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岁民警缉毒时,为救队友扑向手雷,葬礼上母亲却打了他一巴掌

栏目:幼儿教育  时间:2023-01-20
手机版

  1

  1994年8月31日,王世洲在出门上班前对妻子说:“老婆,家里好久没有吃鸡肉了,去买一只鸡,让全家改善改善生活。”

  妻子在他出门后面去买了一只鸡回来,但她不敢杀鸡,便放着等来处理。

  没想到王世洲快下班时,却被一通电话叫走了,再也没回来帮她杀鸡,吃上那一口鸡肉。

  2

  下午四点左右,王世洲正在值班室时听到电话铃声响,便拿起电话:“喂,我是王世洲,有什么事吗?”

  电话那边的同事是军弄乡派出所所长张从顺,他告诉王世洲,线人送来情报,晚上在轩岗村会有一股缅甸贩毒团伙携带装备偷偷入境,派出所人手不足,希望局里派人来支援。

  身为镇康县公安局缉毒副队长的王世洲凭职业习惯,从这几句话中听出了重大信息。

  境外毒贩偷偷入境,还是武装入境?这显然是有“料”呀。他立刻着手进行安排。

  为了不打草惊蛇,在距离轩岗村还有两公里时,王世洲带着队员弃车跑步来到轩岗村,与张从顺所长会合,他俩根据已知情报布置任务。

  他们已经得到确切的消息,携带的武器是里有手榴弹,这就需要一招制敌,抓人的时候必须干脆利落,不要给毒贩有机会拉响手雷。

  他们的埋伏地点设在一条小路上,在埋伏点的不远处路上了放了很多断树枝,作为“警报”。

  王世洲和张从顺分别带着队员埋伏在小路两侧,就等着毒贩往里钻了。

  山林里蚊虫肆虐,咬的人疼痛难忍,可王世洲他们一动不动,任由蚊虫叮咬,让山蚂蟥钻裤脚吸血。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直到凌晨两点,前方设置的警报系统被人触发。

  听着“沙沙沙”的声音越来越近,毒贩终于现身。

  当毒贩踏入包围圈时,他们迅速找好目标,快速扑了过去,死死地抱住毒贩,摔倒在地,眼看所有的毒贩要被制服了,没想到狡猾的毒贩竟留了一手。

  王世洲扑倒的那个毒贩见事情败露,难逃一死,竟鱼死网破的想拉几个“垫背”。

  他将一直套在手指的手雷拉环拉开,队员闻到一丝火药味,大喊一声:“快散开!”

  王世洲也觉察到了不妥,迅速扑倒毒贩身上,随着一声响,地上的尘土被爆炸的力量卷走了,待硝烟散去,王世洲已经倒在了血泊里,他的身上布满了伤口,浑身是血。

  同事急忙将他送去救治,但一切都来不及了,巨大的爆炸震碎了王世洲的内脏,眨眼的功夫王世洲倒在了他所热爱的岗位上。

  3

  王世洲做缉毒警察才一年三个月,他的牺牲,不仅让缉毒大队失去了一名优秀骨干,也让他的家失去了顶梁柱。

  王世洲1953年出生在镇康县忙丙乡。

  小时候,他的成绩优异,考试永远都是名列前茅。毕业后参加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名人民教师,后来,他调到县法院工作,在那里,他经历了许多不同种类的事件,让他对正义与公平充满了向往。

  在1992年7月,他离开了工作许久的法院,来到公安局,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

  虽然换了新工作,但他依然在工作上做的很出色,有着很强的抗压能力和战斗水平。

  那天,局领导派他去堵卡点带毒贩回局里。

  在回来的途中,他发现一辆拖拉机十分可疑。他截停拖拉机,在拖拉机的底部夹层查获海洛因13000多克,抓获毒贩一名。

  局领导根据他的表现,决定调他到缉毒队工作。

  当上级领导问他是否愿意加入缉毒大队时,他说:

  “危险的工作总要有人干,如果怕苦怕死,就不配当警察,如果需要我,我一定干。”

  就这样,王世洲进入缉毒队成为一名缉毒警察。

  缉毒队的日常训练更加严格和艰苦,除了要练体能还要学习如何识别毒贩、如何和毒贩打交道、如何和毒贩周旋,但他努力去学习,很快就适应了新工作。

  他第一次跟同事们出警,就因为抓捕了五名毒贩,缴获了海洛因31850克而变成了队里的名人。

  在后来的任务中,王世洲和同事们屡屡立功,抓获的不少的毒贩以及缴获的毒品数量之多,这也让毒贩们对他闻风丧胆。

  但他并没有为此感到骄傲,而是默默地在警队工作,只要有任务,他绝对是冲在最前面的那一个。

  就这样,短短半年时间,他由一名缉毒队员晋升为缉毒队的副队长,这些都是用自己的汗水和鲜血换来的。

  王世洲从参加缉毒任务到牺牲的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出差的次数就高达471次,有11起毒贩案件他参与侦破的,抓获24名毒贩,缴获157880克,鸦片19.3公斤,毒资50多万元。

  4

  在缉毒队他是副队长,在家里他是一个好儿子,是一个好丈夫,是一个好爸爸,是家里的主心骨。

  他上有八十老母亲,下有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妻子又体弱多病,家里就靠他每月400元的工资维持生活。

  同事在清理他的遗物时,在他办公桌抽屉里发现他为单位支出的车辆油费、出差的差旅费的单据,共计4200多元。

  这4000多元在现在看来就是一个月的工资,可在那时,那是他将近一年的工资。

  他为工作能垫付4200多元,却苦了自己和家人,家里一个月也很难吃上两顿肉,家里的吃饭桌椅破破烂烂,但还是将就着用着。

  王世洲唯一的爱好是闲暇时抽根烟喝口小酒,后来家里经济非常困难,为了维持一家老小的生活,他只好把这一点点爱好也戒了。

  王世洲除了警服之外,连一件像样的便服都没有。

  有次妻子朱绍兰实在没眼看了板着脸硬拽着他上街买衣服,有一套价值120元的衣服很适合他,可王世洲左顾右盼就是不愿买,最后还是在妻子的苦苦劝说下,才买了一件40元的裤子,这也是王世洲最好的一件衣服。

  根据他家的实际困难,局领导曾多次主动提出让他写困难补助申请,王世洲却总是说:“还过得去,不用了。”那是因为他知道镇康县财政并不富裕。

  他对家人说:“人穷不要紧,志穷才可怕。我们县是个贫困县,我们就不要给组织添麻烦了。”

  这天,王世洲和朱绍兰说起,家中好久都没有吃鸡肉了,让妻子去买一只鸡给全家改善改善生活。

  全家人等着他下班回来杀鸡,大吃一顿。没想到,这只鸡最后是被煮好了,作为贡品端来放在葬礼上。

  王世洲去世的消息传来时,妻子朱绍兰正在街上卖米线,听到这消息后当场昏过去,众人连忙将她送去医院挂点滴。

  醒来后的她倔强的拔掉了输液的针管,坚强的来到灵堂和丈夫做最后的告别,她说:

  “孩子我会带大。担子重我不怕挑。我心疼的是他走时,连件像样的衣裳都没有。”

  王世洲去世的事一直瞒着他85岁的老母亲,可追悼会那天,老太太还是知道了儿子的事,她执意要参加,要去见儿子最后一面。当众人扶着身躯瘦小满脸皱纹的老太太来到王世洲的遗体前时,看着死去的儿子,无法自抑,胸脯起伏,老泪纵横。

  突然“啪”的一声,85岁瘦小的老太太,举起了一只手,一巴掌狠狠打在儿子王世洲的脸上,让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没等旁人缓过神来,她说:

  “我们不是说好吗?说好了你走在我后面,怎么就走在我前面了?”

  紧接着,老太太颤巍巍地掏出一个手绢,那里面包着她不知存了多长时间的几克白银,她颤抖着塞进儿子嘴里。

  生前清贫,死后含银,这是深知儿子生活艰难的母亲,现在唯一能做的事了。

  5

  生离死别本就是残酷的事情,而白发人送黑发人则更加残酷。

  这样的事情在缉毒警察的队伍里并不少见。

  据相关报道,缉毒警察是所有警种最危险的一个,危险系数是其他警种的4.9倍,受伤率高达十倍,每一年都会有很多优秀警察牺牲在缉毒的道路上,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41岁左右。

  1995央视播出的一部大型禁毒纪录片《中华之剑》中说到,当前世界毒品的主要生产地,有金三角地区,金新月地区和南美地区,而靠近我们的是金三角地区。

  上世纪70年代末,恶名昭著的毒源“金三角”地区的毒品开始悄悄涌入我国,从边境逐渐渗透到云南全省。

  前林则徐虎门销烟,现在有无数公安干警在前线与毒枭斗。

  1982年,我国第一支专业缉毒队伍诞生在云南,自成立起,云南禁毒战线共有60人牺牲,300多人负伤。

  他们有的一身刀疤、有的浑身都是弹孔,有的差点被手榴弹碎片穿透心脏。每一道伤疤是他们跟死神擦肩而过的见证。

  他们每天在哨卡里,用那双火眼金睛找出毒贩隐藏的毒品,蹲守在茂密的山林中设伏,蚊虫叮咬不为所动,只为了抓获偷偷入境的毒贩。

  面对的是那些穷凶极恶的毒贩,可他们没有退缩,勇往直前,只希望毒品的危害在这里消失。

  勇往直前的不只是他们,还有许许多多人,追随着他们的脚步前仆后继,王世洲牺牲时,他的女儿王建晶带着弟弟站在灵堂前,对着王世洲的遗体说:

  “爹,你放心走,我们一定好好的活着,为你争气,我们一定不会为你丢脸,因为我们是烈士的后代。”

  长大后的王建晶继承父亲的衣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兑现了在父亲灵前许下的诺言,成了镇康县公安局的一名民警,不仅多次立功,还是云南省的三八红旗手。

  弟弟高考时,填报的志愿警官学校,并且选择了禁毒专业。

  根据中国禁毒网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现有吸毒人员连续第三年减少。这都归功于勇往直前、前赴后继的缉毒警察。

  希望有朝一日,我们能大声对着那些英烈们说:“天下无毒!”

上一篇:MBA关注:20位CEO不为人知的趣闻轶事
下一篇:12部英雄大片迎新年!1月1日1905APP佳作连播

最近更新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