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茶中来 向世界走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保护与传承之路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09-28
手机版

  蜿蜒于青翠山峦之中,景迈山古茶林,在雨热丰富,山势起伏,森林广布的中国西南边陲寂静生长,在世居民族的代代相守间,传承绵延。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平均海拔1400米左右,气候和土壤条件十分适合普洱茶生长。公元10世纪以来,布朗族先民发现和认识野生茶树,利用森林生态系统,与傣族等世居民族一起,探索出“林下茶”种植技术,历经千年的保护与发展,形成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独特文化景观,是保存完整、内涵丰富的人工栽培古茶林典型代表,是我国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也是人与自然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景迈古茶林 摄影:谭春

  景迈山古茶林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区面积7167.89公顷,拥有5片古茶林,9个布朗族、傣族村寨以及3片分隔防护林,缓冲区面积11927.85公顷,居住着布朗族、傣族等少数民族,南门河与南朗河将其三面环绕,使景迈山成为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9月17日,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举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申报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项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世界遗产数量增至57项。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表示,“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是国家文物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重要指示、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又一重要成果。中国将在加强规划、应对气候变化、鼓励村民参与、规范旅游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确保“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突出普遍价值永续传承,并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承担更多责任,为推动各国文明交流互鉴、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人在草木间 展现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

  游走在景迈山,可见山势舒缓磅礴,茶林内古树森天,茶鸟穿梭林间,古村寨在绿荫掩映中露出鳞次栉比的干栏式建筑瓦顶和金色佛塔塔尖,深灰、熟褐色的建筑外观沉着大气,与森林的浓绿相得益彰。山底,南朗河与南门河绕青山跌宕奔流而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

  普洱景迈山所在的中国西南地区是学界普遍认为的山茶属的分布中心和起源中心。景迈山现有5片完整古茶林,主要分布于海拔1140-1600米之间,面积共计约1180公顷,被称为千年万亩古茶林。

  芒景上下寨-芒洪古茶林

  在景迈村芒埂村民仙贡的带领下,记者穿梭于芒景上下寨-芒洪古茶林间,古茶林巧妙地由乔木层-灌木层(茶树主要分布层)-草本植物层构成。

  循着仙贡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古茶林上层主要生长莱英、木荷、多依、红椿、榕树等高大乔木,中层则以古茶树为优势树种,同时分布有樟科、杜鹃花科等植物,下层是药材、野生蔬菜等草本植物。景观上远看是一片十分茂密的亚热带常阔叶林,进入林内则可见上层为参差不齐的高大乔木,下层为疏密不均的茶树。

  而茶林中多栽植桂树、多依、樟树也有其讲究,“这些树木特有的香味不仅利于防治病虫害,还会传递给茶叶,使茶叶具有天然的香气,体现出智慧的养护技术。”仙贡笑着说。

  古茶嫩芽 摄影:谭春

  千余年来,景迈山先民根据茶树的生长习性,模拟和利用森林生态环境,在天然林中砍去部分乔灌木而保留一定的遮阴乔木,然后栽种茶树,养护茶园,形成了“林间开垦,林下种植”土地利用方式。

  “‘林间开垦,林下种植’土地利用的传统智慧,以及世居民族遵循野生茶树生理特性和生长规律栽培茶树的漫长历程中领悟积累的生态智慧,体现景迈山古茶林世界遗产价值。”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陈耀华介绍。

  为了有效防止大风、霜冻和病虫害传播等自然灾害,景迈山的先民们选择在森林间有限度地片状开发古茶林。他们一方面围绕村落控制茶园开垦面积,另一方面在开垦的古茶林外围保留森林防护线。

  “禁止砍伐的森林带,宽约40米,围绕在茶林周围,布朗族称之为‘背’。茶林和茶林之间也会保留一定面积的森林作为分隔防护林。”陈耀华告诉记者,如今,这些分隔防护林大部分得以保留。

  记者发现,当村民介绍古茶林时,几乎都会强调,古茶林自形成至今,不施肥料,不洒农药。古茶林为什么形成如此健康的生态系统?

  “古茶林主要靠自然落叶和草本植物层提供营养,以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来防治病虫害。”陈耀华告诉记者,景迈山古茶林依托自然森林,茶树长期与多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共生,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了光、热、水、汽等要素最佳配置的生态系统,是全球古老而独特的农耕文明的杰出代表,在当今世界规模化台地茶种植园主导的背景中十分独特,显示出了对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生态伦理和智慧。

  传承千年智慧 诠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山峦起伏中,翁基布朗古村寨静静地伫立在山腰中,在翁基抬起头就可以看到东北部高大的神山哎冷山。“布朗族村寨一般呈现群落式布局,几个村寨背依哎冷山兴建,村寨的入口朝向神山的方向,以表达对神山的尊敬。”陈耀华在翁基观景台向记者介绍。

  翁基村

  景迈山世居傣、佤、布朗、哈尼、拉祜等民族,他们与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景迈山的自然条件、宗教信仰以及长期以来摸索出来的经验使得当地居民在不同海拔高度采用了最适宜的土地利用方式,遗产区由高到低总体呈现出神山、水源林―森林、茶林、古村寨、旱地、水田、河流的垂直利用模式。”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局长张丕生介绍,这种独特的土地平面利用方式,不仅使景迈山呈现出“森林-茶林-村落”平面功能景观,而且塑造了林-茶-人三位一体的空间关系和生态关系。森林得以利用,茶园得以保护,村寨得以发展,充分显示了景迈山居民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生态智慧,是原始森林农业土地利用的范例。

  “为了有效处理和森林、茶林的关系,合理利用珍贵的土地资源,景迈山住民探索形成了自然和文化融合的村镇建设技术。”张丕生解释说,布朗族、傣族先民根据景迈山地形、水源分布和朝向等自然条件确定神山,并禁止砍伐山顶的森林。在确定神山后围绕神山选择西坡或北坡建设村寨,而将朝向较好的东坡、南坡留作耕地。

  记者了解到,由于景迈山云海一般在海拔1000-1200米,各村寨都建在海拔1200米以上,而寨心是整个村寨建设的核心,村寨围绕寨心集中紧凑布局,一方面保证所有村民都可以受到寨神的庇佑,同时提高建设用地效率。村寨外围设有寨门,这样从布局上就控制了村寨规模,提高了山地村落土地利用集约性。

  傣族、布朗族民居均采用传统干栏式建筑,“这种建筑既适应当地潮湿气候,满足生活所需,也能满足茶叶晾晒、加工等生产功能。”陈耀华告诉记者,布朗族屋脊饰以茶叶符号,傣族屋脊则饰以牛角符号,标志着部落对茶叶、动物的图腾崇拜。

  陈耀华认为,景迈山世居民族的村落选址、布局和民居形式,都做到了对自然环境巧妙的适应和利用,体现出世居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摸索出的人居环境营建的科学性,以及与茶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共融。

  “景迈山因地制宜的土地利用技术和村镇建设技术等传统知识体系一直得以延续,其核心价值是基于自然资源有限性认识基础上对自然的合理和可持续利用。”陈耀华说,这些知识体系不仅完好保存了古茶林、古村寨和分隔防护林等遗产要素,而且造就了“村寨围在茶林中,茶林隐在森林中”的空间格局和整体景观,以及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有机融合,人与自然、人与人的高度和谐。古茶林不仅是他们的生产场所,也是他们的生活家园,更是整个景迈山的生态宝库。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也是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生动缩影。它连绵千年、延续不断,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它高超的土地利用方式、不断改进的种茶技艺,具有突出的创造性;古茶林中芒洪八角塔等景观,兼融中原与西南建筑风格,展现了中华文化对云南边疆的辐射和影响,具有突出的统一性;景迈山上布朗、傣、拉祜、汉等各民族友好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突出的包容性;这里所产的茶叶通过茶马古道走出国门,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合作共赢,具有突出的和平性。

  欢乐景迈山 摄影:谭春

  在2022年9月的现场考察评估中,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充分肯定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展现出的自然和谐、生态和谐、宗教和谐、民族和谐、社区和谐,认为这对当代世界具有重要启示和示范作用。

  人茶共荣 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为何维持千年仍生机盎然?

  “古茶林能够延续一千多年传承至今,一方面是其独特的‘林间开垦、林下种植’方式,另一方面也与当地独特的民族文化有关系,他们把带领部落来到景迈山并开始种茶的首领帕哎冷尊奉为茶祖,每年要祭拜茶祖,并牢记茶祖遗训,‘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茶林’。”澜沧县博物馆副研究员熊登奎告诉记者,“布朗族的茶魂树,傣族的茶神树,代表茶祖守护着茶林。茶,不仅是作物,更是他们的文化和精神。”

  林中茶园 摄影:陈强

  陈耀华进一步解释说,独特的茶祖信仰、以“和”为核心的当地茶文化、保护生态的村规民约,以及互敬互爱的风俗习惯,缔结了人与茶、人与自然的精神联系,保证了古茶林文化景观延续千年并依然充满活力。

  2010年,针对世界遗产领域茶主题“空白”,国家文物局首倡景迈山古茶林申遗,并于2012年将其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3年,国家文物局报请国务院将“景迈山古茶园”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支持和指导云南省、普洱市系统提升遗产保护、管理、展示水平。2021年1月,国务院批准“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作为我国2022年世界遗产申报项目,国家文物局指导云南省、普洱市,编制提交申遗文本,克服新冠疫情影响,采取超常规、闭环方式,顺利通过国际组织现场技术评估,最终确保申遗成功。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历时13年,这一历程是中国文物工作者锚定目标、致力于向世界全面展示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和中华民族精神追求的过程,是中国文物工作者笃行不怠、推动国际文化遗产领域新理念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目前的考古发现显示,中国古人栽培茶树的历史可追溯至6000多年前,随后茶的种植、饮用和茶文化从我国相继传到邻国,并逐步走向世界。

  而申遗,离不开当地居民的理解与支持。

  当记者问仙贡,如何看待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时,她脱口而出,“肯定是好的,申遗成功,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古茶林。”

  多年来,为顺利推进申遗工作,更好守护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国家文物局、云南省开展了大量工作。

  茶林、古村寨、茶产业和茶文化是“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重要价值载体。国家文物局始终坚持文化景观整体保护原则,支持和指导云南省、普洱市,一方面建立古茶林监测体系,指导村民完善古茶林保护村规民约,确保古茶林安全;另一方面加强古村寨风貌管控,实施文物保护修缮、展示体系建设、基础设施提升、建筑有机更新、环境风貌整治。

  据了解,为实现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颁布了《普洱市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保护条例》等3部专项法规、7部规章制度,为申遗保护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完成对现行177项相关法律法规的收集整理工作,编制景迈山村庄规划,为景观范围内15个自然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依据。

  景迈山遗产监测中心

  在遗产监测中心,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邹怡倩说,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建立了监测预警体系,截至目前已经安装152套监测设备,监测覆盖9个古村寨、古茶园重要位置、重点路段等,通过线上智能监测与线下人工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对风险因素实施监测预警,做到及时预防、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同时,建立了集镇区、行政村、自然村3级阐释展示系统,设置近200块保护牌和说明标识牌,对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情况和价值进行阐释宣传。

  糯干老寨作为景迈山列入遗产要素的9个古村寨之一,是唯一分布在山间小盆地,传统古建最为集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传统傣族村寨,也是向心式布局最为集中的寨子。“虽说糯干完好保留了传统傣族村寨特色,但这里的村寨环境、传统民居和生活其中的人,不是一成不变的。房子不仅是房子,更是生活的地方。”景迈村村委会主任岩赛乱解释说,由于气候潮湿,干栏式建筑一般在30年左右就需要更新置换。在修缮之前,寨内的干栏式传统建筑往往存在梁柱倾斜、木构件糟朽、瓦件酥裂残破等问题和安全隐患。

  让岩赛乱欣喜的是,2015年国家文物局下拨了糯干古村寨保护资金,用于传统民居保护利用、消防工程、环境整治工程。如今的糯干老寨,文物建筑得到有效保护,生活其中的村民乐业安居。

  糯干老寨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余剑明介绍,2015年以来,在遗产区9个古村寨开展了文物建筑修缮、基础设施改造提升、一般建筑整治、景观绿化、道路治理、展示利用等分项工程,有效保护了传统村落的空间肌理和整体风貌。编制实施《景迈山建设活动导则》,对景观范围内村民和村集体的日常建设活动进行管理,保证了建设活动规范有序。在传统村落保护过程中,充分考虑居民生活改善的需要,在保护传统民居建筑特征和风貌的前提下,对传统民居建筑进行适应性改造和性能提升,为村民带来更多便利,得到村民的充分认可。

  为最大限度减少人类活动对古茶山的干扰,张丕生介绍,以古茶林为核心,山顶严格保护水源,山中限定区域集中建设村寨,山脚发展生产,实施翁基、糯干、芒景等14个古村落整体资源和环境保护利用工程,人茶林和谐的空间生态关系更加巩固。

  “在申遗工作中,我们还充分发挥社区居民主体作用。”张丕生说,通过制定管理规划、村庄规划,出台建房导则和茶树管理规范,并在村规民约中进一步细化管理,形成了社区参与的良好反馈与治理机制,形成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社区共治机制,并形成“政府、社区、宗教、老人”协力共管机制,山上村民自觉遵循村规民约、长者带头参与治理村庄公共事务、宗教对茶文化信仰的传续,对古茶林保护传承和传统村落社会治理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多年的有效保护管理,目前遗产区内的5片古茶林、9个古村寨格局保存完整、3片分隔防护林生态系统稳定,遗产价值载体保存完成,古村寨景观风貌保存良好,古村寨和民居建筑有机演进的进程真实、完整。

  茶林航拍图 摄影:贾翔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符合世界遗产标准ⅲ和标准v,反映了传统茶祖信仰基础之上,政府管理与基层自治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古茶林保护管理体系。这一体系充分尊重了当地气候条件、地形特征和动植物种群,实现了对文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展现了山地环境下布朗族、傣族等世居民族人民对自然资源互补性利用的独创传统,而遗产构成要素中的村寨与传统民居建筑在选址、格局和建筑风格方面,也体现了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利用。

  一切从茶中来 文物助力乡村振兴

  一切从茶中来。

  景迈山世居民族在漫长的历史生活中与茶相伴,以茶为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包括种茶、制茶等生产文化,食茶用茶、民族习俗、民居建筑等生活文化,品茶咏茶、民间艺术、宗教信仰、民族精神等精神文化。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申遗保护中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通过民居保护、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使景迈山各民族的生活质量、生活环境、文明程度得到显著提升,保护景迈山茶业原始业态得到有效保护,实现了景迈山古茶林申遗保护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惠及广大百姓。

  玉洪是翁基村村民,她高兴地告诉记者,“我们一家共有三口人,家里有40多亩茶地,主要在家里制茶,每年大概的收入是在10多万元左右。”

  采茶 摄影:苏锟

  陈耀华介绍,景迈山茶文化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景迈、芒景两个村寨90%劳动力从事与茶产业相关的工作,诸如种植、茶园的维护、茶的制作、加工、储藏及贸易等各个方面,茶叶收入占村民总收入的90%以上,遗产地居民收入远远超过所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带动了遗产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促进了古茶林的保护。

  保护与发展良性循环、相得益彰,使得这一古老的遗产,经久而不息、历久而弥香。如今,因茶而生的物质、精神文明依旧饱满鲜活,为世界提供了一份真实完整的茶文化遗产,彰显了景迈山古茶林强大的生命力。

  制茶

  在景迈山采访多日,回想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和谐。在糯干老寨,发现很多人家都在一楼设有专门的茶室,并在桌上摆有食物水果等。“几乎每家都有茶室,这里的百姓淳朴善良,喝茶是不要钱的,不管认识不认识,都可以走进去喝茶,不管买不买茶,老百姓都会很热情地接待。”岩赛乱介绍说。

  在翁基小广场,发现很多小店铺比邻而立,但却无人看守,熊登奎解释说,“老百姓只是在旁边标注上价钱,贴一张收费二维码就放心做他们的农活去了。他们相信,人与人的关系亦如茶一般,简单、干净,彼此需要的是一份用心、懂得和信任。”

  如今的景迈山,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乡生活创业,1994年出生的芒景村村民岩砍,从中央民族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创业。

  问到为何选择回来,岩砍告诉记者,“我想起小时候,当时都是泥路,没有电,当时的梦想就是好好学习,走出这座大山。后来,我成功地走出大山,去到首都北京。一开始几年还不错,可是到了后面,总觉得生命里缺点什么,很难看到生命的意义,于是我选择回到了家乡。”

  景迈山云海 摄影:胡里城

  翁洼观景台是岩砍最喜欢的地方,“每每站在这里,我都会无比感动,从这里望去犹如一幅壮丽的山水画。每一秒都在不停地变化着,早上这里云雾缭绕,中午这里山清水秀,傍晚这里彩云满天。如果要说哪里离天堂最近,那么就是这里了。”

  回到了家乡,仿佛充满了能量,岩砍说,“现在我与朋友一起以一种全新的角度开启景迈山探索之旅,致力于景迈山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非常有意义。”

  申遗成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

  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世界文化遗产司)司长邓超表示,国家文物局将继续指导云南省、普洱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致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贺信精神,“本着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精神,认真履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不断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打造“活态”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案例”,向世界讲好茶文化遗产的“中国故事”,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持续贡献“中国力量”。

  2022年9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马龙·马丁从普洱带回一粒古茶种子,今年他短信告诉同行的中国人员,“带回的种子发芽了!”

  人在草木间,白驹忽过隙。传承千年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改变的是走出大山,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而不变的是,人茶共荣的文化景观仍将生生不息,传承千年。

  (文中图片除标注外,均由李瑞拍摄)

  资料来源:国家文物局

  举报/反馈

上一篇:弗罗西诺内美术学院好申请么?
下一篇:川赢位来丨四川省就业困难人员如何申请认定?攻略来了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