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里的启功先生

栏目:幼儿教育  时间:2023-02-02
手机版

  「本文来源:邢台日报」

  笺短情长,见字如面。信札,因其多传于亲友之间,大约是诸多散文体中,最能反映作者心声的一种。

  这本出版于2008年的《启功书信选》,共收集了先生写的300余封致函与复函,受者有同辈友人,有及门学生,有私淑弟子,有慕名求教者,或为学者名流,或为书画同道,或为后学晚辈。品读这些信函,恍若站在大师一旁面聆教诲,给人以教诲和启迪,真真获益良多。

  启功先生被誉为“诗书画三绝”,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并在北京师范大学等学校任教。先生家世传奇,出身皇胄后裔,但其实家道早已衰落,纵观一生,甚至可以说历经磨难。然人生起伏,先生却为人至真至善,从未怨天尤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启功亲拟的北京师范大学校训,正是对其一生最好概括。

  论学问,谈艺术,诗词唱和,友朋约会,传道解惑……信札内容不一而足,文字凝练亦言之有物,受函者不乏当代知名学者与艺术家。

  著名历史学家陈垣先生被启功由衷地称为“恩师”。他曾在《上大学》一文中说:“恩师陈垣这个‘恩’字,不是普通恩惠之‘恩’,而是再造我的思想、知识的恩谊之‘恩’!”

  书中收录的第一封信函,就是启功写给陈垣先生的:“援老世伯大人台座:……专此敬请,文安。侄,功,再拜!”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敬意,让人慨叹。

  无论班辈长幼,启功均以尊称对人,谦称自署。启功先生写给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一个学生的信,开头是这样的:“接到来书好久了,我以书法讲座‘录相’拍摄‘外景’,到洛阳西安杭州等处几次,始终未暇奉复,实为歉仄!”结尾是:“望时惠书,但功时有迟复者,请勿罪也。

  即颂年禧,启功,上言。”并在信中提醒:“尚有人专好写异文,谁稍迟疑,他便胜利,此最是文人恶习。”

  写给《人民中国》杂志社雷明编辑:“命写叙言,谨遵命拟一草稿,专呈求教。如有不符实际情况,或措辞不当处,敬请不吝改削,万勿客气!”

  1980年,启功先生给时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党总支书记、主任刘漠写信,提到个人工资调整事,郑重地再次用书面形式“倾诉”意见:“我得到党和国家的鼓励已经太多了,我自己生活上没有更多的需要,再多即是浪费了。”恳切要求此次个人工资调整“如无请不加入;如有撤出,留待下次,绝非沽名钓誉,以退为进,至求亮察下情,俯纳所请……”

  歉抑自律,诚恳待人,爱憎分明,对师长至敬,对朋友至诚,对晚辈、学生关爱至切、坦言相告,我们在信函中可窥知先生之品德和胸怀,更使一般世俗之信口开河、哗众取宠之流为之赧颜。

  记得2016年进京出差,采访启功先生学生六净老师,期间,六净老师与我一起到北京师范大学校园实地探访“小红楼”。

  这些小楼位于校园西北侧,都是二层,砖木结构,看着有些沧桑。楼身呈现砖红色,师生们都习惯称之为“小红楼”。这里曾是高级教师的宿舍,可以说,小红楼是北师大人心中的圣地。

  启功先生住在六号楼,曲径通幽,静谧怡人,三三两两的大学生,或骑车,或步行,或握卷,校园一角宛若世外桃源。

  章景怀是启功先生的内侄,他从小就跟在先生身边,直至先生去世。章景怀领我们来到一层书房,这里就是先生生前工作和生活的地方。空间狭小,陈设简单,但书籍满墙,启功生前经常伏案写至深夜。

  启功先生对名利看得很淡,从不吝啬笔墨。章景怀说,不少邻居家都有先生的书法作品。社会上公益、教育一类求字的,绝对不要报酬。

  用“字如其人”形容启功先生,最贴切不过。照片里,先生圆圆的眼镜下一双笑眯眯的眼睛,一脸平和。和很多人把书法形容得神乎其神不同,先生显得随性自然。他的不少书法授课视频,现在都能在网上搜到。他曾说:“字,只要写得好看就成了,本无法。”

  启功书法之精妙绝伦,非一般书家所能企及。即使片纸寸笺,也必敬事而信,绝无使人难以无法辨认之障碍。品其书札,无论是用笔上,还是在结构处理上,都异于常见的“启功体”,用笔从容,浓淡相宜,点画紧凑,且整篇格局彼此顾盼,稳重之间,仍不失洒脱之感。即便到了晚年,启功先生目疾严重,改用硬笔书写,仍尽量应人所求。仁者用心,于兹可见。

  这些书信,是启功先生留给世间的珍宝。先生虽然故去了,然而,作为国学大师、书画巨擘,他将永生。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上海交大中银科技金融学院:技术转移硕士项目介绍(参加MBA管理类联考)
下一篇:公立高中老师有机会去小学当副校长,要不要去?考虑清楚这几点!

最近更新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