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轻化工大学:阔步迈进新征程 奋楫扬帆新时代

栏目:义务教育  时间:2023-02-21
手机版

  四川轻化工大学作为中西部高等教育和四川省属高校的重要力量之一,在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中担负重要使命,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一直以来,四川轻化工大学与国家发展同频、与人民呼唤同心、与教育改革同向。建校50多年来,四川轻化工大学走过了艰苦创业、拼搏创新的岁月,谱写了一部行稳致远的奋斗史、自强不息的筑梦史、砥砺奋进的创新史,奏响了扎根中国大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四川轻化工大学乐章。

  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校门口

  50余载峥嵘岁月,一代代川轻化人,怀着对祖国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与忠诚,在艰难困苦中奋进,在拼搏创新中前行。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守正创新,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以加强党的建设为根本保证,不断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为实现学校“三步走”战略目标,力争早日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从学院到大学 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

  四川轻化工大学的历史要追溯到1965年。为了国家“三线”建设的需要,华东化工学院数百名教职工离开大都市,不远千里来到祖国西部,披星戴月、历尽艰辛,建立了西南分院。带着“三线”建设西迁高校的荣光,学校在勇毅前行的57年里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为国家培养了22万余名各类人才,成就了一大批胸怀天下、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杰出校友。 “胸怀天下之家国情怀、舍我其谁之使命担当、自强不息之开拓奋进”的“652”精神,是四川轻化工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精神传统和宝贵财富。57年来,“652”精神已经成为根植于川轻化人内心的精神基因,彰显了心怀国之大者、坚守立德树人的培根铸魂精神,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求实创新、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以及扎根西部、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

  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

  四川轻化工大学立足四川、服务西南、面向全国、胸怀世界,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办学定位明确,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思想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学校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积极应对教育发展改革等重大挑战,取得显著成效。四川轻化工大学党委书记王洪辉表示,全体师生员工以“变不可能为可能”的勇气和魄力,凤凰涅槃、破茧成蝶,成功实现“十三五”时期更名为大学的目标,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影响力显著提升,各项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 如今,四川轻化工大学发展成为拥有工学、理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文学、教育学、历史学、艺术学九大学科,具有50余年本科、20年研究生教育历程的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学校也由“一校一城”迈入“横跨两城”,四个校区分别坐落于自贡市和宜宾市。

  2018年12月,四川轻化工大学揭牌仪式在自贡汇东校区隆重举行。这是一件值得记入史册的大事,从“四川理工学院”到“四川轻化工大学”,改变的是学校名称,不变的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初心和使命。更名以后,学校的发展更加全面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凝聚力空前增强,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川轻化工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获得社会高度认可;科研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科研经费跨入“亿元俱乐部”;学校与五粮液集团等共建的中国白酒学院、中国酒业工匠学院相继建成投入使用,被誉为“中国白酒人才培养的摇篮”;学校与自贡市人民政府、自贡灯彩集团共建彩灯学院;与达内集团共建人工智能学院;与四川阿细食品有限公司共建盐帮美食学院;与威特龙公司等共建应急与安全学院。在扩大办学思路的同时,学校的特色发展之路也走得越发坚定从容。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学校的办学治校能力得到高度认可,全校师生砥砺奋进迈向新征程。

  综合实力大大提升 各项指标“全面开花”

  成绩的背后,是四川轻化工大学班子为学校制定了清晰的发展目标和前进路线图。学校坚持内涵式发展主线,重点推进内部治理结构改革,稳步构建科学发展体制机制。学校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本科教学质量“11258”量化指标考核,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全面加强课程思政设计。“十三五”期间,新增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个,通过四川省专业评估4个;新增国家一流课程1门;新增省级教学成果奖11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1项、教育部产教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7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19项;建成1个国家级、7个省级实践教学平台;学生“三创”能力明显增强,获得国家级奖励600余项,省级及以上奖励1500项;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超93%,居省属高校前列。

  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四川轻化工大学坚持以提升科研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推进科研体制改革与创新,加强创新平台基地和中心建设。到位科研经费年均增长30%,从2015年的2000万元增至2021年的2.1亿元,增长超10倍;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62项,增长9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实现零的突破;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247项,增长74%;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成果奖18项、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14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781篇,增长20%;授权专利790件,增长318%;首次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资助实验室建设项目;新建“四川省酿酒专用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大数据可视分析技术工程实验室”“高技术产业融合发展研究院”“中印巴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学报社会科学版首次入选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北大版)。 四川轻化工大学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评估为抓手,学科实力显著提升,学科布局不断优化。“十三五”末,在校研究生规模达1620人;新增3个硕士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自主增列5个硕士专业学位领域和1个目录外二级学科;3个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合格。通过聚焦关键、错位竞争、特色发展和优势发展,学校轻工、化工、军工、人文社科“四足鼎立”的特色优势基本形成。 四川轻化工大学推出系列引才育才举措。“十三五”期间引进教师404名、博士研究生191名,新增省级及以上优秀专家36人,新增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4人、四川省优秀教师1人,入选天府“万人计划”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2人,聘请特聘教授112人,遴选“652”学者29人。

  学生漫步在环境优美的校园里

  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结合实际提出发展愿景:在建校80周年(2045年)时,基本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为实现这一愿景,学校将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重点突破阶段。从现在起到2025年即建校60周年时,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达到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的能力和水平为突破口,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为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步,全面提升阶段。到2035年即建校70周年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基本建成区域性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第三步,整体跨越阶段。到2045年即建校80周年时,一批学科进入中国一流学科,学校主要办学指标和整体实力达到川内一流大学水平,基本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重视创新创业能力

  今天的四川轻化工大学,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是读书治学的好地方。 2022年,四川轻化工大学占地面积达4600余亩,建筑面积达160万平方米,固悬疑片定资产总值达百亿元。学校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新增2个图书馆、2个多功能体育馆、2个室内恒温游泳馆、1个标准游泳池、2个风雨操场、4个标准田径场、22个篮球场、20个排球场、20个羽毛球场、33片标准网球场;新建4个剧场、3个音乐厅、560间学生琴房、1个专业录音棚、1个专业摄影棚;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290余万册,增长40万册;电子图书135万余册;电子期刊92万余册。

  活力满满的大学生们

  良好的硬件设施,是学校人才培养的保障。

  一直以来,四川轻化工大学将人才培养作为核心工作,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不仅注重学子的综合知识学习,而且注重学子的思想品德修养、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人才的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实践素质和专业素质全面提升。 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培养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学校的办学宗旨。因此,学校提倡并有序推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确立了以“学生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学校还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成立创新创业学院,统筹管理全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逐步形成课堂教学普及创新创业知识、学科专业培育创新创业意识与精神、社团协会强化创新创业兴趣、项目团队凝聚创新创业动力、各类平台保障创新创业资金、学科竞赛增强创新创业能力、社会实践推进创新创业成果孵化的运行机制。同时修订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规章制度,逐步造就一批校内外结合、专兼职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力争每个学院至少有5名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教师。开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力争建设20门左右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学校还将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条件和孵化基地建设,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鼓励师生联合实施创业实践,引导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创业项目,积极开展国家“1+ X”证书制度工作,积极承办和参加省级以上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大型赛事,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四川轻化工大学在关注学生学业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学生体质健康,提升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加强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强化就业与招生、人才培养有机联动,完善“互联网+就业”新模式,建立精准就业服务机制,就业率持续保持高位,就业质量稳步提升。

  建设特色产业学院 服务地方经济

  决定一座城市的高度不是摩天大楼,而是大学。一所大学的品质决定了一座城市的品位。城市与高校互动发展,相得益彰。学校地处自贡、宜宾两地,如何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康庄大道”?四川轻化工大学瞄准“服务国家战略急需,重点面向川南、渝西、滇东北、黔西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紧紧围绕区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以创建特色产业学院和新型研究机构为突破口,以产业链为纽带促成跨学科交叉融合,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的特色发展之路,为深化全面创新改革奠定基础。

  四川轻化工大学(李白河校区)

  中国白酒学院、中国酒业工匠学院、应急与安全学院、彩灯学院、盐帮菜美食学院……这些特色产业学院已经成为四川轻化工大学的金字招牌。“晨光高性能氟材料创新中心”国家级平台的获批,让四川轻化工大学跻身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 四川轻化工大学校长庹先国说:“发展特色学院,要着力于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为行业培养领军人物,中国白酒学院要成为中国白酒走向世界舞台的‘大脑中枢’。从这里走出来的毕业生,不仅要熟悉白酒的生产工艺,还要学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 中国白酒学院的成功创建,成为校地合作、产教融合、多方共赢的新典范。食品发酵类专业是四川轻化工大学的王牌专业之一,已有40年办学历史,是国内最早培养白酒专业人才的本科院校之一,享有“中国白酒人才培养的摇篮”之美誉。如今,瞄准白酒产业机械化智能化转型人才培养,中国白酒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以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为核心,学校构建起以化学与化工、装备与控制、环境与安全、材料制备与加工等支撑化工新材料行业发展的学科群。 说到自贡,不得不提到彩灯。自贡彩灯久负盛名,先后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500多个大中城市展出。自贡彩灯能够走向世界,四川轻化工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彩灯学院整合了学校美术设计、机械工程、材料科学等学科专业优势,助力擦亮自贡灯会“天下第一灯”文化品牌,推动彩灯艺术设计高级化,将新材料、人工智能注入彩灯制作,推进彩灯产业标准化、专业化、效益化,让自贡彩灯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四川轻化工大学把学科专业优势转化成为服务地方的竞争优势,闯出了特色优势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助力地方经济转型和城市竞争力提升的新路径,点亮对接社会需求、精准培养人才新航向的灯塔,突破地方本科高校发展面临的人才、资源、空间及各种环境的制约,为地方本科高校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和强劲动力。“十四五”时期,学校将继续服务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大局,服务国家战略急需,做好“融合”文章,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以实际行动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贡献力量,更好地体现新时代地方高校的责任担当。

  时光铭记精彩,担当书写华章

  累累硕果的背后,是川轻化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652”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652”精神,已然化作川轻化人爱岗敬业、勤奋求实、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笃实行动!一代代川轻化人勇担国家使命,为办好立足四川、面向全国,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而奉献青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编辑:杨雪萍

  复核:吴斌

  举报/反馈

上一篇:广东一本投档线:文科生上名校压力大于理科生
下一篇:发现磨玻璃样肺结节,日本肺癌专家铃木教授这样说......

最近更新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