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西南四省名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大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栏目:幼儿教育  时间:2023-01-10
手机版

  一、单选题

  济南章丘是有名的“铁匠之乡”,章丘铁锅为当地传统手工锻造的锅具,历史悠久,制作过程需经十二道工序,十八遍火候,千度高温,万次锻打,具有不粘锅、寿命长的特点。目前,章丘铁锅锻造技艺正面临失传危机。2000年前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地手工锻锅铺几乎全部倒闭。最近几年,当地积极将该技艺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章丘铁锅产业被“重新点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0年前后章丘手工锻锅铺几乎全部倒闭的主要原因是( )

  A.工艺复杂,缺乏传承人

  B.产量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C.原材料供应短缺

  D.市场的冲击

  2.当地积极将章丘铁锅锻造技艺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主要是( )

  A.传承制作技艺

  B.扩大生产规模

  C.扩展销售范围

  D.吸引游客

  【答案】1.D2.A

  【解析】

  1.2000年前后,现代化锅具企业崛起,以物美价廉的优势迅速占领了市场,章丘铁锅是纯手工锻造,工序复杂,生产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弱,因此,章丘手工锻锅铺几乎全部倒闭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的冲击,D正确。缺乏传承人是当地该行业较长期的问题,短期内难以产生后果,A错误。原材料供应短缺在材料中没有提到,无法推断,C错误。虽然产量低,但质量好,则会导致供不应求,不会倒闭,B错误。故选D。

  2.结合材料由于章丘铁锅锻造技艺正面临失传危机,因此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主要是传承制作技艺,A正确。扩大生产规模、扩展销售范围、吸引游客是次要目的,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影响工业区位选址的因素有以下三点:

  (1)自然因素:地理位置、土地、水源。

  (2)经济因素: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农业基础、技术。

  (3)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

  老挝万象赛色塔工业园区是中老两国“一带一路”重大合作项目,目前已吸引新希望、中石化等多家我国企业入驻。为形成上下游协同发展的产业链,园区对待入驻企业进行综合考察。截至2020年8月,已有83家中外企业入驻,涵盖电子产品制造、能源化工、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纺织品加工、总部经济等产业类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目前,老挝万象赛色塔工业园区吸引企业入驻的最大优势是( )

  A.廉价的劳动力

  B.完善的交通网

  C.充足的原材料

  D.广阔的市场

  4.入驻老挝万象赛色塔工业园区的企业采用园区式发展模式的主要原因是( )

  A.共用基础设施

  B.利于交流与协作

  C.集中处理废弃物

  D.接近消费市场

  5.老挝万象赛色塔工业园区对待入驻企业进行综合考察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市场范围,降低营销成本

  B.审核企业资质,提升园区层次

  C.强化园区企业协作,避免恶性竞争

  D.评估企业发展潜力,淘汰落后产能

  【答案】3.A4.A5.C

  【解析】

  3.作为发展中国家,老挝最大的优势是劳动力廉价,A正确。材料中无交通网是否完善的相关信息,B错误。由材料可知,赛色塔工业园区涵盖电子产品制造、能源化工、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纺织品加工、总部经济等产业类型,这些产业类型不都是原料指向型的工业,C错误。赛色塔工业园区并非该该园区产品的消费市场,D错误。故选A。

  4.采用园区式发展模式是相对于分散投资建厂模式而言的,属于工业集聚现象,其主要优势是共用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A正确。该工业园区产业类型多样,利于交流协作目前体现得不明显,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该工业园区产业类型多样,废弃物种类多样,集中处理废弃物不是主要原因,C错误。该工业园区不是这些企业产品的消费市场,D错误。故选A。

  5.材料中提到“为形成上下游协同发展的产业链,园区对待入驻企业进行综合考察”,说明综合考察的主要目的是选择具有生产协作关系的差异化企业,从而强化企业间的协作,避免恶性竞争,C正确。园区对引进企业进行综合考察,不能起到扩大市场范围、提升园区层次、淘汰落后产能的目的,A、B、D错误。故选C。

  【点睛】工业集聚的优点:①可以加强企业间信息的交流与合作;②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③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了生产建设的投资;④有利于生产效益与利润的提高,从而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规模效益。

  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常绿灌木,鲜叶需人工采摘。普洱茶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采用特定加工工艺,经发酵制成。在以马帮运输为主的时期,普洱茶借助路上运输时间进行二次发酵,如今,加湿堆积发酵工艺可将普洱茶的发酵时间缩短为45天左右。加湿堆积发酵是指将晒青毛茶堆放到一定高度后洒水,上覆麻布,使之在较高温度、偏低降水量的环境中发酵。位于云南省南端的勐海县是理想的发酵之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导致近年来普洱茶的市场价格不断上涨的主要原因是( )

  A.运输成本上升

  B.茶叶品质提高

  C.种植面积缩小

  D.人力成本上升

  7.普洱茶加湿堆积发酵工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气温升高

  B.制茶经验丰富

  C.运输时间缩短

  D.发酵环境理想

  8.勐海县进行普洱茶发酵的最佳时间是( )

  A.1月前后

  B.4月前后

  C.7月前后

  D.10月前后

  【答案】6.D7.C8.B

  【解析】

  6.普洱茶生产的采摘等过程需要投入较多劳动力,人力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高,且近年来工人工资上涨明显,故人力成本上升是导致普洱茶市场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D正确。运输成本、茶叶品质、种植面积也是影响茶叶价格的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而且近些年变化也不大,ABC错误。故选D。

  7.据材料信息可知,在以马帮运输为主的时期,普洱茶借助漫长的运输时间进行二次自然发酵,由于现代交通的发展,运输时间大为缩短,因此才催生出发酵时间较短的加湿堆积发酵工艺,C正确。气候变暖、制茶经验丰富、发酵环境理想都不能大幅缩短发酵时间,也不是该工艺产生的原因,ABD错误。故选C。

  8.据材料可知,普洱茶发酵需要较高温度,偏低降水量的环境。勐诲县位于云南省南端,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地区,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春季气温较高,降水较少,是普洱茶发酵的最佳时间,因此B正确,1月份气温较低,7月份降水太多,10月以后虽然降水减少,但是由于雨季过后,空气中湿度大,不利于普洱茶发酵,因此ACD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技术经济;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冷藏与保鲜)、劳动力、地租等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当地气候呈暖湿化。沙漠腹地和东南部分布有100多个常年积水湖泊。相关研究表明,冬季白天,该沙漠区存在湖泊区地表温度明显高于外围区和周边区的“暖岛效应”。受地质作用影响,当地地热资源较丰富。下图为巴丹吉林沙漠研究区划分图,其中A和B均属于沙漠区,C区以绿洲为主。2020年冬季,研究者对巴丹吉林沙漠中甲、乙、丙三地的气温进行了监测,发现冬季白天甲地的地表平均温度为6.10℃,乙地为4.25℃,丙地为4.07℃。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甲、乙、丙三地与图中各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甲—A、乙—B、丙—C

  B.甲—A、丙—B、乙—C

  C.乙—A、丙—B、甲—C

  D.丙—A、甲—B、乙—C

  10.巴丹吉林沙漠湖泊区冬季形成“暖岛效应”的原因可能是( )

  ①沙尘天气较多造成逆温现象

  ②盛行西北风加速沙丘的降温

  ③湖盆封闭造成热量不易扩散

  ④地下水对湖泊具有增温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湖泊区“暖岛效应”会导致该沙漠区( )

  A.沙漠化进程明显加剧

  B.湖泊周围生长期延长

  C.气候暖湿化加强

  D.气候失调

  【答案】9.A10.D11.B

  【解析】

  9.结合题干和地图信息可知巴丹吉林沙漠不同分区下垫面的基本情况。首先,与巴丹吉林沙漠区A、B相比,沙漠周边区C分布有绿洲,比热容大、升温慢,冬季白天地表温度较低,所以C对应丙。其次,巴丹吉林沙漠冬季气候干旱,地表植被覆盖稀少,多为流动性沙丘,比热容小,白天沙漠区温度偏高。但因为题干中表明“暖岛效应”的存在,即冬季白天沙漠中湖泊区A的地表温度高于外围区B的地表温度,因此,A对应甲,B对应乙。故选A。

  10.巴丹吉林沙漠湖泊区“暖岛效应”的形成原因如下:首先,由于湖盆封闭,沙漠腹地湖盆内风速较小且热量不容易散失,这导致沙漠腹地湖泊区相对于周边地区是一个热源。其次,由于地热资源丰富,地下水在补给湖泊过程中会释放热量,并将湖泊存储的热量释放到局部环境中,进而影响温度的空间分布。因此,选择③④。A、B同属于沙漠区,沙尘天气和盛行西北风对两个区域产生的影响差异性较小。故选D。

  11.沙漠化加剧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与“暖岛效应”没有直接关系,不会导致沙漠化进程明显加剧;气候暖湿化是大尺度的气候变化,小尺度的“暖岛效应”对其影响不大;“暖岛效应”长期存在会形成局部小气候,而非造成沙漠区气候失调。由于“暖岛效应”的存在,湖泊周围地区地表温度升高.当地生长期会延长。故选B。

  【点睛】下垫面及其影响

  下垫面是大气与其下界的固态地面或液态水面的分界面,是大气的主要热源和水汽源也是低层大气运动的边界面。因此下垫面的性质对大气物理状态与化学组成的影响很大。不同下垫面的粗糙度、辐射平衡、热量平衡和辐射差额等差别较大,对空气流动的影响也大不一样,常常形成不同的小气候。

  二、综合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肯尼亚(如左图所示)是世界著名鲜花出口国,绝大部分鲜花出口到欧洲,被誉为欧洲的“后花园”。肯尼亚全年均能生产鲜花,约有100万人依靠鲜花出口为生。地处奈瓦沙湖畔的一家鲜花农场,安装了肯尼亚首个浮动式太阳能发电装置(如右图所示)。这些太阳能板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漂浮在蓄水池上,用以缓解农场用电需求紧张及电网电力供应不稳定问题。如今,越来越多的鲜花农场选择太阳能发电,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也更加环保。

  

  (1)除湿季外,奈瓦沙浮动式太阳能发电装置年内发电量变化差异较小,试分析其原因。

  (2)与荷兰相比,说明肯尼亚鲜花生产的优势。

  (3)分析奈瓦沙鲜花农场浮动式太阳能发电装置的经济环境效益。

  【答案】

  (1)奈瓦沙位于赤道附近,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小;昼夜长短变化小;除湿季外,云量少,多晴天,太阳辐射较强,因此太阳辐射量季节变化小,年内发电量变化差异小。

  (2)肯尼亚位于赤道附近高原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光热资源充足;土地成本较低;劳动力丰富,价格低;热带气候,全年均可生产。

  (3)经济效益:利用太阳能发电提水灌溉,降低生产成本;剩余电量并入电网外售,增加经济收入;缓解农场用电需求紧张及电网电力供应不稳定问题,保障农场生产用电持续供应。

  环境效益:太阳能为可再生能源,清洁无污染;浮动式太阳能发电装置能够减少蓄水池中的水分蒸发,保障鲜花灌溉水源供应;有效抑制蓄水池中藻类的生长,无需化学物质除藻,保障灌溉水源清洁;水面对太阳能板有冷却作用,可以提高太阳能板的产能。

  【解析】【分析】本题以肯尼亚鲜花产业为背景,考查学生对于农业区位因素以及太阳能综合利用与开发的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1)太阳能(光伏)发电量多少及变化与太阳辐射强弱有关,纬度、地势和天气等因素影响太阳辐射强弱。肯尼亚奈瓦沙地处赤道南侧,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变化小;昼长变化小;除湿季外,多晴朗天气。

  (2)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荷兰相比,肯尼亚地处低纬度地区,全年热量充足,全年均可生产;海拔高,光照充足;经济较为落后,劳动力充足且廉价;土地价格低,生产成本低。

  (3)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对太阳能的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体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从长远来看,能源开发利用必然会转向可再生能源。浮动式太阳能发电装置具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一方面,利用光伏电能,降低生产成本;缓解当地用电需求紧张及电网电力供应不稳定问题,保障生产电力持续供应:另一方面,装置板减少了蓄水池中的水分蒸发;阻止了太阳辐射入池,抑制蓄水池中藻类生长,无需使用化学物质除水藻,为浇灌鲜花和其他农作物提供较好的优质水源;池水对太阳能板有冷却作用,可提高太阳能板的产能效率。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丹是一种比较松软的湖泊沉积泥沙被风力侵蚀而成的平行垄槽地貌,一般出露在沙漠、戈壁中。近代以来,柴达木盆地气候不断向暖湿化转变,该地西北部形成了台吉乃尔湖区(如左图所示)。在东台吉乃尔河的下游地带,分布有世界罕见的水上雅丹(如右图所示)。自然状态下,水上雅丹分布范围与位置飘忽不定。台吉乃尔湖区的锂资源占我国盐湖锂资源总量的63%。为抽取、引流地下卤水,晒制、提取锂矿资源,2010年,流往东、西台吉乃尔湖的水道被采盐企业修建拦水坝阻断,使得东、西台吉乃尔湖及一里坪湖几近干涸,河水滞留于鸭湖和苦水沟,鸭湖迅速成为该区域最大的湖泊。近年来,鸭湖中一些柱状雅丹消失,部分水中雅丹也摇摇欲坠。

  

  (1)简述台吉乃尔湖区水上雅丹的形成过程。

  (2)分析在自然状态下水上雅丹分布范围与位置飘忽不定的原因。

  (3)推测近年来鸭湖部分水上雅丹衰亡的原因。

  (4)针对台吉乃尔湖区盐湖锂资源开发所带来的影响,有人建议应停止开发,请说明理由。

  【答案】

  (1)地质时期台吉乃尔湖区曾为湖泊环境,大量泥沙沉积形成深厚的古湖沉积地层;随着湖盆不断收缩趋于干涸,古湖中沉积地层暴露于地表;在风力和流水侵蚀下,古湖沉积地层不断被剥蚀,形成垄槽相间的雅丹地貌;近代以来,湖区气候转向暖湿,高山冰雪融水增多,湖泊面积增加且水位上涨,周围部分雅丹浸泡于水中,形成水上雅丹。

  (2)下游湖区洼地较平坦,蒸发量大,水位较浅;高山冰雪融水使入湖水量季节不均;气候异常,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影响湖泊补给:下游湖区季节及年际变化较大,周围河道被湖水反复淹没,易发生游移。

  (3)湖面水位上升,逐渐淹没低矮的雅丹:水上雅丹底部长时间受水浸泡,岩层软化,容易坍塌;岩层裂隙中水体冻融作用,导致岩层破碎;湖面波浪的侵蚀作用,加剧雅丹坍塌。

  (4)修建拦水坝,使得部分湖泊干涸,湿地生态功能下降:长期抽取地下卤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兴建盐场,导致湖泊周边盐碱湿地植被覆盖率降低;水上雅丹分布水域的原生环境遭到破坏,导致部分水上雅丹衰亡。

  【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柴达木盆地的水上雅丹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貌的形成过程、地理现象的成因、资源开发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图文信息获取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学科素养。

  (1)由材料“雅丹是一种比较松软的湖泊沉积泥沙被风力侵蚀而成的平行垄槽地貌,一般出露在沙漠、戈壁中”可知,地质时期台吉乃尔湖曾为湖泊环境,随着泥沙逐渐在湖床不断沉积,形成深厚的古湖沉积地层;被风力侵蚀的前提是该地水量减少,泥沙出露地表,由此可判断后来又经历古湖泊萎缩干涸,风力不断剥蚀出露的古湖沉积地层,最终形成了与主导风向一致的平行垄槽型雅丹地貌;该地最后形成水上雅丹,由此可知该雅丹被水覆盖;由材料可知,近代以来,随着柴达木盆地的气候趋于暖湿,冰雪融水增多,湖泊面积增加且水位上涨,古湖沉积地层形成的雅丹被湖水浸泡,形成水上雅丹。

  (2)根据材料“流往东、西台吉乃尔湖的水道被采盐企业修建拦水坝阻断,使得东、西台吉乃尔湖及一里坪湖几近干涸”可知,湖泊位于河流下游地带,地势低平,加上沙漠地区气温较高,导致蒸发量大,水位较浅;该地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受气温季节变化大的影响,该地融水季节差异大,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导致湖水补给量差异大;受该地区冰雪融水、降水季节变化大的影响,周围河道被湖水反复淹没,易发生游移,故水上雅丹分布范围与位置飘忽不定。

  (3)由材料可知,该水上雅丹所在岩层为比较松软的湖泊沉积泥沙,胶结程度差,底部常年浸泡在水中,雅丹底部岩层易变软;雅丹底部松软岩层在湖水长期浸泡侵蚀和湖面波浪的侵蚀作用下,逐渐被掏空,导致重力坍塌,水上雅丹出现衰亡;当地为我国西北地区,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均较大,岩石裂隙中水的不断冻融,加速雅丹底部岩层的侵蚀过程,导致岩层破碎,进而被掏空而坍塌;气温高,冰川融水多时湖面水位上升,会逐渐淹没低矮的雅丹,因此水上雅丹逐渐衰亡。

  (4)开采盐矿资源,改变了湖泊格局、水量和水位,湖泊的生态效益降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性质可能会随之改变,故可以从湖泊调蓄能力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湖水及水域原生环境破坏等方面思考。锂资源开发需要修建拦水坝,拦截了部分水体的流动,使得下游部分湖泊入湖水量减少,出现干涸,原有的湿地生态功能下降;锂资源的开发需要长期抽取地下卤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湖泊水位下降,影响地被植物的生长;兴建盐场会造成植被的破坏,导致湖泊周边盐碱湿地植被覆盖率降低,影响了湖泊的生态功能;该地有水上雅丹分布,资源的开发导致水域的原生环境遭到破坏,导致部分水上雅丹衰亡。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为国酒茅台之乡。近些年,茅台酒厂大力发展白酒工业旅游,以茅台酒生产车间、酒库车间、包装车间为主要依托,围绕国酒生产过程,整合开放生产车间等生产参观点,让游客了解国酒生产工艺及流程,感受企业文化。2017年,茅台镇获评“中国十大品质休闲基地”。

  指出茅台酒厂发展工业旅游的原因,并为该酒厂工业旅游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答案】

  原因:获取经济效益;优化产业结构;扩大产品宣传。提高知名度,促进产品销售;保护企业文化与生产工艺。建议:进一步丰富文化内涵,挖掘白酒工业旅游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延长产业链,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增强旅游的体验性,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提升接待能力。

  【解析】【分析】本大题以茅台酒厂发展工业旅游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旅游开发的条件、旅游的发展措施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根据材料,茅台酒厂在生产白酒的同时也发展工业旅游,产业结构多样,优化了产业结构。通过发展工业旅游,可让游客了解白酒的生产过程,利于扩大产品宣传效果,提高产品知名度,促进产品销售。通过工业旅游,有效宣传了企业的文化和工艺流程,利于保护企业文化与生产工艺。通过发展旅游,企业增加收入,获取经济效益。为促进该酒厂工业旅游进一步发展,企业可进一步丰富文化内涵,提升企业的文化价值,进一步挖掘白酒工业旅游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企业不断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增加旅游项目的多样性,延长产业链,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增加企业开放项目,增加项目开放深度,增强旅游的体验性,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完善企业的交通、餐饮等基础设施,提高旅游的舒适度,提升接待能力,促进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赤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它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增殖造成的。下图为2018年我国沿海各月赤潮爆发次数统计图。

  

  描述2018年我国沿海赤潮爆发的时间分布特征,并指出赤潮的主要危害。

  【答案】

  时间分布特征:各月爆发次数不等;主要集中在5月6月;其他月份爆发次数少,12月、1月未爆发。主要危害:破坏海洋渔业资源;破坏海洋生态平衡;影响人类健康。

  【解析】【分析】本题以2018年我国沿海各月赤潮爆发次数统计图为背景,要求学生描述2018年我国沿海赤潮爆发的时间分布特征,并指出赤潮的主要危害。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准确表述的能力,并渗透了对学生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素养的考查。

  【详解】读图,根据各月统计赤潮爆发次数分析,我国沿海赤潮各月发生次数相差较大,赤潮爆发集中的时间主要是春、夏之交的5、6月份,其它月份赤潮爆发次数少,冬季几乎没有。赤潮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增殖造成的,是一种严重的海洋灾害,发生时常使海水变为红色或褐色,不仅污染环境,引起海洋鱼、虾、贝等生物死亡,对海洋养殖业构成极大威胁,而且破坏海洋生态平衡;如果不慎食用被赤潮污染的海产品,就会引起人体中毒,影响人类健康。

  1.《高考地理小专题100例(自然地理)》目录

  2.《高考地理小专题100例(人文地理)》目录

  3.《中国地理小区域100例》总目录

  4.《世界地理小区域100例》总目录

  5.《高考地理小专题100例(自然地理)》获取方法

  6.《高考地理小专题100例(人文地理)》获取方法

  7.《中国地理小区域100例》获取方法

  8.《世界地理小区域100例》获取方法

  9.可编辑2021年世界区域地理复习资料包免费送!

  举报/反馈

上一篇:2022年湖北财经类大学排名
下一篇:2022年高考数学全国卷试题评析

最近更新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