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法律保障生活》教案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2-12-12
手机版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教学设计是试讲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好的试讲离不开一篇好的教学设计,然而,在实际备考过程中,许多考生对教学设计感到很迷茫,不知道如何下手,不知道教学设计到底应该包括哪些环节。因此,今天中公教育的老师特意为大家准备了《法律保障生活》这一框题的教学设计,希望对考生有所启发,有所收获。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法律的特征,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能够说出法律的规范作用和保障作用。

  【能力目标】

  能够遵守法律、利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能够同违反法律的行为作斗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提高对法律知识的学习热情,增强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法律的特征、作用。

  【难点】

  理解法律与其它规范的区别。

  三、教学方法

  案例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让学生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表达对法律的感受。进而引出对本框的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法律特征

  活动一:来源上看法律

  多媒体链接展示材料,并配相应图片:在我国,制定法律的权力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的制定过程包括法律案的提出、审议、表决和公布四个环节。法律案经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后,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实施。

  想一想:(1)从法律的来源上看,法律有什么特征?

  (2)法律与道德的来源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学生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道德规范、风俗习惯是人们长期共同生活而约定俗成、自发形成的,道德等其他行为规范不是由国家制定的。

  活动二:从实施上看法律

  阅读下列材料:“6.26”国际禁毒日,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对5起毒品犯罪案件进行了集中公开宣判。当天宣判的案件均为一审案件,分别是文礼红贩卖、制造毒品案,刘家良等走私、贩卖毒品案,被告人张亨等制造毒品案,尼特尔坡运输毒品案,芦龙等制造、贩卖毒品、非法持有枪支案。在审理的这5起案件中,刘家良、文礼红等四人一审被判死刑,张亨等四人获无期徒刑。

  问题:这起案件嫌疑人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说明了法律具有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而其他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惯、教育和行政等力量保证实施。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

  活动三:约束范围上看法律

  多媒体出示此视频、文字资料:

  2015年4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中央政法委原书记周永康涉嫌受贿、滥用职权、故意泄露国家秘密一案,由最高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经依法指定管辖,移送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审查起诉。2015年6月11日,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周永康进行了一审宣判,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

  思考: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中央政法委原书记周永康被依法制裁,说明了法律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周永康位高权重,同样被法律追究,说明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谁也不能例外。

上一篇:初中没有毕业,可以上技校吗?
下一篇:开封市禹王台区消防救援大队 举行“重温入队誓词、向队旗宣誓”仪式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