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名院士研究领域一览表 中国信息技术最强大脑引领创新

栏目:幼儿教育  时间:2023-02-01
手机版

  来源: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的规定,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具有中国国籍的研究员、教授或同等职称的学者、专家,可被推荐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院士增选和外籍院士选举每两年一次。2021年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6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25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选举产生8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20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无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还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章程》,都把院士界定为科学技术和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因此,在绝大多数人的心目中,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无疑代表了我国科学技术界的最高水平,每一位院士也都是所在领域的学术权威。换言之,院士就是“最高学术水平”的代名词。但最高学术称号并不能与最高学术水平直接画等号。因此,无论从院士群体还是某位院士而言,与最高学术水平直接画等号,既与客观事实不符,也有违科学自身的发展规律。由是观之,就会发现时下的许多做法,实在是很不靠谱:科研立项必须要有院士牵头,否则就不够权威;申请课题必须要有院士领衔,否则就难以通过评审;成果鉴定如果没有院士主持,就变得“没有档次”;学术会议如果没有院士坐主席台,规格就不高;许多大学把拥有多少院士当作炫耀的资本、吸引生源的招牌,一些地方甚至把“填补本地区院士空白”当作衡量官员“科技政绩”的重要指标……

  院士荣誉称号仅仅意味着对既往学术成就的认可。科学探索和创新永无止境,如果院士俨然成为最高学术水平代表、不容置疑的学术权威,既阻碍了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更严重挤压了青年科技人员成长的空间。

  科学没有“最高”,只有“更高”;创新不是迷信权威,而是要打破权威。消除盲目的院士崇拜,恐怕要在“最高学术称号并不能与最高学术水平直接画等号”的共识基础上,三管齐下:有关部门在分配科研资源时改变“凡事必有院士”的陈规,吸引更多虽无院士之名却有院士之实的优秀青年科学家参与立项、评审;社会公众对院士崇尚而不崇拜、尊重而不盲从;院士们宜严格自律,不以权威自居,干所长之事,尽应尽之责。

  为了让更多的读者和网友了解我国信息技术领域院士专家研究的内容和成果,近期,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根据相关资料整理并梳理出106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个人档案信息,从信息技术领域了解他们的研究方向和取得的成就。从各位院士毕业院校分布来看,来自北京大学18人,清华大学9人,西安交通大学5人,吉林大学4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3人,浙江大学3人,南京大学3人,复旦大学3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3人,上海交通大学2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人,国防科技大学2人,哈尔滨工业大学2人,西北大学2人,东南大学1人,福州大学1人,杭州大学1人,合肥工业大学1人,河北师范大学1人,湖南大学1人,南京邮电大学1人,南开大学1人,等等。

  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106位院士研究领域一览表

  姓名

  出生年代

  出生地点

  毕业院校

  研究领域

  包为民

  1960

  黑龙江哈尔滨

  西北电讯工程学院

  制导与控制专家,主要从事飞行器设计研究

  陈桂林

  1941

  福建南安

  西安交通大学

  空间红外遥感技术专家,长期从事光电技术研究。

  陈国良

  1938

  安徽颍上

  西安交通大学

  计算机专家,主要从事并行算法研究。

  陈翰馥

  1937

  浙江杭州

  列宁格勒大学

  自动控制理论专家,主要从事系统控制、信号处理等领域的研究。

  陈俊亮

  1933

  浙江宁波

  上海交通大学

  通信与电子系统专家,主要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研究。

  陈星旦

  1950

  湖南湘乡

  湖南大学

  应用光学专家,主要从事短波光学技术、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应用研究。

  褚君浩

  1945

  江苏宜兴

  上海师范学

  半导体物理和器件专家,长期从事红外光电子材料和器件的研究。

  崔铁军

  1965

  河北滦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家,主要从事电磁超材料和计算电磁学的研究。

  戴汝为

  1932

  云南昆明

  北京大学

  控制论与人工智能专家,主要从事模式识别、人工智能、复杂系统理论和方法研究。

  丁赤飚

  1969

  江苏如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雷达成像理论和技术专家,从事新体制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理论和技术研究。

  段广仁

  1962

  黑龙江桦川

  东北重型机械学院

  控制科学专家,主要从事控制系统参数化设计研究。

  董韫美

  1936

  云南昆明

  吉林大学

  计算机软件专家,主要从事软件理论、技术、工具和汉字信息处理等研究。

  房建成

  1965

  山东费县

  山东工学院

  导航、制导与控制专家,主要从事航天器姿态控制磁悬浮惯性执行机构和惯性导航技术研究工作。

  冯登国

  1965

  陕西靖边

  陕西师范大学

  网络与信息安全专家,主要从事保密通信、网络安全和可信计算等理论与技术研究。

  干福熹

  1933

  浙江杭州

  浙江大学

  光学材料、非晶态物理学家,主要从事非晶态物理、固体光学和光谱学以及光信息存储研究。

  龚旗煌

  1964

  福建莆田

  北京大学

  光学专家,长期从事非线性光学前沿与时空小尺度光学研究。

  顾瑛

  1959

  北京市

  天津医科大学

  激光医学专家,主要从事激光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管晓宏

  1955

  四川泸州

  清华大学

  系统工程学家,主要从事网络化系统特别是能源电力系统优化与安全理论与应用研究。

  郭光灿

  1942

  福建惠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光学和量子信息专家,主要从事量子光学、量子密码、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郭雷

  1961

  山东淄博

  山东大学

  控制科学家,主要从事系统控制科学研究。

  郝跃

  1958

  重庆市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家,长期从事宽禁带半导体高功率微波电子学领域的研究和人才培养。

  何积丰

  1943

  上海市

  复旦大学

  计算机软件专家,主要从事计算机软件理论及应用研究。

  侯朝焕

  1936

  四川自贡

  北京大学

  信号处理和声学专家,主要从事声学和信息处理研究。

  侯洵

  1936

  陕西咸阳

  西北大学

  光学家,从事瞬态光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怀进鹏

  1962

  黑龙江哈尔滨

  吉林大学

  计算机软件专家,主要从事网络化软件技术与系统研究工作。

  黄琳

  1935

  江苏扬州

  北京大学

  控制科学专家,主要从事系统稳定性与控制理论方面的研究。

  黄民强

  1960

  上海市

  复旦大学

  信息处理专家,长期从事信息处理、系统逻辑结构分析及相应的基础理论研究。

  黄如

  1969

  江苏南京

  东南大学

  微电子器件专家,主要从事微电子低功耗器件及工艺研究。

  黄维

  1963

  河北唐山

  北京大学

  有机光电子专家,长期从事有机光电子学研究。

  简水生

  1929

  江西萍乡

  北京铁道学院

  光纤通信和电磁兼容专家,主要从事光纤通信及光电子器件研究。

  江风益

  1963

  江西余干

  吉林大学

  半导体发光学家,主要从事半导体发光材料生长、芯片制造、器件物理和专用装备研究。

  姜杰

  1960

  黑龙江哈尔滨

  国防科技大学

  运载火箭导航制导与控制专家,长期从事运载火箭导航制导控制技术研究与工程研制工。

  金亚秋

  1946

  上海市

  北京大学

  电磁波物理与遥感科学专家,长期从事复杂自然环境与目标电磁散射、辐射传输和空间微波遥感定量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

  匡定波

  1930

  江苏无锡

  上海交通大学

  红外及遥感专家,长期从事红外应用及遥感技术领域研究。

  雷啸霖

  1938

  广西桂林

  北京大学

  材料物理学家,长期从事固体材料中的电子输运和超导电性研究。

  李启虎

  1939

  浙江温州

  北京大学

  水声信号处理和声纳设计专家,长期从事信号处理理论和声纳设计、研制工作。

  李树深

  1963

  河北保定

  河北师范大学

  半导体器件物理专家,主要从事半导体低维量子结构中的器件物理基础研究。

  李未

  1943

  北京市

  北京大学

  计算机专家,主要从事并发程序语言的结构操作语义方法、翻译理论和实现技术研究。

  黎湘

  1967

  湖南长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雷达目标识别领域专家,主要从事雷达目标精细特征反演与识别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应用系统研究。

  李衍达

  1936

  广东东莞

  清华大学

  信号处理与智能控制专家,主要从事信号处理理论和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

  李陟

  1961

  四川成都

  北京航空学院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家,主要从事防御技术研究。

  林惠民

  1947

  福建福州

  福州大学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家,长期从事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语义学及形式化方法的研究。

  刘国治

  1960

  辽宁锦县

  清华大学

  高功率微波专家,长期从事脉冲功率和高功率微波技术研究及系统研制。

  刘明

  1964

  江西丰城

  合肥工业大学

  微电子科学与技术专家,长期从事半导体存储器和集成电路的微纳加工等方面的研究。

  刘盛纲

  1933

  安徽肥东

  南京工学院

  电子物理学家,主要从事电子回旋脉塞、自由电子激光与高功率微波、微波电子学及微波等离子体电子学、生物电子学等研究

  刘颂豪

  1930

  广东广州

  广东文理学院

  光学与激光专家,主要从事光学和激光研究研究。

  刘益春

  1962

  吉林辉南

  东北师范大学

  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专家,主要从事氧化物半导体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

  刘永坦

  1936

  江苏南京

  哈尔滨工业大学

  电子工程专家,主要从事高频超视距雷达系统设计技术、微弱信号检测与处理技术、雷达成像及信号处理技术研究。

  陆建华

  1963

  江苏南通

  清华大学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家,主要从事无线传输的理论及应用研究。

  陆汝钤

  1935

  上海市

  德国耶拿大学

  计算机科学家,主要从事知识工程和基于知识的软件工程领域研究。

  陆元九

  1920

  安徽滁州

  重庆中央大学

  陀螺及惯性导航专家,主要从事惯性器件及惯性导航研究。

  吕建

  1960

  江苏南京

  南京大学

  计算机软件专家,主要从事软件方法学研究。

  毛军发

  1965

  湖南邵阳

  国防科技大学

  电子学家,主要研究高速电路互连与射频电子封装。

  梅宏

  1963

  贵州余庆

  南京航空学院

  计算机软件专家,主要从事软件工程和系统软件领域的研究。

  彭堃墀

  1936

  江苏镇江

  四川大学

  光学专家,主要从事量子光学、固体激光技术等领域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钱德沛

  1952

  上海市

  西安交通大学

  计算机科学家,主要从事计算机体系结构和高性能计算系统研究。

  乔红

  1964

  上海市

  西安交通大学

  机器人理论与应用专家,主要从事机器人理论与应用研究。

  秦国刚

  1934

  江苏南京

  北京大学

  半导体材料物理专家,长期从事半导体材料物理研究。

  沈绪榜

  1933

  湖南临澧

  北京大学

  计算机专家,从事嵌入式计算机及芯片设计。

  宋健

  1931

  山东荣成

  莫斯科大学

  控制论专家,主要从事控制论、系统工程和航空航天技术研究。

  谭铁牛

  1964

  湖南茶陵

  西安交通大学

  模式识别与计算机视觉专家,主要从事模式识别、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方面的研究。

  王怀民

  1962

  江苏南京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

  分布计算领域专家,主要从事面向网络的分布计算研究。

  王家骐

  1963

  江苏苏州

  哈尔滨工业大学

  光学仪器专家,长期从事大型光学精密仪器设计、空间对地图像信息获取技术研究及总体误差理论分析。

  王金龙

  1963

  河北海兴

  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

  无线通信领域专家,长期致力于短波通信领域数据传输、抗干扰和频谱认知理论与方法研究。

  王建宇

  1959

  浙江宁波

  杭州大学

  光电技术专家,主要从事空间光电技术和系统的研究。

  王立军

  1946

  吉林舒兰

  吉林大学

  激光与光电子技术专家,长期从事高功率半导体激光技术等领域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王启明

  1934

  福建省

  复旦大学

  光电子学家,主要从事半导体光电子学研究。

  王巍

  1966

  陕西汉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导航、制导与控制专家,长期从事光纤陀螺与惯性系统等新型惯性技术研究工作。

  王圩

  1937

  河北文安

  北京大学

  半导体光电子学专家,1979年开始从事长波长镓铟砷磷四元双异质结激光器和动态单频激光器研究。

  王阳元

  1935

  浙江宁波

  北京大学

  微电子学家,主要从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研究。

  王永良

  1965

  浙江嘉兴

  空军雷达学院

  雷达技术专家,长期从事雷达信号处理理论与技术的研究。

  王育竹

  1932

  河北正定

  清华大学

  量子光学专家,长期从事电磁场与原子相互作用的研究。

  王越

  1932

  江苏丹阳

  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学院

  雷达与通迅系统专家,长期从事电子学与通信领域研究。

  王占国

  1938

  河南镇平

  南开大学

  半导体材料物理学家,早期致力于半导体材料光电性质和硅太阳电池辐照效应研究。

  王之江

  1930

  浙江杭州

  大连大学

  物理学家,主要从事光学设计、激光科学技术研究。

  吴朝晖

  1966

  浙江温州

  浙江大学

  计算机应用专家,主要从事计算机领域研究。

  吴德馨

  1936

  河北乐亭

  清华大学

  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专家,目前正在从事砷化镓微波集成电路和光电模块的研究。

  吴宏鑫

  1939

  江苏丹徒

  清华大学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家,主要从事航天和工业领域的自适应控制和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

  吴培亨

  1939

  上海市

  南京大学

  超导电子学家,长期从事超导电子学的研究。

  吴一戎

  1963

  北京市

  北京理工大学

  信号与信息处理学家,长期从事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以及遥感卫星地面处理和应用系统的研究。

  夏建白

  1939

  上海市

  北京大学

  半导体物理专家,主要从事低维半导体微结构电子态的量子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相里斌

  1967

  陕西西安

  中国科技大学

  光学家,主要从事光学、光谱成像理论和技术研究。

  徐宗本

  1955

  陕西柞水

  西北大学

  信号与信息处理专家,主要从事智能信息处理、机器学习、数据建模基础理论研究。

  许宁生

  1957

  广东普宁

  中山大学

  真空微纳电子学家,长期从事真空微纳电子学研究。

  薛永祺

  1937

  江苏张家港

  华东师范大学

  红外和遥感技术专家,从事多光谱和成像光谱技术研究。

  杨德仁

  1964

  江苏扬州

  浙江大学

  半导体材料学家,主要从事半导体硅材料研究。

  杨芙清

  1932

  江苏无锡

  北京大学

  计算机软件专家,主要从事系统软件、软件工程、软件工业化生产技术和系统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杨学军

  1963

  山东武城

  南京通信工程学院

  计算机领域专家,长期从事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系统软件研究。

  姚建铨

  1939

  上海市

  天津大学

  激光与光电子科学家,长期从事激光与非线性光学频率变换研究。

  姚期智

  1946

  上海市

  台湾大学

  计算机科学专家,长期从事计算机科学和量子信息科学研究。

  尹浩

  1959

  江苏南京

  南京邮电大学

  通信网络领域专家,主要从事通信网络技术研究。

  于登云

  1961

  湖南绥宁

  华中工学院

  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动力学与控制专家,主要从事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动力学与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

  张钹

  1935

  福建福清

  清华大学

  计算机应用专家,早期从事自动控制理论与系统研究。

  张景中

  1936

  河南汝南

  北京大学

  计算机科学家、数学家,主要从事机器证明、教育数学、距离几何及动力系统研究。

  郑建华

  1956

  吉林长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信息分析专家,长期从事复杂信息系统分析和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郑婉华

  1966

  吉林省吉林市

  山东大学

  人工微结构材料与光电子专家,主要从事人工微结构材料与半导体激光器研究。

  郑耀宗

  1939

  中国香港

  香港大学

  微电子学专家,长期以来对金属-氧化硅-硅(MOS)系统及其器件物理和工艺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

  郑有炓

  1935

  福建大田

  南京大学

  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物理专家,主要从事新型半导体异质结构材料与器件研究。

  郑志明

  1953

  上海市

  北京大学

  信息处理专家,长期从事空天信息安全与复杂信息系统等数学与信息交叉领域的研究。

  周炳琨

  1936

  四川成都

  清华大学

  激光与光电子技术专家,主要从事激光与光电子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周巢尘

  1937

  上海市

  北京大学

  计算机软件专家,主要从事分布式计算、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

  周兴铭

  1961

  上海市

  军事工程学院

  计算机专家,主要从事计算机系统研制工作。

  周志鑫

  1965

  安徽太湖

  电子工程学院

  空间遥感应用专家,长期从事空间遥感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

  朱鲁华

  1964

  江苏盐城

  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软件专家,主要从事计算机操作系统和网络空间安全分析领域的研究。

  祝宁华

  1959

  贵州安龙

  电子科技大学

  微波光子学家,主要从事微波光子器件与技术的研究。

  朱中梁

  1936

  江西南昌

  华中工学院

  电信技术专家,主要从事通信和信息科学研究。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简称高校联盟)是由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曲阜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54家高校、企业共同发起,于2018年5月26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正式成立。迄今为止,联盟发展会员300多家, 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联盟由一批积极投身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教育事业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自愿组成的公益性、全国性学术机构和服务平台。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孙霄兵担任联盟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担任联盟理事长。联盟工作接受工信部、国家网信办等政府部门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联盟主要工作是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加盟微信13651193492)

  高校区块链专委会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区块链专委会(简称:高校区块链专委会),是由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郑州大学、贵州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网安、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40多家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19年12月7日在广东省佛山市正式成立。目前发展高校及企业会员70多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陈纯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名誉顾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字社会与区块链实验室主任蔡维德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主任斯雪明教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名誉主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区块链中心主任陈钟教授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主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区块链教育,为高校区块链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高校新商科专委会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新商科专委会(简称:高校新商科专委会),是由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工商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广西科技大学、河北金融学院、天津财经大学、北京物资学院、西藏民族大学、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经贸职业学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20多家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19年6月28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正式成立。目前发展高校及企业会员100多家。高校新商科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新商科教育、推动高校新商科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为新商科教育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版权声明:转载文章和图片均来自公开网络,推送文章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如果出处有误或侵犯到原作者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或授权事宜

  

  《汇编》Assembly

  《汇编》(2021版)大16开本精装,共七个篇章,1150页,130万字。首次收录全国162家高校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学院(专业)基本信息、办学特色、师资力量、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验室建设等多项内容。71位专家麻辣点评,直面问题。《汇编》极具收藏价值。

  《汇编》Assembly

  《汇编》(2020版)大16开本精装,共七个篇章,1111页,125万字。首次收录全国156家高校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学院(专业)基本信息、办学特色、师资力量、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验室建设等多项内容。58位专家麻辣点评,直面问题。《汇编》极具收藏价值。

  

  

  《赋能实验室》

  Enabling Laboratory

  《赋能实验室》汇编出炉!首批推介18家企业解决方案助力高校,33位专家麻辣点评。欢迎咨询(微信liyuemeng2014)

  《赋能人工智能教育》

  Enabling AI Education

  《赋能人工智能教育》全书约40万字,第一次集中反映了我国215所高校校长的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及学科建设方案。欢迎咨询(微信liyuemeng2014)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积极组织材料、牵头编制了《全国重点高校发展规划与信息化建设报告》(2016~2020)(简称:报告,150万字,75所重点高校)

  

  全国高校新增本科专业名单大全,615页,是业界第一本全面汇总普通高等学校新增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黄页”,全面反映2010年~2019年,我国普通高校新增专业名称及专业调整方向。

  

  赋能高校人工智能教育120位校长,第一本关注校长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的时代读物。

上一篇:义务教育不收费,家长说上学费用比以前还贵?校长:都是合理收费
下一篇:凛冬之前的小寒,我想起了柳宗元

最近更新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