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你家宝宝能做到3岁不跟陌生人走吗?
浙江在线10月23日讯 3岁学会不跟陌生人走、4岁学会体谅父母辛劳、5岁学会说出家庭住址、6岁学会接受不同意见……历时6年之久的中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近日正式公布了。
这个指南给学前孩子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成长设定了一个“阶梯”状的标准。那么,你家的宝宝达到这些要求了吗?
昨天,记者就《指南》中提到的3~6岁孩子的标准,分别采访了部分家长和幼儿园老师。
【3岁学会不跟陌生人走】
在拐卖等公共事件广为关注的背景下,幼儿安全问题仍是关注重点。《指南》希望3~4岁的孩子要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
老师:多次演练后
孩子就不跟陌生人走了
“3~4岁学会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绝大多数孩子应该都能做到。”台州市机关幼儿园的叶老师告诉记者,幼儿园在小班时就对孩子们进行过这样的演练。
“第一次,我和一位家长到另外一个班上,对孩子们说,爸爸妈妈在楼下等你们,都跟着我走。几乎所有孩子全跟我下了楼。”经过安全教育以后,幼儿园又进行了第二次实验,最后只有一个孩子上当了。叶老师笑着说,现在不少家长也很注意这方面的教育。
家长:会吃陌生人给的东西
孩子上小班的林女士说,有一次她带女儿下楼玩,碰到一个陌生的阿姨,阿姨说:“宝宝好可爱,这糖给你吃。”女儿立刻就接过了,“教育过好多遍了,但宝宝还是抵挡不住糖的诱惑。”
【4岁学会体谅父母辛劳】
在关心尊重他人章节,《指南》要求4~5岁孩童知道父母的职业,能体会到父母为养育自己所付出的辛劳。
老师:孩子都学过《我的好妈妈》
“我的好妈妈,下班回到家,劳动了一天多么辛苦啊……”这是儿童歌曲《我的好妈妈》中的歌词,椒江区椒南幼儿园老师告诉记者,学校里有专门的德育课,在教学过程中,会穿插一些“体会父母辛苦”的课程。“前段时间的一次亲子课程,我们还教小班的孩子用珠子给妈妈做一串项链,让孩子边唱《我的好妈妈》,边把项链套到妈妈的脖子上,那次亲子活动中,好几个妈妈激动得哭了。”
家长:能真正体谅的不多
不过,在父母看来,4岁大的孩子,真正能体谅父母辛苦的孩子并不多。大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在4岁这个年龄段能清楚知道父母是做什么职业的,但并不能体谅父母的辛苦。
“不管我回来多累,儿子临睡前总要缠着我讲故事,缠着我带他出去玩。不会因为妈妈今天上班太辛苦了,就自己看故事,自己玩。”在银行工作的李美枝觉得,儿子是自己甜蜜的“负担”。
在采访中,不少80后家长觉得,孩子懂不懂事,关键还是父母日常的教育。
【5岁学会说出家庭住址】
《指南》认为孩子需要有初步的归属感。5岁要能说出自己家所在地的省、市、县(区)名称,知道当地有代表性的物产或景观。
老师:行政区划的概念孩子还分不清
椒江区葭中心幼儿园的陈老师告诉记者,大部分孩子能知道自己家小区的名字,但对于省、市这样抽象的概念还搞不清楚,“很多孩子上了小学还会把椒江区说成椒江市,让5岁的孩子分清区和市两个抽象概念,有些为难他们了。”
家长:小区的名字记得最清楚
家长们的观点和老师不谋而合。孩子上中班的马女士说,儿子在两三岁的时候就能说出小区的名字了,不过他总是把省份和市区弄错,或者干脆想不起来。对于台州有些景观和物产,“他不明白景观的意思,但如果你问他台州有哪里好玩的,他会告诉你长屿硐天、临海长城、金泉农庄等。因为每到周末我和他爸爸总带着他在外面转。”
6岁学会接受不同意见,台州的宝宝能做到吗?
在社会篇的章节中,对孩子与社会交流的能力提出要求。6岁要学会倾听和接受别人不同的意见;不欺负别人,也不允许别人欺负自己。
老师:上大班后慢慢会接受不同意见
“从中班开始,孩子从只关注自我,慢慢向关注身边事过渡,逐渐注意到别人的动作、行为,也慢慢开始接受别人的意见。比如说,两个孩子会商量着交换玩具,如果一个孩子不愿意,另一个常常想办法让对方接受。孩子们慢慢学会不再用抢,而是用交流解决问题。”台州市机关幼儿园的范老师说,上大班后,小组游戏中,孩子们开始相互协调分配角色,制订游戏规则,在这过程中,必然学会接受别人意见。
家长:妥协往往带着“条件”
“6岁后孩子的确懂事了。”对此,张女士体会很深,“现在调皮的时候我可以说服他了。”不过,这接受建立在“条件”之上,“喊他去看书,他常会说,看完后要看一会儿电视或者吃一点零食。”
《指南》与台州实际对比
●没提拼音文字要求,但多数孩子提前学
●没提数学要求,但10以内加减法都教了
《指南》中没有对学拼音提出要求,只要求孩子能够在5~6岁时正确写出自己的名字,写写画画时姿势要正确。
“我家孩子已经能认识好多字,能写出1到10的数字了。大、小、你、我等常用的汉字都会写。”朱女士的女儿已经上大班了,父母专门教过她怎么写自己的名字。家长们对拼音汉字的学习十分超前。“就怕孩子幼儿园的时候不学,以后上小学就跟不上。”
《指南》中对学数学能力并没有具体要求,提出了5~6岁的孩子能够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
“《指南》里强调的一个词是‘实际’,这就告诉我们,幼儿数学是要引领幼儿发现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台州市机关幼儿园的叶老师告诉记者,“比如,教幼儿园孩子认识10以内的数。老师会给孩子5元钱,让孩子买两样东西,请孩子算算一共用了多少钱等等。”叶老师说,5~6岁的孩子95%以上都会做10以内的加减运算,但一些“超量”完成加减法的训练并不值得推荐。
上一篇:2019年初级会计考试每日一练(1-30)
下一篇:常德市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展示暨名师工作坊线下研修活动在常德市七中举行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
- 河南41个博士后团队将出征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 广西:依托“硕师计划”让高素质教师走向农村学校
- 数字工匠不足,育人短板怎么补?
- 闵行这个“服务圈”,已为200多青年找到心仪工作!
- 海大99周年校庆专属头像上线!
- 江西有哪些自学考试学习形式?
- 北中医房山医院:相约地坛共赴中医药文化盛会,走进文化宣传周共促中医药文化素养
- 军自考有哪些专业?
- 重要提醒!湖北省10月高等教育自考考前须知
- 新丝路幼儿园:九九重阳暖相融 孝亲敬老情意浓
- 7天搞定托福作文的技巧
-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上音“大先生”荣登 “上海市教育功臣”群像展
- 自考需要去学校上课吗?
- 助推重大项目建设廉洁高效
-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深化河湖长制守护“中华水塔” 力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 “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IAOA)基础课程培训班”首次在渝开课!
- 豆神教育窦昕老师不断加码大语文布局,推动文化传承
- 九江家有电动车的快看!11月1日起实施
- 宝馨科技:重大经营与投资决策管理制度(2023年10月)
- 新托福独立写作满分
- 获评国家级优秀!海淀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蔚然成势!
- 喜迎妇女十三大|织密防护网,“她”权益法治屏障更坚实
- 晋州市和平小学组织观看“新时代好少年”直播活动
- 金融支点“撬动”科技创新 企业如何加快自主创新?
- 宋旦汉字艺术博物馆在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开馆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