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少儿编程:学编程有何用?下一个奥数级别市场?
少儿编程:下一个奥数?
在国内一线城市那些眼睛始终瞄准国外的高知中产家长圈里,“编程要从娃娃抓起”已经成为一句深入人心的话。家长唯恐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升学利好的诱惑,直接催生出一个百亿元级别的产业。从长远来看,编程恐怕难免像奥数那样,成为中国亿万家长的“刚需”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符遥
陈斌第一次接触编程是1996年。那年他14岁,在父母工作的学校里第一次试用了电脑。当时,那个福建小县城里没有一本像样的编程书,完全是出于好奇和兴趣,他开始一边查字典翻译编程软件的英文使用手册,一边自学,用一个暑假学完了BASIC语言。一年后,在他的苦苦央求下,父亲花半年的工资买下了一台“586”电脑,他由此开启了自己的“程序员生涯”。
如今,陈斌10岁的儿子已经学习编程一年多了,使用的是陈斌自己编写的教材——2016年,已经从微软、思科离职创业的他,从新闻上了解到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起的旨在呼吁全美小学生学习编程的“编程一小时”行动。联想到自己小时候的经历,他创办了一家专门针对青少儿的编程教育机构,主打线上一对一教学。两年来,他辅导了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学员,最小的只有6岁多,甚至还有2岁孩子的家长也跑来咨询:“可不可以教教我的孩子?”
近两年,随着消费升级和国家政策的推动,编程这个曾经看上去和孩子毫无关系的技能似乎在一夜之间成为了教育市场上的热门话题。当电脑、手机、iPad早已成为“触屏一代”的标配,望子成龙的父母们已经不再满足于让孩子学奥数、学英语,越来越多像陈斌这样的创业者也加入了进来,少儿编程似乎进入了爆发的前夜。
“人人都应该学习一门计算机语言,因为它将教会你如何思考。”史蒂夫·乔布斯曾这样描述学习计算机的重要性。放眼全球,“编程从娃娃抓起”早已成为了诸多欧美国家的共识,相比之下,中国才刚刚起步。而另一方面,从小学编程就能培养出下一个扎克伯格吗?少儿编程教育究竟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必然趋势,还是被家长们的焦虑制造出来的生意?站在风口上,人们一边思考着答案,一边展望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爆红的风口
对于不少80后来说,对编程最初的记忆大多与一只小海龟有关。在那个还需要穿鞋套进机房的90年代,在学校的计算机课上,孩子们会在老师的指导下半懂不懂地敲下一行行代码——通过简单的指令,小海龟可以向各个方向来回行走,创造出各式各样的几何图形。
“小海龟绘图”所使用的编程语言名为 LOGO,是南非计算机科学家西摩尔·派普特于 1967 年在 LISP 语言的基础上发明的。这是世界上第一款针对儿童教学使用的编程语言,比 C语言的诞生还要更早一些。在国内最流行的90年代,“小海龟绘图”是计算机课本上一个重要的章节,也是很多80后编程的启蒙。
但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当奥数、英语、钢琴、美术依次挤满了孩子们的课余时间,并非升学必修课的编程作为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渐渐被大多数人遗忘了。
直到2014年前后,受到国外STEM教育(即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门学科的英文首字母缩写)的影响,国内也掀起了儿童创客教育的热潮,编程开始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少年创学院CEO张路还记得,起初他们只是在开设的科技创客课程中包含了一部分编程的知识,但后来很快就开设了专门的编程班:一类孩子喜欢动手,会对机器人编程非常有兴趣;另一类孩子比较安静、喜欢琢磨,则从Scratch语言起步学习图形化编程。
教育从来不缺市场,国家政策的助推让更多人意识到了编程的重要性。2014年,浙江省公布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率先将信息技术学科(包含编程)加入高考选考科目。
2016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将信息化教学能力纳入了学校办学水平考评体系。
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则明确指出,“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寓教于乐的编程教学软件、游戏的开发和推广。”
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要“推动落实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并将信息技术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大数据能够直接说明大众认知的变化。某搜索指数显示,2016年以前,有关“少儿编程”的整体搜索指数始终低到可以忽略不计,最高也只在100左右徘徊。但自2016年年底开始,这个数字逐步上涨。到今年4月底,一度达到了迄今为止最高的3197,比早前翻了30倍。
与此同时,资本动向也是最敏锐的市场风向标。自2014年起就陆续有少儿编程机构获得融资,此后,融资金额和数量逐年增长,从2017年开始更是有了陡增之势。公开报道显示,2017年全年有至少近20家少儿编程培训机构获得融资。进入2018年,仅上半年的投融资事件就几乎快与上一年持平,其中不乏屡创新高的大手笔:继2017年11月获得1.2亿元的B轮融资,短短半年后,“编程猫”又获得了新一轮3亿元的融资;9月12日,“傲梦编程”宣布获得由好未来共赢基金与IDG资本两大巨头联合领投的1.2亿元B轮融资……
“去年我们其实也谈过融资,但后来就不了了之了。今年市场的热度很明显,我们一周见了二十多家机构,两星期就谈下来了。”陈斌告诉《中国新闻周刊》,2018年年中,他所创办的“橙旭园”已完成了超过千万元的pre-A轮融资。
少儿编程真的已经这么火了吗?火爆的资本市场背后,是摩拳擦掌的中产精英家长们。“我们的学生一半来自国际学校,一半来自人大附中、附小那样的牛校。”张路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目前这些来学编程的孩子其实有着很多共同的特点:他们本身都是学校里名列前茅的“尖子生”——只有学有余力的孩子才有时间和精力参与这样的“素质类课程”;他们的家长大多是非常重视子女教育、观念意识超前、经济条件较好的高知、精英阶层——当多数家长和孩子还在辛苦应付着应试教育带来的升学压力,他们已经将目光投向了兴趣和思维的培养,甚至不需要做太多推广宣传,他们就已经主动找上门来了。
学编程有什么用?
来自武汉的思培拥有某重点大学计算机与数学领域的博士学位。女儿萌萌今年8岁,上小学二年级。虽然在学校成绩还不错,但思培一直觉得少了点儿什么:作为“专业人士”,她发现萌萌的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弱,体现在数学学习方面很明显——课内功课虽然没问题,但只要稍微拓展一点点,就完全没有了思路。当她听说“橙旭园”为儿童学习编程提供一对一的在线课程,立刻决定要让萌萌试试看。
于是,从这个暑假开始,萌萌每周在家里上3次课,一次1小时,跟着老师在线学习Scratch语言。
起初,萌萌对上课并不主动,老师提问也不怎么回答,但让思培惊喜的是,这样的状况很快就发生了变化:“学Scratch就是老师带着她做游戏,这种形式还挺能调动她的学习兴趣,现在每次一说上课她都好开心:又可以做游戏了!”
Scratch是麻省理工学院开发的一款专门针对低年龄段孩子的编程工具,因其入门简单、操作极具趣味性,推出十余年来,已经是世界上最流行的儿童编程语言。即便是不会英语、不会用键盘打字的孩子,也可以通过拖拽积木形状的模块来实现构成程序的命令和参数,在制作动画、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到有关编程的基本知识。
在思培看来,让萌萌学编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发学习兴趣,训练她的逻辑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她在处理问题时有步骤、有安排的思维模式,这远比眼下校内几门课程考试成绩的好坏重要得多。上课两个多月来,效果也确实让她很满意:萌萌已经学会了在Scratch里制作“海底世界”一类的小游戏,现在遇到事情也开始有了听指令、做计划的意识。“而且她现在对机器人编程也特别感兴趣,还说要一直学,以后要让机器人做饭、扫地,做很多事情。”思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她不会为了“小升初”勉强萌萌去学奥数或是上各种培优班,但会支持她把编程一直学下去。
在现阶段,国内的少儿编程教育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机器人编程(例如乐高机器人),即通过组装、搭建、编写程序来运行机器人,着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另一类是编程语言,通常从萌萌学的这种图形化编程(如Scratch)起步,在学会运用“编程思维”后逐渐进阶到代码编程(如Javascript、C++、Python等)。在业内人士看来,简单的拼插编程机器人和图形化编程其实都只能算作用于启蒙的“玩具”,距离真正意义上的编程还有不小的差距。启蒙阶段过后,代码编程才是“真刀真枪”的考验。
齐明(化名)是北京某高校计算机专业教授,平日的主要工作之一是教本科生学习游戏编程。两年前,他开始亲自教刚上四年级的儿子学编程——得益于自己的“老本行”,他直接跳过了图形化编程一类的启蒙阶段,完全按照本科生的课程内容给儿子上课。只要没有特殊安排,儿子每天下午放学后都会直接到他的办公室里学一个小时编程。
“将来的世界应该是一个全面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人类被各种信息智能设备所包围。而这些信息智能设备运行的逻辑,就是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未来有知识的人,都应该具备一点儿与智能设备沟通的能力。可以预言的是,未来有知识的人类掌握的第二种语言应该就是编程语言。现在的孩子应该早早地适应这个大趋势。”齐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通常他会根据儿子的接受情况随时调整学习进度,而让他非常高兴的是,在自己这种“一对一、高浓度教学资源的倾注”之下,儿子确实在小学阶段就基本掌握了大学程度的知识。经过近两年的学习,儿子现在已经可以用Java语言写诸如星空大战、贪吃蛇一类的小游戏了。
在齐明看来,如今学奥数已经过时了——“奥数也就是数学,是一门所有学生都有学的课程。而编程,中国现在绝大多数中学都不教,不是高考科目,大部分学生只有到了大学才能接触到编程课程。所以我最重视对儿子编程能力的培养,因为这将成为他的核心竞争力。这样学下去,他上大学时,其编程能力将远远超越同龄人。”
然而,从小学就开始学编程真的有必要吗?并非所有家长都像思培和齐明这样坚定。面对突然火起来的“编程热潮”,社会上也不乏一些质疑的声音。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欧阳日辉就曾指出,让孩子过早开始学习编程更像是培训机构发起的“心理战”:“从商家的角度而言,这是一种营销策略。强调未来发展、强调学习编程的零基础,这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家长对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的迫切需求,迎合了当下社会普遍存在的焦虑心情。但这对孩子的成长也许并无益处。”
而在一家线下少儿编程培训机构门外,一位前来咨询课程的父亲也向《中国新闻周刊》表达了自己的担忧:“编程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这对年龄尚小的孩子来说会不会有点儿像先学写字再学说话?都说能启发思维、培养创造力,那画画也可以啊!就怕孩子上课的时候挺开心,但玩玩游戏、热闹一下就过去了。”
但齐明不同意这样的说法。“编程其实不是培养创造力的。编程要做的是将一个大的难题进行分解,然后一步步解决,培养的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他看来,编程培养的思考模式更像工程师而非科学家,“当然,这种思考能力,不仅仅是工程师需要,其他所有行业的人都需要。”
而在陈斌看来,学习编程其实没有绝对的早晚之说,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很大。在一个完善的教学体系中,少儿编程的核心是逻辑而非数学,学习编程的过程本身也正是培养数理思维的过程。“总体而言,如果孩子能够早一些接触编程,未来他们就能更早地将其作为一种工具运用起来,十几岁时可能就已经参与到科技变革中了。”
事实上,不仅仅是在中国,在少儿编程教育先行一步的欧美国家,类似的争议也一直存在。早在2014年,《纽约时报》就曾邀请各界人士就“是否应该将编程纳入小学课程?”进行过讨论。当时,著名科技专栏作家约翰·德沃夏克措辞严厉地批评让小学生学编程是“一个骗局”,没有人真正关心孩子的成长:“二年级学生应该跑来跑去、玩球,画画、学习精细运动技能,培养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把他们摁在电脑前学习用某种语言编程,还号称这可以传授计算机知识,这一定是疯了。”而来自纽约公立学校的数学老师乔斯·韦尔森则认为,如果等到高中再给孩子们开编程课已经为时已晚,因为“编程能够打开机会的大门”。
在各种讨论中,最特别的发言来自一位弗吉尼亚州的初一女生,她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学习编程。在她看来,自己其实还应该开始得更早些:“编程、代码现在无处不在。它在你的手机里,在你的厨房电器里,在你的车里,在我们随身携带的银行卡上。这是我们沟通交流的方式。孩子们需要编程课,学会编程,他们将会掌握塑造未来的语言。”
下一个奥数级别的市场?
争论归争论,但国外已经将编程教育提上正式议程。2014年,英国教育部门对中小学教学大纲进行了全面改革,将编程列入了中小学必修课。教学大纲明确要求,5~7岁的孩子需要通过计算机课程理解、掌握什么是算法,以及算法如何以程序的形式在电子设备上运行。
2015年,新加坡的16所中小学推出“趣味编程”计划,旨在通过有趣的方式让高年级小学生和低年级初中生接触、学习编程技术,以此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科技专才。
2016年,美国政府宣布将拿出40亿美元用于推广编程教育。同一年,澳大利亚也正式将编程列入全国学校的必修课程,按照规划,学生将从10岁开始学习编程,培养编程思维,12岁起开始进入编程的实操阶段。
相比之下,中国的少儿编程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18年8月,数据研究分析机构鲸准研究院发布的《2018中国少儿编程教育创投即行业研究报告》指出,较乐观来看,目前中国少儿编程教育的渗透率约为1%,按每人每年在编程教育领域消费金额6000元计算,粗略估计,目前国内少儿编程市场的规模在百亿左右。
《报告》还指出,编程语言是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所应具备的基础语言,考虑到未来对相关人才的需求,国家也将在政策层面持续加大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因此编程成为“刚需”只是时间问题。预计在5年内,少儿编程市场即可对标目前的少儿数学市场,市场规模可达500亿左右。
这看上去显然是一个想象空间巨大的增量市场。但另一方面,对张路、陈斌这样的从业者们来说,要抵达“那一天”,还需要克服重重困难。
“现在这个市场,缺少师资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很多培训机构甚至只有一两位真正懂编程的老师。”张路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不同于已经聚集了大量优质师资的K12、少儿英语培训市场,教学人才的紧缺是当前少儿编程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真正具备较高专业水准的编程人才很容易找到薪酬更优越的工作,而不少来给孩子进行编程启蒙的老师不过是短期培训一下就匆匆上岗。也有一些机构会到高校计算机专业挖学生来教课——但这些小老师不仅缺少教学经验,也不稳定。事实上,不仅仅是校外机构,随着编程教育进入教学大纲,绝大多数公立学校也面临着没有老师的尴尬,“校内的压力更大”。
在张路看来,近两年,少儿编程教育确实比较以前火了,但更现实的情况是,资本市场的活跃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这种热度。对于绝大部分家长来说,这仍是一个非常陌生的领域。在现阶段,在巨大的升学压力和有限的课外时间面前,焦虑的家长们不难在“刚需”与“兴趣”之间做出选择。要增进家长对编程的认知和理解,还需要进行漫长的市场教育。
“如果说以前99%的家长都不知道少儿编程是怎么回事,现在大概5%的家长知道了吧。”有人将编程誉为“下一个奥数级别”的市场,但陈斌觉得还差得太远,他更愿意对标少儿美术、音乐培训市场:“我觉得对于9岁以下的、课业负担不那么重的孩子来说,这个市场以后会很火,可能以后有美术、音乐培训班的地方,就会有一个编程班。”
而对于齐明这样已经超前了的孩子家长来说,“学编程是个长期的事情,不必太在意短期的成绩和得失”。但这也不代表短期的成绩完全无关紧要:从五年级起,齐明调整了教学内容,开始教儿子用C语言编写算法——这是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P)的内容。他计划让儿子参加今年10月举办的比赛,一旦能拿到奖牌,将很有可能在北京竞争激烈的“小升初”中脱颖而出,考上个好初中。
事实上,这也正是绝大多数少儿编程学员都会选择的路径。多位从业者向《中国新闻周刊》证实,相比参与人数众多、高手如林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眼下学编程的孩子数量相对较少,竞争也没那么激烈。通常来说,一个系统学习编程两年以上的小学生,只要考前认真集训、多刷题、多练习,获一个小奖并非完全遥不可及。而对于那些确实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的高中生而言,如果真的能够在比赛中获得一等奖,根据教育部现行的《普通高校招收保送生办法》,将有可能享受保送或降分录取的政策——2018年,共有53名高中生通过信息学奥赛提前被清华、北大直接录取。
眼下,除了常规的课程和高水平学员针对信息奥赛的培训,张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培训编程老师上,他们聘请专家撰写了统一的教材和课程内容,计划培训来自全国各地的1万名信息技术老师。他相信,随着编程在校内教育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少儿编程将迎来一个更好的时代,“不过,至少还要4~5年,这个市场才会真的热起来。”
(《中国新闻周刊》2018年第36期)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上一篇:河南省郑州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篇:孩子暑期培训妈妈脚骨折仍站着陪读 称很有必要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
- 河南41个博士后团队将出征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 广西:依托“硕师计划”让高素质教师走向农村学校
- 数字工匠不足,育人短板怎么补?
- 闵行这个“服务圈”,已为200多青年找到心仪工作!
- 海大99周年校庆专属头像上线!
- 江西有哪些自学考试学习形式?
- 北中医房山医院:相约地坛共赴中医药文化盛会,走进文化宣传周共促中医药文化素养
- 军自考有哪些专业?
- 重要提醒!湖北省10月高等教育自考考前须知
- 新丝路幼儿园:九九重阳暖相融 孝亲敬老情意浓
- 7天搞定托福作文的技巧
-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上音“大先生”荣登 “上海市教育功臣”群像展
- 自考需要去学校上课吗?
- 助推重大项目建设廉洁高效
-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深化河湖长制守护“中华水塔” 力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 “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IAOA)基础课程培训班”首次在渝开课!
- 豆神教育窦昕老师不断加码大语文布局,推动文化传承
- 九江家有电动车的快看!11月1日起实施
- 宝馨科技:重大经营与投资决策管理制度(2023年10月)
- 新托福独立写作满分
- 获评国家级优秀!海淀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蔚然成势!
- 喜迎妇女十三大|织密防护网,“她”权益法治屏障更坚实
- 晋州市和平小学组织观看“新时代好少年”直播活动
- 金融支点“撬动”科技创新 企业如何加快自主创新?
- 宋旦汉字艺术博物馆在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开馆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