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收获在此处
■遇见 “我与中国教育报”征文 庆祝中国教育报创刊40周年
作为一名校长,和哪些高人对话,如何在行中悟道,向上生成,向下沉潜?我选择在最好的专业媒体上聆听高人的见解,以拥抱广阔世界的胸怀吸收教育前沿的一切优秀成果。于是,我把目光瞄准了中国教育报。在这片天地里徜徉,极目四望,满眼是高过马头的鲜花,让人采撷不暇,芬芳满怀;满耳是叮当韵律的流泉,啁啾和谐的鸟鸣,让人如闻仙乐,如坐春风。我经常在这里补充生命的元气。
从“理论周刊”里探寻管理的内涵。《不要把校长当官做》一文,让我明白,校长自身定好位了,才能“管好事理好人”,才能在处理重大事情的时候,有足够的定力,保持头脑清醒,稳住自己阵脚。否则面临问题时手忙脚乱,分不清轻重主次、主体客体,从而无处下手、无处站脚,时间一长,整个学校肯定是一盘散沙。
从“校长周刊”里探求教育的真谛。《新任校长如何实现“软着陆”》让我明白,必须处理好两个关系:破与立,传承与创新。必须善接地气,方有底气;既要架好天线,又要接好地气。必须深入调研,广泛收集信息,条分缕析,形成自己的判断。最后由学校领导班子集体决策,形成共识,拿出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对策。
从“课程周刊”里把握教改的脉搏。我读到湖南师大附中原校长常力源说,只有课程丰富了,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发展个性,更好地提高生命质量。
在新课程改革来临之际,学校如何提供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我领悟到,就是要避免课程开发的碎片化、平面化、单一化趋向,从局部的零敲碎打转向对学校课程的整体设计。因为学校的产品是课程,抓住课程这一管理核心,就能用课程改变学校,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实施学生个性化教育。
在中国教育报上,经常阅读到一些让人心动的文字,一个经典的案例,一篇深刻的感悟,总会反复揣摩,生怕丢掉了一个字。我开始做一名摘录者。
摘抄的过程,就是与一个智者进行对话的过程,总要为某些金句和思想而折服。清新隽永,拒绝矫饰,让我烦闷而急躁的心灵,变得如清风流水般的恬淡悠闲,并以绵绵的情丝,寄之于笔端。
这些年的坚持,已经养成了习惯。厚厚十几本摘录,成为我的精神家园。于是,我也尝试着在中国教育报上留下我思考的痕迹:《优先提升教师学科“核心素养”》《用开学典礼仪式感“富养”孩子》《减负的背后是科学“加”》……
打开中国教育报,就明白了是谁在我心中遽然醒来,有一种“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的渴望与冲动。从此懂得欣赏、享受和珍惜生命中每一瞬间的美丽,每天怀着感恩的心绪来对待每一个中国教育报上的耕耘者。
(作者系深圳市盐田区外国语学校校长、党总支书记)
《中国教育报》2023年10月21日第2版
作者:谢学宁
举报/反馈
上一篇:书香大冶丨⑧大冶师范附属小学:让学生“悦”读“悦”享读
下一篇:24招生 | 黑龙江大学2024年公共管理硕士(MPA)招生简章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
- 河南41个博士后团队将出征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 广西:依托“硕师计划”让高素质教师走向农村学校
- 数字工匠不足,育人短板怎么补?
- 闵行这个“服务圈”,已为200多青年找到心仪工作!
- 海大99周年校庆专属头像上线!
- 江西有哪些自学考试学习形式?
- 北中医房山医院:相约地坛共赴中医药文化盛会,走进文化宣传周共促中医药文化素养
- 军自考有哪些专业?
- 重要提醒!湖北省10月高等教育自考考前须知
- 新丝路幼儿园:九九重阳暖相融 孝亲敬老情意浓
- 7天搞定托福作文的技巧
-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上音“大先生”荣登 “上海市教育功臣”群像展
- 自考需要去学校上课吗?
- 助推重大项目建设廉洁高效
-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深化河湖长制守护“中华水塔” 力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 “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IAOA)基础课程培训班”首次在渝开课!
- 豆神教育窦昕老师不断加码大语文布局,推动文化传承
- 九江家有电动车的快看!11月1日起实施
- 宝馨科技:重大经营与投资决策管理制度(2023年10月)
- 新托福独立写作满分
- 获评国家级优秀!海淀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蔚然成势!
- 喜迎妇女十三大|织密防护网,“她”权益法治屏障更坚实
- 晋州市和平小学组织观看“新时代好少年”直播活动
- 金融支点“撬动”科技创新 企业如何加快自主创新?
- 宋旦汉字艺术博物馆在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开馆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