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维世想把生父和母亲合葬,周恩来:你知道我的父母葬在哪里吗?

栏目:幼儿教育  时间:2023-01-02
手机版

  前言:

  据周恩来弟妹王士琴(胞弟周恩寿之妻)回忆,周恩来一生温文尔雅,和善谦恭,很少会发脾气的。但她却亲眼见过周恩来因为一件“小事”拍过桌子。

  那大概是1957年,自己去周恩来家做客,正好遇到周恩来的义女孙维世带着自己的养女小兰也在周恩来家。

  午饭的时候,四五岁的小兰在饭桌上非常顽皮,吃饭也东挑西拣,最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她便哭闹了起来,抬手打了养母孙维世一巴掌。

  一般的父母可能会简单地制止一些,训斥两声,但一向温和的周恩来却生气地拍了桌子,他皱着眉头训斥小兰:“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待自己的母亲?”

  小兰尽管年纪很小,也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停止了哭闹。

  王士琴说,这件事让她知道了,周恩来对“母亲”一直都是非常尊敬的,他不能容忍子女对母亲不孝,动手打母亲更是不行。

  

  周恩来的生母和嗣母,影响周恩来一生的两位女性

  周恩来有两个母亲,即生母万冬儿,和嗣母陈三姑。他对这两位母亲的感情都非常深厚。

  周恩来为什么会有一个嗣母呢?这要从他的四叔周贻淦说起。1898年,周恩来刚出生没多久,他的四叔周贻淦就染上了肺结核,周恩来的祖父周起魁为了挽救小儿子的性命,便寄希望于把之前和小儿子定好亲的陈三姑迎娶过来,给他冲冲喜。

  在当时,肺结核属于不治之症,陈三姑的家里人当然不同意,但陈三姑却坚决地找人给自己开了脸,独自一人嫁入了周家。

  半年之后,周贻淦因医治无效病逝,陈三姑此后守寡一生。

  周恩来的祖父周起魁不忍自己的小儿子无后,也不忍看到陈三姑此后孤独一人终老,无依无靠,便按照传统做法,把自己二儿子周贻能的孩子过继给了她。这个孩子就是周恩来。

  

  陈三姑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就受过良好的教育,据说14岁就可以赋诗填词了,在书画方面也都很擅长,尤其擅长的花鸟。和陈三姑相熟的人曾回忆说:“天上飞的什么鸟,三姑都能在纸上画出来。”可见,陈三姑是一位极富才情的女子。

  周恩来过继给陈三姑的时候,还不满一岁,陈三姑对他悉心照料,关怀备至。稍微长大后,周恩来的身体又不好,陈三姑为了照顾他可谓操碎了心。后来,周恩来写文章说“幼羸弱多病,扶持将护,君母备极劬劳。”说的就是这段时间的事。

  周恩来“五岁从母教”(这里的五岁是虚岁,实际他当时只有4岁),在陈三姑的教导下开始认字和背诵诗词,他这时就表现出了极高的学习天赋,不仅是喜欢学,而且学得非常快。

  陈三姑当时还常常给周恩来讲故事,比如《天雨花》、《再生缘》……

  

  5岁时周恩来就进了私塾,开始学习四书五经和策论,当时长辈们可怜他自幼失父(嗣父),对他非常包容,很少批评他,但陈三姑却对他要求严格,不肯放松。“师暨诸父,怜其孤,辄少宽假,而慈母则督之綦严。”

  当时陈三姑终日守在房里不出门,也不许周恩来随便出门。周恩来后来回忆,自己好静的性格就是从母亲陈三姑的身上继承来的。

  到了8岁时,陈三姑开始让儿子读小说,他看的第一部小说是《西游记》,后来又读了《水浒传》、《红楼梦》、《镜花缘》……

  周恩来曾说自己“幼时喜闻故事,凡有人能语余以奇闻者,辄绕膝不去,终日听之不倦。”“我的知识都是从看小说得来的,我母亲总是让我看小说。”

  

  对于母亲在教育方面给自己的影响,周恩来一直非常感激,1946年他接受记者李勃曼参访时曾说:“我母亲是受过教育的女子,她知道怎样使自己的孩子受最好的教育。”在接受另一位记者采访时他曾说:“直到今天,我还得感谢母亲的启发,没有她的爱护,我不会走上好学的道路。”

  周恩来虽然从小跟着嗣母一起生活,但也一直没有离开自己的生母万冬儿,因为陈三姑一直和嫂子生活在一起。

  周恩来对自己的生母也非常有感情,他曾回忆说:“我们的妈妈(指万冬儿)是个贵族子女,外祖父最喜欢她。她从小开朗,不像闺秀,不肯缠足。外祖父常带着她到处跑,参加各种活动,直到十一二岁才缠足。”

  周恩来认为,自己性格中爽朗的那一部分就来自生母。

  周家家道中落,二母早逝,周恩来9岁当家

  据周家家谱记载,周恩来的先祖是北宋大儒周敦颐,周恩来所属的宝佑桥周氏奉周庆为始祖,从周庆到周恩来一共18代。

  周恩来的爷爷周起魁曾在安东、桃园、阜宁等地当过知县,后来还捐了候补知州。但在周恩来一岁的时候,周起魁还未候补上知州就病逝了,周恩来的胞伯周贻赓从此承担起了杨家的重任,但他只是一个钱谷师爷,工资并不高。周恩来的生父周劭纲也只是个文书,每个月的钱只够自己糊口,他的八叔则双腿残疾,没有工作的能力。

  所以,在祖父周起魁病逝后,周家就开始衰落了,而照料全家生活饮食的重任就落到了生母万冬儿身上。童年的周恩来常常跟着生母一起去亲戚家借钱,或者典当东西,可以说是经历了生活的辛酸。

  

  但在家道中落后,周家还保留着一些过去的礼仪,每次过节之类,即使借钱也要给别人送上一份礼,这让周家的经济情况越来越差,爽朗和要强生母万冬儿最终被这副重担压垮,“因操劳过度成疾”,于1907年病逝。

  五十七年之后,周恩来依然难忘生母之死,他曾说:“破落下来还要装门面,我最看不惯。”

  生母病逝后,9岁的周恩来就接替了她的工作,开始管家和照顾两个弟弟。不仅要管“家里的柴米油盐”,还要“外出应酬”。周恩来的弟弟周恩寿也说过:“总理9岁当家,一切管理得井井有条。”

  或许,周总理优秀的管理能力和大局观就是从这个时候培养出来的。

  为什么家里的工作不由母亲陈三姑来管呢?因为陈三姑在万冬儿病逝后,染上了肺结核,不久后也病逝了。陈三姑生前曾对儿子说过自己时日无多了,希望他能早点学习生活的技能。

  

  两位母亲的相继离世,尤其是嗣母陈三姑的病逝让周恩来备受打击。1918年,周恩来留学日本时,曾多次回忆起陈三姑,字里行间全是深沉的怀念,令人动容:

  “我把带来的母亲亲笔写的诗本打开来念了几遍,焚好了香,静坐了一会儿,觉得心里非常难受,那眼泪忍不住地要流下来……”

  “晚归自习,偶思及家事,想亡母,不能成眠。”

  “墨迹犹存,音容久杳,伤哉!”

  

  后来回国,他去北京祭拜朋友母亲的陵墓,回去后在日记中写道:“……联想吾母,伤心不已。”

  两位母亲的在艰苦中持家的美德,对他求学上进的殷切希望,可以说是周恩来早期进步最主要的动力。

  父亲周贻能病逝,周恩来悲痛万分,毛泽东致电安慰

  周恩来的生母万冬儿病逝时,生父周贻能(也叫周劭纲)正在外地为了生活奔波,所以未能与自己的妻子见最后一面。

  万冬儿病逝后,她的娘家要求以楠木为棺,还要五层麻布七层漆等等,规格相当高。而这显然是落魄的周贻能无力承受的。他只能含泪将妻子的灵柩暂放在清江浦的一个寺庙中,自己继续外出谋职,直到28年后,即1935年他才回到清江浦,把妻子的灵柩归葬淮安老家。

  周贻能在这28年期间,曾先后在北京、齐齐哈尔、吉林、天津、上海等地谋生,真可谓颠沛流离,穷困潦倒。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成立,周恩来奉命来到武汉主持统战和抗战的相关工作。这时候,周恩来才通过组织找到了自己漂泊了多年的父亲,并请他到武汉和自己一起生活。

  据老舍先生回忆,1938年5月中旬,周恩来在武汉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第二次理事会,轮到周恩来讲话时,他先谈了工作,最后含泪说道:

  “我要是失陪,我的老父亲今晚10时到汉口(大家鼓掌)。暴敌(即日军)使我们受了损失,遭了不幸,也使我的老父亲被迫南来。生死离合,全出于暴敌的侵略。生死离合,都增强了我们的团结。告辞了!”大家用热烈的掌声送周恩来下了楼。

  5个月后,由于日军逼近武汉,武汉的各机关工厂陆续内迁,周贻能随机关一路辗转迁到重庆。到达重庆红岩后,周贻能因为年事已高,只能做一些看仓库,扫院子之类的杂事,但他和工作人员相处和睦,亲如一家。

  

  据童小鹏(时任南方局秘书处长,后任周恩来办公室主任)回忆,周贻能待人宽厚,喜欢喝酒,周恩来在忙碌之余也会和他对饮,但这样的情况并不多。更多的时候周恩来是劝他少喝酒。

  有一次,周贻能喝得有点多,走路需有人搀扶,周恩来就对父亲说:“我们这里都很忙,你喝多了,既伤了自己的身体,还要别人照顾,多不好。”周贻能从此便注意了很多。

  1942年,周恩来因病住院,还动了手术,期间周贻能突然高烧不退,病情恶化,一天不到就离开了人世。考虑到周恩来的身体也电影盒子不好,董必武召集了邓颖超、童小鹏等人商议,暂时不要把这个消息告诉他,等他出院后再慢慢告知。他们决定将周贻能的灵柩暂时放在红岩村内,等周恩来出院后再决定葬往何处。

  周恩来住院休息期间,还曾专门给邓颖超写信,商量给父亲过68岁生日的具体安排。这一年周贻能虚岁69岁,按照淮安过九不过十的习俗,他是要过70大寿的。所以周恩来对这件事格外上心。

  

  他嘱咐邓颖超:“如果他希望我在家补过,就等我回来,不过据我所知,他的思想是很迷信的,过生日总愿在当天,儿子在不在跟前倒是其次呢。希望你还是将就他一点吧。”

  “爹爹的病状,除疟疾外,还应注意他年事已高,体力虽好,但过分喜欢饮酒,难免内亏。所以主治的办法必须向清内火,消积食,安睡眠……”

  “闻爹爹病渐愈,甚放心,谢谢你的偏劳。”

  此时周恩来并不知道父亲已经病逝的消息,还在一心牵挂着他的健康。直到一天,他听到一个报童说“仓库老太爷打摆子死了,现在正忙着办后事呢”他才意识到父亲可能出了问题,他当即决定提前出院。

  回到红岩村后,周恩来第一时间问起了父亲的情况,邓颖超只能告以实情。周恩来得知后痛哭不止,悲痛欲绝,他批评邓颖超说:“别人不了解我,你为什么要瞒我?”董必武等人出面解释后,周恩来才没有说什么。

  

  当天夜里,周恩来不顾自己病体初愈,为父亲守灵一整晚,随后他给延安发去电报:

  “归后始知我父已病故3日,悲痛之极,抱恨终天,当于次日安葬。”毛泽东随即发来唁电安慰:“尊翁逝世,同人均深致哀悼,尚望节哀。重病新愈,望多休息,并注意以后在工作中节劳为盼。”

  随后,周恩来夫妇在红岩村为父亲举办了一个简单的追悼会,并将其安葬在了小龙坎福元寺。该墓地由重庆进步人士饶国模女士捐赠。

  一天后,周恩来夫妇在《新华日报》发布讣告:

  显考惫臣公讳韵纲府君痛于中华民国三十一年 七月十日骤因数日微恙,突患心脏衰弱脾胃涨大急症,经医治无效,延至晚十一时逝世,享年69岁。周恩来适因病割治于中央医院仅闻先父患疾,比于昨日遄归,方知已弃养二日,悲痛之极,抱恨终天。媳颖超随侍在侧亲视合殓兹业于今日清晨,安葬于陪都小龙坎之阳,哀此讣告至一切奠礼赙仪概不敢受伏乞矜鉴。男周恩来、媳邓颖超泣启

  孙维世想让父母合葬,周恩来:何必马革裹尸还?

  1958年11月,周恩来响应国家退耕还田的号召,派童小鹏回到重庆红岩公墓,将周贻能、杨振德等13人的墓穴平掉还耕,骨灰装入罐中,埋于墓地旁的水田中,只留了一块墓碑树在田头。

  周恩来一生对待父母非常孝顺,但他从来不会想着利用自己的身份便利,让他们合葬或者迁坟。

  有一次,周恩来的义女孙维世向周恩来提出,想把自己的生父孙炳文烈士的遗骸从上海迁到北京和母亲合葬。她在征询周恩来的意见时,周恩来告诉他:“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我的亲生父母就分别葬于重庆和淮安。我们中国人有句老话叫‘入土为安’,你又何必搬动他们呢?”

  

  孙维世听从了周恩来的意见。

  周恩来从12岁开始就离开了淮安求学,此后66年,他再也没有回过自己的家乡。他不仅自己不回去,而且不许自己的弟弟周恩寿回去。

  这是因为周恩来对自己的故乡没有感情吗?绝对不是的。周恩来不愿意影响地方的工作,不想给乡亲们添麻烦,不愿意搞特殊,让人觉得自己是“衣锦还乡,荣归故里”。

  

  曾在淮安县担任领导工作的刘秉衡回忆:1960年,自己到北京开会,临行前,周恩来嘱咐自己把他们家收藏的祖辈影像捎到北京。周恩来拿到照片后,一张张地反复观看,并对刘秉衡一一介绍照片上的人是谁……

  有人评价周恩来一生“六无”:逝不留灰,生而无后,官而不显,党而无私,劳而无怨,死不留言。周恩来终生不回故乡,不是不近人情,而正是因为他心中藏有一份大爱。

  本文参考资料:

  《周恩来早期文集》 中央文献出版社

  《周恩来传》 中央文献出版社

  《周恩来对父亲的至孝亲情》 秦九凤

  《至孝周恩来》 刘永辉

  《周恩来与父亲的深厚感情》 郭绪忠

上一篇:和母亲的关系,让我认识到良好的亲子关系应该是这样的
下一篇:您当前的位置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九江频道 > 专题 > 教育学校 >

最近更新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