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力争用三年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20条举措都有哪些“干货”?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09-28
手机版

  

  新建学校严格按标准配置体育场地,配齐配足配强体育教师,进一步保障中小学生体育运动时间,将每年9月第3周的星期六设为社会体育场馆“青少年健身公益开放日”……近日,上海市教委印发《上海市促进中小学校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文件提出,力争用三年时间,进一步健全教学、赛事和评价体系,完善家校社协同共育机制,强化场地设施和师资队伍保障能力,增强学校体育发展活力和育人成效,让更多的学生热爱体育运动,更多的学校推动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更多的家长和社会力量支持体育教育,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稳步提升,越来越多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从校园中走出。

  《行动方案》提出六大行动,包括:场地设施升级行动、教育教学提质行动、赛事育人增效行动、家校社协同共育行动、多元评价引领行动、组织保障强化行动,共二十条具体措施。 

  “扩大”学校操场鼓励学校向社会场地“借力”

  开展体育活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场地保障是关键。上海寸土寸金,《行动方案》把提升校园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水平和保障能力放在首要位置。

  《行动方案》指出,将推动落实场地设施建设标准,新建学校严格按标准配置体育场地,“五个新城”及有条件的郊区进一步提高标准,推进“一校两运动场”建设,36班及以上规模高中原则上须配置400米环形跑道;将青少年学生作为重点人群纳入区域体育场地统筹保障范围,推动场地设施拓展升级,灵活打造“微操场”,建设校园体育运动智慧场景,推广运动休整室;鼓励社会场馆资源为学校提供支持,鼓励向学生公益开放,并将每年9月第3周的星期六设为社会体育场馆“青少年健身公益开放日”。

  黄浦区学校利用墙面开展攀岩教学。

  黄浦区地处中心城区,在“拓展”体育活动空间方面,有着自己的探索——比如实施“上天入地”“立体扩容”“一场多能”的智能体育场馆建设:如师专附小利用学校“空闲”的墙建造迷你攀岩墙、北京东路小学充分利用“白墙”,技术赋能引入VR课堂,让学生在有限空间内也能得到锻炼。另一方面,勇于“走”出去,拓展外部空间,黄浦整合区域资源,建立区域体育场地资源信息库,拓展学校体育运动场所,使学校运动会开在体育场,体育课上在体育馆:黄浦是全国游泳之乡,教育局与敬业、格致、鲁班和斜桥游泳馆签订教学协议,组织全区三年级和其他有条件的学校,为学生开展游泳课的学习和锻炼。此外,许多学校根据本校传统项目,发扬“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精神,因地制宜创建小型多样的运动项目,体现了“小场地,大作为”的理念。比如梅溪小学、董家渡第二小学等学校城市少年宫利用现有资源打造了“足球”“形体艺术”“瑜伽”“武术咏春”等课程,向学生开放。

  在闵行区,“微操场”也在积极打造中:各学校根据场地情况配置简易多用的力量训练支架、多功能墙、倒立椅等设施,灵活设置“微操场”,提高场地设施使用效率,让学生随时都能运动和锻炼。此外,闵行区还在7所学校试点休整室建设,为学生提供运动前后更衣和洗手等条件,不具备单独场地条件的,提供相应的功能空间。

  提升体育运动负荷增强学生体质

  “保障学生每天校内外运动不少于2小时。保证小学每周开设5节体育课、2节体育活动课,推进落实初中每周开设4节体育课、1节体育活动课,推动高中每周开设4节体育课。不得占用体育课、体育活动课时间。每天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行动方案》中,体育课教育教学提质增效被具体量化,并且提出要“提升体育运动负荷”,真正将体育课上到位,出成效。

  对此,《行动方案》也有一系列的实施方案:配齐配足配强体育教师是课堂提质增效的关键。对此,《行动方案》指出,将优化学校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教师指导学生训练比赛计入工作量,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带训成绩等纳入绩效奖励范围。此外,还将鼓励学校通过聘用兼职教师、设立专(兼)职教练员岗位等方式,充实体育师资队伍,丰富运动项目类型。体育部门每年将选派不少于100名专业教练员进校园带训。

  健全赛事体系全员参与营造氛围

  “每年市级比赛参赛人次不少于全市学生的10%,区级比赛参赛人次不少于区域学生的30%。扩大校级赛事参与范围,校级运动会应设置适合所有学生参加的体育项目,建立学校纪录“荣誉榜”,鼓励学生勇于超越自我,激发锻炼和参赛热情,实现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行动方案》指出,将挖掘体育赛事的育人价值,实现以赛育人,发挥赛事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养成顽强意志品质、弘扬体育精神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未来,上海将建立市-区-校分层赛事体系,市级积极争取承办国家级及以上学生体育赛事,举办各类邀请赛,丰富锦标赛、阳光体育大联赛设项,试点举办学生体质健康专项赛,各区将建立有区域特色的赛事体系。

  闵行区举办各级各类校园足球赛事。

  这个学期,闵行区就将原先在周末进行的“小闵超”赛事时间调整到每周四下午的快乐活动日,让赛事融入课堂,让普通学生也能全员参与比赛,感受氛围。此外,闵行区今年下半年还将承办19项区级体育赛事和4项市级比赛,为热爱体育的学生搭建竞技、交流的平台。

      家校社协同育人推动多元评价

  《行动方案》提出,上海将构建家校社一体化工作体系,形成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平台,合力推动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如:发布青少年体育运动“地图”、支持社会机构向学生提供公益服务、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数字画像、学校配置AED等应急救护设备。针对存在体质健康不足的学生,制定包括增加校内外锻炼时间、调整饮食习惯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专业指导等。

  上海将用好评价指挥棒,围绕态度、行为和成效,建立科学、多元的评价机制,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引导学校提升办学能力,落实教育评价改革要求,树立全面育人导向。将学生参加比赛、运动技能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定期评估课时、师资及场地情况,建立问题清单并落实整改,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对各区、学校绩效考核评价,纳入督政、督学范围;学生体质健康持续下降的区,对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负责人进行约谈等。

  《行动方案》强调,各区党委和政府要加强统筹领导,将学生体质健康提升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强化总体谋划、资源布局和投入保障。

  栏目主编:徐瑞哲

  本文作者:龚洁芸

上一篇: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开学先上一堂国防课
下一篇:育人不辍 一路芬芳 丨岳阳职院教师余芬的教育故事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