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上欺下、误国坑学子的高校假就业该休矣,为《中青报》发声叫好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07-31
手机版

  #如何看待高校就业率作假#

  最近,《中国青年报》就高校“盖章式就业”的假把戏发声,说明了官方尤其是青年学子的代言人,已经关注到这一弊端对国家、对社会、对青年学子造成的伤害,这种蒙上欺下、误国坑学子的高校假就业,到了非整肃不可的地步了。

  高校假就业的现象,由来已久。记得,大约在十七八年前,一位中学同学的儿子在南通某高校即将毕业,其父来找我帮助找工作,可一时半会到哪里解决工作呢?只能表示爱莫能助。

  

  其父退而求其次,要求找一家单位,在学校发的函上,签上表示接收的意见并盖上章,这样孩子就能顺利拿到毕业证书和档案。因为,学校规定没有接收函,不发毕业派遣证,毕业证一律暂扣,连户口也迁不回来。

  当年,企业没有现在那么多,而且作为一个普通打工族也不熟悉企业领导,即使熟悉也不肯签接收的意见和盖章,怕到时候赖上了就难办了。看着同学一脸的无奈,就帮他找了一家公司,说明了原委,才解决了问题。

  以后类似的情况也听说不少,后来据说扣发毕业证书的做法取消了,工作派遣证也不发了。但没想到,现在这种编造虚假就业率的做法,越演越烈,手法不断翻新,不仅高校在做,连不法商人也掺和其中,形成产业链,在欺骗国家和社会的同时,大赚昧良心钱。

  

  商人逐利,不法商人尤甚。这种编造虚假就业产业链的始作俑者是高校。那么,高校为什么要这么做?经跟在高校工作的同学和朋友了解,主要原因有三,一是高校或专业就业率高,有利于学校扩大影响力,吸引招收新生;二是高校或专业就业率低,会影响新生的招收名额,严重的会影响该专业的设置;三是会影响学校各项经费的下拨。

  鉴于,这三原因,高校从自身利益出发,不遗余力的编造虚假就业率。而长期编造虚假就业率的直接结果是;导致国家无法掌握真实的统计数据,无法掌握哪些哪类学校和专业是国家和社会真正需要和紧缺的真实情况。根据虚假就业率,作出教育资源布局的部署或调整也好,专业设置和新生招收计划也好,都会与国家和社会实际需求相差甚远。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是众所周知的现实,国家也在想方设法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造成就业困难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编造虚假就业率,也是造成当前就业越来越困难的原因之一,且是源头原因。何以见得?

  因为,国家作出的高校教育布局、系科专业设置、招生计划,有相当部分的依据就是各高校提供的就业率,殊不知这些就业率水分大到下雨,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经费,也浪费了许多家庭尤其是贫困家庭的血汗钱,而且一届一届的毕业生相当一部分,由于和国家、社会的需求相脱节,又被高校及有关部门“被就业”,堆积在那里。下游的水,疏导不了,上游新的毕业生又在一年一年涌出来,焉有不造成洪水泛滥的?

  综上,高校这种蒙上欺下、误国坑学子的就业率作假,已经到了非整肃不可的地步了。

上一篇:《光明校园里,语文教坛上,我曾“独树一帜”?!》
下一篇:最新!公募资管规模排名出炉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