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评论|高校开设“缝缝补补小课堂”,古老的生活技能被赋予了新意涵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11-06
手机版

  □蒋璟璟近日,河南信阳市一所高校宿管阿姨的“缝缝补补小课堂”开课,宿管阿姨手把手教学生“针线活”。一位学生称阿姨教得很耐心,以后生活中遇到需要缝补的事情自己就能完成。高校开设的“缝缝补补小课堂”,同样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实名羡慕。(澎湃新闻)“缝缝补补”作为一项生活技能,在新世代群体中,的确呈现出萎缩之势。这一趋势,既是长期的,并且也是在加速的。传统意义上,此类实用技的沿袭,主要以代际传承的方式进行,比如说母亲教给女儿手工等等。然而,置于现代社会的语境下,异地求学、工作成为常态,加之女性的社会角色更多朝职场倾斜。以往那种主打心灵手巧的,被视作过日子标配的“针线活”手艺,客观失去了“家传”的土壤。置于这种语境下,高校开设“缝缝补补小课堂”,也算是一种补位。高校开设“缝缝补补小课堂”,其实并不能简单理解为教学生做针线活,而更应该纳入“劳动教育”的大框架理解,其旨在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和自理能力。事实上,提供此类课程的高校不在少数,具体的实施方式则各不相同,有些是以“社团”为载体,主要由学生自发组织,学校提供资源支持;还有一些,则是通过开公选课的形式,以统一授课、学分激励,来鼓励学生报课学习。从实际反馈来看,这一类“缝缝补补小课堂”人气颇高。从需求端审视,大学生们对“缝缝补补小课堂”的热捧,或许并非全然出于学会一门生活技能的获得感,而更多还是对“解压文化”“治愈文化”潮流的契合呼应。一针一线的穿梭,缝缝补补无关破衣烂衫,而关乎内心的放空、情绪的置换。在旧物改造、DIY手作、玩偶置装大行其道的今天,看似古老的缝缝补补,机缘巧合地,被赋予了某种先锋、时尚的意涵。而社交媒介所激发的分享欲,更是激发了年轻群体重拾“旧手艺”的兴趣。当大量廉价的快消品深度形塑了我们的消费文化,“坏了就扔”“修不如换”俨然成了某种下意识的群体动作。当下而言,一些大学生学习“针线活”尽管初心并不是为了缝缝补补,但毕竟是技多不压身,在今后的生活中,如果真遇到需要缝补的场景,或许真就可以技痒难耐、上手一试呢。自己缝补的过程与成果,别有一番意趣。这无关物质,而更像是一场精神的修炼。举报/反馈

上一篇:3年累计拨付2130万元!北京经开区打造博士后人才“蓄水池”
下一篇:三穗:多彩体育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