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道华夏——中国传统中医药行业器具文物展》第五部分 医药字号

栏目:幼儿教育  时间:2023-01-20
手机版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灿烂瑰宝,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行业文化,并为传承中华文明做出了卓越贡献。北京东岳庙的药王殿及七十六司中的施药司、黄病司、毒药司等衙署的建造和设立体现了我们祖先对中医药行业的尊崇和重视。本次展览展出了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的中国历代中医药书籍、器具、药品等文物近300件,以文物、图文及多媒体配合的形式向前来参观的游客展示中国传统中医药行业的发展脉络。

  第五部分 医药字号

  文/曹彦生

  旧时的中医大夫或在自家开设诊所,或在药店坐堂,或到病人家出诊,或者三者兼而有之。药店店堂内一般设有前后柜,前柜的业务是收方、抓药、包药、计价、收款。各种中草药都分门别类地放在一排排木抽屉里,中成药另设柜台。明清两朝政府在北京城内都设有太医院,主要是为皇室成员、皇亲国戚、贵族高官看病的,太医本身就是朝廷官员,一般医术都比较精湛。另外还有不少走街串巷、摇铃行医的走方郎中。

  一般开设中药铺的医者都喜欢将自家药铺的名号后加一个“堂”字,如同仁堂、天益堂、永安堂等。传说“坐堂”之称源自汉代医圣张仲景。汉献帝建安中期,张仲景任长沙太守,当时长沙伤寒流行,张仲景为了救治百姓,常常在公堂上边断官司边行医,且分文不收。他常在自己的名字前冠以“坐堂医生”四个字。后来行医者为纪念和弘扬他的高尚医德,便效仿沿用“坐堂医生”的称呼,称医药铺为“某某堂”。张仲景融理法、方药为一体,开辨证论治之先河,创中医临床医学之体。自唐代以来,仲景学说传播于世界各地,且在国际医学界享有崇高声誉,日本、朝鲜等国称他为医学“先师”,中国则称之为“医圣”,民间素有“医门之仲景,儒门之孔子也”的说法。

  传统医药店铺、堂号是中医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产物,历史上“时济堂”有“中国医药之王”的美誉,其与北方药局“同仁堂”、南方药局“胡庆余堂”及广东药局陈李济“杏和堂”曾并称中医四大药局。

  “时济堂”史称中国西北药局。“时济堂”的创始人党氏一脉的祖籍出自山西洪洞大槐树,16世纪中叶移民辗转至今甘肃一带济世行医,因治好巨户人家痼疾,被赐匾“党神仙”,并得赐金银返陕,后在陕西汉中府褒城红庙寨建祖房荫庇党氏后代子孙至今。开山祖明代党印取“济世济民”之意,医号“时济堂”。据医案典籍《笔花医镜》载,中医发展史上有八大流派之说,党氏中医主要师承金元四大家:子鹤善攻病(张子鹤)、东垣喜扶脾(李东垣)、河间主泻热(刘河间)、丹溪重养阴(朱丹溪)。这四大医家的理论合之则全、分之则偏。中医之道,医圣张仲景有云:“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故有医门四诊法:望、闻、问、切,病理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就医理药论中的“阴阳五行、四时六气、藏象、七情、营卫、气血经络”和内病八法中的“汗、吐、下、和、温、清、消、补”而言,中医中药、医门药理、运用造化都自有玄机。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中医中药所追求的辨证施治、对证用药,脏腑病理的生克乘侮、阴阳互根,这些在清除病源、恢复机能的临床施治上更是玄机奥妙、不可尽言。唯施治者靠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卓绝的医药知识机缘巧辨、追本溯源、对证下药,唯施治者广思慎医、通晓机理,方能标本兼治、造福众生。

  “时济堂”在开方用药上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原则,方剂配伍上的“君、臣、佐、使”“轻、重、缓、急”原则,中药用量上的“良药炮制”“以钱用药”原则,制药上的“真、精、细”原则,施药上的“扶贫济危”原则,都体现了“医德其中,心法圣出,运用造化,尽在其中”。“时济堂”在中医临床的辨证施治上讲究“时、药、人”的三位一体。“时济堂”除了有善本秘籍、祖传秘方的优势(即自有专利和自主品牌),还在“立脉辨诊”“上治未病”“良药炮制”“以钱用药”等方面独树一帜。“时济堂”党氏中医师传口授、一脉相承,至今已是中国中医药行业最古老的医药家族。

  

  清代韩国剧 朱漆描金“刘记同仁堂”盒

  “同仁堂”的堂号现今已是国药的标志,也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乐氏同仁堂创始人乐良才一开始是走方郎中,他于明朝永乐年间从浙江宁波来到京城,之后就开始手持串铃、走街串巷地行医卖药。清朝康熙八年(1669年),乐氏第四代传人乐显扬入职太医院,他通晓古方、宫廷秘方、民间验方和祖传秘方。由乐显扬创办的药室被康熙皇帝赐名为“同仁堂药室”,其中“同仁”取自经络“铜人”之音,寓意“同修仁德,济世养生”。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乐凤鸣将药铺迁至前门外大栅栏路南。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乐凤鸣在宫廷秘方、民间验方、祖传秘方的基础上总结前人的制药经验,汇编成《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一书。该书序言中提出了“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制药规范,之后这条制药规范被视为乐氏的祖训。自雍正元年(1723年)同仁堂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开始,历经清朝八代皇帝,同仁堂一直供奉御药房用药近二百年,同仁堂的产品也因“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乐氏第九代传人乐百龄配制出了“乌鸡白凤丸”,此药深受慈禧太后的喜爱,并被慈禧太后赐予“乐氏御供”金腰牌一枚,这是当时医药界至高的荣誉。从乐氏第十代传人乐平泉起,同仁堂药铺开始全面为普通百姓问诊、售药,真正实现了普惠天下、济世苍生的愿望。1907年,同仁堂开始由乐氏第十二代子孙乐达聪掌管,之后他在济南魏家庄创建了宏济堂。1949年,北平解放前夕,乐家第十三代传人乐崇辉带着乐氏家族祖传秘方手抄本南迁至台湾,并在当地重建了“乐氏同仁堂”,经营至今。而同是乐家第十三代传人的乐松生则留在北平继续经营同仁堂老药铺。1954年,北京同仁堂改为公私合营,乐松生出任同仁堂公私合营后的首任总经理。

  

  北京同仁堂

  《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手抄本是一部记录300多年来清代宫廷秘方的医学专著,内容涉及宫廷御药秘方、炮制工艺、药材甄选等诸多内容。这个手抄本不仅是乐家的传家宝,也是唯一一部乐氏手抄秘方本,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北平同仁堂乐家老药铺丸散膏丹简明药目》载,“我乐家同仁堂药店,开设北京已近三百年来,精选药料,自制丸散膏丹,向蒙各界信仰,本堂为了便利东北区病家起见,特由北京来沈设立继仁堂乐家药店,垂二十余年之久。所有一切丸散膏丹,向遵北京老号同仁堂古法,配制素蒙远近顾客信认(任),早已驰誉东北。今为城乡互助物资交流,深入农村服务群众为宗旨,特将质量提高、成本减低,印有简明药目,便于患者参考,函索即寄。如蒙函购,祈赐邮局汇票,速寄不误,并欢迎外埠代销,另有优待办法。此致,敬礼。继仁堂药店铺东谨具”“开设北平前门外大栅栏路南北,本堂分设南京城内三山大街路西,烟台总经理处,新华街福昌泰海味店,电话三百七十号”。本次展览中有数十件同仁堂文物,其中包括清代同仁堂锡制药罐,药罐上双阴线刻人物、桂树、芭蕉纹和“北京同仁堂”字样;民国锡质人物纹“同仁堂记”药罐;“同仁西药社”玻璃药瓶;清末民初京都正阳门外大栅栏路南同仁堂制作的印有“云宝如意丹”“五加皮药酒”“牛黄清心丸”“透骨镇风丹”的红纸黑字包装袋;《同仁堂药目》清单墨书“天德合”,木版印刷“宝号台鉴、刻下全行市单、宣统二年三月十八日京都同仁堂药行”“民国十一年正月廿五日”“洪宪元年二月三日京都正阳门外大栅栏路南”。袁世凯曾称帝83天并改元“洪宪”,这场闹剧流传下来的实证物并不多,这件《同仁堂药目》清单就是其中的一件。这次展出的文物中年代最近的是一张同仁堂药品说明书,即北京同仁堂制药二厂出产的“牛黄上清丸”说明书,注册商标为“京花”,说明书上标注有主要成分、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规格、贮藏方法等。

  

  清代 《同仁堂药目》

  陈李济杏和堂可以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当时陈体全、李升佐创立了名号为“陈李济”的药铺,“陈李济”寓意“陈李同心,和衷济世”,当时两人立约:“本钱各出,利益均沾,同心济世,长发其祥。”陈李济致力于搜集古代固有成方、验方,选用上乘药材原料,悉心研究炮制技术,以精湛的工艺制成多种别具一格的古方正药,其中陈李济蜡丸就闻名遐迩,而“陈李济”也成为“广药”的代名词。清同治皇帝钦赐“杏和堂”三字作为陈李济的封号,同时钦准该厂储藏并用作原料的“旧陈皮”作为贡品向朝廷进贡,因此,“陈李济”又称为“陈李济杏和堂药厂”,其药品“追风苏合丸”曾畅销全国。陈李济的百年楹联“火兼文武调元手,药辨君臣济世心”正是陈李济屹立杏林400年不倒的核心精神所在!

  

  陈李济杏和堂木刻中堂对联

  

  庆余堂

  胡庆余堂创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创始人为清末著名红顶商人胡雪岩。其堂号取自《周易》中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胡庆余堂以宋代皇家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基础,收集各种古方、验方和秘方,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精心调制丸、散、膏、丹、胶、露、油、药酒等药品四百多种,另外还有专著《胡庆余堂雪记丸散全集》传世。胡庆余堂门楼上至今还保留着创始人胡雪岩所立的“是乃仁术”四个大字。胡庆余堂制药遵守祖训“采办务真,修制务精”,还提倡货真价实,“真不二价”,其所生产药品质量上乘。胡庆余堂著名的“戒欺”匾额是胡雪岩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四月亲笔所写的店训,他告诫下属:“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胡庆余堂的主要产品有胃复春片、庆余救心丸、障翳散等。如今胡庆余堂已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叶开泰

  汉口叶开泰,20世纪30年代与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广州陈李济合称中国近代四大中药房。其创始人叶文机于1637年初来到汉口行医。在简亲王的赞助下,叶文机在汉正街鲍家巷口开了叶开泰药室,悬壶应诊,以医荐药。叶开泰始终恪守“虔诚修合、遵古炮制”的传统,坚持“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的理念,主打药品有参桂鹿茸丸、八宝光明散、虎骨追风酒、十全大补丸等,闻名遐迩,远销海外。1952年,叶开泰与陈太乙、陈天保两家同行大户联合成立了健民制药厂。1988年,健民制药厂挂上了“武汉市健民制药厂”“武汉市叶开泰制药厂”两块牌子。这次展出的展品中就有健民中药店的包装纸,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健民制药厂所用的包装纸。

  

  永安堂

  永安堂药店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过去老北京论起医药行来,素有“内永安、外同仁”之说。“外同仁”是指前门外的同仁堂,“内永安”是指当时位于城里东四牌楼附近的永安堂。永安堂在历史上曾几易店主,在清朝初期,其一度曾为东四牌楼董家金店的属号。经几代人的艰苦创业,永安堂在20世纪30年代达到鼎盛,并逐渐发展为能够自制16个科门、约1100多种中成药的药店,其中中成药紫雪散、羚翘解毒丸、神授化痞膏等远近驰名。

  

  民国 木质鹤年堂脉枕

  鹤年堂始建于明嘉靖四年(1525年),原址位于今天的菜市口百货商场,后迁到商场西侧。据有关资料记载,“鹤年堂”本是明朝奸相严嵩花园的一个厅堂的名称,鹤年堂的匾额也出自严嵩之手。20世纪60年代以前,鹤年堂还存着嘉靖年间使用的账本,老药铺内还保存着几件珍贵的墨宝。原药铺的写有“调元气”“养太和”的两块大匾是戚继光所书,柜堂两柱的竖匾“欲求养性延年物,须向兼收并蓄家”出自明朝名臣杨继盛的手笔。过去北京有句老话,“丸散膏丹同仁堂,汤剂饮片鹤年堂”,可见鹤年堂制造的汤剂选料严格,制作精良,得到了百姓的认可。

  

  清代 长春堂玻璃药瓶

  长春堂创建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由走方郎中孙振兰创立。人们常将孙振兰称为孙老道,孙老道起先常在走街串巷中售卖自制成药,后在前门大街鲜鱼口胡同里的长巷头条北口开设了铺房—长春堂,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固定经营方式。1888年,孙振兰的后代孙三明开始经营长春堂,他为了与日本生产的仁丹和清凉闻药宝丹相抗衡,潜心钻研,经过十年努力最终试制成功了一种新的闻药—避瘟散,到1933年,这种闻药销量达250万盒。之后长春堂的掌柜张子余先生和药师蔡先生通力合作,在原避瘟散的基础上开发出紫、绿、黄、白四种不同颜色的新剂型避瘟散,终于取代了日货宝丹而独占市场。当时,北京曾流传着“三伏天儿,您别慌,快买闻药长春堂,抹进鼻里通肺腑,消暑祛火保安康”的顺口溜。当时的长春堂连同外地分号共有八个药店。消暑闻药避瘟散具有香、凉、祛瘟、消暑的效用,取用少许抹入鼻腔,清凉感直通心脑。本次展览展出的文物中就有清代长春堂玻璃药瓶、“长春堂太上避瘟散”锡制药盒。

  万全堂创立于明代,为乐家独资经营。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万全堂发展为九户(九股)合资经营的药店,药店按股东会签订的合同办事,自此走上了中兴之路。1921年和1931年,万全堂分别在山西临汾和新绛各开了一个分店。万全堂的经营范围是丸散膏丹、汤剂饮片,其药材地道、质量优良,它还将山西药品龟龄集、牛黄清心丸等带进北京,在京城享有很高的声誉。

  千芝堂开设于明末,据清乾隆十年(1745年)的老店经营目录记述,当时千芝堂经营成药15个门类、624种,并有饮片加工、炮制及批发业务。成药的主要品种有活络丹、舒络丹、三黄宝蜡丸、虎骨酒、虎骨膏等。光绪七年(1881年),曾供职于太医院的吴霭亭买下了千芝堂,之后产品一部分销往御药房,一部分销往市内大小药房,此外还销往华北、东北及京包铁路沿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千芝堂药店保持了饮片为主的经营特色,当时抓草药到千芝堂已成为北京百姓的共识。

  

  民国 德寿堂药店“牛黄解毒丸”纸质药盒

  德寿堂的创办人康伯卿为北京东郊半壁店人。其少年时曾学医于西单华仁堂,数年后开始自制中成药。1920年,康伯卿在崇文门外南小市开办了“德寿堂药铺”(总号),1934年又在珠市口西大街开办了“德寿堂南号”,此后又在崇文门外东花市创建了“德寿堂东号”,这些药铺均以经营自制的丸、散、膏、丹为主,后增加了汤剂饮片。20世纪30年代,德寿堂以自制的“康氏牛黄解毒丸”而享誉京城。1987年,德寿堂被北京市宣武区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北京市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德寿堂现为北京市医保定点药店和北京市旅游定点商店。本次展览展出了两种德寿堂纸质包装盒,其大小基本一致,均为长方形硬纸壳折叠式,仿刻碑式木版印刷,封面四角分别印“谨”“防”“假”“冒”四个字,其中一包装盒上的人物纹似仙人、药王,底为海水江崖纹,中央印有“京师警察厅批准,农商部注册,北京德寿堂药店康氏秘制牛黄解毒丸”“专门自配,只此一家,并无分铺”的深绿色字样;另一个包装盒上有鸡鹤纹样,印有“诸君认明,鸡鹤商标”,商标为彩印二雄狮合抱地球,球上红字书写“德寿堂”“舒肝丸”,球上白底黑字印有“北京”。这两个包装盒上的广告为一条形彩印,设计精美,两边白底红字印有“舒肝和胃,化滞宽中”,中间红底白字印有“总号:开设崇外南小市口路西,电话分局二一〇八”,白底红字印有“东号:崇外花市大街路北电话分局一六二号”“南号:前门虎坊桥大街南路北,电话南局二〇九三”,而商号信息再次将总号、东号、南号三地点和电话标识清楚。在由药瓶形纹饰印刷的“北平德寿堂南号参茸胶醴丸散膏丹价目表”中,表顶黑体加重印有“电报挂号一六六零号”“电话南局二零九三号”,中间竖条花边框列写“本堂第一期价目表甲戌年仲夏刷印,若通函本堂即可邮寄呈阅,特此声明”,表底部的横排花边框印有“启者本堂虔修古方,丸散膏丹参茸胶醴,深受各省主顾欢迎,现在各省各埠代销处甚多,实因配制精审,药真价廉。承蒙赐顾考验、经过,灵效异常,极口称赞。凡寄送便利敏捷,优待各埠主顾,如代销丸散膏丹,另按折扣计算。非图厚利,以资畅销耳,特此声明。本堂谨启”。

  

  民国 《庆仁堂药目》

  乐仁堂药店原名为乐寿堂药店,由同仁堂第十代传人乐印川的曾孙乐佑申于1923年开办,原址位于西单北大街285号。原名“乐寿堂”借颐和园中乐寿堂之名,取吉庆之意。乐仁堂属于同仁堂乐家老药店在京的一家分店,主要经营丸、散、膏、丹、汤剂、饮片等。乐仁堂的房屋建筑均仿同仁堂的模式,门外悬挂着从同仁堂拓来的“乐家老药铺”匾额,门两边高悬木刻白漆黑字的长条标牌,北边为“本店采购生熟地道药材”,南边为“精制丸散膏丹汤剂饮片”,两旁还挂着木质招幌,以示其为中药店。

  庆仁堂的创办人是王子丰。1918年,南庆仁堂药店在珠市口开张营业,之后庆仁堂又陆续开设了虎坊桥西庆仁堂、东四北庆仁堂、白塔寺大和堂、前门大街庆颐堂等分号,另外在河北安国还设有分号。王子丰对学徒要求严格,他要求学徒一律推平头、着长衫、练书法、精算盘、背药典。庆仁堂经营的药品中以第一灵丹、疏风定通丸等较为有名。1956年,庆仁堂参加公私合营,改前店后厂式经营为专门的零售药店。“文革”中前门大街的庆仁堂改名为复康药店。1991年7月1日庆仁堂重新开张营业,主要零售兼批发各种中西药、参茸保健品、饮片等,共计四千余种,同时还代客加工粗细面、水丸、蜜丸,还可帮顾客代煎中药。本次展出的文物中有庆仁堂眼药铺印版一组。

  

  民国 福寿堂“三星牌疟疾药”说明书

  福寿堂傅家药店,从其名字中的堂、店合一便可看出,民国时期中西医已经开始融合。福寿堂制有“三星牌疟疾药(即太和散)”,其说明书上的内容有“疟疾病又曰冷热病。此病虽非凶猛大症,而能使人气虚体弱,若不急治,久则更能变转他症,发生不测,最为危险。本店出品中三星牌疟疾药,为治疟疾病专门特效良药,非常灵验久矣,驰名各省,销售颇广,凡患是病者,老幼男女无论新发久患,每日、隔日或三日一发,发时先觉寒颤,继而发热汗出口渴,按时发作,间有呕吐、头疼、身疼者,烦苦不堪;或先热后寒及一切之疟疾病,屡经医治,服药不愈或愈后而复犯者,速服此药。轻者一付(两袋是一付)即愈,重者两付保好,其效如神。自经北京市政府立案行世以来,极为社会人士所推许,有口皆碑,非是虚言宣传以欺世人,实有药到病除、百治百效之功。服后病愈即知言之不谬也。”“注意:服法、时间、禁忌列下”“附言:一、此药系用珍贵原料配制而成。药性和平,服用简便,功能灭绝疟虫,制止寒热,增进饮食,恢复健康,诚为治疟疾病唯一良药。二、此药体量极少,效力伟大,无恶劣邪味,最易服用。存放年久,遇受潮湿仍可服用,其功效不减。各慈善家、各团体恒大批够买以为施用,方便而应急需。其信誉不再赘述,可想而知矣。北京宣武门外西草场内山西街十五号,福寿堂傅家药店主人启”“提倡良药以利病人,省钱省事大有裨益于社会。服此药者病好后,即祈广为介绍,使患是病者,早服早愈,免受痛苦,功德无量”“用前药治痢疾疾病亦颇有效;外埠有愿代理者,回扣从优,备有详章,函索即寄”“各省市县镇中药店西药房均有代售”。

  

  清代 京都仁义堂药铺包装纸

  京都仁义堂的药铺包装纸上印有“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丸散膏丹汤剂出门概不退换”“本堂精选各省地道生熟药材,遵古炮制,诸门应症。丸、散、膏、丹、汤剂、咀片,各种光明眼药灵应,砂药活络丹、灵宝如意丹、再造丸、人参鹿茸丸、育麟固本膏、涌泉参桂鹿茸膏、琼玉膏、安神至宝丹、胎产金丹、法制陈皮、梅花点舌丹、紫雪散、蝉苏铠、万应铠、官方大乙紫金铠、保婴丸、至宝丹、八宝红灵丹、七厘散、神效消蛾散、卫生宝戒烟丸、神仙金不换膏、人马平安散、补益延龄虎骨参茸、五加皮、史国公、玫瑰露、茵陈露、竹叶青、莲花白各种药酒,一概俱全,料真价实。照唯发客,统计六百余种,不及备载。开设天津日本租界天仙茶园南路西,详认冲天招牌便是,并无分处,庶不致误”“人本天地之气以生,气化有所不同,疫病因之而作。自神农氏上忝化理,下救民生尝百草,以别其性,传万世而著为书。此医药所自始也。夫卢扁著有良方,诚推国手而和缓若无妙药,谁识名医?无如杏林有三世之传,药市乏千金之秘。医士虽欲济人,病家每不收效得心应手,往往难之。本堂因津郡,系水陆通衢,客商云集,丸散已驰之名,而汤剂尤切三津之用。选料必详地道,炮制悉按方书,致慎致详,必精必洁,不敢言济世救人,亦聊为医士病家之一助云。凡赐顾者务请亲到本堂当面交易,或托亲友代买,亦须枉顾到铺,庶不受他单假冒,病人幸甚,本堂幸甚,谨白”。

  

  清代 中和堂印版

  中和堂始于清代,“中和”一词出自《中庸》的“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取中庸和谐、集中国千年文化于一堂之意。中和堂创始于山东省黄县(今山东龙口市)。本次展出的展品中有清代中和堂的各式药单、药品说明印版和印戳,如“山东黄县炉头集中和堂蜡丸发客”印版。各式印版中,有药材的介绍、丸散膏的说明等,这些印版有中和堂监制的,也有自制的。中和堂很讲究药材质量,收购时,次货一律不收;加工时,遵古炮制,一丝不苟。中和堂自开业起就宾客盈门,药店为招揽生意,狠下了3年工夫,发誓3年内售好药、不赚钱,药品都以贱价乃至赔本出售。一般有顾客来店,先由小伙计让座、献茶、敬烟,热情问候、稍事休息后,再谈购药事宜。在问明顾客所需后,伙计列单付柜抓药,分类包好,然后对单验查,无误后,方送顾客离店。中和堂的货源广泛,除收购当地所产药材和外地药车送来的药材外,店里还经常派专人到天津、上海等城市采购中成药、西药和名贵中药材。这次展出的展品中有“黄县炉头集中和堂药局”木刻版,版上刻有“万应铠”“黄县城西南香房村”“孙”字样,款“中和堂”。

  除了上述这些医药老字号外,历史上还有很多医药堂号。这次展出的文物还有纸质印刷的“黄县保恒堂贾氏秘制川贝橘红精”说明书、民国时期黄县保恒堂贾氏秘制川贝橘红精包装纸等。其中“民国时期黄县保恒堂贾氏秘制川贝橘红精”包装纸外不仅印有儿科琥珀安惊散、万应十二神金丹两种中成药广告,还印有“丸散膏丹兑出不换,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内容。由这两件文物可知,明清时期黄县的中医药业很发达。

  从明代起,北京已成为全国中医药行业的中心,北京的药铺、药店曾达一百六十多家。过去北京人习惯将卖中药的铺子称为“药铺”,这次展出的“王天心堂药铺”的铜包边木斗便是中药铺所用的器具。卖西药的铺子一般称为“药店”,如展品中民国时期的“同仁西药社”玻璃药瓶便是西药店所用。京城的老药铺讲规矩、更讲医术,对抓药的顾客要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必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每个老药铺都有自己的招牌药(也叫看家药),如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永安堂的小儿急惊粉、大庆堂的武力拔寒散、长春堂的避瘟散、百草药店的参茸、永仁堂的一贴膏等。

  老北京的中药铺是个特殊行业,其整个抓药过程程序严格,生客、熟客一律拦在柜台以外,所以柜台又叫拦柜。通常伙计收到药方后要先粗看药方,如果缺少哪味药,他会立即告诉顾客,招呼顾客在柜台外椅子上等候。此时,负责抓药的伙计将药方展平,并用镇尺压好,然后在柜台上铺好大大小小的包装纸,用戥子称好药后,并不急于包起来,而是要请另一位师傅按药方依次核对,确认无误后点头应允方可包上。药包的包装纸上印有店名、地址、经营内容等。因为药铺卖出的是攸关人命的治病药,因此中药行业从古至今推崇“实与名副,财以道生”的理念。不仅称量要讲究“准星准钱儿”,各种草药片剂也必须货真价实,即便是微利也要做到童叟无欺。在老北京,无论药铺还是药店,服务都是一丝不苟、热情周到的。通常店堂内不仅摆有长条木椅,还备有白开水,为南来北往的人们提供方便。

  全国各地的中医药堂号、药铺都以诚信为重,讲究药材质量。同时还会以各种形式印制广告,将其药品信息、特色等广而告之。如清代德生堂的一组广告印版、济世堂的一组白地祛癫丹药单印版;清代“庆和楼”药铺印版印制的广告中,两位财神手提“利市仙官”旗,旗上写有“本号向在京都。精选各省药品自造,全料乱盘名香。今移于邓村梁家后街开设铺面,更加射料,货真价实,发卖不误凡等客赐顾者认明字号,庶不致误”;民国木制阴刻描金“临邑栢壁村,万顺和川广地道云贵药材俱全,京都丸散膏丹,专治男妇小儿”招幌。药品说明书一般使用套色并兼顾广告,有的还采用推销、优惠、折扣等现代营销手段,如民国红底白字“苏绍生”、白底红字“地球商标”、海底白字“听我言第一好用皮肤湿毒水即刻止痕”、浅红地深红字“本号有卖”等套色药品广告。唐拾义大医师的“久咳丸”包装纸上贴有医师头像,还印有“医学士唐拾义唐太平父子医师,粤中望族,术擅岐黄,既精中医学理,复潜心欧西医学。自毕业后,历应各省大医院之聘,以肺病专门医术鸣于世。悬壶四十余载,经验丰富,阅历最深,并搜罗泰西两国最新仪器,以备详细诊察,务祈精益求精,无微不至,使抱恙者同登专域,以副先生行道热忱,始创久咳丸,成效卓著,名满寰宇,外洋内地到处欢迎。谨将久咳丸功用说明。一治忧愁肺痛之咳,一治夜不安眠之咳,一治喉痛声嘶之咳,一治童子百日之咳,一治老人虚弱之咳,一治胎前产后之咳,一治天行时疫之咳,一治四时感冒之咳,一治喉痒虚寒之咳,一治新沾痨病之咳,一治胸痛骨痛之咳,一治胃弱饱滞之咳,一治肾虚肺弱之咳,一治酒色为患之咳。一切日咳、夜咳、连声咳、单声咳、白痰咳、黑痰咳、无痰咳、唾血咳、破金咳、潮热咳、盗汗咳、心跳气喘咳,虽最日久不愈之缠绵咳症,服之无不应验如响,诚治咳之圣品也。发行所:香港文成东街上海爱多亚路唐拾义大药厂广州下九甫路。经理人:汉口屈臣氏桑房识”。

  这次展出的文物中还有延寿堂孙家老药铺“调经养血”的症治说明书,说明书内有发明人肖像,两边标有“内政部批准立案,卫生署化验许可”“中央医药部登记,天津市政府注册”“实业部商标局注册商标”,另外,其在“一元钱原料主要药”“主治用法”“价目地点”“卫生要旨”这四个分项栏目中也标注清晰。本次展览中的“镇惊丸”说明书为铅印,印有“一九五六年五月致用此版,广东佛山人和堂潘冯沛,发行:广东佛山市升平路三十九号”。此为“人和堂潘冯沛处制膏丹丸散”之一,说明书分处方、适应范围、服法用量、规格重量等内容,简洁明了,现代气息浓郁。另外,首都博物馆也曾举办过有关中医药行业的展览,其中展出的文物中有印有“膏药铺幌”“筋骨疼痛膏”“京庄万全堂国药店”“八宝清凉散”“北平虎骨酒”“同仁堂参茸熟药”“寿元堂药材店”等字样的民国时期的药店招幌。

  

  清代 荣寿堂药单印版

  这次北京民俗博物馆展出的文物中有一件用于秤药的秤,每斤由十六两组成,故称“十六两秤”。十六两秤的秤杆上,每一两处都刻有一颗星作为标记。每斤十六两,故一斤的距离平分刻有十六个星,它们分别代表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和福、禄、寿三星。南斗六星即斗宿,为二十八宿之一、玄武七宿的第一宿,共六颗星;北斗七星是北方天空排成斗形的七颗星,名称分别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南斗六星”加上“北斗七星”,再加上“福、禄、寿”三星,合为十六星。在生意场上使用十六两秤时是有讲究的。例如,对卖主而言,若卖出去的货物在重量上少付一两,即寓意去掉了寿星,将导致短寿;若少付二两,即去掉了寿星和禄星,寓意卖主不仅不能长寿,而且俸禄也必会减少;若少付三两,即三星全被去掉,寓意他一生不仅无福、无财,而且还短寿。反之,道理也相同,如果多付一两,则增寿;多付二两,则增禄、增寿;多付三两,则福、禄、寿全增。因此,生意人在买卖中何去何从,是福是祸,全凭自己的良心去做。“十六两秤”的出现要求人们以诚信为本,规范买卖双方在生意场上的买卖行为。

  

  清代 宝聚堂药单印版

  “明码实价、童叟无欺”是中医药堂号和药铺打出的旗号,但这种经商理念是针对顾客的。在各商家经营自家生意时,通常会使用暗码,这是自家的商业秘密。暗码一般是用文字代替的,如:元、亨、利、贞、天、地、玄、黄分别代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如果写有元贞二字,则表示一元四角,也有用“甲乙丙丁子丑寅卯”或“平安幸福恭喜发财”等字样来作暗码的,商家在进出货物时都会用自家的商业暗码。各堂号比较常用的生意暗语可以概括为十个字,即:天、地、光、时、音、律、政、宝、畿、重。这十个字分别代表数字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之所以这样对应,其中也很有深意:天称一,因为天最大;地次之,为二;光为三,指日、月、星;时为四,指春、夏、秋、冬;音为五,因为古时的音阶有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律为六,指的是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六种定乐器;政代表七,指日、月、水、火、木、金、土七曜;宝代表八,指景天科、蝎子草等八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畿代表九,指先秦时一种理想的行政区划,分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藩九畿;重代表十,指重复之意,即十个一为十,完满俱足,是为一十也。这次展出的文物中还有清代木质“荣寿堂”药单印版、清代木质“宝聚堂”药单印版以及清末民国时期的《同仁堂药目》等,我们之所以看不懂这些文物上的某些内容,可能就和这些商业密码有关。

  在数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史中,天文历法和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对全世界的重大贡献。西医传入中国大约在明末清初,当时,人们习惯将那些经营西药的店铺称为“药店”。一般经营西药的店铺中不仅有码放整齐的药瓶、药盒,还有常用的纱布、橡皮膏、体温计等,有些药店甚至还有牙科用椅、手术器械等。当时无论什么作用的药片都可以拆瓶零买。药店大都还开设有夜间售药的小窗口,无论白天黑夜、春夏秋冬,只要敲开小窗,便可买到急需的药,十分方便。

  庐灵文化微展览投稿要求:

  1.稿件接收邮箱:351687157@qq.com;以附件形式发送到此投稿邮箱,必须为原创作品,拒绝抄袭。来稿请注明作者联系地址、电话。

  2.微展览作品图片:必须注明作品名称、尺寸、类别和创作时间;所有作品图片须为高清拍摄,参展作品15?20张左右为宜。并附作者近照一张及简历一份。

  3.文章格式:文章以1?2千字文为佳,末请注明作者姓名、年龄、简介等。文章若引用参考文献,请注明出处。

  4.关于费用:本微展览以最大的宣传力度推介艺术家,由于存在一定成本,为达到“继续为艺术家服务”的原则,本微展览均需收取适当成本费(或者以作品置换的形式)。

  5.其它宣传方式:在微信公众号发布后,均会同步于本公司其它推广平台:今日头条号、搜狐号、企鹅号、百家号以及网易号上。

  6.延展合作形式:当与艺术家达成一定的合作默契后,本公司会提供一揽子的设计制作画册、小程序售卖、版权登记代理、宣传直播等相关服务。

  往期内容导览

  王辅民? 非洲印象 I 微展览NO.35

  当代水墨名家 ? 牛转乾坤 I 微展览NO.34

  申晓国 ? 闻歌知雅意 I 微展览NO.33

  《非?同——邹训精的花与园》展讯

  亨嘉堂 ? 辛丑迎春三——2021年当代水墨百人邀请展

  亨嘉堂 ? 辛丑迎春二——2021年当代水墨百人邀请展

  亨嘉堂 ? 辛丑迎春【一】——2021年当代水墨百人邀请展

  解烨 ? 雲裳花容 I 微展览NO.32

  马龙 ? 云起时 I 微展览NO.31

  孟凡书 ? 是我 I 微展览NO.30

  贾绍昌 ? 漆之画 I 微展览NO.29

  游敏? 游走的诗学 I 微展览NO.28

  吴东洲 ? 朗朗清气 I 微展览NO.27

  邹训精 ? 翠润园林草木长 I 微展览NO.26

  钟小明 ? 性本爱丘山 I 微展览NO.25

  华庆 ? 纸上情结 I 微展览NO.24

  何唯娜 ? 娜枝花 I 微展览NO.23

  智美 ? 蝶恋花 I 微展览NO.22

  周正 ? 明心见性 I 微展览NO.21

  姜沛 ? 墨彩缤纷绘自然 I 微展览NO.20

  吴强 ? 象外之外 I 微展览NO.19

  唐承华 ? 在色彩中释放 I 微展览NO.18

  孙一耘 ? 一本万殊 I 微展览NO.17

  袁奎腾 ? 烟云供养 I 微展览NO.16

  圃生 ? 深情守望 I 微展览NO.15

  刘大石 ? 梅花有信 I 微展览NO.14

  金沙 ? 艺术中的灵晕 I 微展览NO.13

  刘丽萍 ? 陌上花开 I 微展览NO.12

  苏国强 ? 造化之妙 I 微展览NO.11

  宿利群 ? 水墨突围 I 微展览NO.10

  孔戈野 ? 意在山林 I 微展览NO.9

  丁学军 ? 中正平和 I 微展览NO.8

  近僧 ? 宁真率 勿安排 I 微展览NO.7

  吕子真 ? 让世界充满爱 I 微展览NO.6

  王倩 ? 笔下留情 I 微展览NO.5

  雷刚 ? 一个70后 I 微展览NO.4

  张二苏 ? 我不是“书法家” I 微展览NO.3

  刘峥 ? 乘潮客 I 微展览NO.2

  微展览第一期 I 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 I 侯庆画竹记

  朱京生的印章

  庸常而诗意地栖居——说衲子

  衲子 二○一九近作展

  问水究原——申晓国画展

  闲庭信步——孔戈野作品展

  託志毫管?樊墨安画辑

  读衲子的画

  我所认识的衲子先生

  名家风采 | 万古不磨意 中游自在心 ——衲子先生的中国画之路

  精彩艺术内容请关注本公众号!

  识别以下小程序二维码或者搜索“艺术工艺品”域名小程序

  可购买小主喜欢的艺术品或艺术衍生品哦!

上一篇:520,写给某人的情书,爱你生生世世,想你岁岁年年
下一篇:21考研:这五类学习app,可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最近更新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