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注意假冒我的骗子行骗,我不会主动联系读者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07-23
手机版

  又到了每周分析疫情投票结果的时间。

  我每周日会在自己公众号发起“新冠感染情况”投票,并对投票结果进行分析。

  这个投票仅代表我读者群体的感染情况,会有样本偏差,仅供参考。

  本周的读者投票数据显示,当前疫情仍然处于收尾阶段,不过还不能明确说已经进入低谷期。

  过去7天新增感染,从上周3.57%,继续下降至2.56%。

  

  判断是否进入低谷期,我认为可以有两个标准:

  1、过去7天新增感染比例,较长时间维持在一个横盘均值。

  2、跟上次低谷期可以有一个数据对比。

  比如,3月份的低谷期,7天新增感染比例平均只有0.3%,目前7天新增感染比例是有3%,仍然还是比较高的。

  

  所以,我之前用词也还是比较谨慎,不敢说已经进入低谷期,只能说“即将”进入低谷期。

  目前仍然还是处于第二波疫情的收尾阶段。

  虽然感染概率已经大幅下降,但在疫情收尾阶段,仍然还是一定速率的感染速度。

  我个人是觉得,如果7天新增感染比例,能下降至1%,就比较能确定已经进入低谷期。

  而假如连续3-4周,一直维持在7天新增感染比例3%的水平,就说明这波疫情的低谷期,感染水平会处于一个较高状态。

  所以,我这里还是要跟大家强调一下,低谷期不等于不会感染。

  其实在当前这个疫情收尾阶段,我周围人反而阳的人稍微变多了。

  这个可能是我所在的三四线城市,疫情进度会落后于一线城市半个月左右的缘故。

  所以,我打算最近一段时间先到我老婆学校这边住,主打一个错峰防疫思路。

  这波疫情,是明显出现不同地区,疫情峰值错开的现象。

  如果你能准确判断当地的疫情进展情况,可以在这个地区出现疫情峰值的时候,去还没有疫情峰值的地区住,然后等那个地区的疫情峰值出现时,那么之前出现疫情峰值的地区,可能已经回落,这样子错峰防疫,感染概率会大幅下降。

  像我老婆学校附近,属于市郊,距离市区50公里,平时人流量很少,跟市区的疫情是明显错峰的。

  因为我老婆学校,只要学生有出现发烧,都会第一时间让学生回家休息几天,所以对疫情感知还比较灵敏。

  5月份的时候,是有出现比较多学生发烧回家的现象。

  不过6月份就很少了,疫情是早于市区,也会比市区快结束。

  所以现在市区的疫情还在收尾的情况下,我躲到市郊,那么感染概率就会下降。

  当然,这种错峰防疫思路,对大多数人应该不适用。

  毕竟这样做的首要前提,是得能自由办公,对办公地点没要求。

  其次,得可以多地居住。

  我最近还把小孩送回老家农村,让我爸妈帮忙带,因为老家农村也是5月份有过一波疫情后,最近也比较少听到有人感冒发烧。

  这波疫情感觉农村还比较少波及到,这可能也是当前农村人流量比较低的缘故。

  我是有3个地方可以轮流住,主打一个错峰防疫。

  这波疫情的感染面没有去年底广,也跟这种不同地区的疫情错峰有关。

  先感染的城市,只要没有短时间波及到乡镇、农村,就会成为免疫屏障。

  所以,在一线城市、省会城市、热门旅游城市,这波疫情的感染率比较高,应该能超过50%,但乡镇、农村这波疫情的感染率应该就会比较低。

  比如,我在厦门的亲戚,他们全家都二阳了。

  但在老家农村的亲戚,目前都还没有人二阳。

  再说说前几天刚出来的6月中疾控数据,可以跟我的读者投票数据,做一个对照。

  中疾控的数据,比较有参考意义的,就是阳性率的数据。

  

  上图的橙色曲线是新冠病毒阳性率。

  可以看到,在5月28日达到42.5%阳性率的峰值后,6月份这个阳性率是不出意外的出现下降。

  整体来说,这个阳性率的走势,跟我读者投票数据,是高度吻合。

  都是4月23日开始,新增感染大幅增加。

  5月底达峰。

  6月底进入收尾阶段。

  另外,中疾控的阳性率,在7月2日仍然是有15.4%,这个比起3月份2%的低估值,也仍然高不少。

  这也符合我读者数据里,过去7天新增3%的感染率,比3月份0.3%的7天新增感染率,也要高不少。

  二者各方面数据的趋势变化规律,是比较吻合的。

  虽然中疾控的这个阳性率数据,也只是一个抽样数据,但应该还是可以体现疫情的具体进展情况。

  当然,因为中疾控的这个阳性率数据,现在已经改成了月报,由于发布周期较长,就没有多大的预警效果,容易滞后。

  所以,我的读者投票数据,也显得更重要。

  虽然有些人,可能因为自己刚阳康,觉得短时间感染概率不大,所以参与投票的积极性有所下降。

  但我是觉得,我们在低谷期,更需要这个投票,来帮我们确认当前是否低谷期。

  10-11月,有较大概率会出现第三波疫情。

  虽然我是觉得,10月份之前,疫情整体不会出现较大反弹,可能会有一些小波动,但在8-9月份出现小高峰的概率,我觉得比较低。

  但这也只是我的判断,实际是否会出现小高峰,我也不敢保证一定不会出现。

  这更多需要数据,来帮我们判断,来给我们吃定心丸。

  比方说,现在7天新增感染比例还有3%,虽然这意味着疫情已经过峰,但也说明当前还有概率会感染,所以还是尽量有一些基础防护,但不用像之前五六月份防护强度那么高。

  等真正确认进入低谷期,再考虑进一步放松。

  这样去根据投票数据的变化趋势,去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合理的调节个人防护强度。

  我觉得这样才能在疫情常态化的现况下,去在一个可接受的精力成本范围内,尽可能保护我们自己的健康。

  这一波我的读者群体,整体感染率是只有40%左右,有60%的读者是没有在这波里感染。

  我觉得这个数据应该是低于社会面的。

  我是一直希望,我的读者感染率能低一些。

  这样说明,适当做好一些基础个人防护,从大数据层面是有助于降低感染概率,降低整体感染率。

  并不是有些人说的,不管你防不防,最终都得感染。

  晚感染、少感染就是一种优势。

  人类面对新冠这个长期慢性病下,少感染的人,从长期来看,会有一些健康层面的竞争优势。

  我们只要做好防护,还是有概率可以防住,当然,这除了看我们自己的防护之外,也需要看运气。

  所以,对于个人防护这件事情,我觉得大家还是要保持好平常心。

  以“尽量少感染”的平和心态去防。

  即使运气不好,做了防护还是没防住,也不要气馁,保持平常心就好。

  重视疫情对我们健康的长期危害。

  但也不用恐慌感染这件事情本身。

  保持平常心,避免焦虑。

  这样长期合理防疫,才有可持续性,避免从一个极端,滑入另外一个极端。

  新冠病毒的存在,也在不断提醒我们,要更加注重自身健康管理。

  比如,平时尽量少熬夜、保持好作息,确保我们免疫力能有效恢复,这个非常重要。

  健康是未来竞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全球范围内,长新冠的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一个健康的人,在未来竞争中的优势会很大。

  我是星话大白,欢迎点赞支持。

  7月9日结束访华的耶伦,在离开北京之前,也开了个发布会。

  耶伦在发布会上表示,此次访华目的是建立和深化与中方新一届经济团队的关系,减少误解风险,并为未来两国在气候变化、债务危机等领域的合作铺平道路。

  耶伦承认,美中两国仍存在“重大分歧”,但她同时强调,华盛顿并不寻求与中国经济“脱钩”。

  耶伦还说,任何一次访问都无法在一夜之间解决我们的挑战,但预计此行将有助于与中国新经济团队建立一个有弹性且富有成效的沟通渠道。

  而我方的总结通稿是,“此次美财政部部长耶伦访华期间,中美经贸团队举行了长时间坦诚会谈。中方重申了对双边经贸关系的立场,表达了中方关切,讨论了宏观经济及全球性挑战议题。后续双方将保持沟通。”

  从双方公布内容看,耶伦此行虽然见了不少人,但没有签署任何协议,也没有联合公报。

  布林肯之前访华的主要成果,就是恢复双方沟通渠道。

  这次耶伦访华主要成果,也是具体建立一个双方经济团队的沟通渠道。

  双方整体就是以沟通为主,并没有达成具体实质性结果。

  这个也不意外,我之前也跟大家分析过,耶伦此行,不可能一来就谈出什么结果,即使要谈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次更多就是让世界看看,双方还是有保持沟通渠道,双方关系没有失控。

  耶伦虽然承诺称,美国并不寻求在经济上疏远中国。

  但美国最大问题,还是说一套做一套,拜登团队内部都各说各话。

  关键不是说点好话,我们需要美国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他们说的话是管用的。

  所以,一看耶伦自己一个人来,大致就能预期不会有啥实质性结果。

  要是未来哪天,看到美国财长、商务部长、贸易代表,三人同时过来,才有可能是真正要谈。

  此外,耶伦这次发布会,虽然比布林肯那次要稍微和善一些。

  但耶伦在发布会上,也说了她在跟我们对话时,所谓“施压”。

  耶伦还说,美国将继续采取必要的有针对性的行动,以保护我们的国家安全利益和我们盟友的安全利益。

  由此来看,美国对我们发展的遏制,并不会因为耶伦访华,而有任何改变。

  耶伦在7月8日,还宴请了一些所谓“女性经济学家”,耶伦还说“虽然存在分歧,但这些并不是与中国人民的分歧”。

  这是比较低劣的挑拨。

  我这里想说,美国现在这样不择手段的遏制中国的发展,这叫跟中国人民没分歧?

  美国不让中国产业升级,不让中国发展,就是不让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

  这叫跟中国人民没分歧?

  宴会上那些所谓“经济学家”,她们代表不了中国人民。

  耶伦只能说她跟这些“经济学家”没分歧。

  所以,耶伦作为拜登团队里,相对比较鸽的学者型官员你,这次耶伦访华,看起来态度比布林肯要友善一些,但实际绵里藏针也不少。

  耶伦说,她这次访华,是要减少误解。

  但这里很关键的一点是,耶伦说的减少误解,就是她是指美国误解中国,还是中国误解美国?

  去年11月12日,耶伦参加巴厘岛峰会之前,曾公开说,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源于中方的“误解”,并声称中国应该“理解”美国“采取行动”的原因,美方并非试图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

  

  耶伦这话说起来就挺搞笑的,这是中国“误解”了美国吗?

  美国过去这几年,从特朗普到拜登,一直用实际行动不断遏制我们发展,还说这是误解?

  就连特朗普时期加的不合理关税,到现在拜登都还没有取消掉,这叫做误解?

  纽约时报最近报道耶伦访华时,还信誓旦旦宣称,耶伦要让中国相信,美国以安全名义阻止中国获得半导体等技术,所采取针对中国的一系列措施,并不是为了损害中国经济。

  这话说得就好像,“我打你,是为你好”。

  美国的强盗逻辑,再次一览无遗。

  我们在各种场合说过无数遍,当前中美关系困局的症结所在,是美方抱持错误的对华认知,导致错误的对华政策。

  如果美国还抱着一边用实际行动来对我们各种制裁、软脱钩,还要一边让我们不要“误解”。

  那么中美关系就很难真正好转。

  耶伦顶多就是作作秀,演给国内看一下而已,表示自己有努力过,回头说不定就又把双方关系恶化的原因,扣在我们身上。

  拜登团队天真的想要中国面对美国各种制裁打压,都不能还手,要“理解”美国。

  这说明,其实美国是害怕我们对美国采取更大规模的反制措施。

  要不然耶伦也不至于要专门跑过来“消除误解”。

  一直以来,我们总跟美国说,“一国的安全,不能建立在别国的不安全之上,一国的产业链稳定,不能建立在全球产业链不稳定之上”。

  但美国崇尚的是例外主义,拜登前几个月还在公然宣称,美国是唯一一个建立在例外主义理论上的国家。

  这是美国200多年前建国,延续至今的一种宗教思想,是美国把自己幻想为所谓“山巅之城”,去理所当然的领导世界。

  基于此,美国才会有根深蒂固的强盗思维,把美国的安全,建立在别国的不安全之上。

  这也是美国延续英国的搅屎棍思维,大搞所谓离岸平衡。

  面对美国这种扭曲的“例外主义”,我们跟美国只是单纯讲道理是没用的。

  我们就是要明确让美国知道,如果中国不能获得安全,那美国也别想获得安全。

  如果美国不让中国好,那美国自己也别想好。

  只有我们用行动,让美国充分明白这一点,美国才有可能真正放下姿态,来跟我们实际谈一谈。

  中美关系真正想要搞好。

  就是要让美国搞清楚,没有中国的安全,就没有美国的安全,就没有世界的安全。

  这不是威胁,这是事实。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有“极限思维”,去“勇于斗争”,“敢于斗争”。

  因为,只有让美国认清这个事实,才能跟美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谈判。

  中美关系才有迎来转机的可能。

  还是那句话。

  “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

  我是星话大白,欢迎点赞支持。

  7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6月CPI数据。

  6月CPI同比增幅为0,环比下降0.2%。

  

  这个数据一出来,又有很多人喊通缩。

  特别是6月的PPI指数是同比下降5.4%。

  

  很多人就说,你看,PPI都同比下降5.4%,这还不是通缩吗?

  但这样说的人,很多连PPI是啥都不知道。

  PPI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代表生产端的价格,所以PPI指数跟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是高度绑定。

  而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是有强烈的周期属性,有暴涨,就会有暴跌,比较难出现长期单边走势。

  所以,PPI指数也有强烈周期属性,在2021-2022年大涨之后,最近这一年大跌是很正常的。

  而且,PPI指数在经过这两年大跌后,整体仍然还是高于2019年的水平。

  

  2021年的PPI指数同比增长一度飙到13.5%。

  这主要也是2021年全球大宗商品翻倍式暴涨所导致的。

  

  2021年,包括石油、铁,等大宗商品价格,都出现暴涨。

  2022年,由于俄乌冲突,让国际油价在2022年3月一度达到139美元的峰值,这也让PPI指数在2022年上半年有一波冲顶。

  但随着国际油价过去一年,从139美元的峰值,是一路回落到现在75美元左右。

  

  除了油价之外,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在过去一年也都有较大跌幅。

  这才是当前PPI指数有较大同比跌幅的原因。

  所以,不单单我们国家,全世界大部分国家的PPI指数最近半年都出现较大跌幅。

  PPI指数暴涨,意味着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对于资源进口国来说,会有较大的输入性通胀压力。

  PPI指数暴跌,也会带来一些输入性通缩压力。

  但并不会把PPI和通胀通缩直接关联。

  因为PPI指数所绑定的大宗商品价格,是有周期属性,特别是暴涨后的暴跌,只是价格回归正常,很难因此说是通缩。

  比方说,油价从去年130美元,跌回当前75美元左右,这个油价仍然高于过去十年的均值。

  而且油价跌回正常区间,对我们这样的石油进口国来说,也是好事。

  结果很多人莫名其妙就拿PPI指数下跌,就拿来唱衰我们经济,渲染我们经济药丸的氛围,是有点离谱。

  再说说CPI同比持平的事情,其实这个也跟油价有关。

  石油不但是工业之母,对生产价格影响很大,油价对消费端的影响也很大。

  我们只要看一下6月CPI的细分选项就知道,大部分细分选项,比如食品烟酒的价格是同比增长2%。

  唯独交通通信是出现同比负6.5%的大幅下降。

  

  而交通通信的选项里,主要就是交通工具的价格,也就是汽车价格。

  还有交通工具用燃料,也就是汽油价格。

  

  这里,交通工具的价格是同比负增长4.3%,这是上半年汽车价格战比较激烈所致。

  还有就是交通工具用燃料,也就是汽油价格,是同比负增长17.6%。

  去年6月中旬,国内汽油才达到峰值,全国大部分地区的92汽油价格是9.3元/升。

  

  今年6月底的油价,92号汽油普遍降到7.5左右,降幅达19%。

  

  油价相比去年6月同期大跌,是当前CPI指数一直保持低位的主要原因。

  去年上半年,油价暴涨的时候,很多人叫苦连天。

  结果现在油价降回来了,这本来也是好事,结果带动了CPI同比保持低位,也被很多人刻意渲染通缩氛围,来唱衰经济。

  我们CPI的影响权重里,除了油价外,猪肉价格影响也很大。

  前几年猪肉价格权重更大的时候,CPI指数甚至有猪肉指数的称号。

  而今年猪肉价格,整体也处于低位,最近两个月还有进一步下跌。

  

  这也是当前CPI指数整体保持低位的主要原因之一。

  油价和猪肉价格,这两大CPI权重,今年整体都保持低位,CPI指数也保持低通胀水平,并不奇怪。

  要以此就断定当前处于大通缩,是比较片面的。

  因为,能源和猪肉价格,都是有明显的周期属性。

  跟PPI指数一样,是不能因为周期性的价格涨跌,就断定通胀或通缩。

  而且,前几年猪肉价格大涨的时候,一堆人说要大通胀。

  猪肉价格大涨,整体来说,对我们大多数人是比较不好的。

  现在猪肉价格跌下来,虽然对猪肉相关企业是比较不利,但至少对消费者来说是比较有利,结果猪肉带动CPI下降,经过一些人刻意唱衰包装,就变成动辄药丸。

  其实,我们从去年油价和猪肉价格走势,也可以稍微推断未来半年的CPI走势情况。

  比方说,去年下半年,油价开始大幅下降。

  去年7月底,油价就从9.3元/升的峰值,下降到8.5元/升的水平,降幅很大。

  这意味着从下个月开始,油价下跌对CPI的拉低影响,会开始降低。

  不过,去年下半年,猪肉价格是有过一波较大涨幅。这意味着今年下半年猪肉价格如果继续横盘低位,没有出现较大涨幅的话,那么猪肉价格会相比去年同期会有较大跌幅,这会拉低下半年的CPI水平。

  这意味着下半年的CPI整体仍然会在1%左右的低通胀水平徘徊。

  这个水平,即代表不了要大通胀,也代表不了要大通缩。

  我们并不需要去过度解读。

  其实刨除油价和猪肉价格,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物价是涨是跌,大家自己应该都有亲身感受。

  那些说大通缩的人,建议多去超市里逛逛,不要为了唱衰,就无视了现实。

  我反驳这些动辄就大通缩,经济要完的言论。

  我并不是说我们现在经济有多好。

  经济下行压力大,这是大家都很清楚的事情。

  经济好不好,大家自己也能有亲身体会。

  现在全球高通胀,导致欧美消费萎靡,全球整体经济都不景气,我们自然也很难独善其身。

  我们经济有下行压力,这个是需要我们重视。

  但某些人完全是为了唱衰而唱衰。

  CPI一涨,就要大通胀。

  CPI一跌,就要大通缩。

  人民币一升值,就说出口要完。

  人民币一贬值,就说经济要完。

  在他们嘴里,左右都要完。

  我更多也只是反驳这种为了唱衰而唱衰的言论,不代表我觉得现在经济有多好。

  但拿PPI同比下降,就渲染通缩氛围,完全不看前两年PPI大涨的前提,这种言论是比较离谱的。

  像欧洲去年通胀率一度两位数,都还没完。

  像日本这样,过去两年日元最大贬值幅度达到32.4%,目前也都还没完。

  日本贸易逆差是已经连续22个月贸易逆差,要是我们连续22个月贸易逆差,都不知道会被唱衰成啥样。

  所以,我们对于这些经济数据的波动,不要被带节奏,搞得很情绪化,还是得理性辩证去看待。

  前两年经济还好的时候,我还会比较经常去跟大家提醒风险,分析一些问题,给大家泼泼冷水。

  但今年整个经济形势确实不好,面对一些制造恐慌的舆论氛围,我反而会更多跟大家做做心理按摩。

  这不代表我多看好当前经济,只是反驳刻意唱衰的观点而已。

  经济运行有其周期规律,我们有经济繁荣周期,自然也有经济低谷周期,面对正常的经济周期规律,我们在遇到低谷期的时候,一味唱衰,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

  经济的预期是很重要的,如果社会所有人都悲观预期,很容易陷入螺旋恶化。

  所以,我们面对经济低谷周期,在正视短期风险的同时,也要对经济长远未来抱有信心,这也是一种自我预期管理。

  不管是前两年去提示风险,还是当前做心理按摩,我都是基于实事求是的原则。

  只不过,在不同阶段,做不同的事情,市场更缺少什么,我就会去做什么。

  人性是很容易情绪化的,在市场比较情绪化的时候,要去呼吁理性,压力自然很大,但我觉得这也是我作为自媒体作者的社会责任。

  我是希望,我们的舆论场能尽量别那么的极端化,能多一些理性的声音。

  总之,我们得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不好的地方,我们确实要正视,并想办法解决,也不要低估我们自己的经济韧性。

  但一些刻意唱衰的言论,单纯只是为了制造恐慌,我们该反驳,也还是要反驳。

  我是星话大白,欢迎点赞支持。

  7月12日,美国公布了6月CPI是同比增长3%,市场预期值是3.1%。

  

  对于美国6月CPI继续大幅回落,市场基本早有预期。

  毕竟去年6月,是美国CPI冲顶前的最后一跃,环比大幅增长。

  今年美国6月CPI虽然也环比增长0.2%,但因为环比增速远低于去年6月,所以通胀率自然就大幅回落。

  不过,我之前也分析过多次,去年6月之后,美国CPI有半年的横盘期。

  这意味着下半年,从7月开始,只要美国CPI继续维持环比增长,那么美国通胀率就会出现反弹。

  7月份的通胀率,要等到8月中旬才公布,离现在还早。

  

  而且这次CPI通胀率,怎么说也比市场预期的3.1%,要低一些。

  所以,这次美国通胀数据公布后,市场对下半年加息两次的预期是大幅降温。

  本来经过美联储不断放鹰,市场预期在美联储调教之下,基本也都在预期下半年美联储还将加息2次。

  结果这次通胀数据一公布,加息2次的预期是大幅降温,之前本来预期7月和9月都加息。

  现在虽然7月26日加息25基点的市场预期概率仍然超过90%。

  

  但9月再加息25基点的概率,已经下降到11.1%。

  

  受市场对下半年美联储加息2次降温的影响,美元指数也出现单日1%的大跌,一口气跌破了101的关键点位。

  

  美股也反弹出近期新高。

  但需要注意,这类基于预期管理所炮制出来的利好是比较虚的。

  比方说,两个月前,市场还在预期7月和9月要降息。

  但美联储不断说7月和9月还要加息。

  结果现在通胀数据一出来,只加息1次都成了重大利好。

  但加息这件事情,本身应该是实质性利空。

  美联储比较善于通过预期管理,把实质性利空,包装成利好。

  但高利率本身对市场流动性的实际影响,不应该被忽视。

  另外,美国通胀率能降回3%,主要还是受国际油价大跌影响。

  刨除能源和食品价格的核心通胀率,目前仍然还有4.8%,远高于美国设立的2%目标。

  

  这也说明,美国当前的服务业通胀仍然还比较顽固。

  这也才给美联储继续加息,提供一些理由。

  所以,市场在这次公布通胀数据后,对于7月26日加息25基点的概率,仍然还是超过90%。

  但不管怎么说,美国通胀率过去这一年从9.1%的峰值,降回3%,虽然核心通胀率仍然比较高,但顶多也就给美联储再加息一次提供理由。

  在通胀率大幅回落后,如果美联储下半年仍然执意要加息2次,这就说明,美联储确实只是把通胀当做加息的一个借口,美联储加息更多只是为了收割其他国家。

  之前通胀率高,美联储可以激进加息,把加息所引发的问题都推脱给高通胀。

  因为加息是有强烈副作用,所以,美联储即使想激进加息,也需要一个能让外界接受的理由,这样美联储才可以甩锅。

  现在通胀率降下来了,美联储要是还执意加息,就会暴露真实意图。

  当然,美联储到时候估计还会拿核心通胀率比较高作为理由。

  包括下半年通胀率很可能会反弹,到时候仍然也可以给美联储继续加息,提供借口。

  如果美联储非要继续加息,想找理由,总归是能找得到的。

  毕竟有一个事实是,过去这半年,美国CPI仍然是持续环比上涨。

  美联储当前高利率,对于服务业通胀的压制效果,确实还不是太好。

  这个影响因素有很多。

  总体来说,我觉得市场对于美联储加息,还是有些单方面的过于乐观。

  从美联储最近几个月的表现,还有各路决策者的讲话来看,下半年美联储再加息2次,概率应该还是比较大的。

  除非美国金融市场爆发流动性危机,才能让美联储被迫降息。

  但因为美国当前还有接近2万亿美元的天量逆回购,作为缓冲垫,所以暂时还没有爆发流动性危机。

  截止7月11日,美联储逆回购规模是下降至1.776万亿美元。

  去年底,美联储逆回购规模是一度达到2.55万亿美元的历史峰值。

  到今年5月5日,是下降到2.2万亿美元。

  到了6月28日,是下降到1.945万亿美元。

  然后在过去半个月,就又下降了1690亿美元,下降速度很快。

  这个主要是美国财政部上个月已经开始海量发债,而且是发行大量短期债券,所以大量通过逆回购存在美联储的货币基金,转而跑去买美国新发行的短债。

  美国财政部的TGA账户余额,也从6月初的233亿美元,快速回升到现在5427亿美元。

  

  通过发债,美国财政部干瘪的钱包,又充实了起来。

  这次美国发债,主要就是从美联储逆回购里去抽取资金,有美联储逆回购当缓冲,所以还没有爆发流动性危机。

  要把这1.7万亿美元剩余逆回购降完,按照当前这个速度,起码还得5个月时间。

  这也是留给美国的缓冲时间。

  也意味着,在这5个月时间里,美联储仍然还是有加息空间。

  从这个角度看,美联储对于这次激进加息,更像是蓄谋已久,而非迫于通胀压力,才临时决定加息。

  包括2020年无限印钞,先释放大量流动性到市场,然后驱赶一部分到美联储逆回购里,充当市场流动性的缓冲资金。

  这样,美联储就可以在比较关键时刻,去做最后一搏。

  另外,通过逆回购存在美联储的资金,可以当做是美联储准备的大号血包。

  一旦美联储逆回购大规模下降,就意味着美联储基本到了最后拼刺刀的时刻。

  美联储的目标,仍然还是收割其他主要经济体。

  现在欧洲、日本,还有我们,基本没一个倒下。

  如果美联储就这样无功而返,就前功尽弃了。

  我是不觉得,美联储会这么快就偃旗息鼓。

  在美联储逆回购,降至1000亿美元以下的正常区间前,美联储仍然还是有在最后时刻拼一把继续加息的可能性。

  去年下半年,我分析美联储这轮加息的终端利率时,是认为美联储加息的极限是6%利率,如果加息到6%利率,很可能出大问题,会导致美联储不得不停止加息,甚至降息。

  美联储今年再加息两次25基点,是在5.5%-5.75%利率,还没有到美联储的极限。

  所以,未来5个月有逆回购资金垫着,如果不爆发流动性危机的话,美联储再加息2次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而如果未来5个月,美国金融市场爆发流动性危机的话,就意味着美联储这轮加息失败了。

  另外,不管下半年美联储还要加息几次。

  明年美联储都大概率会降息,因为美联储逆回购也只能撑5个月。

  如果美联储明年继续维持高利率,没有逆回购当缓冲的话,那么流动性危机是很有可能爆发的,就会迫使美联储降息。

  金融市场都是“买预期,卖事实”。

  现在美国交易员是已经开始交易明年降息的预期,这也是美元指数最近大幅走弱的原因。

  我是星话大白,欢迎点赞支持。

  7月12日,美国公布了6月CPI是同比增长3%,市场预期值是3.1%。

  

  对于美国6月CPI继续大幅回落,市场基本早有预期。

  毕竟去年6月,美国通胀率达到9.1%的峰值,CPI环比大幅增长。

  今年美国6月CPI虽然也环比增长0.2%,但因为环比增速远低于去年6月,所以通胀率自然就大幅回落。

  不过,去年6月之后,美国CPI有半年的横盘期。

  这意味着下半年,从7月开始,只要美国CPI继续维持环比增长,那么美国通胀率就会出现反弹。

  7月份的通胀率,要等到8月中旬才公布,离现在还早,不妨碍市场提前狂欢一下。

  而且这次CPI通胀率,怎么说也比市场预期的3.1%,要低一些。

  所以,这次美国通胀数据公布后,市场对下半年加息两次的预期是大幅降温。

  本来经过美联储不断放鹰,市场预期在美联储调教之下,最近基本也都在预期下半年美联储还将加息2次。

  结果这次通胀数据一公布,加息2次的预期是大幅降温,之前本来预期7月和9月都加息。

  现在虽然7月底加息25基点的市场预期概率仍然超过90%。

  

  但9月再加息25基点的概率,已经下降到11.1%。

  

  受市场对下半年美联储加息2次降温的影响,美元指数也出现单日1%的大跌,一口气跌破了101的关键点位。

  

  美股也反弹出近期新高。

  但需要注意,这类基于预期管理所炮制出来的利好是比较虚的。

  比方说,两个月前,市场还在预期7月和9月要降息。

  但美联储不断说7月和9月还要加息。

  结果现在通胀数据一出来,只加息1次都成了重大利好。

  但加息这件事情,本身应该是实质性利空。

  美联储比较善于通过预期管理,把实质性利空,包装成利好。

  但高利率本身对市场流动性的实际影响,不应该被忽视。

  另外,美国通胀率能降回3%,主要还是受国际油价大跌影响。

  刨除能源和食品价格的核心通胀率,虽然也持续下降,但目前仍然还有4.8%,远高于美国设立的2%目标。

  

  这也说明,美国当前的服务业通胀仍然还比较顽固。

  所以,市场在这次公布通胀数据后,对于7月26日加息25基点的概率,仍然还是超过90%。

  但不管怎么说,美国通胀率过去这一年从9.1%的峰值,降回3%,虽然核心通胀率仍然比较高,但顶多也就给美联储再加息一次提供理由。

  在通胀率大幅回落后,如果美联储下半年仍然执意要加息2次,这就说明,美联储确实只是把通胀当做加息的一个借口,美联储加息更多只是为了收割其他国家。

  之前通胀率高,美联储可以激进加息,把加息所引发的问题都推脱给高通胀。

  因为加息是有强烈副作用,所以,美联储即使想激进加息,也需要一个能让外界接受的理由,这样美联储才可以甩锅。

  现在通胀率降下来了,美联储要是还执意加息,就会暴露真实意图。

  当然,美联储到时候估计还会拿核心通胀率比较高作为理由。

  包括下半年通胀率很可能会反弹,到时候仍然也可以给美联储继续加息,提供借口。

  如果美联储非要继续加息,想找理由,总归是能找得到的。

  毕竟有一个事实是,过去这半年,美国CPI仍然是持续环比上涨。

  美联储当前高利率,对于服务业通胀的压制效果,确实还不是太好。

  总体来说,我觉得市场对于美联储加息,还是有些单方面的过于乐观。

  从美联储最近几个月的表现,还有各路决策者的讲话来看,下半年美联储再加息2次,概率应该还是比较大的。

  除非美国金融市场爆发流动性危机,才能让美联储被迫降息。

  但因为美国当前还有接近2万亿美元的天量逆回购,作为缓冲垫,所以暂时还没有爆发流动性危机。

  去年底,美联储逆回购规模是一度达到2.55万亿美元的历史峰值。

  到今年5月5日,是下降到2.2万亿美元。

  到了6月28日,是下降到1.945万亿美元。

  截止7月11日,美联储逆回购规模是下降至1.776万亿美元。

  过去半个月,又下降了1690亿美元,下降速度很快。

  这个主要是美国财政部上个月已经开始海量发债,而且是发行大量短期债券,所以大量通过逆回购存在美联储的货币基金,转而跑去买美国新发行的短债。

  美国财政部的TGA账户余额,也从6月初的233亿美元,快速回升到现在5427亿美元。

  

  通过发债,美国财政部干瘪的钱包,又充实了起来。

  这次美国发债,主要就是从美联储逆回购里去抽取资金,有逆回购当缓冲,所以还没有爆发流动性危机。

  要把这1.7万亿美元逆回购降完,按照当前这个速度,起码还得5个月时间。

  这也是留给美国的缓冲时间。

  也意味着,在这5个月时间里,美联储仍然还是有加息空间。

  从这个角度看,美联储对于这次激进加息,更像是蓄谋已久,而非迫于通胀压力,才临时决定加息。

  包括2020年无限印钞,先释放大量流动性到市场,然后驱赶一部分到美联储逆回购里,充当市场流动性的缓冲资金。

  这样,美联储就可以在比较关键时刻,去做最后一搏。

  通过逆回购存在美联储的资金,可以当做是美联储准备的大号血包。

  一旦美联储逆回购大规模下降,就意味着美联储基本到了最后拼刺刀的时刻。

  美联储的目标,仍然还是收割其他主要经济体。

  现在世界主要经济体,还没有一个倒下,也就是爆发债务危机。

  如果美联储就这样无功而返,就前功尽弃了。

  我是不觉得,美联储会这么快就偃旗息鼓。

  在美联储逆回购,降至1000亿美元以下的正常区间前,美联储仍然还是有在最后时刻拼一把继续加息的可能性。

  去年下半年,我分析美联储这轮加息的终端利率时,是认为美联储加息的极限是6%利率,如果加息到6%利率,很可能出大问题,会导致美联储不得不停止加息,甚至降息。

  美联储今年再加息两次25基点,是在5.5%-5.75%利率,还没有到我预期的美联储极限。

  所以,未来5个月有逆回购资金垫着,如果美国不爆发流动性危机的话,美联储再加息2次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而如果未来5个月,美国金融市场爆发流动性危机的话,就意味着美联储这轮加息失败了。

  另外,不管下半年美联储还要加息几次。

  明年美联储都大概率会降息,因为美联储逆回购也只能撑5个月。

  如果美联储明年继续维持高利率,没有逆回购当缓冲的话,那么流动性危机是很有可能爆发的,就会迫使美联储降息。

  金融市场都是“买预期,卖事实”。

  现在美国交易员是已经开始交易明年降息的预期,这也是美元指数最近大幅走弱的原因。

  我是星话大白,欢迎点赞支持。

  这个主要是因为,今年提前还款潮太热了。

  因为新旧房贷利率差太大,所以有条件的人,自然就尽量多攒钱,去提前还款。

  这已经某种程度也影响消费需求释放了。

  去年1月,5年期LPR利率为4.65%,经过4次降息,才降到现在4.2%,累计降息45基点。

  但相比LPR利率挤牙膏式降息,去年5月15日,央行发布了《关于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对房贷利率影响更大。

  之前旧版的房贷利率是:首套房不得低于5年期LPR利率,二套房为5年期LPR利率+60基点。

  修改后的房贷利率是:首套房不低于5年期LPR利率减去20基点,二套房仍然为5年期LPR利率+60基点。

  二套房不变,但首套房变动比较大。

  而从规定看,新版首套房贷利率看起来似乎也就降低了20基点,从“不得低于5年期LPR利率”,修改为“不低于5年期LPR利率减去20基点”。

  但实际上,降幅远不止这一点。

  因为央行只是规定了首套房利率的下限,但允许银行去在规定范围内进行一个浮动加点。

  所以,房贷利率是由两部分组成:5年期LPR利率+浮动加点。

  在去年5月之前,银行浮动加点部分基本是超过60基点,有的甚至120基点。

  三年前买房的人,这个浮动加点超过100基点的大有人在。

  比如,3年前5年期LPR利率是4.65%,如果浮动加点为100基点,那么购房者的实际房贷利率就是5.65%。

  去年修改浮动加点规则后,银行普遍是把房贷利率下降到5年期LPR利率,甚至直接到5年期LPR利率减20基点的下限。

  比如说,去年4月买房的人,是5年期LPR利率+60基点。但到了5月买房,就变成5年期LPR利率-20基点,一下子就少了80基点。

  要是像3年前,有人浮动加点是100基点,去年5月新规,等于一下减少120基点。

  相比之下,当前5年期LPR利率减少10个基点,并没有太大感觉。

  但关键问题是,去年这个浮动加点的规则修改,只适用于新增房贷,不对存量房贷生效。

  新增房贷,不管是买一手房,还是二手房,都是可以使用新的浮动加点规则。

  但存量房贷,你跟银行的房贷合同里,这个浮动加点是多少,就固定为多少,并不会变化。

  而且,这跟3年前让你选择固定利率还是LPR利率没关系。

  就算你选择了LPR利率,也只是变成LPR利率+浮动加点模式。

  这里面,LPR利率是会每年根据最新LPR利率去更新变化,但浮动加点部分,就是固定的。

  这是当前存量房贷比起新增房贷,起码高60-120基点的原因。

  比如,有人在3年前买房,房贷利率是5.65%,也就是5年期LPR利率4.65%+100基点。

  去年5年期LPR利率从4.65%,下降到4.3%。

  这个人今年的房贷利率是4.3%+100基点=5.3%利率。

  从5.65%下降到5.3%,下降幅度跟去年LPR下降幅度一样。

  但现在新买房的人,房贷利率最低可以到4%利率,因为现在5年期LPR利率是4.2%-20基点=4%。

  相差还是比较大的,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在攒钱提前还房贷,因为存量房贷利率实在太高。

  今年有提前还款热潮,不过我看一些媒体和分析,挑人们存款意愿增强、风险意识增强之类的来说,却比较少提及当前存量房贷利率比新增房贷利率高太多,这还是有点避重就轻。

  今年会有提前还款热潮,原因自然很多,但其中存量房贷利率过高肯定是主要原因。

  最近才刚看到一个新闻,是说今年一季度,惠誉博华发布的银行间RMBS提前还款率上升到14.45%,为近五年最高值。

  去年这个浮动加点的规则修改,对存量房贷不生效。

  这某种程度并不利于促进消费。

  毕竟存量房贷市场更庞大,现在因为存量房贷利率,动辄就比新房贷利率高100基点,落差还是太大了。

  这一方面是没能力提前还贷的人,还是要背负比较高的房贷利息,就没办法释放消费潜能。

  另外一方面是有能力提前还贷的人,肯定还是会想办法多攒钱,能多还一点是一点。

  不过我这里得强调一下,大家如果要提前还贷,一定还是得量力而行,能攒多少钱,还多少。

  省得增加自己一些不必要的额外风险。

  总的来说,我个人是认为,想要降息促进消费,得把去年修改浮动加点规则,也对存量房贷的首套房生效。

  或者能对存量房贷的首套房利率能做适当优化下调,降低当前新旧首套房利率巨大差额。

  这个才是关键。

  当然,这个顶多也只能是针对首套房去优化调整,二套房不管怎么变动,利率都是比较高的,这也符合房住不炒的精神。

  而且下调存量房贷的首套房浮动利率,只会释放购房者的消费潜力,并不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刺激效果,不像全面降息,还要担心对房地产市场过度刺激,重新引发炒房。

  我是星话大白,欢迎点赞支持。

  6月29日,美国商务部再次上调了一季度的GDP数值,最终美国一季度GDP按年率计算增长2%。

  其实最早美国公布的一季度GDP增速是1.1%。

  然后5月26日,美国商务部就对一季度GDP增速修正过一次,把一季度GDP增速从1.1%,上调至1.3%。

  然后6月29日,是再次上调至2%。

  正常来说,每个国家公布的GDP初值,和最终修正值,偏差不会太大。

  美国是5月26日就已经修正过一次,结果6月29日还进行了这样大幅度上调修正,显得有些异常。

  更加诡异的是,美国今年1-4月的用电量全面下跌。

  其中,居民用电同比下降5%,商业用电同比下降0.7%,工业用电同比下降2.1%。

  正常来说,用电量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参考指标。

  用电量和经济发展,一般是呈现正比关系。

  比如,我国前四个月用电量增长3.4%,经济增长4.5%。

  美国一季度经济增长2%,但用电量却下降了2.7%。

  这个就不太正常。

  (1)魔鬼藏在细节里

  按照美国的说法,这次之所以大幅度修正上调GDP增速,主要是个人消费支出相比之前上调了0.4个百分点。

  按贡献度计算,个人消费支出给一季度GDP增长贡献2.79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个人消费支出”的强劲上调修正,才让美国一季度GDP从1.3%,大幅上调到2%。

  这就有很多猫腻。

  1、一般这样的统计是有很多历史经验,不大可能出现如此巨大幅度的修正。

  2、美国由于高通胀叠加美联储激进加息,当前消费整体比较萎靡,为何反倒变成“个人消费支出”强劲,让美国一季度增长超预期?

  但很矛盾的是,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6月只有64.4,远低于疫情爆发前平均100左右的数值。

  

  也就是说,当前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只有疫情前的60%。

  为何美国一季度还能“个人消费支出”强劲?

  魔鬼藏在细节。

  我查了下美国一季度GDP贡献度的细分选项,结果发现,对一季度GDP增长贡献比重最大的行业是医疗保健和社会援助。

  

  一看到这个,我就明白美国一季度GDP为何要有如此大的上调修正了。

  我瞬间就联想到了美国在疫情常态化后,面临的庞大数量人群的“长新冠”问题。

  美国公开的一季度GDP贡献的大项里,只是简单说了“个人消费支出”贡献度最大。

  然而,贡献度最大的“个人消费支出”里,细分贡献最大的是“医疗保健和社会援助”。

  而在此之前,哈佛大学教授David Culter在2022年7月曾经估算,长新冠相关的额外“医疗保健支出”达到约5280亿美元。

  按照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去年8月的一项研究估计,美国有1600万的长新冠患者,其中有200万-400万人因为长新冠失业。

  那么这5280亿美元的额外医疗保健支出,平摊到1600万长新冠患者,每人要负担3.3万美元的额外医疗保健支出。

  这部分的额外“医疗保健支出”,自然就通过“个人消费支出”,传导到GDP上了。

  需要注意,这还只是说“长新冠”所带来的额外“医疗保健支出”,而那些平时因为感染新冠病毒,而不得不接受的治疗费用,都还没有算进去。

  也难怪,美国一季度的“医疗保健支出”,可以直接给一季度2%的增速里,贡献了其中0.61%的增速。

  也难怪,美国一季度明明用电量下降,结果经济还增长。

  也难怪,美国可以在消费萎靡的情况下,还显得“个人消费支出”强劲。

  这其实也会导致美国实际消费会更加萎靡。

  因为很多人把平时的消费,都被“医疗保健支出”占用了。

  由于美国的医疗费用极其昂贵,所以美国人基本是得买商业保险,所以,长新冠患者的治疗费用越昂贵,反倒会显得美国个人消费支出很强劲。

  这就是隐藏在美国一季度大幅上调修正背后的魔鬼细节。

  美国去年的医疗支出占GDP比例是19%,比2019年的16.9%,又有了大幅度上升。

  医疗产业可以说是美国的支柱产业,不管是存量,还是增量,都成为美国GDP最

上一篇:2023年护士资格考试电子证书可以下载了
下一篇:TOEFL Primary 扫盲贴丨小小托福你想知道的都在这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