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0高考不分文理科,英语将回归工具性作用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2-12-12
手机版

  备受关注的《北京市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7日正式对社会公布。

  《实施方案》指出,从2020年起,报考普通本科院校考生的高考成绩由3门统一高考成绩(语文、数学、外语)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中6选3)成绩构成,即“3+3”。高考总分满分值仍为750分,作为高等院校录取的基本依据。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不分文理科,每门科目满分150分。选考的每门科目满分为100分。

  统考:英语回归工具性作用

  北京新高考《实施方案》突出了英语学科的教学和考试要回归到英语的工具性作用的方向。方案指出,从2017年起,英语听力分值30分,采用计算机化考试,与统考笔试分离,一年两次考试,取听力最高成绩与笔试成绩一同组成英语科目成绩计入高考总分。从2021年起,英语增加口语考试,口语加听力考试共计50分,英语科目总分值不变。

  社会上一度流传英语将在未来高招录取中降低权重的说法。但从《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到此次的北京市考试招生改革《实施方案》,都明确了英语学科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选考:高校须提前公布科目范围

  选考科目“6选3”,怎么确定?北京新高考《实施方案》指出,高等院校可根据办学特色和定位以及不同学科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中,分专业(类)自主提出选考科目范围,但最多不超过3门,提前向社会公布。考生满足选考科目其中任何1门,即视为符合报考条件。而对于没有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高等院校,考生在报考该校时无科目限制。

  明年起:新高一实施学业水平考

  北京新高考《实施方案》还提出一些新的改革办法和目标,主要以2017年和2020年为“分界岭”。其中——

  2017年起实施的有:本科三批将合并入本科二批。待条件成熟,将本科一批与本科二批合并为本科普通批。少数民族考生加分范围调整为“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中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分值5分,仅适用于北京市属高校招生录取;新高一开始实施学业水平考试,共设置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艺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13门科目。其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设合格性和等级性考试,高中学生在完成基础性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可选择其中3门科目参加相应的等级性考试,6门科目的合格性和等级性考试由全市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阅卷。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仅设合格性考试,可以用统一高考科目考试成绩作为相应科目合格性认定的依据。体育与健康、艺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4门科目仅设合格性考试,各区县根据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和学生平时表现,综合测评并确定其成绩。

  2020年起实施的有:高考不分文理科,高考成绩由统考成绩(语数外各150分)和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各100分)构成,即“3+3”,高考总分满分值750分。在市属高校探索开展综合评价招生改革试点。综合素质评价将纳入高校招生录取参考,招生学校应提前公布具体使用办法。

  中考:2018年起实施新方案

  《实施方案》指出,参与中考的学生除了必考语数外三门主科之外,可以从历史、地理、思想品德、物理、生物(化学)等副科中选考三科,三选考科目成绩由高到低按照100%、80%、60%系数折算为实际分数。新中考方案从,相应的课程教学改革从今年新初一年级开始。

  此次“中招新政”还着力改进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分配方式,加大市级优质教育资源统筹力度,坚持和完善优质高中校部分招生计划分配到初中校制度,2016年力争达到不低于招生计划50%的目标。根据新中招政策,中考提前招生中的贯通培养项目指标会分配到区和学校,确保所有的初中校都有机会获得指标。同时控制示范高中跨区投放招生计划,遏制名校跨区掐尖。

  (题图来源:新华社 资料图?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上一篇:【儿童福利】安徽宣城:推进农村留守儿童牵手行动
下一篇:【教育资讯】江西省部署“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推广应用工作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