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专家从神坛变成笑话?一点都不冤

栏目:义务教育  时间:2023-04-17
手机版

  “专家”本应该是一个代表着“专业,中立,权威”的别称。“专业”代表着他在某一领域有着专业的看法,独特的见解;“中立”代表着他们在立场上并不为谁牟利,也不为谁服务;“权威”代表着他们的见解,看法和意见对普通大众甚至是国家走向有着很重要的参考指导意义。然而,现在“专家”这个词已经“泛滥”了并且“滥用”了,他们的意见不断被普罗大众吐槽,甚至无法理解。现在人们都听“专家”生厌。4月11日,海南海口经济学家陈文玲称年轻人不生孩子是不对的,“子女是耐用消费品,可以带来长久回报”。

  

  生儿育女本就是爱的自然衍生,如今竟然被当成了“耐用消费品”,如果父母不是因为爱而生养孩子,仅仅只是它当成是一种“能带来长久回报”的“投资”,那孩子岂不是成为了一种“投资工具”?

  没有人愿意被当成一个“能带来长久回报的工具”来诞生在这个世界上,同样没有人愿意带着“亏欠父母”的负罪感来到这个世界上。

  其次,“不生孩子是不对的”,此话何解?生育本来就是个人的权利,“对与不对”何须别人来指点?现在中国进入负增长模式,然而“专家”如此这般生搬硬套大条的经济大道理,用“责任”“担当”“道德”来绑架式“鼓励生育”,不理解,不尊重更不深入理解现在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专家”又何对之有?2021年在北京的蓝筹年会,厦门大学赵燕青教授提出了这样一个建议:适当处罚不生孩子的年轻人。

  

  赵教授的原话是:如果你不生育小孩,未来其实很大程度是靠别人家小孩交的养老金在供养。如果大家都不愿意生育,养老金制度也就成为了‘无源之水’。随着人的平均寿命越来越长,而下一代的人越来越少,人口抚养比例失调,下一代的负担也将越来越重。所以他建议:我们也可以将养老金、社保、保障房分级,然后与子女多少挂钩——子女多的标准高于子女少的,没有子女的只可享受最基本的保障。进一步,还可以将社会劳动再生产作为新的‘国策’,所有公共福利——就学、交通、就医——都和子女数量挂钩……将生育变成有价值的经济行为。

  换言之,生孩子可以通过行政手段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上个世纪80年代,计划生育开始实施,“少生优生、幸福一生”,“只生一个好”这样的口号和宣传语很多人都听过或者在农村宣传墙上看到过,有超生的需要缴纳社会抚养费,因为他们占用了更加多大社会公共资源了,现在社会养老金随着生育率的下降要成为“无源之水”了,却说“鼓励多生”甚至“不生就处罚”?还是上一年,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的一番言论一下子就让网友闹翻天,“早买房是孝敬父母,不要怕掏空了‘四个钱包’,因为父母的钱终究是你的”,“年轻人如果有能力买房一定要早买房,早买房是孝敬父母,哪怕用父母的钱买房也行”,“生育率低与高房价没有直接关系”。

  “现在的女同志们都重视自身的教育、自身素质的提高、自己的工作,甚至到干自己的事业,把这些东西看得特别重。当把这些东西都看得特别重的时候,就没有心思生孩子,也没有精力去照顾孩子。因为每个人的精力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她就选择了少生或者不生。”

  

  不论是哪位“专家”,我发现他们都有以下几个共同点:第一,他们不把人当人,仅仅只是把人当成是一种工具。这些“专家”仅仅只是从个人利益出发,利用自身的影响力,为自己的利益实现最大化。

  第二,他们高高在上,站在空中楼阁对人们的基本生活所需,甚至渗透到人们的生育上“指指点点”,信口雌黄。从经济手段,到行政手段,甚至不顾人们的承受能力,强硬建议。这种功利性尤其在经济,金融,管理等专业和领域的专家尤为凸显。北大中文系资深教授钱理群在退休后一直从事中学教育,并长期关注中国中学和农村教育,他指出,即使是在北大这样的高等学府,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想说的就是像上面一样的“专家”。

  第三,这些专家就是“何不食肉糜”的典型分子,“为什么不吃肉粥”,当自己处境优越的时候,说话不切合实际,体谅不了别人的难处。不深入分析社会矛盾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又或者知道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而不敢去指正,也不去想办法化解,只把问题的原因归结到“年轻人”身上,把“有罪”这顶帽子扣在了下面的人身上。

  

  为什么现在的人都不愿意生孩子了?我想有如下几点原因吧。首先,经济实力不允许。中国的高速发展得益于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就相当于古代的“食盐”。房子是刚需产品,同时是中国人精神寄托自留地,房子在很大程度上相当于“家”一样的存在,其次现在婚嫁娶亲,房子更是一个衡量的必备标准。没有房子的很大程度上在异性竞争中处于一种弱势地位。所以房子从异性竞争,中国人情感寄托方面都是有着很重要的地位的。最后从房子的经济属性去分析,房子属于大宗商品,价格高昂,一套房子可以掏空6个腰包,可以说是“用未来20-30年的钱来圆今天的买房梦”。

  这就造成了一个不可调和的事实矛盾了:想要结婚就要有房子,如果没有家庭的支持,没有一定经济条件的父母可以“啃老”想要娶妻生子,很难。所以退而其次,想想一个人也挺好的,现实如此也没有办法,况且现在的年轻人大都接受过高等教育,不论是自己还是给下一代都只是想活得更好。

  其次,没有时间。在疫情前,996是福报,007现象普遍存在,无故辞退,义务加班,拖欠工资,就业歧视(年龄和孕妇等)等就业恶劣情况循环往复,就业人员是处于弱势群体,因为僧多粥少,只能默默承受。所谓物极必反,疫情过后,要求改善就业环境的声音此起彼伏,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社会的悲哀。6天前,也就是4月6日,加班怼领导的陈某被推上网络评论的热点,10天就被查清真相是谣言被行政拘留了,可是他说的难道不是普通大众的心声吗?加班,甚至是义务加班的现象一直存在,剩余价值被剥削得体无完肤,工会在哪里?《劳动法》在哪里?长期的加班掏空的不仅仅是个人时间和空间,还有身体,累死累活赚回来工资都不够医药费了。

  

  最后,没精力,低欲望。一个字“卷”,两个字“内耗”,应对工作,还有人情往来,勾心斗角,利益得失,心累身累。家里老人又老了,而且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年轻的一代,有着区别于老一辈的生活体验,在教育观,生育观,世界观,价值观都趋向更加丰富和多元化,这是时代赋予他们的独特经历,他们有着自己的判断标准和独到价值观,所以不愿生孩子,这个“锅”不该他们来背,他们也不会去背。

  在他们面前 什么“处罚不生的人”“生孩子是耐用消费品”“小三合法化”“调低婚育年龄”“生育登记取消婚姻限制”,“鼓励三胎政策”等等等等,对提高生育率都是治标不治本的。

  把房价调下来,工作稳定,城乡养老赡养体系完善,教育福利更大程度普及……简单地说那就是,公共福利和资源杠杆向那边倾斜,生育率就会有相应的反响。

  

  一方面要想方设法搞经济,一方面要提高生育率,并且在不触动既得利益者的奶酪,怎么平衡和权衡,这很考验管理者的智慧和真诚。

  举报/反馈

上一篇:高中各科应该怎么学才高效
下一篇:重庆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发布,4月8日起网上报名

最近更新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