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竞争中性原则 打破民营企业拓展的制度性壁垒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08-18
手机版

  近期,上海报记者针对如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对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罗知教授进行了专访。罗知教授表示,扩大民营企业的市场规模是激发民营经济生机活力的关键,而最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深化改革、释放红利;应坚持竞争中性原则,打破民营企业拓展中的制度性壁垒;并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

  深化改革,释放红利

  7月24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鼓励企业敢闯、敢投、敢担风险,积极创造市场”。该如何充分激发民营经济生机活力,使企业“敢闯、敢投、敢担风险”?

  罗知教授认为,扩大民营企业的市场规模是激发民营经济生机活力的关键,而最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深化改革、释放红利。

  罗知教授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推行了多项重大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现在,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了提振民营企业的信心,需要在与民营企业密切相关的行业和领域深化改革,释放改革的红利,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这些改革至少可以包括城市化改革、农民工市民化改革、补齐民生短板改革、农村工业化改革、所有制改革和垄断行业改革等。

  如何培育企业家精神?

  罗知教授认为,首先是需要全社会有尊重企业家、尊重创业的沃土。加大对中央决策部署的宣传,引导基层公务人员、社会各界人士深刻认识“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从思想上廓清对民营经济的模糊认识,统一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对民营经济的认识,提振民营企业家发展信心。

  第二,企业家精神的培育还需要有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发展环境好了,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萌发、生长,自然会激励更多的人创业,激发他们的企业家精神。

  第三,关于企业家社会责任的问题,需要在企业家群体加大宣传和培训工作,让更多企业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会建立企业声誉,帮助企业获得一些由良好声誉带来的正向外部性,同时也促使企业更加规范化、法制化,减少经营风险。

  坚持竞争中性原则,打破产业壁垒

  民营企业产业拓展还存在制度性壁垒。如何打破这些壁垒?

  罗知教授表示,关键是坚持竞争中性原则。第一,政府干预需要尽可能从微观领域退出,消除制约民营经济参与更多市场领域、更大市场竞争的制度障碍。

  第二是要推动选择性、特惠性产业政策向普惠性政策转变,进一步提升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兼容性。

  第三是要做好要素市场改革,尤其是实现金融要素的优化资源配置。加快资本、土地(尤其是农村土地)、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的建设,以产权建设为保障,打破国内市场分割,实现要素的充分自由流动。

  金融支持民营企业

  “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制约着大部分民营企业的发展。如何从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入手,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罗知教授认为,在优化民营企业间接融资方面,一是要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步伐;

  二是要减少政府对经营活动的干预;

  三是加快金融领域的开放进程,引进更加多元、更加先进的金融服务平台;

  四是加强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建设,包括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中小企业融资机构等;

  五是充分发挥和金融科技的作用,尽快实现企业纳税、不动产、公积金、、水电气、、行政处罚等涉企数据对接,依法对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数据共享服务,切实解决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导致融资难问题。

  罗知教授指出,在直接融资市场方面,未来国资平台体制机制需要深化改革,向国际惯例靠拢,建立行政免责容错机制,在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上国资平台“松绑”,释放国资平台活力,才能更好地为民营企业服务。

  如何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

  罗知教授认为,一是加强民营企业产权保护。严格规范涉及民营企业的案件中财产处置的法律程序,坚决防止把经济纠纷视为犯罪案件进行处理。依法严厉打击侵害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扰乱企业正常经营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是要强化政府部门的法治意识、诚信意识和规则意识。建立健全政务和行政承诺考核制度,加大对民营企业承诺的事项履约兑现力度,对合法依规的承诺限期兑现;对因形势变化导致承诺不能按期兑现的,及时制定可行的替代方案。坚决纠正一些政府部门拖欠民营企业款项的问题。

  三是要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尤其是要加强对各级政府发布的优惠政策、补贴政策、减免税政策和土地政策等政策的公开。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提出的“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及时、准确、全面公开涉及企业利益的政府信息。对获得各类政策优惠、补贴、减免税的企业进行公示,从源头上防止腐败,增加政府公信力。

  四是聚焦民营企业办事的痛点堵点和具体需求,开展“办事难”和政府失信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健全政策跟踪落实制度,邀请中小民营企业家参与政策的催办督办、组织协调和情况反馈,对涉企政策落实情况开展第三方评估。

  五是规范监管执法体系。制定统一的行政涉企检查事项清单,规范涉企执法事项,完善涉企执法检查方式和程序,严格规范涉企执法检查行为,避免简单执法给企业正常经营带来的不良影响。

上一篇: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真的能适应“快时代”?
下一篇:最高3000元!又有高校给受灾学生发补助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