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家长瑟瑟发抖的“初二现象”真的是个分水岭吗?完全看你怎么做

栏目:幼儿教育  时间:2022-11-16
手机版

  听到一位妈妈抱怨:

  儿子初二前是个乖孩子,懂事,好学,不迷恋电视和游戏,好孩子和三好学生奖状贴满了卧室的墙壁。可是,突然之间,他叛逆的我都不认识了:厌学,打游戏,一言不合就摔门,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昨晚我苦口婆心地教育了他一通,他竟然离家出走了!好不容易才找回家来,我该怎么办?

  其实,这位妈妈遇到的问题并不是个例,很多家有中学生的家长都体验过这种绝望的感觉:

  你说往东他偏往西,处处与你对着干情绪特别容易激动,莫名其妙就发火了讨厌上学,学习成绩下降

  百度百科对“初二现象”是这样解读的:

  初二现象是指初二的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发生的一系列现象。身心急剧发展变化,存在着种种发展的可能性,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斯称14岁这个年龄为“心理性断乳期”。

  初二的孩子多数14.5岁,可以说正式步入了青春期,身体和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孩子转变之大让家长和老师都有点惊讶。

  英国科学家曾进行过的一项研究证实,青少年最容易出现打架、叛逆、学坏的年龄是14岁。

  这个阶段是孩子学习路上的转折点,也可以说是人生路上的转折点。孩子若是顺利过渡,成绩不会差,而且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基本不用父母管;反之则会引起成绩下降,进而失去学习的信心,很可能走上破罐子破摔的地步。

  我女儿小时候乖巧、懂事,成绩优异,我们的母女关系特别好,我曾经以为自己很了解她,认为她到了青春期肯定不会叛逆。可是,没想到,初二那年,她开始沉迷手机、逃避学习,动不动就大发雷霆,可爱的女儿好像突然变成一个小炸弹。

  当时,我以为是因为生了老二的缘故,千方百计调整家庭关系。后来,跟一些孩子上了大学的朋友们聊起来,我发现她们家的孩子几乎在初中时都经历过类似的这样一个阶段。不同的是,有的家长管教有方,孩子走过一段弯路之后,又回到了正轨;有的家长纵容了孩子,还有的家长不理解孩子的行为跟孩子硬抗,结果都是让孩子从优秀学生变成了后进生。

  这个特殊的年龄阶段,能不能良好地过渡将直接决定孩子未来的走向,如果家长下足功夫,把问题妥善解决,那么孩子很可能顺利过渡,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如是家长不理解孩子,用强硬态度企图制服孩子,很可能让孩子更加叛逆。

  为什么会出现“初二现象”

  1、孩子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当孩子上了初中以后,我们有一天会突然发现孩子蹿得比自己都高了,有些事情不再愿意跟自己谈论了,换衣服也关上门了。身体的强大和成人化让孩子感觉自己长大了、成熟了,以前不敢反抗大人的事情现在感觉有能力反抗了。

  这些变化,从我们成人的眼中望去,感觉就是:翅膀硬了,不听我的话了。

  2、孩子学习上难度增加,压力大

  孩子进入初中以后,学习的科目增加了很多,学习难度也明显增大。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个挑战。尤其是进入初二,学习内容比初一又提升了难度,数学的很多内容可能让数学思维不强的孩子感觉到挫折,又增加物理这门难度较大的学科。所以,孩子在学习上的压力比较大,如果一段时间内跟不上学习进度,孩子很可能感觉到挫败感,自然容易烦躁不安。

  3、孩子有了独立意识。

  青春期的孩子不再喜欢家长对自己事事管制,她想要自由的思想和空间。但她们的能力显然还不能支撑她们真正做到独立,所以会看起来喜怒无常,控制不住情绪。

  这些改变和冲突,都会让孩子感到莫名其妙的痛苦。

  教育专家冉乃彦曾经说过:“14岁左右的孩子是‘半成熟’的。既有独立成熟的一面,又限于经验、年龄独立不起来,也就造成了家庭教育最困难的时期。

  当孩子处于这个阶段,最痛苦的还是他自己。我们家长看到的表面现象是:孩子非常叛逆,实际上那是孩子在求助:妈妈,我处理不了这么麻烦的事情!

  所以,家长应该学会透过孩子的表面行为看到孩子内在的心理,才能帮助孩子顺利过渡。

  家长如何面对处于“初二现象”的孩子?

  调整与孩子的相处方式对年龄小的孩子,我们经常使用命令式的口吻:“快去洗手。”“别磨蹭了!”“先做作业再玩。”

  可是,对初中以后的孩子,我们会发现他们不再接受我们这样“随意”安排他们做事。所以,我们需要适时调整与孩子相处的方式。

  记得我女儿初二时请一位教育专家给家长讲课,专家讲完课后有一项是请两位有教育难题的家长上台求助,他可以给予具体的指导。

  一位妈妈走上台抱怨:她跟儿子之间的关系很差,说儿子现在特别讨厌她。原因是她见了儿子就扑上去抱抱亲亲,儿子却不喜欢妈妈这样做,因为他已经比妈妈还要高了,不再喜欢这样表达感情的方式,而且妈妈在同学面前也毫不避讳:我亲我的宝贝儿子怎么了?

  妈妈的分享惹得家长们哈哈大笑,很明显这位妈妈还按对待小宝宝的方式来对待儿子,而她自己却浑然不觉。

  适当放手,学着做孩子的引领者。初中的孩子虽然特别希望独立自主,但同时还很依赖父母。毕竟他们的自我意识刚刚开始觉醒,一方面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可以为自己作主了,所以,很多时候不再听家长的,更愿意独自面对问题和困难;另外一方面,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又很迷惑,不知道该如何解决,处世经验尚浅的他们又特别需要家长的指导、支持和帮助。

  初中的孩子,已经基本接近于成人,家长不用再像小时候那样面面俱到地照顾孩子;但是,由于孩子尚未真正成熟,所以家长还要做孩子的引领者,只不过我们需要从台前走到幕后,陪伴和支持孩子在他的舞台上做主角。

  总之,孩子的成长阶段不同,需求也不同,家长需要及时调整自己,跟上孩子的节奏。

  初中阶段的分离正是“心理断乳期”,可以说是分离最痛苦的过程,孩子尤甚于父母。真正成熟有智慧的父母,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读懂孩子表面行为后面的深层动机,帮助孩子解决成长路上的困难,助力孩子圆满度过。

  作者:婉秋聊育儿,两娃妈妈,喜欢读书、育儿,欢迎关注,一起吐槽养娃的鸡飞狗跳,分享养娃的幸福快乐,总结养娃的经验教训。

  举报/反馈

上一篇:山晚调查: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靠谱吗
下一篇:自考大专怎么升本科?自考本科需要什么条件?

最近更新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