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大学老师的抗疫诗歌创作

栏目:幼儿教育  时间:2023-01-14
手机版

  杭州的年轻音乐人正在进行《风月同天》编曲排练。受访者提供

  新华社上海7月8日电(记者吴宇)44岁的杨赛是上海音乐学院公共基础部副研究员,主要教授中国音乐文学课程。“诗言志,歌永言”,既是他的工作,也是他的生活。

  今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他的诗歌创作有了全新的经历和素材,也让他对当下中国人心中的“诗歌传统”有了更新的认识。

  2月中旬,从湖南探亲回沪的杨赛,受众多抗疫元素触动,创作了一首词《风月同天》:“冬去春来浑不觉,离未及别,飞花时节,昏晓相隔,暮云千层叠,黄鹤楼高魂梦切……”他在微信朋友圈中发布,只保留这首词的署名权,无偿供各界人士再创作成公益歌曲。

  杨赛正在进行诗词书法创作。受访者提供

  很快,通过网络,一批人自发为这首词分头忙碌起来。作曲、编曲、配乐、演唱、录音录像、制作……其中,有朋友,也有陌生人;有国内同行,也有远隔重洋的华侨华人。

  “过去搞歌曲创作,各个专业的人士都要聚在一起,组建一个创演闭环,投入成本很高。但这一次,大家都是自发行动,且全身心投入,都想在灾难面前有所担当,凝聚起更多人的家国情怀,将传统诗词化作人文关怀的温暖力量。”杨赛说。

  出乎意料的是,经不同人谱曲,最终竟有多达四个版本的《风月同天》问世。无论是钢琴、古琴表达,交响乐或民乐演奏,还是独唱、对唱乃至合唱,不同版本的《风月同天》均在网络空间得到不同受众群点赞。

  谢飞是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一名青年教师,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她想起家乡四川汶川2008年发生的大地震。

  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灾难,中国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一脉相承。当时身处安徽农村的谢飞,从邻居家借来一个快报废的电子琴,又几经周折,在当地找到一家录音棚,从作曲到演唱,对《风月同天》完成了再创作。

  难能可贵的是,这是谢飞第一次作曲并演唱。“音乐与诗歌都是医治心灵创伤的良药,终极目标都是带来抚慰和希望。两者结合,当能产生抗击疫情的双重力量。”谢飞说。

  在上海崇明区中兴镇文广站工作的杜思睿,拥有古琴专业硕士学历。身处长江“龙头”的她,为杨赛《风月同天》中“同是长江边上客,不怕潮来万里雪,逆浪也相约”的词句感动,用了一个礼拜时间苦苦探索,终于找到适合古琴表现的主旋律,并让丈夫曹艺潇担任首唱。二人珠联璧合,琴歌版《风月同天》韵味深长。

  杜思睿(左)、曹艺潇夫妇在表演琴歌版《风月同天》。受访者提供

  通过此次创作,杜思睿发现拥有几千年历史的古琴,也可以拓展出新的弹奏思路,表达更多有时代气息的主题,“有别于传统又不失古味,为更多年轻人接受和喜欢”。

  作为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二年级学生,李姚远与各自在家的同学们也加入了《风月同天》的再创作。她家在杭州,朋友中有的报名去了湖北抗疫前线。

  李姚远说,读到《风月同天》中“一重山,两重山,山外行人人未还。望断也不归,江南路漫漫”的词句,就仿佛看到了驰援湖北、抗击疫魔的“逆行英雄”。她用手机录制自谱自弹自唱歌曲《风月同天》,通过妈妈的医生朋友发布到抗疫前线,“收获了满满的点赞和爱心”。

  在杨赛看来,众多学生以及年轻一代音乐人自动自发加入到抗疫歌曲创作行列中来,不仅体现了一种宝贵的责任担当,也是文化自信回归的表现。他认为,新时代中国歌曲,要实现情感、语感、乐感、美感的统一,要有中国心,要说中国话,要弘扬中国审美,要表现中国的使命担当与人文情怀。

  “中国是诗歌的国家。古典诗词,蕴藏着滋润人心的感召力、成熟的艺术表现力以及旺盛的生命力。通过一大批与抗疫有关的歌曲创作,年轻一代正在拥抱传统,延续传统,同时面向时代,深入内心。”杨赛说。

  继《风月同天》之后,杨赛又陆续创作了五首抗疫诗词,均被谱成歌曲。在整个上海音乐学院,近5个月来,师生们共创作了约120首与疫情有关的音乐作品。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中考助力」中考难到上热搜?来看广东21年中考数学卷
下一篇:《向风而行》谭松韵向风而行,用精彩演技演绎程宵励志成长故事

最近更新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