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国“失望”?中方回应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07-23
手机版

  外媒炒作澳大利亚在大麦问题上对中方“失望”,专家:有意放大严重性

  近日,有外媒拿中澳大麦贸易摩擦进行炒作,称澳大利亚政府对中方未能在三个月内完成对澳大麦关税的复审“感到失望”,并“警告”,若中方8月前不完成该复审,澳大利亚将重新向世贸组织起诉中国对澳大麦进行“双反”。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13日下午披露了复审的进展情况,表示正在回收相关评论意见,在此基础上将作出裁决。该发言人还表示,愿与澳方一道,继续本着对话协商合作精神,妥善解决经贸关切。

  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中澳间的经贸问题正在逐次得到解决,外媒炒作有人为放大问题严重性的嫌疑。中澳应该通过对话协商来解决双边经贸问题,对于产业利益问题,中方有必要在遵守调查程序的基础上采取谨慎立场。

  中澳大麦贸易摩擦由来以久。2020年5月,中国商务部裁定,澳大利亚大麦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使中国相关产业受到了实质损害,因而决定对澳大麦进行双反,反倾销税率为73.6%,反补贴税率为6.9%,征收期限为5年。不过随着中澳经贸关系逐渐回暖,经双方协商,今年4月份,中方决定对澳大麦双反进行复审,以决定是否取消关税。

  英国《卫报》在近日的报道中称,澳大利亚政府发言人对中方未能在3个月内做出取消关税的决定“感到失望”,并表示澳大利亚不会再次同意延期,若中方未能在这4个月期间结束时取消关税,澳方将在世贸组织重新提起上诉。

  英国《卫报》称,中澳双方已通知世贸组织争端解决小组,同意延期一个月至8月11日。报道说,尽管澳政府曾表示,审查可能会持续到第四个月,但考虑到澳政府一直在推动中澳贸易争端上取得实质进展,这一延迟被视为一次挫折。原本以为两国这项最大贸易争端之一即将取得突破,但目前看“希望破灭”。

  13日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媒体提问“澳大利亚对中国延长对澳大麦双反措施审查一个月的做法表示了失望,请问中方有何回应?”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回应时说,目前调查机关根据法定程序要求,向有关利害关系方披露了裁决所依据的基本事实,正在回收各方评论意见。束珏婷表示,调查机关将在考虑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依法客观、公正的作出裁决,发布公告。

  澳大利亚一直是中国大麦最大进口来源国,进口量占比通常高于50%。中国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认为,澳大利亚大麦在中国“长驱直入”的原因,一是澳大利亚出口商采取了低价出口策略,相对其他大麦主产国和地区价格都低。其次,2015年12月《中澳自贸协定》签署后,中国澳大利亚大麦进口关税降为零,使其进一步获得了相对竞争优势。最终澳大利亚大麦对中国大麦形成了冲击和打压,中国大麦快速增长的市场空间大部分被澳大利亚所占据,同期国产大麦生产不升反降,种植面积萎缩、产量下降。该中心认为,商务部的裁定结果符合中国对外贸易法以及世贸组织相关规定。

  不过,澳大利亚还是于2020年12月向世贸组织提起上诉。

  但近期随着中澳经贸关系的逐步回暖,中澳在经贸摩擦上进行了友好协商。据路透社的报道,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今年4月在一场记者会上表示,已与中国就大麦贸易纠纷达成协议,她说,“中国同意利用三个月时间,需要的话也可能延长到四个月,就对澳大利亚大麦加征的关税进行快速审查。作为回应,我们同意暂停在世贸组织提出的诉讼。”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4月11日表示,近期,中澳在世贸组织框架下,就大麦双反措施争端进行了友好协商,并达成共识。束珏婷还表示,中方愿与澳方一道,继续本着对话协商合作精神,照顾彼此产业关切,妥善解决经贸争议。

  根据《环球时报》记者的查询,4月14日,商务部发布的公告显示,3月20日,中国酒业协会向商务部提交了《大麦反倾销措施和反补贴措施复审调查申请书》,主张中国大麦市场形势发生变化,请求商务部就继续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大麦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的性进行复审,并根据复审结果取消征税措施。商务部决定自2023年4月15日起进行复审,任何利害关系方均可在公告发布之日起20日内以书面形式提交评论意见,并提供相应的证据。公告显示,本次调查自2023年4月15日开始,应于2024年4月15日前(不含当日)结束。

  记者注意到,中国商务部的这份公告并不包含外媒所报道的“三个月或四个月结束复审”的表述。商务部新闻发言人13日披露这次复审的进展时也表示,目前调查机关根据法定程序要求,向有关利害关系方披露了裁决所依据的基本事实,正在回收各方评论意见。显示,这次复审调查目前仍在进行中,还未到做出裁定结果的时候。

  华东师范大学亚太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涉及到实质性伤害产业的贸易摩擦,各方确实应该谨慎对待,这反映了中方在这方面工作上的负责态度。陈弘认为,从澳方4月份发布的信息来看,他们接受4个月解决问题的时限,外媒应该是有意放大了事情的严重性。

  陈弘说,从中国海关总署13日上午发布的数据来看,中澳经贸在今年上半年仍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说明中澳经济的高度互补和广阔的合作空间。希望双方能够秉持互利共赢、相互尊重彼此关切的理念,进一步推动双方经贸关系的发展。

  环球时报记者? 倪浩

上一篇:北京八中启动超常教育实验项目招生,今起报名!详情——
下一篇:零基础该怎么学电脑绘画?初学者电脑绘画教程!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