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

栏目:幼儿教育  时间:2022-10-23
手机版

  什么是“素质教育”?至今也没有谁说得清楚,因为这一概念来源于“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这样类似的口号。

  当对“素质教育”这一概念提出质疑时,有人就说我们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是高分低能的,这样的说法只能说明学校与社会之间、分数与能力之间还存在有一定的差距。

  20世纪末期,西方教育理念开始渗透进国内的时候,很多人就开始提倡不能像机器生产那样的培养学生,要培养自我个性想法之类的,慢慢的,就导致很多教学又向另一个轨道方向无限偏离。可以最后又要绕回来看结果。

  最终,家长们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一跨出校门就成为名家、名人,又要玩又要学习好?这不能不说是一些对教育寄予厚望者的一种畸形心理。

  就现在一些所谓的取得了“素质教育”成效的学校而言,在几年或十几年后,这些学校培养的学生就一定都是高能者吗?他们的“素质教育”特征和经验何尝又不是教育的特征和经验,从所谓的“素质教育”里抽去教育古今中外的教育理论及其教育手段,“素质教育”又还剩下什么呢?

  要说“素质教育”孔子早就提倡“素质教育”了。

  第一、为教育评价提供了一张不客观的标签。

  一是什么是高素质?没有客观的标准,评价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或是评价他人都是以评价者自己的期望值来决定的,你说他是高素质的,他就是高素质的;你说他是低素质的,他就是低素质的,甚至还可以这样说,有的评价者连期望值都没有,随心所欲。

  二是就教育本身而言,不管哪一种教育方式都包含有其值得肯定的成分,像现在就有人提出“应试也是一种素质”。

  第二、就教育系统本身而言是在自我矮化,使教育工作者无所适从。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了,在这期间社会稳定,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取得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先后普及了小学教育和九年义务教育,为社会输送了数以亿计的掌握了科学文化知识的劳动大军,在高科技的队伍中大多数是我国自己培养的人才。

  成绩的取得不是因为有了“素质教育”,差距的存在不是换一个名称就能够改变的,而“素质教育”这个名称只能给一些远离教育实践的人对教育说长道短提供借口。

  教育需要探索,需要创新,需要改革,绝不是以一句空洞的口号来代替具体的行业术语。

  教育需要付出时间,可能也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摸索出适合我国自己的教育方式。希望新中国的教育越来越好,这是给中国孩子最好的福报传承!

  举报/反馈

上一篇:30条优秀孩子家庭教育方法
下一篇:东北农业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最近更新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