较效益容易实现等显著特征。首创转笼式网箱既可以翻晒网衣、有效清理附着物,又可以观察网衣、及时发现破损情况。民营企业不断开拓创新,为全省深远海养殖夯实了发展基础。
二、优化完善政策,增添发展动力
一是谋篇布局。编写深远海养殖发展规划,解决了“哪里养、养什么、用什么装备养殖”的问题。全省规划深远海养殖区28个、海域总面积约11万公顷。按照稳步推进的发展思路和等深线差异化规划布局原则,构建先行发展区、重点推广区、拓展试验区“三区”空间布局,分区试点、分步实施。二是试点破题。出台深海装备养殖项目试点工作方案,3年发展深远海养殖平台养殖水体约47万立方米。三是资金扶持。投入中央、省级财政建设资金近4亿元支持深远海养殖平台和重力式深水网箱建设,深远海养殖平台试点项目更可享受省级资金与中央资金1.5:1配套支持。四是科技支撑。汇聚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力量,组建“福建省海上养殖装备技术专家组”和“福建省海洋与渔业装备产业知识产权分联盟”,科技赋能深远海养殖产业发展。五是品种创新。出台促进水产种业高质量发展八条措施,支持引进、创制适宜深远海养殖发展的养殖品种,保障差异化的市场优势,推动深远海养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六是产权保护。连江县开展深远海渔业养殖设施所有权登记服务试点工作,颁发了全国首例深远海养殖装备的“身份证”,为解决深远海装备养殖和建造企业贷款、保险问题奠定了基础。七是保险保障。福建省渔业互保协会开拓保险品种,将深远海养殖平台纳入保险范畴。今年4月28日,福建省渔业互保协会与福建海上粮仓科技有限公司对“乾动1号”签订保单,保险金额3300多万元,保费约40万元。该保单是福建省深远海养殖平台设施保险第一单。
三、总结典型经验,明确发展方向
在深远海养殖产业发展的实践探索中,福建省已在建造安全的装备系统、构建差异化的市场优势、产生合理的经济效益、打造深远海特色产品的品牌等方面总结了典型经验,分析了装备建造、养殖技术、经营方式、市场开拓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下阶段,我们将根据今天会议精神,特别是马部长重要讲话要求,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产业发展,积极打造深远海养殖全产业链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建设“福海粮仓”,全面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先行先试 创新推进深远海养殖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近年来,山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海洋牧场是发展趋势,山东可以搞试点”嘱托,在农业农村部等部委大力支持指导下,坚持高位推动、创新驱动、多元联动,探索形成重力式深水网箱、管桩围网、桁架类大型养殖网箱、养殖工船等四类深远海主要养殖方式,已建设重力式深水网箱2200余个,大型深远海养殖装备25台(套),养殖水体达230多万立方,年可提供优质海水鱼4万吨。
一、坚持规划引领,统筹推进深远海养殖
编制《山东省海上粮仓建设规划》《山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方案》《山东省“十四五”渔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按照“生态优先、因地制宜、海陆统筹、创新引领”的总体思路,统筹推进“近浅海”和“深远海”协同发展,规划布局了黄海冷水团、庙岛群岛、海州湾3个深远海养殖渔场,重点围绕“绿色发展、深远海养殖、信息化智能化、产业多元化融合、现代建管机制”等五个方面试点。先后出台《关于支持海洋牧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实施财政资金股权投资改革试点的意见》等政策措施,积极探索深远海养殖股权投资改革、特色保险、检验登记、安全监管等支持政策,合力促推深远海养殖渔场健康发展。
二、聚焦集约创新,推动深远海养殖技术实现新突破
充分发挥山东省海洋科技力量强、专业门类齐全、人才有效聚集、企业经济实力雄厚等优势,整合渔业、海洋、机械、材料、能源、信息、养殖、加工、物流等科研力量,采取多学科交叉、跨行业合作的产学研联合攻关模式,汇集了国内深远海养殖相关领域的优势研发单位20余家,高层次研发人员150余名,协同攻克深远海养殖品种、设施装备、养殖模式等“卡脖子”技术。选育许氏平鮋、花鲈、斑石鲷等适养抗逆品系,开展大西洋鲑繁育技术攻关,开创全球温暖海域养殖三文鱼的先河;桁架类大型养殖网箱水下洗网机器人、吸鱼泵、智能管控等关键设备的创新应用,实现自动投饵、成鱼回收等多项功能,填补了国内空白。全球首艘10万吨级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突破船载舱养、水体交换等6大关键技术,形成了60余项创新性成果,首创游弋式养殖模式,实现全年持续产出。
三、强化陆海统筹,推动深远海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发挥烟台中集来福士、青岛国信集团、山东海洋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强化示范引领和模式创新,探索形成了岸基工厂化育苗、近海重力式网箱中间养殖、远海桁架类网箱养成的陆海接力梯次养殖模式,实现了育苗、养殖到活鱼物流、加工、品牌销售等一体化全产业链发展,将渔民增收嵌入深远海养殖全链条,打造了“海工+牧场”和“大渔带小渔”发展模式。深化拓展深远海养殖大型装备功能,积极探索发展休闲垂钓、文化旅游、住宿餐饮、海洋科普等新产业新业态。“耕海1号”网箱,打通海上消防、食宿、文旅、交通、码头、航线等环节,开创了“蓝色粮仓+蓝色文旅”渔旅融合发展模式,成功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精品线路”,5月1日已正式对外营业。
下步,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牢固树立大食物观,认真落实马部长讲话精神,学习借鉴兄弟省市好经验、好做法,重点围绕制度建设、政策支持、技术优化、种质创新、产业链延伸等方面,进一步谋划思路举措,打造深远海绿色养殖产业集群,推动海洋渔业产业加快走向深蓝,为全国水产品稳产保供做出山东贡献。
耕海牧渔 建设“粤海粮仓”
高质量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广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的重要指示精神、农业农村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的意见》以及省委、省政府重要决策部署要求,践行大食物观、“两山”理论,以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为切入口,深入实施海洋强国、农业强国战略,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高位谋划部署,坚持向海而兴、向海图强
1月17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黄坤明书记召开书记专题会议,研究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明确由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牵头抓总,强调要把“近海腾出来布项目,搞建设,布生态,大力发展深远海养殖”。4月10—13日,习总书记莅临广东考察,首站来到位于湛江市东海岛的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深刻指出: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要向陆地要食物,也要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种业是现代农业、渔业发展的基础,要把这项工作做精做好。要大力发展深远海养殖装备和智慧渔业,推动海洋渔业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升级。这番讲话赋予了广东海洋渔业新的使命,指明了新的方向。
二、立足基础优势,全力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
广东拥有全国最长的海岸线4084公里、第二大的海域面积42万平方公里,八大湾区内生物资源丰富,光热条件好,全年适合海水养殖,复养率高。一是着力抓种业攻坚。培育出我国第一个石斑鱼杂交新品种——虎龙杂交斑,首个走出国门的贝类新品种——“南澳金贝”,南美白对虾新品种成功打破国际垄断。海水鱼苗产量占全国逾40%,居全国首位,依托“粤强种芯”工程,培育了一批海水优势鱼种,包括金鲳、南海硇洲族大黄鱼、军曹鱼、花鲈、石斑鱼、章红、赤嘴鮸等。二是着力抓装备研制。聚集了一批实力较强的海洋养殖装备设计制造单位,包括广州能源研究所、南海水产研究所、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等科研单位,以及中船、广船、中集等装备制造单位。广东最早实现重力式深水网箱国产化,目前全省有4874个重力式深水网箱,4个桁架式养殖平台,在建4艘10万吨级养殖工船。三是着力抓产业融合。加快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制定首套预制菜标准体系,创造性提出“年鱼经济”,2022年水产品预制菜规模168亿元、占全国17%。四是着力抓富民增收。坚持“大渔带小渔”,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渔户”等模式,让渔民通过众筹、入股等方式参与养殖,获得更多收益。全省153家水产类龙头企业带动48万户农户,户均增收1.5万元。五是着力抓生态发展。以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为切入点,坚持“疏近用远、生态发展”,推广绿色环保新材料、新装备。建立和推广陆海接力精准高效养殖模式,发布绿色生态养殖标准,探索“海洋牧场+海上风电”等立体开发模式,促进海洋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下一步,广东省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的部署,特别是马有祥副部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推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深入实施“深蓝种业”工程,集中开展抗风浪网箱等海洋养殖配套装备技术攻关,创新支持新产业、新模式,打造新型经营主体“雁阵”,以更加扎实有效的举措推动海洋渔业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升级,发挥粮食安全重要压舱石作用,打造“蓝色粮仓”!
推进深水网箱养殖 全力打造“蓝色粮仓”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发展深远海养殖,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大食物观、向海洋要食物重要指示的具体行动,也是突破资源环境硬约束,推动新时代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广西沿海沿江沿边,拥有海岸线1628.59公里,海域面积4.6万平方千米,发展深远海养殖的条件和优势得天独厚。近年来,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扎实推进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累计建成重力式深水网箱2977口,养殖水体856.5万立方米,主养品种金鲳年产量约8.2万吨,位居全国第二,产值预计突破20亿元。
一、选准品类,全方位规划。广西的深水网箱养殖鱼类,金鲳超过99%。我们的首要经验是充分利用广西气候温和、水质优越特点,精心选准对水质要求高的金鲳作为深海网箱养殖的主要品类,与其他省份形成错位发展、差异竞争。同时,加强深远海养殖系统性、整体性设计,制定《广西壮族自治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21—2030)》,实施离岸“蓝色粮仓”建设工程,明确全区深水网箱、海洋牧场建设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空间布局、功能定位,高标准谋划、高站位推动以金鲳为首的深水网箱养殖工作。
二、重点扶持,全要素保障。出台促进现代渔业跨越发展等系列配套政策文件,强化“人、财、海”等要素保障,构建多元化、全方位扶持机制。财政方面,“十三五”以来发放中央渔业发展补助资金2.3亿元,撬动社会资本30亿元,共支持建设深水网箱1843口和桁架类大型养殖设施设备3个。金融方面,创新实施“桂惠贷”“渔业贷”,仅去年就指导帮助10家深远海养殖企业融资近2亿元,全区深水网箱发展规模迅速壮大。保险方面,健全完善渔业互助保险和共保体系,在全国首创金鲳养殖高温、风力气象指数险种,解除养殖户后顾之忧。用海方面,支持北海市全面减免养殖用海海域使用金,鼓励和引导近岸养殖向深远海布局。
三、创新驱动,全领域突破。突出科技赋能深远海养殖,建设智慧海洋服务平台,创新深远海机械化自动化养殖关键装备,升级改造深水网箱设施设备。围绕深远海养殖金鲳关键核心技术,与中国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开展联合攻关,独创适合广西的卵形鲳鲹苗种“三段式”繁育模式,比传统模式提前30天达到抗流“入网”最佳规格,苗种成活率提高到91.3%。制定了《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技术规范》等3个广西地方标准,大力推广多营养层次生态立体养殖模式(深水网箱+滤食性珍珠贝+人工鱼礁),有效提高养殖海域的空间利用率,减轻养殖对环境压力,实现饲料多层级利用。
四、集产成群,全链条升级。坚持以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全力推动深远海养殖全产业链发展。重点扶持广西容海等一批本土高成长性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参与深远海养殖。投入12.62亿元建成20万吨冷库库容的广西北部湾国际生鲜冷链物流园区,成功打通了养殖、加工、冷链物流、市场营销等方面堵点难点。加强品牌建设,指导防城港市金鲳成功申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认证,防城港、北海两市成功创建金鲳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推进金鲳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授权,打造具有高市场占有率的金鲳优秀品牌,成功推动广西“白龙港”“江山渔夫”等品牌金鲳,远销国内外各大商超,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经过多年培育,目前已形成以高效养殖、加工、流通、销售产业链为基础,集科技创新、休闲观光、配套农资生产和制造融合发展的特色金鲳产业集群。
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渔业工作的指示部署,牢固树立大食物观,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积极引导深水网箱制造、水产苗种、精深加工等关联产业发展,进一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水产预制菜,努力做大做强广西“蓝色粮仓”。
牢记嘱托 奋力打造全国现代化海洋牧场先行示范市
湛江市人民政府
4月10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发表了重要讲话,作出了重要指示,为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定向导航。湛江正以“竞标争先”的精神状态,“比学赶超”的奋进姿态,全力推进全国现代化海洋牧场先行示范市建设。
一、发挥资源禀赋优势,现代海洋牧场积聚丰厚
经过四十多年的砥砺发展,湛江现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加工、流通和出口基地。获评中国“对虾之都”“海鲜美食之都”“金鲳鱼之都”“水产预制菜之都”称号。
(一)水产种业蓬勃发展。2022年湛江培育水产种苗1622亿尾,供全国沿海水产养殖和出口东南亚等国家。一是建立水产苗种育、繁、推一体化良种体系。建成水产苗种场480家,其中,国家级对虾良种场2家,占广东省40%,省级水产良种场16家,占广东省28%,南美白对虾遗传育种中心1个。二是初步解决了水产种苗“卡脖子”问题。积极开展自主创新,选育了经农业农村部审定的南美白对虾新品种6个,占全国审定该品种数量的50%;攻克了66种常用的水产品种人工繁育技术并投入生产应用,其中海水类41个品种,大大丰富了养殖结构。
(二)海洋牧场规模较大。2022年湛江渔业总产量125.5万吨,渔业产值274亿元,产量和产值连续20多年居广东省首位,其中海洋牧场生产占较大比重。一是大力发展深远海网箱养殖。形成湛江湾、东海岛、西连、流沙、草潭5个深水网箱养殖园区,拥有养殖网箱3516个,占广东省约70%,桁架式养殖平台2个,近海养殖鱼排8万多个,网箱养殖产量12多万吨。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人工渔礁3处。二是建立浅海和滩涂立体养殖模式。积极探索红树林与渔业耦合模式,发展林下养殖方式;近海发展以牡蛎为主的贝类人工养殖,面积30万亩,各种贝类年产量达45万吨。
(三)流通加工基础雄厚。湛江海洋牧场的发展,带动冷藏加工、网箱制造、配合饲料、陆基服务等产业链日趋完善。一是水产加工业水平全国领先。拥有水产加工企业218家,其中国家级涉渔重点农业龙头企业5家,年加工能力100多万吨。二是渔业配套产业完善。拥有饲料加工厂30多家,年产水产饲料90多万吨;鱼虾药、原辅料、包装材料、渔用兽医器械、加工设备等生产企业130多家;渔业装备生产企业80多家,深水网箱销售量约占全国60%;依托丰富水产品和粤菜师傅研发优势,开发全国各种菜系预制菜品1000多个,年产量10多万吨。三是“买全球,卖全球”格局初步形成。水产品销售网点遍及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2年通过湛江海关关区进出口水产品总额95.5亿元,同比增长15.6%。
二、牢记嘱托,不辱使命
湛江将全力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大力实施深海养殖和智慧渔业,推动海洋渔业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升级。
一是构建“一核四圈七组团”。规划建设湛江湾海洋牧场核心区,吉兆湾海陆联动圈、流沙湾陆海联动圈、粤琼合作试验区海陆联动圈、北部湾粤桂合作联动圈,形成湛江湾、雷州湾、吉兆湾、硇州海域、北部湾、流沙湾、粤琼协作区7个现代化海洋牧场组团。
二是打造“一示范二中心三基地”。创建全国现代化海洋牧场先行示范市,打造国际水产交易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国际水产种苗育繁基地、水产养殖与加工基地、装备与饲料生产基地。
三是实施“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四大工程”。结合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重点实施水产种业创新、装备转型升级、智慧渔业推广、耕海牧渔示范四大工程。计划到2028年,建成重力式网箱6000个,桁架式养殖平台和养殖工船20个,打造千亿级水产产业集群。
湛江决不辜负总书记的重托,深耕蓝色粮仓,唱响海上牧歌,奋力谱写新时代耕海牧渔新篇章。
信息来源:中国渔业报;数智海洋编排。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及海洋知圈编排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
- 河南41个博士后团队将出征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 广西:依托“硕师计划”让高素质教师走向农村学校
- 数字工匠不足,育人短板怎么补?
- 闵行这个“服务圈”,已为200多青年找到心仪工作!
- 海大99周年校庆专属头像上线!
- 江西有哪些自学考试学习形式?
- 北中医房山医院:相约地坛共赴中医药文化盛会,走进文化宣传周共促中医药文化素养
- 军自考有哪些专业?
- 重要提醒!湖北省10月高等教育自考考前须知
- 新丝路幼儿园:九九重阳暖相融 孝亲敬老情意浓
- 7天搞定托福作文的技巧
-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上音“大先生”荣登 “上海市教育功臣”群像展
- 自考需要去学校上课吗?
- 助推重大项目建设廉洁高效
-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深化河湖长制守护“中华水塔” 力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 “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IAOA)基础课程培训班”首次在渝开课!
- 豆神教育窦昕老师不断加码大语文布局,推动文化传承
- 九江家有电动车的快看!11月1日起实施
- 宝馨科技:重大经营与投资决策管理制度(2023年10月)
- 新托福独立写作满分
- 获评国家级优秀!海淀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蔚然成势!
- 喜迎妇女十三大|织密防护网,“她”权益法治屏障更坚实
- 晋州市和平小学组织观看“新时代好少年”直播活动
- 金融支点“撬动”科技创新 企业如何加快自主创新?
- 宋旦汉字艺术博物馆在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开馆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