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位教师获省一等奖,实验竞赛中山“生化军团”再显神威21565

栏目:幼儿教育  时间:2023-03-28
手机版

  (来源: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

  原标题:9位教师获省一等奖,实验竞赛中山“生化军团”再显神威

  3月22日,广东省教育厅网站公示2022年广东省中学化学和生物学实验操作与创新技能竞赛获奖名单。此次活动全省共266名教师参赛,评出一等奖53名,二等奖82名,三等奖118名,创新奖58名。中山市14名教师参赛,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9人,二等奖5人,实验创新奖9人。 中山市获一等奖人数居全省第一,获创新实验奖人数据全省第二。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获优秀组织奖。

  

  

  

  ▲扫码查看获奖名单公示

  此次竞赛由广东省教育厅举办,通过线上申报形式开展,包括常规实验操作技能竞赛和创新实验器材研发技能竞赛两部分,分初中化学、初中生物、高中化学、高中生物4个组别。小榄花城中学麦婉珊、中山纪念中学蓝海航、东区松苑中学李凯飞、中山纪念中学肖林军、西区初级中学李媚娟、中山市华侨中学林晓霞、中山市龙山中学帅颖、中山市东升高级中学林思轩、中山市龙山中学朱潇琳等9位老师获一等奖,沙溪镇溪角中学曾青华、东升初级中学王彩娟、中山市龙山中学张晓莉、中山市桂山中学蒋素梅、中山纪念中学谢珣等5人获二等奖。麦婉珊、蓝海航、李凯飞、肖林军、林晓霞、帅颖、林思轩、朱潇琳、蒋素梅等9位老师同时获创新实验奖。

  为了备战此次省赛,2022年10月11日市教育体育局组织市级比赛。全市各镇街、直属学校实验教师踊跃报名,经过镇街初赛,最终选出59名教师参加市赛。参赛老师们通过精心设计创新实验器材,用心准备比赛课件,现场精彩地展示了创新实验。经过评委的严格筛选、综合评价,最终选拔出14名选手组成“生化军团”。

  

  

  

  

  

  

  

  市教育技术中心高度重视此次竞赛,市教育技术中心孙仲廉主任要求中心全体同事全力以赴做好实验指导和技术服务工作。为改进和提高各参赛老师的创新实验,规范常规实验操作,市教育技术中心刘建华老师制定了完善的备赛计划,多次组织参赛教师集中研讨和训练,并邀请战桂芳、刘付香、唐盟盟、杨祖芳等四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分学段分学科进行指导,从课件设计、实验讲解、实验操作规范、创新实验器材改进等方面提出改进意见。经过精心锤炼,打造出一支特别能战的“生化军团”。市教育技术中心赖建沅、宁菁老师为参赛教师全程提供技术指导,加班加点为参赛教师们拍摄和制作实验视频。

  实验教学铸就中山教育品牌,实验教学助力中山教育高质量发展。一大批智慧型创新型教师通过实验教学竞赛脱颖而出,广东省教育厅自2011年以来举办的12届教师实验操作与创新技能竞赛中,中山市累计获 一等奖71人次、 二等奖30人次、 三等奖7人次、 创新奖66人次, 总成绩居全省第一。

  

  《电解水的创新实验》

  中山市小榄花城中学 麦婉珊

  (一等奖、创新奖)

  本实验室是新课标新增的学生做实验之一。他引导初中生从宏观到微观到化学符号的思维转化,将老师的演示实验转化成学生的家庭实验可以让更多孩子体会到化学的乐趣。不用考虑经费、不用考虑电源、更不用长时间等待气体的收集,直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一个塑料杯、两个图钉、两个1mL的注射器加一节9V电池)进行改进组装,就可以形成一套便携,高效,节能的电解水装置,既可以用于老师的演示,又可以用于学生的实验,提高课堂效率,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具有极大的推广性。让学生亲自感受物质的变化,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探究的兴趣,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质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

  数字化自动实验装置》

  中山纪念中学 蓝海航

  一等奖、创新奖

  该装置通过自主开发的Arduino程序和压强传感器定量的监测实验过程中的气压变化,让无形的“压强”转化为有形的“曲线”,帮助学生突破抽象概念认知难点。该装置具有绿色化、自动化、可视化、低成本等突出优点,能够帮助学生发展收集数据、发现证据的能力,推动其“科学思维”核心素养的发展。本装置还可作为跨学科实践活动及STEM教学的内容,其中涉及的化学知识、代码编程、装置搭建和对曲线的分析拟合,分别对应STEM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内容,具有综合性强、复杂度高、可行性强的特点,对于推动化学与信息技术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东区松苑中学 李凯飞

  一等奖、创新奖

  本实验为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中第二单元课题1里的实验《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改进实验。根据课本实验的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因素进行优化和规避,最终呈现出一个有以下优点的实验装置:①装置组装更为简便;②燃烧过程始终密闭(避免了燃着的红磷在伸入集气瓶的过程中五氧化二磷逸散及少量集气瓶内空气因受热膨胀而溢出的情况);③能动态实时观察装置内气压的变化情况;④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方法和原理。

  通过课本实验及本实验的相互印证,进一步锻炼了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等科学方法进行实验的探究和设计,并进一步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实、辩证思考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燃烧条件探究”实验改进》

  中山市溪角中学 曾青华

  二等奖

  本创新实验是对人教版9年级上册[实验7-1]“燃烧条件探究”的改进,由于原实验存在污染大;存在白磷易浮出水面燃烧火花溅出的安全隐患;铜片上白磷火花飞溅易引燃红磷造成成功率不高;实验过程繁琐、耗时较长等不足。

  本创新实验对其作了如下改进:改为密封设计并增设尾气回收装置,实验更环保;将白磷换成红磷装入两支干燥管中进行实验,更安全,实验成功率更高;通入CO2和通入O2灵活转换,控制方便,可以反复实验。改进后的实验过程更环保、安全;操作更简单、高效;现象更直观、明显;结论更全面、综合,极大地便利了实验教学的实施,有利于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

  《呼吸运动演示仪》

  中山纪念中学 肖林军

  一等奖、创新奖

  该创新作品利用编程和3D打印技术制作而成。它既可演示膈肌与呼吸的关系,也可演示肋骨运动与呼吸的关系。此装置通过C++编程技术控制步进电机,牵动肋骨模型上下运动,改变胸腔前后直径。同时通过电机控制隔膜上下运动,改变胸腔的上下直径,从而促使胸腔内的气压变化,使模拟肺的气球在气压的作用下完成吸气和呼气。该创新实验还借助了教材中的膈肌运动呼吸模型和微小压强计让学生感知压强的存在。借助数字化探究实验系统采集呼吸时肺内气压变化的数据,绘制曲线图,帮助学生理解呼吸和气压的关系。通过创新实验,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呼吸原理,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呼吸运动四件套》

  西区初级中学 李媚娟

  一等奖

  吸气呼气时胸廓在有节奏地扩大和缩小,即呼吸运动可以实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为何能实现?“呼吸运动四件套”来助攻。

  借助第一件套——膈肌运动模型,形象演绎膈肌收缩与舒张导致胸廓上下径的变化;四件套之二——肋骨运动模型形象演示肋间肌收缩与舒张导致胸廓前后左右径的变化;为什么胸廓体积变化会导致吸气呼气?第三件套——自制压强可视仪将产生吸气呼气的根本原因——“压强差”直观展示;最后,借助第四件套——改装版压力传感器,直观呈现胸廓变大导致的气体入肺、胸廓变小导致的气体出肺。至此,借助四套模型将由呼吸运动导致的吸气呼气的原因清晰阐述,使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发生迁移。

  《探究黑藻光合作用

  综合创新实验》

  中山市小榄镇东升初级中学 王彩娟

  二等奖

  关于“植物光合作用”的教学,2022年版《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形成“绿色植物能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这个重要概念。各个版本教材均依托实验帮助学生达成这一目标,如人教版生物学教材共安排3个经典实验:“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但这三个实验分散在两个课时中,实验材料不统一,内容处理碎片化,不利于学生建构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概念。基于此,我以黑藻为材料,从实验装置、实验方案等几个方面,整合上述分散的几个实验,引导学生构建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概念,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知识、思维方法,较好地达到教育教学目标。

  《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

  影响因素创新实验》

  中山市华侨中学 林晓霞

  一等奖、创新奖

  本实验为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移动》影响因素的系列实验改进装置。改进一是运用注射器、三通阀等便宜易得的材料组装新装置,使改进后实验一体化、微型化、便捷化,改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切实培养学生实验素养。改进二是连接手持技术等实验部件,实现一体化定性、定量、图像、数字化多角度探究,落实新课改对化学实验的要求,响应新时代人才素养培养的要求。改进三是可以根据实验条件选取不同部件进行实验,不一定拥有昂贵仪器才能做实验,满足不同学校不同实验条件的不同需求,让教学不应受制于实验,而是实验服务于教学。

  《可视化电解池的创新实验》

  中山市龙山中学 帅颖

  一等奖、创新奖

  本实验使用常见、易得的琼脂作为实验辅助材料,设计并制作了两种电解池装置,分别为可视化电解装置、集成式电解装置。可视化电解装置利用琼脂和培养皿组装不同的电解池,实验可以表征离子或分子的扩散情况,更好的解释电解原理。使用U型管和琼脂组装的集成式电解装置既可以完成不同的电解实验,还可以实现电能和化学能的相互转换。该创新实验操作简单、灵活性高、效果明显、全过程安全环保,帮助学生更好地建构电解池思维模型,落实教学中的微粒观和变化观。

  《烷烃的取代反应》

  中山市华侨中学 张晓莉

  二等奖

  创新实验改进要点——从实验原料、实验装置、实验用量三个角度对烷烃的取代反应进行系列探究教学,选取便携气罐中的液态丁烷,提取方便、价格便宜,可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烷烃在生活中的重要用途;注射器一体化微型装置,试剂用量少、装置成本低、操作简便、现象明显、绿色环保,增强学生绿色环保的意识;学生在探究不同光源对取代反应影响的实验中感受到控制变量法的重要意义,在创新实验探究实践中培养了学生善于合作、勇于创新、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

  创新实验教学模式——“项目式学习”。实验探究课以“烷烃取代反应实验改进”为总项目,将项目任务拆解为“查阅文献,寻找方向;小组探究,优化装置;小组合作,探究实验”三个子项目。学生在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积极调动化学学科相关知识,形成了可迁移的思维方式,加深了对取代反应知识的理解。

  《多功能便携环保诱虫器》

  中山市东升高级中学 林思轩

  一等奖、创新奖

  “多功能便携环保诱虫器”一器三用,分别作为土壤动物诱虫器、果实蝇诱虫器和飞蛾诱虫器诱捕相应的动物或害虫,其中土壤动物诱虫器的创新点是耗时短、便携,设计原理是利用土壤动物避光、避热、趋湿的特点诱捕土壤动物,采用更集中的光源和热源,优化材料,结构紧凑,方便携带;果实蝇诱虫器和飞蛾诱虫器的特色是环保、有效,设计原理利用物理信息和化学信息对果园、农田的相应害虫进行数量监测与生物防治。学生可使用创新实验装置开展生态学拓展探究的系列实验,在进行实验操作、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思维解决问题,养成严谨务实的求知态度,习得科学探究的方法,养成关爱生命和追求生态文明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中山市龙山中学 朱潇琳

  一等奖、创新奖

  本实验使用自制实验装置——自动电位滴定仪进行教学,实现了多组实验材料同时进行滴定、搅拌和测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其中滴定装置和搅拌装置可以简化实验步骤、缩短实验时间,同时减少学生接触酸、碱溶液的机会,安全性更高;测量装置与计算机相连接,结合信息技术减少人工误差,测得数据可实时生成动态变化曲线,结果更准确、直观。三个装置融为一体实现自动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深度思考、开展探究实验。

  该实验让学生切身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并在拓展实验中进一步构建“生物体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保持稳态”大概念,锻炼科学思维能力,树立“稳态与平衡”生命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探究酶的特性”实验的

  改进与创新》

  中山市桂山中学 蒋素梅

  二等奖、创新奖

  该实验从教学方法、材料试剂、实验装置等方面对“酶的特性”实验进行了改进创新。在材料试剂方面,用香菇研磨液代替传统的肝脏研磨液;从药店购买3%H2O2消毒液代替原实验用高浓度H2O2配置,对材料试剂改进后,取材便捷、现象明显、安全环保。制作定量实验装置,能实时读出数据,并建构数学模型,改定性实验为定性定量实验,使探究实验更科学。将定量实验装置应用于项目式教学课堂中,将“酶的特性”的探究置于具体情境中(H2O2酶)开展,提高了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并将同一情境贯穿于整堂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在一节课内完成3个探究实践,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对酶的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较温和的“酶在特性”这一概念形成了整体的认识。

  《模拟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

  实验拓展》

  中山市纪念中学 谢珣

  二等奖

  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实验创新。传统pH指示采用pH试纸或手持pH计存在以下问题,pH试纸不容易分辨具体pH数值,存在较大误差;pH计价格贵,易损坏,不稳定需校准,反应迟缓。紫薯皮提取液会随着pH的变化颜色发生灵敏变化。本创新实验用生活中的白醋、洗衣粉代替实验室的酸碱更加安全,在色盘上观察紫薯皮提取液颜色变化从而指示pH的变化。实验材料随手可得,操作简便,可居家操作。实验现象明显直观,学生可观察到生物材料加酸碱后其颜色呈现缓慢变化,即可得出生物体能够维持pH的稳定,从而建构起生物体具有“稳态”的生命观念。

  撰稿:麦婉珊 赖建沅

  初审:刘建华

  复审:吴宇清

  终审:孙仲廉

  关于做好广东省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考试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

  中山市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温馨提醒

  中山泳将汪雪儿,夺冠??!

  责任编辑:

上一篇:探索新经验 实现新突破丨记绵阳东辰首届学科竞赛英才培养研讨会
下一篇:原创“手表定律”提醒我们:互相“拆台”的父母,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最近更新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