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张图带你了解南艺百年历史
闳约深美 不息变动 有温度的文化艺术平台
壹
▼
第一部分:百年征程
图001:全国创办最早的高等艺术学府
南京艺术学院前身是1912年刘海粟约同画友创办的上海图画美术院,是中国第一所美术专门学校,1930年更名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22年,颜文樑先生在苏州创办了苏州美术专科学校。这两所中国最早的私立美术学校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与山东大学艺术系美术、音乐两科合并成为华东艺术专科学校,址于江苏无锡社桥。合并工作于12月8日完成,从此,这一天成为南京艺术学院的校庆日。1958年华东艺专迁校南京,址于丁家桥。同年6月更名为南京艺术专科学校。1959年定名为南京艺术学院,学制改为四年,从而完成了学校的本科建制。1967年迁址南京市虎踞北路15号。,到2012年,南京艺术学院迎来了百年校庆,成为中国首个跨越百年的艺术院校,图为1923年上海美专永锡堂校址大门,2008年在南京艺术学院南广场,复制了此门。
图002:拉开中国近代美术教育的序幕
1912年,年仅17岁的刘海粟与乌始光、汪亚尘、丁悚、夏剑康、杨柳桥等画友于1912年11月创办了中国第一所新美术专门学校——上海图画美术院,校址设在上海乍浦路7号,聘任张聿光为院长,刘海粟副院长,丁悚为教务长。1920年更名为上海美术学校,1921年改名为上海美术专门学校,1930年定名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简称上海美专。上海美专的建立拉开了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序幕。图为17岁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时的刘海粟。
图003:发展东方固有的艺术,研究西方艺术的蕴奥
上海美专在创办之初就立下了三条办学宣言:第一,我们要发展东方固有的艺术,研究西方艺术的蕴奥;第二,我们要在极残酷无情、干燥枯寂的社会里尽宣传艺术的责任。因为我们相信艺术能够救济现在中国民众的烦苦,能够惊觉—般人的睡梦;第三,我们原没有什么学问,我们却自信有这样研究和宣传的诚心。年轻的创办者将学校的发展和民族文化振兴的命运紧紧相连,用艺术教育和艺术革新来启迪民智、救亡图存,以艺术带宗教,以艺术救国成为上海美专以至南京艺术学院师生的共同行动纲领。
图004:确立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普遍模式
上海美专率先系统引入西方美术教育体系的艺术院校,拉开了中国新美术运动的序幕,开创了中国近现代艺术教育的先河,始终引领艺术教育改革与创新风起之先,诸如旅行写生、引入人体模特、男女同校、绘画工作室的教育制度,创办学术期刊、中画西教、中西结合等教学体系和方法,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现代美术教育的普遍模式并延续至今。图为上海美专西画教室。
图005:蔡元培与上海美专
上海美专的发展得到蔡元培先生的大力支持,1919年12月,上海美专校董会成立,蔡元培任主席,蔡元培为上海美专题写了校名、“闳约深美”学训和“诚实”的校训,并为校歌作词。图为上海美专主席校董蔡元培先生
图006:蔡元培与上海美专
蔡元培多次出席上海美专活动,在美专创校二十周年大会上致辞中提到:“二十年前,中国本无美术学校,直至民七,国立北平美专始创立,至民国十七,国立西湖艺校方成立,故吾校实为首创,在吾国美术史上,有旋转时代之势力。”对上海美专以极高评价。图为1934年11月23日于沪南区漕溪路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主席校董蔡元培为新校舍奠基
图007:闳约深美
1918年,上海美专的新礼堂落成,蔡元培先生专门题写了“闳约深美”一语予以馈赠,成为上海美专不朽的学训。刘海粟在《忆蔡元培先生》一文中,对“闳约深美”曾经有过这样的诠释:“闳”指知识结构要博大宏伟,兼收并蓄,了解临近各个知识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广泛吸收,加以贯通,打下结实基础。“约”指生命有限,时间宝贵,任何杰出的巨人,不可能在很多方面都获得惊人成果,当基础打好之后,由博趋约,从十八般兵器中选择一两样最合适的武器,否则精力分散,顾此失彼。“深”指精通、发展、创造。在约的前提下重点突破,究本穷源。“美”是指一种理想的境界,求学的人只能处于永恒的探索之中,美的疆界阔大无限。现闳约深美为南京艺术学院校训。图为蔡元培题写的“闳约深美”学训。
图008:开设音乐学科
早在1920年7月,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就以暑期学校的形式开始开设音乐学科,1921年7月,上海美专增设高师科图画音乐系,由弘一法师弟子刘质平任负责人,很多我们所熟知的音乐家,如声乐艺术大师赵梅伯,中国第一代小提琴音乐作曲家与演奏家马思聪、作曲家黄自、贺绿汀等人均为上海美专音乐教师,培养了一大批音乐人才。图为上海美专音乐教室。
图009:苏州美术专科学校的建立
在上海图画美术院创办10年后,1922年,为吸纳西方艺术,促进现代新美术发展,遵循“忍、仁、诚”的校训,以“中西合璧、造就人才”为办学方向,颜文樑与画友胡粹中、朱世杰、顾仲华、程少川等,在文化古城苏州沧浪亭创立苏州美术学校,1932年,正式定名为苏州美术专科学校,简称苏州美专。颜文樑任校长,胡粹中任总务主任,朱士杰任事务主任。苏州人以三人姓氏方言“眼乌珠”戏称此学校,“眼乌珠”也暗含三位独具慧眼,是画坛有识之士之意。到1952年院系调整时,苏州美专三十年间共培养了1600多名毕业生。图为苏州美专校门。
图010:苏州美专创始人颜文樑先生
苏州美专创始人颜文樑先生出生于苏州一个画家家庭,自幼受到艺术熏陶,16岁时考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学习刻印、制版和印刷技术,后转入图画室学习西画。1912年自行试制油画颜料创作出第一幅油画《石湖串月》。1919年发起组织苏州美术赛画会,为我国现代美术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美术展览会。1920年创作出色粉画《厨房》,标志着他早期创作的成熟,该画于1929年获法国春季沙龙荣誉奖。1928年赴法国留学并考察欧洲艺术,其间创作的风景油画显示了他学习西方油画艺术的收获。在欧期间,他节衣缩食,购置并运回著名雕塑石膏像近五百件,图书万余册,使苏州美专的设备成为全国之冠。图为苏州美专创始人颜文樑先生。
图011:苏州美专校董会主席吴子深先生
1931年,苏州美专成立校董会,主席校董为颜文樑先生挚友、苏州首富吴子深,吴子深先后出巨资支持苏州美专建设。1932年,吴子深的建议下,由吴氏出资五万四千元购地于沧浪亭东侧新建校舍。图为苏州美专主席校董吴子深。
图012:堪称全国美校之冠的苏州美专教学大楼
由吴子深出资建立的苏州美专教学大楼采用希腊式宫殿大楼,列柱拱廊,宏伟宽敞,三层共50间,布局合理,采光科学。底层为理论教室,中层办公室、石膏素描室、美术陈列室,上层为中国画实习室、图书室、西画人体教室,其规模为全国美校之冠。图为苏州美专1934级毕业生在苏州美专希腊式教学大楼前合照。
图013:实用美术的先导
与上海美专略有不同的是,除了培养绘画人才,苏州美专还聚焦社会需要,在专业改制中强调“贯彻教育联系生产实际,培养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增设实用美术科,建立了印刷、铸字、制版、摄影工场,可谓是中国设计艺术的先导,此外,苏州美专还创立了动画科,为我国培养和输送了第一代动画人才和骨干,建国后,苏州美专动画科并入北京电影学院。图为苏州美专印刷工厂。
图014:战火中的山东大学艺术系
南京艺术学院另一前身山东大学艺术系音乐美术两科则产生于战火中,由战区文艺团体演进而成。1949年5月华东大学文艺系建立,一年后华东大学文艺系与战区文工团整合组建为艺术系,到1951年3月并校而成为山东大学艺术系,系主任为著名诗人臧云远。图为上世纪50年代初山东大学青岛鱼山路校址大门。
图015:战火中的山东大学艺术系
解放战争时期,为了适应革命战争形势的需要,山东解放区以一批在革命战争中从事文化工作的干部为骨干,自1946年至1948年,先后建立起了多支文工团(队),其成员大多是在山东解放区从事工作的文艺工作者。整个战争时期,战区文工团(队)配合战争的深入发展,积极进行革命文艺创作,活跃在山东解放区的渤海、胶东、鲁中南等地区,担负演出宣传的光荣使命,有的甚至直接参加了战斗。图为清河文工团调往华大艺术系前夕在济南的合影。
图016:战火中的山东大学艺术系
1950年5月,山东解放区的6个文工团(队),与华东大学文艺系(华大文工团)共7个单位,经整编建成华东大学艺术系,华东大学设在山东省济南市,艺术系下属戏剧、音乐、美术三科,有学员299人。1950年12月8日,华东大学全校师生东迁青岛,1951年3月15日,与山东大学正式并校,原华东大学艺术系,也随着并校而成为山东大学艺术系。1951年山东大学艺术系音乐科为抗美援朝捐献飞机大炮举行第二次义演之“弦乐合奏”
图017:战火中的山东大学艺术系
艺术系的成员,经受过革命战争烈火的冶炼,具有饱满的政治热情:文艺的革命功利主义武装了他们的思想。所以在教育指导思想上,强调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联系,注意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努力造就了一支受到群众欢迎的生气蓬勃的文艺新军。图为山大艺术系师生在街头演出情景
图018:华东艺术专科学校的成立
1952年,根据教育部关于全国高等学校调整设置方案,山东大学艺术系音乐美术两科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华东艺术专科学校,合并后师生共计466人,其中学生366人,校址设在无锡社桥头原“苏南社教学院”旧址,刘海粟为校长,臧云远为副校长,牟英为教务长。1952年12月8日,全校师生及各方面代表举行了盛大的“建校”大会,大会宣布,12月8日为校庆纪念日。图为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无锡社桥头校址校门。
图019:华东艺术专科学校
1952年10月初三校合并时就地而餐的镜头
图020:华东艺术专科学校
1955年无锡市文联华东艺专联合举办为纪念音乐家聂耳逝世二十周年冼星海逝世十周年音乐会留影
图021:从华东艺专到南京艺专
1958年1月14日,中共江苏省委决定,华东艺专迁校南京,2月学校由无锡迁址南京,校址位于丁家桥。1958年6月由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更名为南京艺术专科学校。美术设绘画、戏剧美术、装潢美术、染织美术四个专业,音乐设声乐、民族器乐、管弦乐、钢琴、作曲五个专业,并开设工艺美术专修科和附属中等艺术学校。校址迁至南京后,调任中国工艺美术教育先驱者陈之佛先生任副校长,著名声乐教育家,黄友葵任音乐系主任。图为1958年时任校长纵翰民、副院长陈之佛在美术系主持教学工作会议。右起:沈涛、纵翰民、陈之佛、蒋仁、丁吉甫、谢海燕、苏天赐、马承镳。
图022:正式定名南京艺术学院,升格为本科建制
1959年6月10日,南京艺术专科学校更名为南京艺术学院,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学制四年。图为1959年6月以后,南京艺术学院丁家桥校址校门。大门的右边挂着“南京艺术学院”和“南京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两块牌子。
图023:正式定名南京艺术学院,升格为本科建制
图为南京艺术专科学校升格为南京艺术学院文件
图024:正式定名南京艺术学院,升格为本科建制
院长纵翰民与南艺第一届学生会合影
图025:定址黄瓜园
1967年5月,南京艺术学院由丁家桥迁至南京市北京西路黄瓜园1号(即现址,南京市虎踞北路15号),从上海、苏州、山东到无锡再到南京丁家桥,最后定址黄瓜园,学校结束了变迁漂泊的历史,办学设施不断完善,校区面积也逐步扩大。图为南京艺术学院黄瓜园老校门。
图026:成立江苏省革命文艺学校
1969年11月23日,文革期间,根据江苏省革命委员会决定,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学院美术、音乐两系,与江苏戏曲学校合并,组建江苏省革命文艺学校。1972年10月,撤销“江苏省革命文艺学校”建制,学校恢复南京艺术学院校名,原南京师范学院音乐、美术两系人员,先于同年8月回归原校。原江苏省戏曲学校,也于1977年10月在南京市申家巷46号原址恢复建制,原有人员全部返回。图为1970年6月恢复招生后戏剧系舞蹈班的学生基训课。
图027:“文革”结束后恢复招生
1977年秋,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恢复招生,70名学生于1978年3月入学,是“文革”后的第一次四年制本科招生。1978年秋,全面恢复招生,美术音乐两系共招收学生128人,1978年9月入学。图为80年代的南京艺术学院校园。
图028: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的高校
1978年4月,南京艺术学院历史上首次开始招收研究生,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的院校之一,首批招收18名研究生,于1978年10月入学,1981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78年4月,《南艺学报》创刊,5月第一期出版。图为1984级研究生合影,从左到右为刘伟冬、李小山、陈心懋、徐艺乙、李述宏、常宁生、欧景星、姜南、李念祖、许平、胡平。
图029:刘海粟重新担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
1979年春,根据中央有关决定,学校在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的教师、干部全部改正,恢复名誉。1979年7月,刘海粟重新出任院长,臧云远担任副院长;纵翰民任顾问,江苏省文化局副局长郭铁松调来学校兼任院党委书记主持工作,美术系系主任由副院长谢海燕兼任;音乐系系主任由副院长黄友葵兼任。1981年,刘海粟应邀去香港举办画展,进行讲学,将售画所得一百万港币,捐赠学校购置教学设施及图书资料,并设立“刘海粟奖学金”。
图030:成立工艺美术系
1980年4月,经江苏人民政府批准,学校将美术系分建为美术系和工艺美术系,工艺美术系设染织设计、装潢设计、工艺绘画、工艺雕刻四个专业,并建立美术设计研究所,后工艺美术系1996年更名为设计系,1999年改建为设计学院。图为1978级工艺图案专业师生在黄瓜园校门口合影。
图031:学校成为美术史研究重镇
20世纪是美术史的发轫、成长期,经过一个近世纪的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在人文学科中占重要的地位。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南京艺术学院俞剑华教授发挥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其1000余万字的美术史论著探索出了颇具特色的研究方法和学术原则,各种专题研究领域不断开辟出来,将中国美术史的研究不断推向新的境地。在他以及罗尗子、刘汝醴、温肇桐等教授的影响下,学校以学术梯队的形式将中国美术史的研究工作推向了更大的规模,取得丰硕的成果,从而在中国美术史学界取得了重要的学术地位,80年代逐渐成为中国美术史论研究重镇。图为俞剑华教授。
图032:对民族音乐学科确立的贡献
1980年6月13日,由南京艺术学院发起,在文化部和中国音乐家协会的支持下的我国首届民族音乐学学术交流会在南京艺术学院召开,会议提出了中国民族音乐学的口号,标志着中国民族音乐理论研究集团化的开端,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继承、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图为首届全国民族音乐学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代表合影。
图033:招收博士研究生
继全国首批招收硕士研究生后,1986年,学校美术史论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并首次招收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为刘汝醴和张道一教授,1990年11月,林树中教授增补为博士生导师,到2015年,学校已有50名博士生导师。图为2015届博士研究生毕业典礼现场。
图034:附中的恢复和发展
附中曾于1958年和1972年先后两次开办过,后因故停办,1984年,恢复音乐中专部,隶属音乐系,招收初中文化程度的学生入学,学制四年。1986年,又改为学制七年,招收小学毕业生入学,1998年3月26日,学校在原中专部的基础上,成立南京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图为南艺附中教学楼
图035:流行音乐学院前身中日合办附属钢琴调律专科学校成立
1995年11月,学校与日本中部乐器专门学校合办的附属钢琴调律专科学校成立,他的建立和发展,填补了我国培养钢琴调律高级专业人才的空白,学校以“流行音乐艺术化、乐器修造国际化、音乐传播多样化”为办学目标,设有流行音乐演唱与表演、流行音乐创作、流行音乐演奏、音乐编导与策划等专业,1998年更名为南京艺术学院爱乐高等专科学校(中日合作),2000年11月更名为南京艺术学院爱乐学院(中日合作),成为本科学院。2005年12月更名为南京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图为流行乐学院学生合唱π组合在演唱中。
图036:1998年学校创办国有民办二级学院——尚美学院
尚美分院顺应现代数字媒体技术、信息技术和全球信息视频化的潮流,开设了动画、游戏、摄影等专业,为经济发展培养紧缺型人才。学院通过各种方式筹措资金,建立教学大楼和拥有1000台苹果电脑的东亚最大的电脑教学基地,建立全国艺术院校第一个“电脑写生室”,以及各种工作室和实验室。图为尚美学院苹果教学机房。
图037:电视电视艺术系恢复办学
1969年江苏省革命文艺学校阶段,创办了南京艺术学院戏剧系,1973年招收话剧表演和舞台美术专业学生,三校恢复建制后停办。1998年12月重新恢复办学,成立电影电视艺术系。2006年1月发展为电影电视学院。现设有表演与导演系、播音与主持艺术系、戏剧影视文学系(含影视策划与制片方向)三系6个本科专业或方向。另设戏剧影视艺术研究中心,南京艺术学院民国电影研究所,江苏省影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演播空间实验室,普通话测试站,朗诵艺术考级点等。自2005年始,学院先后获准设立了电影学硕士点、电影学博士点和电影学博士后流动站。图为被南艺人戏称为“小白宫”的电影电视学院大楼。
图038:学校学科和办学规模的扩大
学校在2002年又创办校企合作演艺学院。建立了高等职业教育学院,面向全省招收专科学生,2005年起对口单招普通本科生。继2000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全日制本、专科舞蹈专业学生后,2004年成立舞蹈系,2007年更名为舞蹈学院,目前设有6个本科专业和4个硕士学位研究方向。2005年1月创办传媒艺术艺术系,11月与尚美学院动画、摄影等专业合并,组建传媒学院,原演艺学院更名为尚美学院。传媒学院目前设有动画、广播电视编导、数字媒体艺术、录音、摄影、广告学、影视摄影与制作7个本科专业,以及广播电视艺术学、动画、数字媒体、摄影、录音等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点。2006年成立人文学院,2008年9月,成立工业设计学院。2008年10月成立文化产业学院。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从1997年以前的三个二级办学单位拓展到12个学院,由八个专业方向拓展为50个专业方向,初步构建了文学、艺术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等门类的综合性艺术大学的格局。图为传媒学院教学大楼。
图039:探索和实行学分制
学校从1996级开始实行学分制,1996-2000年实行学年学分制,2000年以后在美术、音乐和设计三个二级学院试行完全学分制,2004年全面实行,并逐渐推行弹性学制,学校以“科学管理、分类指导”的指导思想,学分制为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创新型艺术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南京艺术学院也是全国最早实行完全学分制的艺术院校,2003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中,南京艺术学院作为首批的两所艺术院校之一,被评为“优秀”。
图040:全国唯一拥有艺术学下设五个一级学科博、硕士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的高校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为全国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2003年,在全国第九次学位点评审中,音乐学博士点终审中获全票通过。2006年,学校获得艺术学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成为全国第一家拥有艺术学一级学科博、硕士点授予权的研究生培养单位,2006年,设计学自主增列为博士点。2011年初,国务院批准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学科,8月,南京艺术学院获艺术学门类学科下全部五个一级学科博、硕士授予权,9月又获批艺术学门类学科下全部五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成为全国唯一拥有艺术学门类学科下全部五个一级学科博、硕士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图为2006年学校获得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铜牌。
图041:完成校区的拓展
学校从1998年扩大招生,短时间内从千人规模的专业艺术院校发展成为万人规模的综合性艺术大学,黄瓜园180亩办学空间成为学校办学的最大掣肘。2001年,先期与古林公园达成协议,开设专门通道,2003年,成立南京艺术学院古林园区,由南艺托管共建340亩园区,在保持原有功能不变的前提下,有偿划为学校教学用地。2005年,与南京工程学院达成协议,原南京工程学院164亩土地、房产以3亿元现金置换的形式有偿划拨给南京艺术学院,从而完成了学校的校区拓展工作,从2003年前的180亩拓展到700余亩。图为完成校区拓展后建设的南校门。
图042:打造一流的办学条件
2008年12月28日召开的学校第八次党代会把“基建优先”作为学校发展的四大战略之一,先后累计投入八亿元,对校区进行改扩建,新建4幢学生宿舍楼、美术馆和演艺大楼,改造扩建了图书馆、美术学院、音乐学院、南食堂等,增加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学校也成为全国唯一拥有现代化专业音乐厅和美术馆的高校,另外还有实验剧场、南艺剧场等多项展演场地,硬件设施一流,图为总建筑面积逾4万平方米的学校最大单体建筑演艺大楼外景图。
图043:全国第一所迎来百年校庆的艺术院校
2012年12月8日,学校迎来百年校庆,作为全国第一所走过百年历程的高等艺术院校,学校举办了一系列庆祝活动,先后在北京、南京、上海举办闳约深美百年校庆师生作品展,在国家大剧院、学校音乐厅举办闳约深美百年校庆师生作品交响音乐会,出版一系列校史研究著作,并于12月8日举办盛大庆典,曾任和现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岚清、刘延东、回良玉、孙家正、周铁农、蒋树声、顾秀莲、张怀西发来贺信或题词。图为百年校庆庆典现场。
图044:学报《美术与设计》版、《音乐与表演》版均被评为国家中文核心期刊
2015年,南京艺术学院两种学术期刊《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版(第七版)之艺术类核心期刊。《音乐与表演版》为首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美术与设计版》是第4次入编(前3次为第四版、第五版、第六版)。表明南京艺术学院学术期刊在全国学术界的影响力在不断增强。图为南京艺术学院学刊《美术与设计》与《音乐与表演》版。
图045:提出创办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综合性艺术大学的办学目标
2014年9月28日,学校召开第九次党代会,在新百年提出了学校的办学目标,明确提出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办学价值导向,制定了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性艺术大学”的奋斗目标,提出了质量立校、学科兴校、人才强校、服务优校、开放誉校、文化铸校的“六大发展战略”,绘就了面向南艺事业发展第二个百年开局起步的美好蓝图。图为第九次党代会现场。
贰
▼
第二部分 百年风流
图046:中国最早实行男女同堂教学的美术学校
1920年9月上海图画美术学院西画系通过考试,招收了11名插班女生,到1922年春天,全部开放女禁。从此上海美专真正进入了男女同学时期。上海美专的女生们与男生一起旅行写生,一起画男女裸体模特……,不少女生以美专为起点踏上了职业女性的道路,成为中国第一代职业女性,其社会影响是极为深远。被称为民国画魂的潘玉良(潘世秀)就是上海美专招收的第一批女学生,并在后来被聘为美专西洋画科主任,1936年2月又成为上海美专绘画研究所主任。一个青楼女子因为上海美专,成长嬗变为大学教授的故事,更彰显了上海美专的办学者们不畏封建势力的勇气和胆略,也体现了上海美专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图为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室,男女学生一起画男女裸体模特。
图047:最早确立了人体教学在中国美术教育中的地位的学校
人体艺术是新美术运动的一个显著符号,也是中国视觉艺术现代转型的重要标志从历史角度看,上海美专并非近代最早使用人体模特儿,而从文化史的影响论,却是最早确立了人体教学在中国美术教育中的地位。1915年3月,美专开办模特儿写生课程后,雇用了一名15岁的男童,名叫“和尚”,1920年7月,学校设法找了一名流落在沪的白俄妇女充当模特儿,自始美专有了女模特儿写生,美专师生的人体习作也陆续在社会上展出。但是裸体模特儿引入上海美专的课堂,并作为一门美术必修课程固定下来,却经历了极为艰难曲折的过程,从1915年城东女校校长杨白民对刘海粟的“艺术叛徒”之斥,到1925年军阀孙传芳密令通缉刘海粟,引发了一场长达10年,轰动上海乃至全国的大论战,这在中国艺术史上被称为“模特儿事件”。图为上海美专油画人体写生课堂。
图048:最早组织大规模远足“旅行写生”
组织大规模的“旅行写生”是上海美专的一大创举。1918年四五月,校长刘海粟就亲自带队旅杭写生。刘海粟在《西湖旅行写生记略》中述:“吾国美术尚在幼稚时代,野外写生,几为创见,故所至聚而观者,途为之塞。有多数学界中人,则均知为上海图画美术学校之野外写生云……”直到1924年,上海美专的旅行写生已创成风气,规模日大。每年春秋二季,由美专教员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上海美专旅行写生队”,在校长或主任的带领下赴杭州、苏州、无锡、镇江和南京等地的风景名胜实地写生。在上海美专的首创并发展下,旅行写生也成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图为 1918年4月16日上海图画美术学校学生在刘海粟和王济远(图中站立者)的率领下赴龙华写生。
图049:上海美专学刊:国内第一本美术学术杂志《美术》
1918年11月25日,刘海粟在上海图画美术院创办了一本学刊——《美术》,这也是我国第一本美术学术杂志。该杂志从1918年到1922年共出版8期,刊载的多是理论文章,关于绘画的约占4/5。,而发表文章的很多论者在中国现代美术史和美术思想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如吕澂、汪亚尘、刘海粟、吕凤子、俞寄凡等。《美术》创刊号为32开本,封面为酒红色,刊名由江苏省美术研究会会长、后任上海图画美术学校校董的沈恩孚题写。从第二期改为16开本,刊名由时任北京大学校长,后担任上海图画美术学校校董会主席的蔡元培题写。鲁迅曾于1918年12月在《每周评论》上发表文章对该杂志的出版给予赞扬:“民国初年以来,时髦人物的嘴里,往往说出美术两个字,但只说的多,实做的却少……这一年两期的《美术杂志》,便当这寂寞糊涂时光,在上海图画美术学校中产生……这么大的中国,这么多的人民,又在这个时候,却只看见这一点美术的萌芽,真可谓寂寥之至了。”图为1919年7月出版蔡元培题写刊名的上海美专校刊《美术》第二期。
图050:中国最早开办雕塑系的美术学校
1925年9月上海美专首次开办雕塑系,由法国归来的雕塑家李金发任系主任,开始招收学生,这是中国雕塑教育的开山之篇。图为上海美专雕塑实习室。
图051:组团将中国画首次送上世博会的舞台
上海美专的老师还组团将中国画首次送上了192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的舞台,共有14位画家送展了27幅作品。其中,除李毅士送展的为油画《杨妃出浴图》外,其余作品均为国画作品。主要有:刘海粟2幅,一为泰山飞瀑,一为生命之泉;潘天寿2幅,均为指墨画,一为石,一为芝兰;钱瘦铁1幅,为鱼乐图;谢公展4幅,为菊、荷、枇杷、芭蕉各一图等等。在那一届世博会上,中国画作品组团亮相,并作为第一类展品摆在中国馆最醒目处,让世人一睹传承中的中国画真面貌。图为86年后,2012年,南京艺术学院百年校庆师生美术作品展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展出。
图052:创办国内第一个油画艺术团体:决澜社
1931年9月23日,由庞熏琹、倪贻德发起的决澜社在上海梅园酒家举行成立大会。决澜社是以上海美专师生为主成立的众多学术团体之一。社名含有以“决堤狂澜之势,消除艺术界的沉寂、衰颓和病弱用新的技法来表现新时代的精神”的意思。成立后不久,即在10月份举办了“第一次决澜社画展”,作品引起社会的注目。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决澜社共举办了四次画展,每次展览的作品都着意于探索中国油画的发展方向。决澜社还每月举行一次学术会议,讨论中国油画的现状和发展问题。与会者除了决澜社的成员外,还吸引了社外的油画家参加。由于决澜社的成员都是油画家,其团体的宗旨也是着眼于研究、发展中国的油画艺术,因此,决澜社可以说是我国第一个油画艺术团体,对我国新美术运动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图为决澜社成员合影。前排左起:梁锡鸿、张弦、段平右,后排左起:庞薰琴、杨秋人、阳太阳、倪贻德、王济远、周多、李仲生,摄于1932 年。
图053:无出其右的上海美专校董会
1919年12月,上海图画美术学校组织校董会,成立之时,制定了十六条章程。校董会先后邀请蔡元培、梁启超、王震、沈恩孚、赵掬椒、黄炎培、袁希涛、康有为、范源濂、熊希龄、张君劢、张东荪、郭秉文、胡适、经亨颐等人为校董。1928年7月下旬,上海美专校董会在学潮风波之后重组,聘定唐少川、蔡元培、王一亭、冯少山、史家修(量才)、袁履登、戴季陶、张溥泉、赵晋卿、俞子英、王彬彦、杨杏佛为校董,其中多为政商界名流。30年代初,在蔡元培与刘海粟共同运筹活动下,李石曾、林森、叶恭绰、孙科、钱新之、褚民谊、王晓籁、吴铁城、杜月笙、孔祥熙、黄金荣、梁寒操、曾钟鸣、陈公博、顾荫亭、林康侯、郑洪年、陈树人、江恒源、潘公展、高博爱(法)等人相继邀入美专校董会。上海美专校董会可谓涵盖民国政商文各界,如蔡元培、康有为、梁启超等文化名流,唐绍仪、戴季陶、林森、孔祥熙、孙科、吴铁城等政界精英以及像黄金荣、杜月笙等上海大亨,也有王一亭、冯少山、史量才等商界报界人物,放眼近代中国教育史,可谓无出其右者。图为5为常务校董、7为经济校董组成的校常务委员会成员合影。
图054:中国动画高等艺术教育的发祥地
1948苏州美专通过校长室,受命钱家骏、范敬祥负责创办动画科的筹备工作。1950年苏州美专动画科经两年筹备正式招生,招收新生40余人。苏州美专动画科,为我国培养和输送了第一代艺术动画人才和骨干,上海电影美术制片厂在半世纪前拥有一支庞大的创作队伍,其中苏州美专校友就达30人左右,可以说苏州美专是中国动漫高等艺术教育的发祥地,它为新中国美术电影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动画科合并到北京电影学院动画班。图为由苏州美专校友创作的世界上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剧照。
图055:拥有全国最多的石膏像
1928年到法国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校留学的颜文樑,在法国三年期间,节衣缩食,省下钱买了500多座希腊、意大利、法国优秀雕塑的石膏复制品,并运回国内,其中有希腊古代雕刻《维纳斯女神像》、《猎人休息》,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等石膏像。一时间,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成了当时全国资料最完整齐全的艺术院校,它的石膏像拥有数超过全国其他美术学校所有的石膏像总和。这些完全按照欧洲雕塑博物馆的陈列模式陈列起来的雕像,被人称为是美术界的玄奘取回的经卷。解放后,颜文樑把这些石膏像全部捐赠给了国家。1952年这些石膏像从苏州美专运到了太湖边的无锡华东艺术专科学校,1958年又运到了南京艺术学院。1957年,国家一度拟将华东艺专与西北艺专合并,华东艺专将部分石膏像和其他物件运往了西安,如今这部分颜文樑从法国带回的石膏雕像原件就保留在西安美院。但是保存在南京艺术学院的颜文樑从法国带回的石膏雕像原件,1966年,被红卫兵当做四旧悉数砸烂了。所幸的是,上世纪50年代,有关部门曾经组织相关院校到华东艺专进行翻模,如今这些石膏像的复制品已传遍各地,直到现在,美术院校的学生在练习素描所画的石膏像,绝大多数还都是颜文樑当时从欧洲带回来的那一批石膏像的翻制品。图为苏州美专石膏像展厅。
图056:第一部以简谱记谱的京剧出版物:《皮黄琴谱》
在我国古代,无论是词、曲、戏曲等音乐,都是用工尺谱记谱的,1931年开明书局出版了中国第一部以简谱记谱京剧出版物——《皮黄琴谱》,作者为上海美专新制第十届音乐系在读学生陈小鲁。该书为16开本150页,首先详述了胡琴的构造与演奏要领,同时收有“百代”、“高亭”各唱片公司录制京剧名伶唱段44段,牌子曲18支。图为简谱《皮黄琴谱》作者陈小鲁
图057:中国第一部大歌剧《秋子》
《秋子》取材于抗日战争期间《大公报》报道过的真实故事:新婚刚3个月的日本青年宫毅被日本政府征兵派往中国,不料却在扬州绿杨旅社遇到被征为慰安妇的新婚妻子秋子。夫妻相认后悲痛欲绝,双双自杀。1939年,剧作家陈定在《群众周刊》上看到同样的文章,随即以此作为素材,写成同名剧本《宫毅和秋子》。后经臧云远、李嘉作词,黄源洛作曲,最终于1941年完成歌剧的创作,并改名为《秋子》。1942年1月31日《秋子》在重庆国泰大戏院首演,周恩来和郭沫若曾莅临观看。在随后4年里《秋子》在重庆、成都、昆明等地公演52场,受到各地观众的普遍欢迎。该剧的剧本创作、词曲作者、主唱、指挥及其他主要演职人员,均由南艺前身上海美专师生担任。在学界,《秋子》的艺术水准和美学价值一直备受推崇,这不仅体现在其高水平的唱词创作和音乐创作上,也体现在独具个性的叙事视角上。《秋子》没有采取脸谱化做法,从一对日本新婚夫妇深受战争苦难的悲剧性角度切入,用他们的悲惨经历控诉战争的残酷。《秋子》是我国第一部大歌剧,2014年,学校重新复排了歌剧《秋子》,并于2015年8月赴英国爱丁堡演出。图为复排后,《秋子》演出现场。
图058:中国第一部《音乐辞典》
民国时期,音乐学科刚刚发轫,国人偏重歌唱、演奏之习教,理论基奠、教材编撰举步维艰。倘要在浩繁的史籍中扒梳音乐史料,兼采中西,编成一部《音乐辞典》,无疑难似登天。但就是在20世纪20年代,一位20岁出头的年轻人,以一己之力,撰成一部30余万字的《音乐辞典》,是中国首部音乐辞典,为中国音乐和音乐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该辞典作者就是当时在上海美专音乐系就读的刘诚甫。图为时为上海美专学生刘诚甫编著的《音乐辞典》。
图059:规模空前的“中日友好千人交响曲”演出
1995年1月8日至16日,应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中京电视台邀请,经省政府批准,以南京艺术学院为主,由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江苏省歌舞剧院、南京市民乐团等单位配合组成的102人“江苏省艺术教育交流演出代表团”访问日本,参加“中日友好千人交响曲”音乐会演出,演出马勒的“第八交响曲”,这部乐曲演出难度极高,要把千人的演奏和演唱声音融合到一起,完美的表演绝非易事,而一般的音乐厅也根本容不下千名演出人员,因此世界上能演出的国家和乐团比较少,而邀请一个艺术学院到国外,由两个国家的乐团共同合作演出,在中国尚属首次,在世界音乐史上也极为罕见。此次出访及演出,在中日友好交流史上写下来辉煌的一笔,在南京艺术学院近百年的发展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图为演出现场。
图060:江苏省和全国高校第一座现代化音乐厅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厅于1999年开建,2000年8月31日竣工投入使用,共投资5000万元。拥有808个座位,276平方米的舞台,可同时容纳120人的交响乐团和200人的合唱团。它采用树叶形平面和船底形剖面相结合的手法,使舞台声音的反射和扩散达到最佳效果。先进的舞台装置给演出提供了极好的条件,观演厅的装饰满足自然扩声的要求,混响时间符合交响乐团演奏标准,桌椅吸声量低,中,高频吸声量较均匀,全场厅内音质有较高的丰满度,声学效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是江苏省和全国高校第一座现代化专业音乐厅。图为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厅内景。
图061:首届中国美术奖获奖最多的高校
2009年,首届中国美术奖暨全国第十一届美展评出获奖作品153件,其中金奖18件、银奖45件、铜奖49件、优秀奖41件。江苏共获得3金3银4铜,占全国获奖总数的9.09%,其中南京艺术学院取得历史性突破,共获得获2金1银3铜的好成绩,占江苏获奖总数的60%。是全国获奖最多的高校,充分展现了学校美术创作的实力。图为金奖作品李永清漆画《永恒的记忆》
图062:二胡界的马家军和人才辈出的民乐专业
体育界曾经出了个“马家军”,在南艺也有一支“马家军”,他们全部来自马友德教授门下。马友德,1930年1月生于山东省齐河县。少时喜音乐,中学时拜陈朝儒教授为师学习二胡。1949年入山东省人民文工团;1950年入华东大学艺术系音乐科学习音乐,并开始教授二胡;1951年入山东大学艺术系音乐科,师从德国大提琴家曼哲克教授学习大提琴;1952年于华东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任教二胡专业。1958年至今于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任教,其间师从大提琴家陈鼎臣教授深造大提琴并在上海音乐学院兼教二胡。在马友德的学生中,有多次出访欧美和日本,被誉为“东方艺术大师”的陈耀星;有“世界第一流弦乐演奏家”之称的朱昌耀;有1982年获全国民乐独奏比赛一等奖的周维;有金钟奖获得者欧景星;有被音乐界及传媒誉为“中国音乐鬼才”的卞留念;有作为在二胡艺术百年发展史上具有重要贡献的人物被载入《华乐大典:二胡》一书的邓建栋;有“演奏胡琴的帕格尼尼”之美誉的陈军;有两届“刘天华杯”全国二胡比赛一等奖获得者邢立元;有1999年获江苏省第四届音乐舞蹈节器乐演奏金奖、2003年“金钟奖”全国二胡比赛银奖获得者顾怀燕;还有文华奖金奖得主韩石、杨易禾、钱志和、王少林、芮小珠、冯志浩等等名家大师。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东方之子”栏目曾作专题报道,在1993年《东方之子》节目中,这支师生队伍被中央电视台赞誉为二胡界的“马家军”!
在江南文化的滋养下,学校民族器乐专业得到极大的发展,在全国颇具影响,从老一辈甘涛、程午嘉开始,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民乐人才,近期如一个月内同时斩获金钟奖和文华奖的青年古筝演奏家任洁,金钟奖琵琶大赛金奖获得者杨婷婷等,在民乐作曲上,王建民、庄曜也全国也颇具影响力。
图063:全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综合性艺术院校
根据2012年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 ,学校学科综合实力再次彰显,五个艺术学一级学科全部跻身十强。其中,艺术学理论排名第十(艺术院校排名第四),音乐与舞蹈学排名第六(艺术院校排名第五),戏剧与影视学并列第八(艺术院校排名第四),美术学排名第三(艺术院校排名第三),设计学并列第四(艺术院校排名第三)。在综合性艺术院校方阵中,南京艺术学院学科“领跑”地位明显,五个一级学科均排名第一。此外,在武书连2014年大学排行榜艺术学科实力排行榜中,南京艺术学院排名第三。图为教育部美术学学科全国排名。
图064:全国主城区校区面积最大的艺术院校
学校座落于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南京主城区内,置身在传统与时尚交融的都市文化圈中。南依充满传说的石头城,北接风光秀丽的古林公园,东靠快速便捷的虎踞大道,西邻桨声灯影的秦淮河风光带。校园环境优美,错落有致,古老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现代建筑明快流畅,风格独特。占地700余亩,校舍面积30万平方米。是全国主城区校区面积最大的艺术院校。
图065:国内唯一拥有两件达利雕塑的高校
2011年9月和2012年12月,西班牙艺术家萨尔瓦多·达利的两件雕塑《海神》和《向乔瓦尼.契里尼致敬》落户南艺。达利与毕加索、马蒂斯一起,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三位画家他给艺术界最大的触动是奇幻莫测的艺术想象力和荒诞奇美的艺术风格。其作品灵感来自达利天才的幻想、放肆的表现,满是怪诞的形象、恐怖的气氛、不可思议的场景、莫名其妙的关系以及充满非理性的主题。此外,不管是其作品中最为人熟知的软绵绵的机械钟表,还是外表坚硬内部柔软的面包、蚂蚁,都成为达利表达幻想和观念所借助的符号。达利依靠这些超现实主义的隐喻和意象,构筑出自己的潜意识空间。两件作品由收藏家、香港侨福集团董事长黄建华,现分别被放置在百岁泉和校美术馆,两件价值连城的作品周围并不设围栏,学子们可以零距离的观赏大师作品,正如它原本的主人所说“收藏不是私人的事,也不是把艺术品藏在家里孤芳自赏,而是将艺术品放在公共空间,让它成为公众的艺术品。”南艺也成为全国唯一拥有达利雕塑的高校。
来源:南京艺术学院
上一篇:22年高考有变动,“新高考”考生要早了解,部分地区考试时间延后
下一篇:LOL:全联盟唯一跨屏开团手喜迎加强,洛现成辅助位上分一把好手
最近更新幼儿教育
- 枣庄市庆祝建队节暨流动少年宫15周年和科普大篷车特别活动走进
- 原创光荣!女排2米副攻从985名校毕业,照毕业照鹤立鸡群化身小巨人
- 探索“大中小贯通式创新人才培养”,博导指导高中生学术研究
- “荆门政法先锋”系列事迹(十八)|他,是“游走的”司法所所长,也是村里的“灭火器
- 在今日凌晨进行的一场欧冠小组赛中,曼城3-1击败年轻人
- 上海:世界技能博物馆11月7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
- 国考2024岗位表发布,招录3.96万人
- 电信业务发展稳中有升,5G用户和基站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
- 四川宜宾:三大举措提高优待证含金量
-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曾立新率团赴澳门高校访问并参加内地与澳门产学研合作路演对接会
- 湘潭下摄司大桥建设有条不紊 2025年6月或达通车条件
- 【品质新生活】涉及玩具、教育、婴童用品领域……一波展览将在本周开展
- 托福机经是什么
-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宣布决定:将追授林徽因建筑学学位
- 共设22站!全长约28.6公里!23号线建设迎新进展,此外……
- 京津冀密集发布多项协同举措,涉及国土规划、康养合作等
- 「东莞市技师学院专业风采」④中西式面点:匠心追梦 师生在各类大赛中频频获奖
- 诗画乐至,岂止农桑跫音或乡音的侠骨柔情
- 广东2024年普通高考报名问答(六)
- 为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 正观漫读丨嘴刁的信阳男人
- 巴以冲突升级,油价向好“开足马力”
- 小商品城正式发布全球首个商品贸易领域大语言模型
- 南充文旅產業煥發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