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乘客拒戴口罩飞机延误一小时,别添乱了
作者:张永群
10月3日,有网友爆料,在一架由长沙飞往昆明的航班上,一名乘客因为不愿意戴口罩,导致飞机延误一小时。目前警方已经介入,事件也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疫情以来,“戴口罩”已经成为了人们的一种行为自觉,小小口罩是重要的抗疫铠甲,它的重要性无需多言。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国各地均为低风险地区,在户外场所或通风良好的室内,感染风险很低。走在路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人们的口罩不再戴在脸上,而是挂在手腕上、装在兜里,这是防疫常态化的体现,人们不再需要时时戴着口罩,但也刻刻准备着在需要佩戴的场所给自己一份安全的保障。
摘下口罩是国内防疫战果给的底气,然而国外疫情的蔓延、新增境外输入病例的持续报告仍在提醒我们疫情暴发风险始终存在,防控工作不能停,心理防线不能松。尤其是在人员聚集、通风不好的区域,口罩还是要坚持佩戴。
飞机上虽有空气循环和过滤系统,但是机舱内人员密集,飞沫传播不容易避开,还是应该佩戴口罩。这一点,官方也早有提醒。日前,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2020年国庆中秋假期旅行卫生重点提示》中指出,旅行期间,乘坐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时要遵守秩序和乘务人员管理要求,全程佩戴口罩。在节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吴尊友也指出,“在旅行途中,如果我们坐公共交通工具,如飞机、高铁、公交车、公共汽车等,在公交工具上要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保持手卫生。”
这个双节假期,很多地方又出现了“人从众”的场景。经中国旅游研究院综合测算,10月1—4日,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4.25亿人次。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首个长假里,人头攒动、车水马龙的场景反映着人们再次活跃的休闲娱乐和探亲需求,在这个节点上,再次提醒大家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十分必要。注意保持距离,人流密集处戴好口罩、留意自己的身体状况、遵守秩序和要求,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科学防疫习惯的养成靠个人的自觉,也靠有效的管理和引导。公共交通、景区等区域的提示要清晰醒目,并对不配合者加强引导,提高劝阻效率,尽可能减少对其它乘客或游客的影响。相关知识的普及也要及时跟进,讲清楚分级防疫的必要性,让大家理解不同环境下防疫手段的区别,这样人们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场景下要求的落差,由此也可以避免产生类似的摩擦。
休闲的同时不大意不侥幸,建立在安全之上的快乐才能让这个假期更加完美。
上一篇:垃圾分类宣传走进幼儿园
下一篇:2019-12-18 宿州文明网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
- 河南41个博士后团队将出征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 广西:依托“硕师计划”让高素质教师走向农村学校
- 数字工匠不足,育人短板怎么补?
- 闵行这个“服务圈”,已为200多青年找到心仪工作!
- 海大99周年校庆专属头像上线!
- 江西有哪些自学考试学习形式?
- 北中医房山医院:相约地坛共赴中医药文化盛会,走进文化宣传周共促中医药文化素养
- 军自考有哪些专业?
- 重要提醒!湖北省10月高等教育自考考前须知
- 新丝路幼儿园:九九重阳暖相融 孝亲敬老情意浓
- 7天搞定托福作文的技巧
-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上音“大先生”荣登 “上海市教育功臣”群像展
- 自考需要去学校上课吗?
- 助推重大项目建设廉洁高效
-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深化河湖长制守护“中华水塔” 力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 “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IAOA)基础课程培训班”首次在渝开课!
- 豆神教育窦昕老师不断加码大语文布局,推动文化传承
- 九江家有电动车的快看!11月1日起实施
- 宝馨科技:重大经营与投资决策管理制度(2023年10月)
- 新托福独立写作满分
- 获评国家级优秀!海淀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蔚然成势!
- 喜迎妇女十三大|织密防护网,“她”权益法治屏障更坚实
- 晋州市和平小学组织观看“新时代好少年”直播活动
- 金融支点“撬动”科技创新 企业如何加快自主创新?
- 宋旦汉字艺术博物馆在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开馆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