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让孩子独立起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不妨试试这4招
“天呐,小菲你们怎么教的?她竟然能自己将房子弄得这么整洁?我们小红的房间天天都是一团乱麻”。小红妈妈看到小菲的房间后,脱口而出,全然不顾及此时小红的感受。
而小红则说,房子乱点怎么了,也没什么影响,反正你们最后也会帮我收拾干净。这话一出,更是让小红妈妈感到窝火。
现在六岁左右的孩子,好多都面临生活不够独立的情况。都上幼儿园了,吃饭还要人喂,晚上不愿睡,早上不愿起,自己的玩具不自己收拾,有的饭前还不知道洗手,各种生活习惯小毛病真是愁人。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三至六岁孩子,和生活自理能力有关的那些事儿吧。
生活自理能力是每个人能够独立在社会上最基本的能力。对于幼儿来说,自理就是能独立吃饭睡觉,饭前饭后洗手漱口,穿脱衣服等能力。
当孩子进入集体生活后,学会独立,就是他们面临的首要任务。生活自理能力良好的孩子,他的学习能力也会同时得到助力,可以说自理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前提。
就如同马斯洛提出的人的五层需要理论一样,人需要先满足生理和安全需求后,才会开始考虑情感需要,追求别人的尊重和认可,追寻自我价值的实现。
生活自理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人首先要满足吃喝住等需求,才能去慢慢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会让幼儿终身受益。
所以3-6岁的幼儿,父母更应该着重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随着幼儿生理机制的不断成熟,他们的精细动作快速发展,协调处理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可以独立完成难度跟高,内容更丰富的自理行为。
独立的孩子,他的各种技能都能得到更好地发展,而一个人独立的话,也引导着他的精神能力和社会需求的发展。3-6岁时幼儿发展的关键时期,能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语言能力也飞速发展,说话更有条理,这个阶段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很重要,而且可以事半功倍。
影响孩子自理能力的因素其实有很多。我们先来看下不容忽视的一点:年龄的影响。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身体和心理表现各不相同,自理能力本身能实现的程度各有高低。年龄小的孩子,吃饭穿衣都是问题,而且遇到不如意就容易哭闹,而年龄越大,自理能力会变得越来越好。
其次就是家庭环境对于孩子自理能力的影响。家庭是孩子汲取社会养分的最初始场所,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教师。而家里的生活环境,也对孩子影响。家里环境每天都脏乱差,孩子看到也会习以为常,不会有主动收拾的意识,父母这样生活,孩子就会这样生活。
还有父母的教养方式。放任不管型的父母,孩子往往自理意识淡薄,而溺爱放纵型的父母,孩子更是缺乏独立性。因为父母一手包办,孩子已经习惯了坐享其成。父母越重视孩子的独立性培养,孩子这方面能力就越强。
所以小红屋子再乱也不收拾,因为她知道自己不收拾,反正父母也会帮忙收拾,所以孩子的自理能力差,其实和家长有很大关系。
还有,家长对自理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平衡,也影响着孩子的自理能力的养成。如果父母没有正确平衡孩子生活技能和学习技能,那就会给孩子的独立带来负面影响。
现在孩子基本从3岁开始就参加各种社会提升活动,基幼儿园的孩子都没有太多时间去学习如何照顾好自己。那父母就开始包办,使得孩子没有充分的锻炼机会去提升自理能力。之前看到有一高中生学习成绩好却连自己的袜子都不会洗,这就是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
身为家长,帮助孩子改善自理能力,也就是帮助孩子变得独立,以下几方面内容就必须重视。
改变观念
作为家长,我们要坚定地做到这一点:只要是孩子自己能做的,父母就不包办。其实3-6岁这个阶段,是孩子发展主动感的阶段,我们更应该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小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生活能力才能强。
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不能光靠嘴上说说,身体力行才行。父母想要让孩子独立,就必须自己有规范的行为习惯。家长的言行举止,会对孩子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天生就很善于模仿,大人怎么做,孩子就会怎么做。在要求孩子整理房间时,我们首先得有良好的整理习惯。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更有说服力。
实践出真知
想要知道孩子自理能力有没有得到锻炼,只能让孩子多动手。孩子只有在有了独立活动的机会后,我们才能知道对孩子的教育是否有效,自理能力是否得到了提升。
比如说,教会孩子吃饭后,我们就可以在孩子吃饭时假装打个电话,鼓励孩子自己吃,同时观察孩子是否会自己吃饭。
循序渐进
作为父母,尊重孩子是第一要务。我们要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有正确的认识。比如三到四岁孩子应该是可以拿勺子吃饭,而五-六岁孩子就可以熟练使用筷子和其他劳动用具了。
我们要清楚,孩子的能力要符合他们的成长规律,什么年龄段就该干什么事情。同时还得理解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切莫盲目地去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因为个体差异性,每个孩子生长发育程度不同,盲目攀比只会打击孩子自信心。
常言道,一屋不少何以扫天下。自理能力是人立足于社会最基本的能力。自理能力强的孩子才能走得更远。孩子是一株小树苗,我们做父母的,既要精心呵护,也要让他们经历自然的阳光雨露,学会自己汲取营养。
家长想要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就要转变观念,学会放手,言传身教,多给孩子独立锻炼的机会,也要尊重个体差异,循序渐进,才能帮助孩子自理独立的好孩子。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
- 河南41个博士后团队将出征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 广西:依托“硕师计划”让高素质教师走向农村学校
- 数字工匠不足,育人短板怎么补?
- 闵行这个“服务圈”,已为200多青年找到心仪工作!
- 海大99周年校庆专属头像上线!
- 江西有哪些自学考试学习形式?
- 北中医房山医院:相约地坛共赴中医药文化盛会,走进文化宣传周共促中医药文化素养
- 军自考有哪些专业?
- 重要提醒!湖北省10月高等教育自考考前须知
- 新丝路幼儿园:九九重阳暖相融 孝亲敬老情意浓
- 7天搞定托福作文的技巧
-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上音“大先生”荣登 “上海市教育功臣”群像展
- 自考需要去学校上课吗?
- 助推重大项目建设廉洁高效
-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深化河湖长制守护“中华水塔” 力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 “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IAOA)基础课程培训班”首次在渝开课!
- 豆神教育窦昕老师不断加码大语文布局,推动文化传承
- 九江家有电动车的快看!11月1日起实施
- 宝馨科技:重大经营与投资决策管理制度(2023年10月)
- 新托福独立写作满分
- 获评国家级优秀!海淀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蔚然成势!
- 喜迎妇女十三大|织密防护网,“她”权益法治屏障更坚实
- 晋州市和平小学组织观看“新时代好少年”直播活动
- 金融支点“撬动”科技创新 企业如何加快自主创新?
- 宋旦汉字艺术博物馆在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开馆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