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纵论中医药传承创新之路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11-06
手机版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21日讯 作为“2023武汉市中医药文化宣传周·中医药惠民惠老活动”重要特色活动之一,10月20日下午,“武汉都市圈中医药成果研究转化论坛”在长江日报演播中心举行,来自同济医院、武汉市中医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药灸分会等医疗机构、高校与学会的专家齐聚一堂,共论中医技术在现代医疗临床实践中的传承创新,以及中医药成果的保护开发和运用。武汉都市圈中医药成果转化研究论坛由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湖北省医院协会指导,长江日报社、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药灸分会、湖北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湖北中医药大学亚健康研究所主办,长江健康传播研究院承办。论坛旨在搭建集政策解读、学术交流、产业对接、合作发展于一体的多元化平台,为中医药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等提供一个交流思想、分享经验、探讨合作的阵地,进一步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武汉都市圈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与发展。论坛现场。记者王春岚 摄发挥医疗机构“孵化器”作用“从临床经验方到医疗机构制剂,再到中药新药,是中药研发一个非常好的途径。”论坛上,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熊微分享同济医院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医院制剂研发实践。熊微。记者余晟多 摄该院呼吸内科专家团队偶然发现,使用中药经典方剂防己黄芪汤后,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的病变竟神奇消失。药师协助临床教授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开发出新药芪防肺纤颗粒,已通过湖北药监局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备案,获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当前,古代经典名方的时代价值正在不断被挖掘,要发挥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传承创新发展的‘孵化器’作用,鼓励医疗机构制剂向中药新药转化。”熊微认为,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希望芪防肺纤颗粒的案例能给医院中药新药的研发探索出更好路径。中医药探索“标准化管理”武汉市中医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张义生。记者余晟多 摄武汉市中医医院“汉派彭银亭中药炮制技艺”于2021年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论坛上,全国第一批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市中医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张义生介绍,他及团队在传承及推广非遗技艺基础上,创新开发出汉派冬病夏治黑膏药,还推出汉派膏方标准化管理模式,通过制定24道膏方制作工艺流程,达到行为有标准、操作有记录、过程有监控、差错可追溯,并多次受邀到全国膏方大会上交流。丁舟。对于“中医药标准化管理”课题,武汉雨之堂中医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舟也讲述了武汉雨之堂中医门诊部的探索经验:中医专家开膏方、丸剂时,难以直观预估服药量及时间,为提高标准化水平,经过与膏方专家及制剂中心制膏师反复商议确定,在小程序及内部系统中加入智能化系统,专家可一目了然地通过系统内提示,比较准确地预估出患者的服用时间,为医患双方提供了便捷。这些新观点值得关注在论坛上,专家们也纷纷就中医药在现代医疗临床实践中的传承创新,提出自己的见解与呼吁。刘国庆。记者余晟多 摄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药灸分会会长刘国庆分享了《药灸的传承与发展》。他提出,目前针刺疗法应用广泛,“但见针治病,也闻艾绒香”,今后应积极推进药灸的研究发展与创新,为群众健康提供更多选择。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院长彭锐。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院长彭锐分享了《“同源点疗法”在筋伤疼痛类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他认为,刺激中枢同源点和外周同源点调养脏腑元气,疏通病变经络,可实现养元通络治疗目的。高坤舞。记者余晟多 摄武汉德年堂中医门诊部主任高坤舞分享了德年堂在中医药糖尿病健康管理领域的创新实践和成果,通过糖尿病科普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中医诊疗与血糖指标检测结合等综合手段,为群众提供更优化的糖尿病健康管理。黄泽峰主任分享“国医膏方传承发展与成果转化”。武汉弘医堂中医医院黄泽峰主任以《国医膏方传承发展与成果转化》为题,分享了弘医堂在国医膏方精准治疗脾胃病领域的创新实践和成果。武汉诚顺和中医馆朱长江主任。武汉诚顺和中医馆朱长江主任以《诚顺和中医特色外治疗法》为题,向与会者分享了针法、灸法、罐法、药浴、推拿、鼻嗅、贴敷、熨类等多种形式的中医外治疗法探索。(长江日报记者王春岚 江梦晴 张越 胡建清)【编辑:余丽娜】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举报/反馈

上一篇:乌达区:夯实教学基本功 以赛促教共成长
下一篇:成人高考专升本报什么好?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