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评论|高校开设“缝缝补补小课堂”,古老的生活技能被赋予了新意涵
□蒋璟璟近日,河南信阳市一所高校宿管阿姨的“缝缝补补小课堂”开课,宿管阿姨手把手教学生“针线活”。一位学生称阿姨教得很耐心,以后生活中遇到需要缝补的事情自己就能完成。高校开设的“缝缝补补小课堂”,同样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实名羡慕。(澎湃新闻)“缝缝补补”作为一项生活技能,在新世代群体中,的确呈现出萎缩之势。这一趋势,既是长期的,并且也是在加速的。传统意义上,此类实用技的沿袭,主要以代际传承的方式进行,比如说母亲教给女儿手工等等。然而,置于现代社会的语境下,异地求学、工作成为常态,加之女性的社会角色更多朝职场倾斜。以往那种主打心灵手巧的,被视作过日子标配的“针线活”手艺,客观失去了“家传”的土壤。置于这种语境下,高校开设“缝缝补补小课堂”,也算是一种补位。高校开设“缝缝补补小课堂”,其实并不能简单理解为教学生做针线活,而更应该纳入“劳动教育”的大框架理解,其旨在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和自理能力。事实上,提供此类课程的高校不在少数,具体的实施方式则各不相同,有些是以“社团”为载体,主要由学生自发组织,学校提供资源支持;还有一些,则是通过开公选课的形式,以统一授课、学分激励,来鼓励学生报课学习。从实际反馈来看,这一类“缝缝补补小课堂”人气颇高。从需求端审视,大学生们对“缝缝补补小课堂”的热捧,或许并非全然出于学会一门生活技能的获得感,而更多还是对“解压文化”“治愈文化”潮流的契合呼应。一针一线的穿梭,缝缝补补无关破衣烂衫,而关乎内心的放空、情绪的置换。在旧物改造、DIY手作、玩偶置装大行其道的今天,看似古老的缝缝补补,机缘巧合地,被赋予了某种先锋、时尚的意涵。而社交媒介所激发的分享欲,更是激发了年轻群体重拾“旧手艺”的兴趣。当大量廉价的快消品深度形塑了我们的消费文化,“坏了就扔”“修不如换”俨然成了某种下意识的群体动作。当下而言,一些大学生学习“针线活”尽管初心并不是为了缝缝补补,但毕竟是技多不压身,在今后的生活中,如果真遇到需要缝补的场景,或许真就可以技痒难耐、上手一试呢。自己缝补的过程与成果,别有一番意趣。这无关物质,而更像是一场精神的修炼。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
- 河南41个博士后团队将出征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 广西:依托“硕师计划”让高素质教师走向农村学校
- 数字工匠不足,育人短板怎么补?
- 闵行这个“服务圈”,已为200多青年找到心仪工作!
- 海大99周年校庆专属头像上线!
- 江西有哪些自学考试学习形式?
- 北中医房山医院:相约地坛共赴中医药文化盛会,走进文化宣传周共促中医药文化素养
- 军自考有哪些专业?
- 重要提醒!湖北省10月高等教育自考考前须知
- 新丝路幼儿园:九九重阳暖相融 孝亲敬老情意浓
- 7天搞定托福作文的技巧
-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上音“大先生”荣登 “上海市教育功臣”群像展
- 自考需要去学校上课吗?
- 助推重大项目建设廉洁高效
-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深化河湖长制守护“中华水塔” 力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 “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IAOA)基础课程培训班”首次在渝开课!
- 豆神教育窦昕老师不断加码大语文布局,推动文化传承
- 九江家有电动车的快看!11月1日起实施
- 宝馨科技:重大经营与投资决策管理制度(2023年10月)
- 新托福独立写作满分
- 获评国家级优秀!海淀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蔚然成势!
- 喜迎妇女十三大|织密防护网,“她”权益法治屏障更坚实
- 晋州市和平小学组织观看“新时代好少年”直播活动
- 金融支点“撬动”科技创新 企业如何加快自主创新?
- 宋旦汉字艺术博物馆在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开馆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