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文《尊严》被指造假 易形成认知偏差

栏目:幼儿教育  时间:2022-12-14
手机版

  最近,人教版四年级语文课文《尊严》被指“造假”的消息引发关注。对于质疑声,4月7号,人民教育出版社回应称,正组织有关专家对此进行研判,2016年9月开始使用的新版语文教材已经没有选用该文。那么,这篇课文的内容究竟为何被质疑呢?

  小学语文课文《尊严》被指造假人教社:有争议文章不再选用

  这篇名为《尊严》的课文大意是:流浪到美国南加州的年轻难民执意用劳动换来食物,镇长杰克逊大叔很是赞赏,把女儿许配给他,这个难民便是石油大王哈默。针对这一内容,有媒体报道说,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吴兆华公开质疑,“这样一个实业家,什么时候脸色苍白骨瘦如柴地逃难要饭?他的前两任妻子一个是俄国的女男爵,一个来自新泽西州,哪一个是南加州小镇镇长杰克逊大叔许配给他的?”

  今天,记者走访了西安部分小学,不少学过这篇课文的学生都能准确回想起内容大意。

  小学生:“许多人逃到一个小镇上,小镇上很多村民很热心,拿出饭菜给他们吃,有一个年轻人(说)我有尊严,我要先给你干活,才能领取属于我的饭菜。”

  小学生:“学过。”

  记者:“当时那个内容怎么写的这个石油大亨?”

  小学生:“一个人逃荒,逃到村子里,那个人说我要靠自己的劳动才能换来这些饭吃,那个人说,虽然他现在什么也没有,但是他有尊严,他是石油大亨哈默。”

  记者:“你知道这个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

  小学生:“真的。”

  记者:“你怎么知道是真的?”

  小学生:“课文一般写的都是真的。”

  不光是学生,采访中,不少家长也表达了对语文课本的信任。

  学生家长:“国家编订的,一般家长都会相信,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的。”

  针对质疑声,人教社7日晚间通过官网回应称,经核查,该文1998年首发于《涉世之初》杂志,作者李雪峰,于2004年入选人教版语文教材。他们正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研判,将依据专家意见做出相应处理。新版语文教材已于2016年9月开始使用,将陆续替换原语文教材,旧版教材不再使用。在编写新版教材过程中,编写组对选文严格把握标准,广泛听取意见,教材送有关领域专家严格审查把关。在新版教材中,对于一些有争议的文章将不再选用。

  其实如果大家上网查询,能够发现,对《尊严》涉嫌内容不实进行报道时,不少媒体都用到了“又现造假”这样的说法,因为就在不久前,人教社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本中一篇名为《爱迪生救妈妈》的课文也同样引起过热议,当一篇又一篇课文被质疑内容不实后,学生家长们又是怎么看的呢。

  今年3月初,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个别课文,诸如《爱迪生救妈妈》等,也曾引发争议。这篇课文主要说的是,爱迪生7岁那年,为了给妈妈做阑尾炎手术,他想出了用镜子聚光的办法,使妈妈手术成功。但是爱迪生7岁那年是1854年,而世界上第一例阑尾炎手术是1886年,爱迪生小时候,还没有阑尾炎手术。再比如另一篇小学语文课文《华盛顿与樱桃树》,说到:幼年华盛顿砍倒了家里的一棵樱桃树,向父亲承认错误,并得到了原谅。但考古学家发现,华盛顿童年所住的房屋位于弗吉尼亚州拉帕汉诺克河边的陡壁上,无法种植樱桃树。本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观念的课文,却因内容不实被质疑,这也让很多家长产生了担忧。

  学生家长1:“这还是人的问题,这是挺不负责任的事,我想想就是挺后怕。”

  学生家长2:“要是出错的话,会误导孩子也会误导老师,特别是语文课,出现错误了将来对他的一生都会有影响,所以说这一块大家都负起责任来,认真校对,对上面的审批都要起到一定的作用。”

  对于类似《尊严》这样的课文中存在虚构人物经历的现象,有专家认为,主要是因为现在的语文教育存在着重视题材忽略体裁、过分注重灌输某些观念导致。对此,有家长认为,如果学生的情感的表达没有详实的论据,将影响表达的有效性。

  学生家长:“制定教材还有教育工作者,要认真仔细,因为这涉及到孩子的基础教育,这个形成格局以后,认知上和知识面上会出现一些偏差,当然有问题我们把它指出来,马上去改就行了。”

  同时,家长认为,老师在教学中,应首先加强对课文内容的探究,适当将历史事实告诉学生。

  学生家长:“老师使用的时候应该把这个课文看一遍,或者是应该理解一下,如果发现问题,应该及时上报。”来源:西部网(记者杨烨王晶)

上一篇:涪江路小学附属幼儿园组织教师深度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下一篇:泉州市2020年春季学期初三年级4月21日开学

最近更新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