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学校总捣乱有可能是存在心理障碍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10-17
手机版

  来源:燕赵晚报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昨日,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举办了义诊及咨询活动,临床心理科举办了全天线上科普讲座。在活动现场记者注意到,如何守护孩子心理健康成为了世界精神卫生日里不少人关注的焦点。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举办世界精神卫生日义诊活动。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孩子总是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平时很少说话、注意力难以集中,在学校上课故意捣乱影响老师和同学、无法控制及表达自己的情绪、经常打人骂人……遇到类似的现象,家长或许都以为只是孩子顽皮,但事实上这可能是孩子存在心理障碍的表现。“面对孩子上述行为,家长应该重视起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并通过专业咨询来帮助孩子。”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临床心理科心理治疗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昕雨说。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12—16岁是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障碍的高危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十分敏感,自尊心、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一些控制型父母总觉得这个时期的孩子年龄还小,喜欢替孩子做决定,他们会不断否定孩子的想法和意愿打击他们的自信心。“这些行为都很容易让孩子产生极端心理,‘望子成龙’固然没错,可给予良好教育的同时,家长也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李昕雨解释说。

  那么该如何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呢?对此,李昕雨说,孩子出现这些症状就要警惕了:1、经常情绪低落,不愿出门,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情绪不稳定;2、精力不济或常有疲劳感;3、自习或写作业时走神,精力难以集中,学习成绩下降;4、睡眠质量差,入睡困难或者早醒、易醒,睡不安稳;5、过分沉迷电子产品,甚至到了通宵达旦的程度;6、提起上学就会出现身体不适,医院各项体检又没有发现明显问题;7、经常表达负面情绪,向家人和朋友透露厌世倾向;8、出现破坏物品和伤害小动物的行为。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举办了义诊及咨询活动。

  父母该如何守护孩子的心理健康

  一点小感冒都会担心得半夜睡不着的家长们,却会常常忽视孩子的心理状况。面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有些家长不但没有提高重视,甚至会视孩子为矫情。其实想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家长就要多跟孩子交流,只有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的引导才有可能顺利实现。

  1.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孩子的问题,也是家庭问题的反映。家长要学会自省,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态度和要求是否妥当;夫妻关系是否和谐,是不是整日争吵。家长要和孩子共同成长,夫妻关系存在问题也要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2.多与孩子交流、沟通:每天预留15分钟时间,与孩子进行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尊重他们的想法,接纳他们的情绪。孩子无法处理的情绪,家长要正确引导,帮助他们宣泄负面情绪,并给予鼓励。

  3.关注孩子心理问题:比如,孩子出现不爱说话、莫名哭泣或发脾气、不合群,甚至自伤行为,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4.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抑郁症低龄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孩子身体发育快,激素水平变化大,导致身心失衡,所以维持身心平衡至关重要。家长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多让他们参加体育锻炼,远离电子产品,增加户外活动时间等。

  临床心理科举办了线上科普讲座。

  自闭症需进行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

  有这么一群孩子,无法独立生活,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被称为是“来自星星的孩子”。其实这群孩子患上的是自闭症,又叫孤独症,全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类疾病,种类非常多,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需进行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

  女孩小静(化名)长得十分水灵可爱,父母亲戚都非常喜欢她。可是小静三岁半了也不会叫爸爸妈妈,平时父母对她进行早教小静也不愿意听。“孩子三岁半了,最多只能说10种最常见的水果和动物,并且90%情况下都是仿说,几乎没有主动说过话。”妈妈说,虽然女儿能跑能跳,身体也很健康,但和父母、同伴的互动性很差。想要什么东西就直接过去拿,不然就在抽屉里到处翻找,从来不会叫父母帮助自己。

  “之前孩子也上过一段时间幼儿园,但是她不会和别的孩子交朋友,需要老师帮忙的时候也只是看着老师不说话,同学们也都不喜欢同她玩,我们最终只能把孩子接回家了。”小静妈妈说,偶然看过一次医院宣讲后,她怀疑女儿患上了自闭症,便带着孩子来到医院检查,结果就是自闭症。

  6岁的天天(化名)近日因语言表达能力差到医院就诊。“他身体发育正常,但是2岁时还不会说完整的句子,3岁进了幼儿园也很少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天天的爸爸说:“平时到公园或上街时,儿子也从来不关注周围的孩子,见到其他孩子在一起玩耍时,也没有表现出去参与的愿望。”通过天天爸爸的描述,医生得知,天天一个人可以玩耍两三个小时,在玩耍时父母和他讲话天天都不予理睬。

  在给天天做了精神检查后,医生发现他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只能说出妈妈、爸爸和一些物品的名字,最终天天被诊断为自闭症。

  活动现场,市民向专家咨询孩子的心理问题。

  自闭症与遗传因素联系最为密切

  李昕雨说,自闭症患者有以下表现:

  1.在社交及情感相互作用方面的缺陷。比如从不正常的社交方法和无法开展正常交流,到兴趣、情绪或情感的分享减少,到无法主动开始或回应社交互动。

  2.用于社交互动的非语言交流表现有缺陷。比如从语言及非言语交流的整合能力差,到眼神对视或身体语言的异常,或对身体语言应用的理解力差,到完全缺乏面部表情和非语言交流。

  3.在发展、维持和理解社会关系上有缺陷。比如从不会根据不同社交情境而调整自我行为,到合作想象性游戏或交朋友的困难,到对同龄人无兴趣。

  4.刻板或重复的动作、物体使用或语言(比如将玩具排列成行或拍击物品,自言自语,特殊用语)。

  5.对同一性的坚持,对常规的固执,或语言/非语言行为的仪式化(比如对微小改变的极端痛苦,过渡转换困难,僵化的思维方式,打招呼的仪式化程序,每天需要行走同样路线或进食相同食物)。

  6.高度受限、固定的兴趣,在强度或注意点上不同寻常(比如对特别事物的强烈依恋或全神贯注,过度局限或执着的兴趣)。

  7.对感觉输入的高反应性或低反应性,或对环境在感觉方面有异常兴趣(比如对痛觉/温觉的明显不在意,对特定声音的不良反应,过多地嗅或触摸物品,对光线或运动物体的视觉着迷)。

  李昕雨说,罹患自闭症与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生化因素、孕产期因素等有关,其中与遗传因素联系最为密切,但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记者了解到,对于患自闭症的孩子应联合临床医学、康复治疗学、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等专业展开全方位的诊疗服务。比如,开展有认知治疗、言语治疗、运动治疗、作业治疗、家庭治疗等方面的训练,针对适龄患儿开展学龄前融合特色团体治疗。另外针对青春期和成年孤独症患者要开展针对性社交训练及认知行为矫正,帮助他们适应学校、职场,建立友谊和婚姻关系。

  文/图 燕赵晚报融媒体首席记者 李惺 记者 赵晓华

  举报/反馈

上一篇:2024年高考即将报名!随迁子女要提交哪些材料?答复来了
下一篇:陈吉勇督导检查国庆假期返程高峰道路交通安保工作看望慰问一线执勤民辅警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