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防护墙”如何筑牢?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2-12-10
手机版

  5月25日,谐音“我爱我”,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每年的这一天,许多高校会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活动,引导学生关爱自我的心理成长和健康。

  有研究显示,半数精神问题在14岁之前已初露端倪。如何帮助青少年摆脱心理问题的困扰,已成为越来越多家庭、学校和专业人士的共同课题。那么,儿童青少年出现抑郁等心理问题有哪些表现?如果发现孩子出现抑郁,家长该怎么做?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这道“防护墙”,又该如何筑牢?

  先看一个数据,数据的来源是去年公布的“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这项由北京安定医院学者牵头的研究于2012年底启动,选取了五个省市约74000名儿童青少年作为样本。调查结果显示:在6-16岁在校学生中,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精神障碍总患病率为17.5%,其中抑郁障碍占3.0% 。

  青少年心理早期干预门诊的专家也能够明显感受到,近年来,在前来咨询的儿童青少年中,抑郁问题极为凸显。

  “还可以”背后的抑郁信号

  早在2008年,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就在浙江省内率先开设了心理早期干预门诊,在2019年又成立杭州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诊疗中心,专为10到18岁青少年群体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王奕權,是杭州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诊疗中心的执行主任,研究青少年情绪及行为问题已经有20年。近几年,他在“早期干预门诊”中明显感受到,前来咨询的儿童青少年数量呈上升趋势,其中抑郁问题尤其凸显。

  初二学生小李,学习一直都很努力,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但进入青春期,他突然很排斥去学校,嘴上还不停念叨说“没意思”。专家经过与孩子深入沟通发现,其实小李从升入中学开始就有自卑的情绪,觉得自己的学习能力比不上其他同学,不愿意与老师和同学进行沟通,越是努力越觉得自己很差劲,因此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中。

  

  杭州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诊疗中心执行主任 王奕權:“还可以” 经常用这种话来应付家长或者应付老师。我们也经常跟老师讲,其实那些不太愿意主动来麻烦你的学生,我们更要去关注,内心里会不会有其他压力。他得不到释放,不敢去表达。而这种不敢表达积累时间长了以后,就会从简单的抑郁情绪,慢慢变成抑郁疾病的情绪症状,甚至最后变成了自我否定。

  早发现早干预重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专家表示,父母的期望、学习的压力、升学的竞争以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给儿童青少年带来不同程度的紧张、刺激和心理压力。对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人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如果能够早发现、早干预,将极大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那么怎样才能够及时发现?儿童青少年出现抑郁等心理问题都有哪些表现?专家指出,儿童青少年群体的抑郁问题表现非常隐匿。人们常常会认为抑郁问题的标志就是情绪低落,但在不少儿童青少年群体中,这一特征其实并不明显。

  保护心灵健康成长

  关注孩子的情绪"暗示"

  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 心理治疗师 沙莎:我们会看到一个抑郁症的患儿,可能更多表现是发脾气,很焦虑。甚至在发脾气焦虑的状态下,支配下,会出现一些自伤的行为。其实你更深入去了解他的情绪体验,慢慢你会得出他其实悲伤了很久了,情绪低落已经有很长时间了。这个是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最核心的,也是最特殊的一个地方,就是情绪低落的体验并没有那么外显,相反情绪不稳这种烦躁感是非常突出的。

  

  通过多年的研究,心理学专家和精神科医生发现,被抑郁情绪困扰的儿童青少年会有一些特殊的表现。了解孩子这些身体状态的“暗示”,有助于老师和家长更好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例如成年人抑郁症多伴有的是食欲的减退和失眠问题,但是对于儿童青少年,经常会出现反向的躯体症状,比如吃得特别多,有时甚至会有贪食的情况。另外就是睡眠过多,有的孩子能睡十多个小时。如果孩子在一段时间内突然食欲旺盛,睡眠过多,还表现出精神萎靡,很强的疲劳感,要引起家长和老师的特别关注。

  孩子出现抑郁

  家长该怎么做?

  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了抑郁,家长又应该怎么做呢?专家建议,家长先不要焦虑,更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行灌输给孩子。家长要尊重孩子,允许孩子有负面情绪的表达。同时,家长还应向专业人士求助,进行科学有效的干预和系统治疗。

  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 心理治疗师 沙莎:要给孩子留空间,这个空间就是孩子可以放松,可以独处,甚至可以偷懒。我们要给孩子留有这样的心理空间,这样孩子才能完成自我心理的修复。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中心主任 陈祉研:孩子有时候会用一些试探的方式,去跟家长说,家长是需要注意的。孩子有时候会讲别人的事情,他在讲班上谁谁谁出现了一些低落的情绪,甚至被诊断成抑郁症了。那么他也在试探家长,对于这种问题的看法。家长如果简单否认说,小孩怎么可能会这样,如果是非支持性的一种态度的话,那孩子可能就会畏缩。

  学校+家庭+社会

  合力守护孩子心理健康

  其实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能等到发现问题了才引起重视,而是要注意预防。那么,守护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这道“防护墙”要如何筑牢?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都应该做些什么?专业人士认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离不开周围良好环境的熏陶和引导,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合力,形成“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多措并举 筑牢心理健康“防护墙”

  这是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课,学生们通过沙盘创作表达自己的情绪,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沙盘呈现出的世界了解孩子的内心,聆听孩子心理情绪的分享和表达。在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这样的课程每个月都会举办一次。

  

  学生家长:我的孩子通过沙盘课,我觉得他更大胆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且让她变得更加开心,更加自信。

  在心理学应用体系当中,沙盘是一个常见工具。它提供了一个安全受保护的空间,孩子们通过有主题或者随意的创作,呈现出一个自己想象中的世界。

  

  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心理教师 苏庆庆:我们沙盘的创作大部分都是无声的,恰恰是无声的时候可能是需要相互的理解。通过这种不断地创作,也能增强亲子之间的默契和他们关系的改善。

  

  为帮助青少年解决心理问题的困扰,而今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很多大中小学校园已经越来越多地走进学生中间。教育部要求,高校要面向本专科生开设心理健康公共必修课,原则上设置2个学分(32—36学时),中小学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校本课程,同时注重安排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挫折教育。目前,国家智慧教育服务平台已经建成了心理援助热线平台,集纳了大学心理健康课程、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以及应对具体心理问题所录制的心理微课。

  

  而对于家长来说,专业人士建议,要及早帮助孩子分类疏导各种压力。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遇到的心理失衡问题,主动采取举措,避免因压力无法缓解而造成心理危机。

  

  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 心理治疗师:我们经常会跟孩子的家长宣传这样一个理念,好的(亲子)关系胜过好的教育。你们的(亲子)关系好了,孩子自然而然会向着你期待的方向去发展。更多地让孩子去表达,而不是家长去命令孩子。要给孩子更多的表达通道和出口,这是给家长的建议。

  “青春之少年”正成长

  “青春之心灵”需呵护

  去年的10月10日是第30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为“青春之心灵、青春之少年”。护航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各方的协同努力,共同创造更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外部环境。同时也要通过宣传教育,帮助儿童青少年去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提升自己的心理调适能力。“青春之少年”正成长,“青春之心灵”需呵护。

上一篇:“宅家”也能玩转英语启蒙 腾讯ABCmouse面向全国小朋友开放学习资源
下一篇:动物派对淘汰大赛潜艇怎么玩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