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深度融合激发教育发展新动能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09-28
手机版

  □ 本报记者 董卿

  见习记者 冯彦文

  “1984年,烟台市在烟台的东西两翼同时创办了烟台大学和烟台经济开发区。39年后的今天,烟台大学与烟台黄渤海新区携手共建八角湾校区,这是校地双方着眼未来、共谋发展的一件大事,更是谱写了校地融合发展的崭新篇章。”烟台大学党委书记张殿臣说。历经840余日夜,烟台大学八角湾校区在美丽的黄渤海新区拔地而起。9月15日上午,烟台大学开发区科教园区(八角湾校区)启用仪式暨2023级学生开学典礼在烟台大学八角湾校区体育馆举行。

  烟台大学开发区科教园区(八角湾校区)2021年5月正式开工建设,规划占地1200亩,可满足全日制在读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12000人。新校区总占地面积1200亩,其中一期用地规划占地面积610亩,建筑面积约42万平方米,可满足全日制在读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9000人。园区按照“山海方舟”的理念,形成“一轴、双核、多组团”的结构布局。“一轴”是自西向东、由山向海的校园主轴线,以主体教学设施与礼仪空间构成。“双核”是东西主轴上最关键的两大设施,西区的学术与知识核心图书馆,东区的行政服务核心办公楼。“多组”是分列于东西主轴两侧的生活、文化、体育、创新、交流等多个功能组团。今年8月,烟台大学外国语学院、海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已整体搬迁进驻八角湾校区。

  “为什么要在黄渤海新区建设八角湾校区?”烟台大学有自己的考量:作为国内唯一一所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同援建创立的高校,全国第一所由地方集资创办的综合性大学,建校之初就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高水平大学作为初心和使命。经过多年的发展,黄渤海新区的产业、资金、政策、环境等优势资源和烟台大学的人才、学科发展方向高度匹配,八角湾校区启用可进一步发挥开发区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中韩产业园、中日产业园、国际招商产业园“三区三园”的区位优势和战略优势,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融合,促进学校与开发区龙头企业联合开展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等工作,深化产学研用一体化,进一步彰显产教融合、校城融合办学特色。

  近年来,烟台大学聚焦国家和省市重大发展战略,持续深化科产教融合创新的办学特色,做好校地融合发展、校企合作共赢的大文章。学校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制订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起成立黄河流域食物资源安全与国民健康科创联盟;与绿叶制药、台海集团、新华三集团等共建烟台大学药学院、核装备与核工程学院、新华三数字创新学院,构建了“导师校企双聘、学生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了“科产教”的实质性融合;聚焦关键理论和技术难题,强化有组织的科研,强化学科交叉渗透、技术汇聚融合,联合行业企业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平台,全力打造高水平人才创新团队,与绿叶制药共同打造医药创新“策源地”,陆续突破新型高端制剂的技术壁垒,研发的国家1类创新药若欣林、创新微球制剂瑞欣妥等新药实现了我国在中枢神经系统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也是烟台大学全面深化科产教融合、构建协同创新与育人共同体的有益探索。

  记者了解到,烟台大学八角湾校区启用后,将以主校区为依托,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的实践教学、人才集聚和科研创新转化平台,围绕开发区高端化工、生物科技、现代海洋、高端装备等产业,布局化学化工、生物食品、海洋科学等学科专业群,强化学科与城市发展需求的契合度,加强校地合作,推动学科产业深度对接,创新校地人才共引共享机制,力促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上一篇:北京“创业启航”支持三类创业培训 严查培训机构骗补贴行为
下一篇: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济宁:试行“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