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论道|百人会论坛上遗落的“几片叶子、几朵花”

栏目:义务教育  时间:2023-04-17
手机版

  作者 |沈承鹏

  

  百花争艳,四月的北京似乎一下子从料峭寒冬跳进了春天,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就在这个季节召开、闭幕了。

  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MO 杨宇欣说,百人会的活动我们每年都参加,它是汽车行业的风向标,年初的观点会左右整个行业对全年的展望。

  本届论坛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形势与政策”为主题,共15场会议253位嘉宾登台演讲,其中精华已被112家媒体186位记者搜刮一空,不过天网恢恢总有“神仙”跑出来,本文采集的是遗落在钓鱼台的“几片叶子、几朵花”。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应延续

  自从有了新能源汽车补贴,该不该补的争论就没停过。反对的观点有二:一是从全生命周期看,新能源汽车的排放并不少,不应该补;二是新能源车与燃油车一样也要占用道路,它不用缴燃油税,再免去购置税不公平。

  随着2022年的结束,新能源汽车“躺着赚”的好日子即将到头,长达9年的购置补贴归零,购置税减免亦于年底到期,车企的应对之策是把车价提上去,堤内损失堤外补。可没想到集体式的涨价没几天,特斯拉一棒子大降价打过来,还没缓过神,湖北又踹一脚,整个行业都慌了,许多车企的眼睛又瞄向了政府。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演讲中指出,目前电动车的成本还是高,未来几年与燃油车的成本至少有2万—8万元的差距。财政补贴取消,购置税减免结束,都会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他的意见是,在2024年、2025年这两个“十四五”末期年,继续减免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将电动车与燃油车的价格差缩小,以利于新能源车的健康发展。

  

  一位传统能源行业的老总不谈本行业的事,却强烈建议对新能源汽车“政府所有的优惠政策只能加强、不能撤退”。他的理由是,看看美西方的行为我们就不能撤。美国的《芯片科学法案》、《通胀消减法案》都在全力支持新能源汽车,我们必须有对应的政策,否则很多汽车、电池企业可能被吸引过去。我们一松劲,人家很快就会赶上来。

  他们的观点引起了很多车企的共鸣。

  中国汽车应参与碳交易

  汽车界一直有一种观点,认为发达国家发起的碳交易,是用环境保护之名实行贸易保护,我们不应理睬。但现实是,欧洲从2024年始,要求向其出口的厂商提供产品累计碳排放量足迹,从2026年始征收碳关税。世界银行估计,届时中国对欧出口产品的关税或达26%,汽车关税可能更高。

  你到别人家里做客又不守人家的规矩自然要吃亏。而实际上,欧洲的环保政策针对的并不全是中国车企,自家兄弟也在其中。华晨宝马技术规划部副总裁方思扬介绍,宝马从2019年就开始采购100%的绿色电力,生产的太阳能电池占比越来越高,还用地热取代天然气。宝马的供应商从今年年中开始必须供应低碳钢,碳排放能减少30%以上,合作伙伴供应的电池也要使用回收材料,包括钢和铝都是百分之百循环利用的材料。简而言之,宝马是在整个供应链中高效利用资源并减少排放。

  

  2023年2月22日,欧盟碳交易价格突破每吨100欧元(约107美元、648人民币)大关,为欧盟2005年推出碳排放交易系统(ETS)以来首见。碳市场的火热表明欧盟正加速能源转型,工厂碳排放的代价越来越高。

  大众集团2020年新车平均碳排放值比于2019年降低约20%,特斯拉早在2013年就成为碳交易的首批获益者。其财报显示,从2012到2021财年,碳积分交易总收入达53.4亿美元。

  另一边,我国碳交易于2021年7月16日开市,一年后碳配额累计成交量1.94亿吨,成交额85亿元,交易换手率4.3%,价格一直波动在每吨40-60元人民币区间。作为我国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调整最成功的范例,新能源汽车没有参加碳交易,没有挣到一分卖碳的钱。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原董事长、党组书记傅成玉建议,不久后,在欧盟市场出售的电动汽车都必须是零碳排放,国家层面要做出协调,尽快完善实现“双碳”目标的体制机制。

  加速补强供应链短板

  在去年百人会南京论坛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曾指出“缺芯已被重视,但少魂易被忽视”,未来3—5年是我国汽车操作系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本次演讲中,还有嘉宾引用苗圩这句话,说明“缺芯少魂”对中国汽车业的紧迫性。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副总经理席忠民说,2022年吃了产业链布局的亏,缺芯、贵电、疫情封控造成产业链混乱,必须深刻思考怎么布局产业链。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斑马智行CEO张春晖说,国产自主操作系统在加速发展,但仍未跨过临界点,2022年的渗透率仅有5.2%,大部分企业还在采用安卓,而且是中国版的安卓,带来严重的同质化竞争。他认为,智能汽车操作系统已成为行业热点,但技术、市场都在探索期,仍需政策引导和市场联合发力,才能把这个窗口用好。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副主任刘江介绍,该中心和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牵头启动了提链计划,已联合一线整车企业、龙头供应链企业、权威机构组建起车用半导体合作平台,推动国内设计、生产、封测、全供应链打通,助力国内半导体实现完整的车规级要求,进入国内外车企供应链,实现规模化应用,努力补齐芯片产业链短板。

  

  席忠民说,广汽埃安实行的是“自主研发+合资合作”的双轨并进战略,形成了先进、自主、稳定、可控的自主链。缺芯之痛过后,大湾区已经聚集了埃安80%的产业链,他的目标是到2025年将100%的产业链聚集到大湾区。埃安还制定了用全国产化芯片打造一款车的计划。

  院士张亚勤:无人驾驶汽车要首先用ChatGPT

  寒武纪行歌(南京)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王平做了一次有趣的试验:我给ChatGPT提了一个问题,智能驾驶会给汽车带来什么样的变化?ChatGPT的回答是,能够实现更准确的语音控制,更智能的交互体验,更好的安全性和更高效的数据处理。

  王平说,未来是不是这样我们要拭目以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智能驾驶对于算力的需求会越来越高。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亚勤认为,ChatGPT大模型生成的AI,将颠覆包括智能汽车在内的每个行业。ChatGPT 4.0最新版本已具备通用人工智能雏形,最大特点是大众都可以用,用后能不断迭代、不断优化。他呼吁,无人驾驶汽车要首先用ChatGPT。如果我们不用,不去迭代它,我们就会落后。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更将ChatGPT称为将重塑行业技术路线的新技术。他说,ChatGPT会引发人工智能新一代革命,对我国智能驾驶产生深远影响。大模型、大数据、自标注、仿真、超算中心等将成为智能汽车的标配,这对我国大部分车企都是巨大挑战。

  尹同跃担心内卷卷到海外去

  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认为,中国新能源车产业在政府悉心培育十多年后,已经具备了国际竞争力,大规模出海有助于进一步释放创新和增长的活力。

  奇瑞汽车是我国实现汽车规模化出口较早的企业,有辉煌的成就也有惨痛的教训。董事长尹同跃最大的希望就是中国汽车业的内卷不要变成外卷。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副秘书长师建华介绍过中国车企外卷的情况:许多企业并不研究国外市场,一家企业出海成功后,一批企业就跟着进那个国家,瞄着自家企业打价格战,搞得谁也活不了。

  

  被卷怕了的尹同跃说,现在中国的汽车出口,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出口越来越多,希望国家对有能力的企业走出去提供政策上的支持,特别要有效防止国内车企将内卷变成外卷。

  江汽集团董事长项兴初担心的是劣币驱逐良币。他说,去年我们好不容易实现了300万辆出口的好形势,要高度重视影响中国品牌的因素,杜绝劣币驱逐良币的事情发生。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万鑫铭说,新能源汽车在出口量快速增长的同时面临着包括政策法规、标准、市场和本土化服务能力、金融物流等基础保障能力不健全等一系列挑战。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总经理吴志新的建议是,国内标准化组织、政策市场研究机构要提前走出去,协助出口企业打通渠道,了解出口目的地的政策、标准、法规和非关税壁垒,协调标准法规的认证互认。

  王传福力荐“双枪快充”李想要“插电式”升级新标准

  继特斯拉掀起降价潮后,中国车企车一改以往在加料、豪华再豪华路上比拼的态势,开始研究降成本增效益实现盈利的事了。

  用“刀片”挽磷酸铁锂电池于即倒的王传福,又推出了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双(多)枪快充”构想,并在本企业加力实施。

  所谓“双枪快充”,就是用两把枪同时给一辆乘用车充电,或者用6把、8把枪同时给一辆重卡充电。

  

  近几年来,为了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难、充电慢这一老大难问题,车企和电企想了许多办法,快充成为新车型标配,超充成为新方向,广州甚至喊出打造“超充之都”的口号。但是,超级充电存在成本高、难度大、周期长和运营商不挣钱的难题。

  王传福列举了双枪快充的五大优点:第一,沿用旧标准,可以兼容已有的1000多万辆旧车充电。第二可以向未来的车辆扩展。超充是单枪,随着功率的提高枪也会加重,双枪充电是简单乘法,如果一把枪的功率是120千瓦,5把枪就能达到600千瓦。第三对女性友好。一把120千瓦的“手枪”女同志还能端起来,换成更大功率的“机关枪”一个女同志开车时充电就有困难,两把“手枪”一把一把地插就没问题。第四是对充电运营商友好。双枪充电只需增加一个充电柜、一把枪,原来的投资依然能用。第五是双枪充电的枪与现用的枪硬件相同,只需改软件。他说比亚迪推出的D9腾势就采用了双枪充电,很受欢迎。目前比亚迪已有100多项专利,他宣布,愿意把这些专利免费向全行业开放。

  

  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的建议只有一条,为大电池的插电式和增程式电动车升级新的行业标准。他的理由是,过去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50公里纯电行驶标准,是欧美在燃油车基础上建立的行业标准,存在着续航不够用、可靠性差,不能为用户创造价值等问题。他建议为纯电续航100—200公里的插电式和增程汽车建立新的真正的插混标准。

  李想的建议是通过提高续驶里程,降低使用成本,提高插电式和增程式电动车的性价比,其实质与王传福一致:降低成本,吸引客户。

  朱江明说电动车迭代和降价速度比燃油车快

  出身电子产业的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演讲的题目是“两年是智能电动汽车的更新周期”,直接把国内传统车企的四年、国外车企的六年更新一代产品的周期压缩到了两年。他的论据很简单:因为智能电动汽车是电子产品。

  朱江明以十年为一个周期,统计TCL 55英寸彩电、诺基亚N9手机、三匹格力空调十年前的价格,与今天这些产品的价格相差2-5倍。他认为,以电子成分为主的产品都会遵循摩尔定律,有很大的价格下降空间。

  

  2013年,电动汽车电池每度电的价格是3200元,每瓦时3.2元。当前磷酸铁锂电池每瓦时的价格是0.6元-0.7元,十年后还可能减半。现在200千瓦电驱的价格是8000元-9000元,重量约85公斤,十年后重量可以降到50公斤。

  电驱的成本有两部分,一部分是金属铝、铜、锭子、转子,重量和成本成正比,重量降成本也降;另一部分是IGBT模块、驱动隔离、MCU等半导体零部件,成本按照摩尔定律降到4000元很轻松。

  降价空间更大的是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以及域控三大功能,未来会实现三位一体的单芯片解决方案。总括起来,十年后像零跑C11这种当前价格15万-21万元的中大型SUV的价格将降到五万元。

  朱江明指出,智能电动汽车的成本构成中60%-70%是电子零部件,所以也会遵循摩尔定律,迭代快、降价快。但他强调,这是平台的迭代,是几款车型同步到一个平台上的迭代,需要车企有非常强的自研能力,否则就会被淘汰。

  华为造车进退维谷

  华为像是一朵梅花,从孤寒傲骨一花独放的寒冬开到春天隐没进钓鱼台的花海中。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是近年来参加百人会论坛的华为最高领导人,但他却一反往日傲视群芳狂言不止的常态,低调演讲中流露出浓浓的悲情和无奈。

  

  每年投入100亿,直接研发人员7000,间接支持人员1万,投入包括电机、电控、电源管理、座椅背投、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车云等几乎汽车智能的全领域,但结果是:因为制裁,奔驰、大众、特斯拉等国外车企纷纷离开,国内的新势力、怕失去灵魂的传统车企也躲着他。

  投入巨大,合作者寥寥,大批量销售无望,商业变现难。曾是智能网联领域最大、最强,在智能驾驶领域有整套技术方案,质量体系、管理体系积累30多年,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华为,如今只剩下阿维塔、赛力斯两个小伙伴了。

  四顾无友、举目无亲,左右无助;高投入、长周期、回报难、高风险,汽车业进退维谷,这就是3月初余承东推动的AITO问界变更为HUAWEI问界后不久,3月31日华为紧急发声重申华为不造车的根本原因。

  

  更让人担忧的是,本该掩藏的内部矛盾被公开,余承东的“问界”变成了个人行为的越界,反映出华为面对的已不是造车不造车的选择,而是该不该涉足汽车的矛盾,反映出华为正为每年是否还肯投入100亿元干汽车的彷徨,反映出华为尚未跳出5年制裁造成的险境。

  汽车业应该拉华为一把,当然,这是我个人的希望。

  (沈承鹏: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传播顾问)

上一篇:农村信用社夫妻贷款5万多久能审批下来?信用社必须夫妻去贷款吗
下一篇:才33万!武汉一栋4层的自建房第二次被拍卖,竟然没人要

最近更新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