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楫海之南 扬帆自贸港 | 海南大学:“千里马”竞相奔腾 “金凤凰”展翅翱翔
奋楫海之南 扬帆自贸港
——海南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自贸港建设成就巡礼
坚持“引”“育”“用”并重,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
海南大学:“千里马”竞相奔腾 “金凤凰”展翅翱翔
■ 海南日报记者 黎鹏 通讯员 王群生 王一钦 李天畅
“要支持海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2018年4月13日,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赋予了海南大学新的重大历史使命。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近年来,海南大学牢记殷切嘱托,贯彻落实教育部与海南省“部省合建”海南大学和海南省委、省政府“聚全省之力办好海南大学”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支撑引领、特色取胜,高位嫁接、开放创新”的办学理念,落实党管人才原则,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致力于培养一支师德高尚、总量适度、结构优化、效率显著、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造就了一批一流领军人才和科研创新团队,为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和建设国内一流大学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破除桎梏 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海南大学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从规划、政策、机制、环境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人才工作方针政策;强化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资源统筹调度职能,建立组织人事部门牵头,多部门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贯通的人才工作体系,共同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一系列务实举措,为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引进、培育、用好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优化人才引进流程——加快人才引进步伐,提高人才引进薪酬待遇。学校实施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职务特别评审聘任委员会制度,对引进人才的职称和待遇实行“一人一议”。
聚焦事业发展精准引才——针对“作物学”国家一流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科研创新平台需求精准引才,特别是组建了七大协同创新中心,聚焦推动“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建设任务,围绕300多支科研团队建设需要,坚持“因事而引”“以需而引”,实现“清单式”引才。
健全多元学术评价体系——在人才引进、职称评审和岗位聘任中,积极推进由“行政学术评价”向“同行学术评价”的转变。针对不同学科特点和建设需求,推行分类评价和代表作评审,凸显学术成果的创新性和影响力。在健全职称制度体系基础上,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分系列修订职称评价标准,突出对创新能力的评价,突出评价专业技术人才的业绩水平和实际贡献。
构建人才协同服务平台——不仅为人才提供人、财、物等“硬件”方面的支持,更是不断加大人才服务等“软件”方面的保障力度。从人才报到到职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学校不断优化各项业务办理流程,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和“安居乐业”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一站式”“一小时”签订高层次人才工作协议,打造高效的“个性化协同服务”新模式。
创新机制加强培养激励——启动实施“海南大学卓越学者计划”,探索全周期递进式人才培养体系;坚持精神引领、正向激励“双轮驱动”,构建完善大教师工作格局;创新推优评先工作机制,采用二级单位“自下而上”推荐与学校教师工作委员会“自上而下”提名相结合,确保推荐优秀人才的广泛性和代表性;鼓励推动适量教师转至教辅和管理岗位,协同推进“三支队伍”存量改革,拓宽人员职业发展空间。
一项项的制度举措环环相扣,打破体制机制壁垒,最大程度激发了教师队伍成长的内生动力,推动海南大学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
多措并举 教师队伍水平显著提升
海南大学坚持落实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学校师资队伍规模不断扩大、人才结构不断优化。一组组数据可以体现该校在破除壁垒“引才”,聚焦发展“用才”,用心用情“留才”上所作的努力。
从教师队伍结构上看:具有海外经历的教师从2018年的506人增至2023年的1003人,增幅为98%;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从2018年的850人增至2023年的1734人,增幅为104%;专任教师从2018年的2024人增至2023年的2753人。
从职称评定趋势上看:2020年特聘会认定新引进人才高级职称47人,占晋升高级职称37%;2021年特聘会认定高级职称121人,占晋升高级职称53%;2022年特聘会认定高级职称115人,占晋升高级职称47%,认定高级职称人数和占比整体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近两年认定副高职称人数已超过评审晋升人数,充分说明新引进青年人才整体学术水平快速提升。
从高级职称占比上看,正高职称教师数从2018年的441人增至2023年的621人,增幅41%;副高职称教师数从2018年的618人增至2023年的944人,增幅53%。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比从2018年的52%增至2023年的57%,提高5%。
从年龄结构上看,教师队伍中31至40岁的教师占比42.7%、41至50岁的教师占比32.8%,31至50岁总占比高达75.5%,年龄结构合理,发展潜力十足。
从博士化率上看,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为63%。博士化率超80%的单位有18个,其中9个学院博士化率超过90%。
汇聚合力 人才聚集效应不断凸显
2018年4月13日以来,海南大学积极响应海南省“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聚四方之才 共建自贸港”招才引智、“百场万岗·四城同办”校园招聘等活动,借助欧美同学会、海外华侨华人商会等引才平台,利用国聘网、海英荟等第三方专业招聘机构,连续召开四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面向全球公开招聘特需急需人才,围绕一流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一流本科专业、协同创新中心和科研创新平台等重点建设任务需求精准引才。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5年来,海南大学共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1173人,其中,外籍人才59人;具有海外留学工作经历人数520人,占比44.3%;具有国(境)外博士学位人才180人,占比15.4%;35周岁及以下新引进人才785人,占比67%。
该校2022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8项,其中入职1年内获批立项的新引进人才47人,占比达21%;2018年4月13日以来入职的新引进人才获批145项,占比高达67.8%;获批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新引进人才14人,占比高达52%;新引进国家级人才已覆盖全校20个学院,并有14人担任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通过以人才队伍引培为根本,以七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牵引,海南大学进一步激发人才发展活力,人才聚集效应凸显,海南自贸港的高层次人才高地已初具雏形。
与此同时,国家级人才和高水平学科带头人人才队伍显著增强,积极形成“雁阵”人才梯队格局,凸显领军科技创新人才的支撑与示范作用。自2018年4月13日以来,该校国家级人才由5人增加到54人,其中“80后”“90后”教师共12人;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含国家级人才)由38人增长到114人。
“学校将继续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定不移实施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创造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精准引才、系统育才、科学用才、用心留才。”海南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三年该校将再引进高层次人才1000人。到2025年,专任教师队伍总量将达到3300人,含国家级人才100名和高水平学科带头人100名,博士学位教师占比达到75%,有海外经历教师占比达到40%。
我和海大的故事
民生保障和人事制度创新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文武:助推海南人才高地建设
吴文武与学生就提升领导力进行专题交流。
我2021年初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调入海大,学校在科研启动经费、办公场地、团队建设等方面给予了及时务实的支持。特别是支持成立由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海南省人社厅、海南大学四方共建的海南大学民生保障和人事制度创新研究院,这让我备受鼓舞。
两年来,我全身心投入工作,被认定为海南自由贸易港B类(杰出)人才,科研工作取得一些进展,包括中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担任首席专家,组织开展联合攻关,为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供人才支撑等。
当前,学校乘自贸港建设东风,正在踔厉奋发争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双一流”高校,值得期盼。下一步,我将扎实推进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研究,助推海南人才高地建设;带好“海南大学全健康标准和民生研究团队”,为海南民生保障、康养产业发展多出谋划策;加强政务服务标准化研究,促进自贸港治理标准体系建设和自贸港高质量发展;用好民生人事院平台,对接部省资源,开展理论应用研究和人事人才服务,争取国家卫生健康人才、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团队、志愿服务等优质资源落地海南。
植物保护学院院长缪卫国:为保障种源安全贡献力量
缪卫国指导学生做实验。
当初之所以选择到海南,主要是觉得海南能为我从事研究工作提供合适的科研环境,来到学校后,校内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学校在科研教学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让我暗暗下定决心,要为学校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时光转瞬即逝,一眨眼到学校已经13年了。目前,我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植物与病原微生物的互作、植物抗病基因工程及抗性基因分子检测、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在学校的悉心培养下,我收获了多项荣誉,获得省级科技成果一、二、三等奖10项,授权国家专利31件,2019年获批国家级人才重大项目。
对于我所从事的研究工作而言,海南自贸港建设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国际间的科研交流会越来越频繁,这有利于提升我们的科研水平;另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外来入侵生物对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安全隐患,这需要我们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更好保障生态环境和农业安全。
我和团队成员即将入驻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下一步将从天然橡胶资源保护、南繁育种安全等方面着手,聚焦种子安全预警评估、病害生物检测及防控等关键核心技术进行重点攻关,为保障种源安全和国家粮食安全贡献自身力量。
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万心怡、Elvis Sebastien Bernard夫妇:以科研助力自贸港产业发展
万心怡夫妇在实验室和学生探讨环境污染物的生物毒性研究。
2021年,我们关注到了海大的招聘信息,注意到学校新成立的全健康协同创新中心,认为自己的研究领域和全健康方面的研究能找到契合点。同时,我们了解到海南正在建设自由贸易港,对国外人才求贤若渴,便开始联系学校,希望能到学校工作。
由于疫情影响,去年底,我和我丈夫才正式入职。到校后,学校非常关心我们,帮助我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上遇到的问题。学校环境优美,科研氛围也十分浓厚,学生们也展现出了奋发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
我从2014年开始在英国爱丁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完成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微生物传感技术研究。未来,我将从服务海南自贸港产业需求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拓宽研究领域,尝试从事与全健康实际应用相关的微生物传感技术研究。我丈夫也将利用他在微生物基础生物学和数据科学方面的研究经验,利用数据科学相关技术解决与全健康相关的基础生物学问题。
(文字整理/海南日报记者 黎鹏 通讯员 王群生 王一钦 李天畅)
最近更新义务教育
- 最新世界排名:樊振东下跌,王楚钦全部第一,陈幸同遗憾掉出前四
- 大型原创舞台剧《交子》正式亮相 高校师生历时两年打造
- 江西:扎实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 “电商捧哏”火出圈,从业者讲述直播带货:是份体力活
- 技术赋能,助推农村小学优质发展——江山路第二小学智慧教育课堂新样态
- 如何自考成人本科报名
- 成人自考每次考试最多能报几门?
- 聚力“一迎三创”提升城市品质 | 怀化城区路灯接地系统提质改造
- 冲刺四季度︱天辰绿能:今年力争完成尼龙12全部试验
- 科技创新强国路 童心共筑蓝天梦
- 英语四级考试时间是几月几号考试,2023年考试安排公布!
- 学大教育CEO金鑫受邀出席GET2023教育科技大会,聚焦时代使命探索民办教育的
- 宁波时尚节丨我校领衔的“非遗文创周”匠心十足
- 塘塘携手再迈步 钱塘区学正小学与理塘县一小学结对交流
- 亚冠:吉达联合VS巴格达空军
- 郑州市教育科学规划与评估中心到学校检查学生健康体检与传染病防控工作
- 江苏发布2024年普通高考报名提醒 明年高考有两大变化
- 西部985,新增硕博点
- 成人高考大专怎么补毕业证
- 汤臣倍健前三季净利超去年全年 线上渠道收入比重或将继续上升
- 宽敞温馨 智能人文|西安交大一附院外科大楼启用!
- 教育专业加拿大大学排名
- 起跑冲线争先恐后,聚焦育秀中学小学部秋季运动会
- 开化茶产业直播人才挖掘——第三、四期电商培训班圆满结业
- 24招生 |2024年福州大学MBA MPA MEM招生简章