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孩子:从只会“阿姆拉”到会说“老师再见”
在雷波县汶水镇翠屏新寨,3岁以上彝族孩子都是普通话教学对象
□本报记者 罗之飏 伍力/文 肖雨杨/图
“你叫什么名字?”“我叫陈小军。”“上午来教室要对老师说什么?”“早上好!”“下午放学回家呢?”“老师再见!”
3月29日上午,凉山州雷波县汶水镇马处哈三峡新村幼儿园,3岁的小班学生陈小军在老师阿苏的引导下,现场展示了一口流畅的普通话。让人难以相信的是,这是一个在5个月前只会说“阿姆拉”(彝语“妈妈来了”)、一句普通话都不会说的孩子。
马处哈三峡新村也称翠屏新寨,是一个由三峡集团和宜宾市翠屏区共同援建的移民村落。该村由雷波县莫红乡3个村落搬迁组成,村民全部为彝族。去年,为了让新来的孩子们得到良好教育,翠屏区在援建该村住房、产业的同时,还援建了一所幼儿园,共招收了88名彝族学生。
“我们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全部用普通话进行交流。”阿苏告诉记者,由于生活在纯彝族村落里,小班学生的普通话几乎是“零基础”。为了让学生们更快学习、掌握普通话,老师们将教学重心放在做游戏和唱歌谣上。
当日10时30分,课间操结束后,记者跟随阿苏走进课堂,体验普通话教学。
“剪刀石头布、剪刀石头布,一把剪刀两把剪刀亲亲小白兔。”小班课堂上,阿苏坐在学生面前,一边比手势一边念短句子。记者看到,学生们坐在小板凳上,有的学着老师比手势,有的已经可以跟着老师念短句子。
中班的语言基础则好一些。体验完小班教学后,记者走进中班课堂。在这里,27名学生正跟着老师熊克日学习《拍手歌》。熊克日先通过课堂上的教学电视播放了两遍歌曲,随后带领学生们边唱边比手势。记者看到,大部分学生可以很流畅地跟着老师唱完《拍手歌》。
大班则已进入幼儿园普通话教学的“高阶”。当天,大班有8名学生代表学校到县城参加普通话才艺展示,剩下的22名学生跟着老师吴俊雯开始学习日常对话,内容包括用普通话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亲属之间的称呼方式等。
吴俊雯手持一幅口语挂图,随机邀请学生上前对话,每名学生结束对话后,其余的学生都会大声唱:“好棒好棒你最棒,继续努力会更棒。”学习氛围浓厚。
“每学期期末,我们都会对学生进行普通话测试,将测试过程录像送到汶水镇中心校进行评价,雷波县教育局还会对此进行抽检。”汶水镇中心校副校长余凤江告诉记者,在今年1月的期末测试中,中班有8名学生的普通话获得了“优秀”。记者了解到,当地按应读尽读、控辍保学“一个都不能少”要求,将3岁以上孩子全部纳入普通话教学对象,经过小中大班共计3年的普通话学习后,学生们进入中心校读小学将有良好的汉语语言基础。
上一篇:京东自营和官方旗舰店的区别 京东自营和官方旗舰店不同在哪里
下一篇:同课异构展风采,同台竞技抒芳华——滨州市初中道德与法治优质课展评活动在阳信县第一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
- 河南41个博士后团队将出征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 广西:依托“硕师计划”让高素质教师走向农村学校
- 数字工匠不足,育人短板怎么补?
- 闵行这个“服务圈”,已为200多青年找到心仪工作!
- 海大99周年校庆专属头像上线!
- 江西有哪些自学考试学习形式?
- 北中医房山医院:相约地坛共赴中医药文化盛会,走进文化宣传周共促中医药文化素养
- 军自考有哪些专业?
- 重要提醒!湖北省10月高等教育自考考前须知
- 新丝路幼儿园:九九重阳暖相融 孝亲敬老情意浓
- 7天搞定托福作文的技巧
-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上音“大先生”荣登 “上海市教育功臣”群像展
- 自考需要去学校上课吗?
- 助推重大项目建设廉洁高效
-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深化河湖长制守护“中华水塔” 力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 “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IAOA)基础课程培训班”首次在渝开课!
- 豆神教育窦昕老师不断加码大语文布局,推动文化传承
- 九江家有电动车的快看!11月1日起实施
- 宝馨科技:重大经营与投资决策管理制度(2023年10月)
- 新托福独立写作满分
- 获评国家级优秀!海淀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蔚然成势!
- 喜迎妇女十三大|织密防护网,“她”权益法治屏障更坚实
- 晋州市和平小学组织观看“新时代好少年”直播活动
- 金融支点“撬动”科技创新 企业如何加快自主创新?
- 宋旦汉字艺术博物馆在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开馆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