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切脾的小孩患者死亡率高达80%?答案已经找到
数十年如一日,心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兢兢业业耕耘在临床一线。即使到退休年龄也还是闲不住,坚持每个星期出两次门诊,为患者康复不懈努力。后因身体原因,不能继续从事临床工作,他便将多年主编和阅读的专业书籍捐献出来,供青年医护同事阅读学习,希望把毕生宝贵的诊治经验传承下去,去救治更多病人。
他就是青年医生们的榜样——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胰外科陈积圣教授。
陈积圣教授
“医三代”以济世为怀
出身于医学世家,外祖父、父亲、母亲都是正规医学院校毕业,陈积圣从小受到医学熏陶,学医的种子就在他内心深处悄悄发芽。当看到敬爱的外祖母患上宫颈癌,在痛苦中去世,他幼小的心灵受到很大刺激,因此立志学医,长大后要当一名医生,尽全力救治像外祖母这样的病人。
可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天赋和努力都不可缺少。
1959年,陈积圣以广东省第一名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医学院录取。学医是一件很苦的事情,背诵内容特别多,枯燥乏味,如果不是真心喜欢,很难会积极地去学习。
“学校对基础理论非常重视,授课老师对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基础技能、基础技术’三基要求非常严格。现在看病有B超、CT、磁共振各种医疗设备和辅助检查,那个时候只有听诊器和血压计,诊断病情主要靠问、靠手摸。”
陈积圣说,基础知识如果没学好,门都没入,谈何将医术精进。
当时主要的医学院校,住院医师、实习医师都实行24小时制。尤其是实习医生和住院医生,根本没有个人时间,成天泡在病房里面,参与病人抢救、学习医患沟通、做课题……这样的磨炼让陈积圣迅速成长,专业知识信手拈来,对临床病例烂熟于心。
1965年,陈积圣毕业后被分配到四川泸州医学院(即四川医学院)普外科。他安心扎了根,跟着“四清”医疗队上山下乡。过去普外科的分科没有现在这么细,老一辈普外科医生都是多面手,遇到什么手术都要上。凭借一把柳叶刀,陈积圣做手术能“从头做到脚”。
“我当时主要是做全科医生,内、外、妇、儿包括接生,什么活儿都要干,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远远超出我们想象,对我们年轻医生是很大的锻炼。”陈积圣目睹了四川农村的医疗落后状况,还有老百姓的贫苦生活,异常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在他内心深处躁动。这段深入农村进行巡回医疗的经历,他一辈子铭记在心底,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从医志向。
陈积圣教授(左二)在病区查房
在随后的数十年行医生涯中,陈积圣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精医术,懂人文,健康所系,性命所托”的医者侠义。孙逸仙纪念医院的张磊教授是陈积圣的学生,他表示,陈积圣只要是在医院里,每天早晚两次查房,风雨不改,周末只要有空,一定会回医院看病人,这种以身作则、以患者为本的理念,为一代又一代的外科医生树立起为人师表的典范。
平易近人是学生对陈积圣最诚挚的评价,经世致用是他对学生最生动的示范。无论是年轻的实习医生,还是外院的进修医生,遇到问题都会找陈积圣聊一聊,他都会非常耐心地指导学生有效学习,从他这里获得建议、指导和鼓励,为学生“穿针引线”。
陈积圣在讲课时会从简单易懂的方向入手,以通俗的语言剖析晦涩难懂的原理,他总能将抽象的原理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化难为易。他对实习医生讲:“这可能是你这一辈子接触外科的唯一机会啊,一定要好好珍惜。”
1987年,陈积圣教授在国内最早开展门奇断流,吻合器食管下段横断吻合术+带蒂自体脾移植手术治疗门脉高压症
独创术式破解百年之争
“学识渊博,勤于阅读和思考,严格自我要求”,这是陈积圣教授留给学生的最深印象。
上世纪70年代在普外科领域,各种新思潮涌现,新技术开始在世界上广泛应用。但当时的中国普外科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很多理念还很落后。学校图书馆经常有影印本的医学外文杂志,如获珍宝的陈积圣就算再忙也要抽空去学习,通过外文杂志刷新了对脾脏的认知,打开了新的视野。他是国内最早对脾切除、自体脾移植进行系统研究的专家之一。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脾脏被看作是人体一个可有可无的器官,只要脾脏发生破裂、损伤,就一切了之,这个做法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才出现根本转变。
当时出现了一种疾病,切脾的小孩往往会发生非常凶险的感染综合征(OPSI),死亡率在80%以上,没有任何抗生素能够控制这样的感染综合征。后来医学界才搞清楚,这是因为把患者的脾切掉了以后,失去了最重要的能对抗感染的“脾因子”。自此,外科大夫普遍开始重视外伤脾破裂手术如何保留脾脏。
人体的脾脏位置,在曾经很长一段时间,脾都被被看作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器官。 /图:123rf
三大难治性肝病——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肝癌、肝胆管结石,陈积圣大半辈子的时间都在与它们打交道。这三个世界肝病难题的相互关系非常密切:肝内胆管结石可以引起局部肝硬化,严重甚至可引起肝癌;肝硬化控制不好会发展为肝癌;肝癌病人95%以上都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过去的传统做法,只要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都要切脾。后来发现,切脾对患者有害无益。”陈积圣从研究创伤性脾破裂保留得到启发,进一步想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下的脾脏是不是也可以保留呢?
“我记得第一例手术在1979年开展的,华西的一个病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引起大出血,内科治疗手段已经完全没效了,病人命悬一线。危急关头,我们唯有放手一搏,实施‘脾移植加上食管横断吻合术’(此前已做了动物实验)。”
陈积圣从那时起花了三十年的功夫潜心研究,另辟蹊径在国内外首创“自体脾移植及食管横断吻合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关于门静脉高压症的处理,一直存在断流与分流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两派之争存续了近百年。这一回,陈积圣独创的手术方式,打破了几百年来“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出血要切脾“的观念,既不属于断流,也不是分流,是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而且,实践证明它既不会引起脾亢复发,也不会带来其他的不良后果。
这一创新性研究成果很快在国内引起轰动,无论是“断流派”还是“分流派”,都对这一技术表达出浓厚兴趣,还有人主动给陈积圣介绍病人做保脾手术。中华外科学会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学组的学者也认识到,无论断流、分流都只是治标不治本,继而采纳了陈积圣的观点。
陈积圣教授为肝胆胰外科捐赠图书
不仅如此,陈积圣曾多次走出国门,应邀在国际会议上做专题报告,得到了国外众多专家的认同与肯定,推动了业界对脾功能的保留(尤其是病理脾)重要性和具体方法的重新认知。
“四川医学院人文地理和广东是有明显的不同,我最高兴的是,回到这里还可以继续做我热爱的科研工作,而且我们医院还是中国最古老的西医院,是孙中山先生学医的地方。在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医院工作,我充满自豪感!”说到这里,陈积圣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当被问及做科研的体会,陈积圣语重心长地说:“大家不要把科研和临床对立起来!要想在学术道路上为人所知被重视,必须通过科研来取得进步。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跑,永远只可能是第二,所以一定要有独创性的东西。其次,做科研肯定是有风险的,要打破常规打破传统,必须要用严谨科学的态度对待科研。”
人物介绍:陈积圣
肝胆胰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曾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普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全国外科学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全国脾功能与脾外科学副组长、广东省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肝、胆、胰、脾疾病的诊治、研究,尤着重于肝癌、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肝胆管结石等疑难病的诊治及消化道肿瘤(胰、胃肠等)的外科治疗。
本文作者:叶芳
通讯员:黄睿 刘文琴 沈丽娜
图片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提供
上一篇:你不知道的诗人那些事儿
下一篇:22
最近更新义务教育
- 最新世界排名:樊振东下跌,王楚钦全部第一,陈幸同遗憾掉出前四
- 大型原创舞台剧《交子》正式亮相 高校师生历时两年打造
- 江西:扎实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 “电商捧哏”火出圈,从业者讲述直播带货:是份体力活
- 技术赋能,助推农村小学优质发展——江山路第二小学智慧教育课堂新样态
- 如何自考成人本科报名
- 成人自考每次考试最多能报几门?
- 聚力“一迎三创”提升城市品质 | 怀化城区路灯接地系统提质改造
- 冲刺四季度︱天辰绿能:今年力争完成尼龙12全部试验
- 科技创新强国路 童心共筑蓝天梦
- 英语四级考试时间是几月几号考试,2023年考试安排公布!
- 学大教育CEO金鑫受邀出席GET2023教育科技大会,聚焦时代使命探索民办教育的
- 宁波时尚节丨我校领衔的“非遗文创周”匠心十足
- 塘塘携手再迈步 钱塘区学正小学与理塘县一小学结对交流
- 亚冠:吉达联合VS巴格达空军
- 郑州市教育科学规划与评估中心到学校检查学生健康体检与传染病防控工作
- 江苏发布2024年普通高考报名提醒 明年高考有两大变化
- 西部985,新增硕博点
- 成人高考大专怎么补毕业证
- 汤臣倍健前三季净利超去年全年 线上渠道收入比重或将继续上升
- 宽敞温馨 智能人文|西安交大一附院外科大楼启用!
- 教育专业加拿大大学排名
- 起跑冲线争先恐后,聚焦育秀中学小学部秋季运动会
- 开化茶产业直播人才挖掘——第三、四期电商培训班圆满结业
- 24招生 |2024年福州大学MBA MPA MEM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