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坚决不能做“软钉子”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2-12-06
手机版

  原标题:党员干部坚决不能做“软钉子”

  “软钉子”属于典型的为官不为,主要是态度问题、作风问题。党组织应该加大对党员干部审视“软钉子”滋生的机制土壤的力度,切合实际监督和激励党员、干部,帮助他们实现全方位的提升,切实将党员干部培养成为一个个铮铮铁骨好干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加大反腐力度,打虎拍苍威振四方,在反腐倡廉日趋猛烈之际,我们一些党员干部给自己划定“红线”,不贪不腐、不触犯法律,至于工作方面,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由此便产生了庸懒散浮拖、为官不为这样的“软钉子”。这些人,大错误不犯,小错不断。工作时不在状态、该做的事情不做、逼急了也是应付着做,逮着了大不了作个检讨,警告一下,顶多降一下职而已,这样的想法潜移默化的侵蚀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在不正之风,思想不正中渐渐迷失自己。

  这些“软钉子”?不仅是能力问题,更是思想作风问题。这种人不但不尽职履责,为人民群众服好务,做好自己应该做好的事情,还严重影响党群关系、干部关系,阻滞一方经济发展,这种“软钉子”不拔,党风难以好转,政风难以好转。由于干部不注重自我修养,宗旨意识不到位,责任担当不上肩,有的是政策不明,制度不健全,让少数人因此钻政策和制度的空子;有的则是工作任务不明确,工作间关系协调不到位,在使这些人在工作中趁机打太极;有的则是由于激励机制不健全,工作缺乏动力。从根本上讲,权、责、利没有对应好,就容易把党员干部自己变成“软钉子”。 要拔除这些“软钉子”,加强群众监督,尤其要用好网络信访举报平台,开辟更加畅通的渠道。加强载体推动,组织广大干部“进村组、听民声、解难题”,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加大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力度,将干部的一言一行充分暴露在阳光之下,使这些滥竽充数的党员干部队伍中再也混不下去。将产生“软钉子”的土壤铲除,使为官者不敢“不为”。(刘柄智)

  责任编辑:

上一篇:少先队队徽由什么组成介绍(少先队队徽由什么组成具体内容如何)
下一篇:你会写这样的工作总结吗?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